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 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10)
    考试须知:
    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自己把试卷保存好以备讲评。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设,是人物设定的简称,源于日本动漫产业,原本用来指人物角色的各种设定,包括人物造型、身材比例、面貌特征、个性特点等。今天,人设有了更多的含义,具有社会性。公众人物用人设进行商业包装,营销自己,给自己贴上某类或者某几类高辨识度标签,满足了市场个性化需求;普通人则用人设向外展示自身的想让别人看到的那一面。不过这种“塑造”的形象可能是对人物的一种真实反映,也可能出于经济利益、娱乐效果等考量,与现实形象偏差极大。
    人设是公众人物低成本获得流量红利的捷径。公众人物一旦设定了人设,就会小心经营。他们不仅会围于以上身份标签,还要时刻挤压真实本我,防止真实本我溢出。在网络通讯和大众媒介发达的今天,粉丝能用网络对公众人物的方方面面进行无孔不入的窥探,公众人物构建的人设与个人真实性格的矛盾和反差就显而易见。如果反差较小,且尚未触碰道德底线,粉丝也会选择相信这是公众人物包装下的基于真实的虚拟人设。近年来公众人物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失范现象,涉及作风混乱、学术不端、偷税漏税、违反法规、触犯公序良俗底线等不良事件,这些负面影响将其过往长期塑造的正向人设毁之殆尽。而一旦“人设崩塌”,他们的职业生涯将一落千丈,资本投入将血本无归。
    (摘编自《印象管理视角下公众人物人设探析》)
    材料二
    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以过于逐利的方式聚焦眼球,打造充满戏剧化的人设刺激大众神经,吸引追求即时情绪满足的受众,最终博取火爆人气和轰动效应。在公众人物被爆出负面消息后,无良媒体和营销号会趁机进一步制造耸人的丑闻。
    社会整体氛围和文化消费市场反映出大众对符号价值的过分追求,人们不再有耐心花大量时间了解一个人一件事的全部,只愿被动地消费着空洞的人设符号,同时符号更成为将人异化的力量。归根到底,公众人物人设代表着消费它的那部分人群的立场。若将自我压制于符号之下甘心做它的奴隶,公众人物难免会因消费群体立场容易变化而反过来被“人设崩塌”戏弄与操纵。
    摘编自《当代“人设崩塌”事件的传播学解读和反思》)
    材料三
    公众人物往往通过人设来塑造自身形象,吸引公众和媒体关注,这本是一件平常的事。在大众文化发展环境中,人设环节是有必要的,也是有限度的。公众人物在塑造个人形象时应实事求是,避免卖弄人设。人设的复杂性和偶然性就在于受众的评判可能逆转。大众对于过度演染的人设也不是照单全收。尤其作为公众人物粉丝群体的主力军——00后,他们的精神世界虽然几乎完全生活在虚拟环境中,但他们追求“真实”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这反映出“真实的道德价值正重新被大众审视”。
    公众人物对大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是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践行者和传播者,理应主动肩负起道德责任。大量公众人物“人设崩塌”,势必造成整个社会的伦理危机与文化沦丧。事实上,人设面向大众文化需求,是一种很好的大众文化包装手段,在促进文化传播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以往借助文学、影视作品传递出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现在借助于某些公众人物的人设,能在互联网时代更好抵达受众。
    (摘编自《“人设”须面向公众需求》)
    1. 下列对材料中“人设”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设原用于动漫的角色设定,后延伸到社会其他领域,多指某人传达给公众的社会形象。
    B. 人设在现今是为了提供市场个性化服务而产生的,公众人物可以利用它来获取流量红利。
    C. 人设会因受众评判变得不确定,一旦人设崩塌,资本投入和公众人物职业生涯都将受损。
    D. 人设有导向性,可将主流价值观更好地传递给受众,能够对大众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众人物的人设是虚拟的,并不能真实反映现实形象,但只要反差不大,不触碰法律道德底线,粉丝群体或许还会选择相信是它忠于真实的。
    B. 社会上对“温柔纯情的小鲜肉”“霸道总裁”“国民老公”等人设的追捧现象,就是文章中所说的“大众对符号价值的过分追求”的具体例证。
    C. 00后群体越来越追求真实,热衷窥探公众人物的生活,因此,公众人物与其小心经营人设,不如主动突破虚假人设框架,实事求是地塑造形象。
    D. 公众人物都充分考虑自身的社会角色,注重形象,负起道德责任,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传播,社会的伦理危机和文化沦丧就可以避免。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公众人物“人设崩塌”的原因。
    【答案】1. B 2. B
    3. ①人设与真实形象偏差太大。(人设过度渲染)②道德失范,对大众无法起到示范作用。③媒体平台出于逐利考虑的推波助澜。④人设消费群体的消费立场容易变化。⑤“真实”的道德价值正重新被大众审视。
    (二)(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头发的故事
    鲁迅
    ①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②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③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乖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④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我不堪纪念这些事。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
    ⑤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老见,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至于髧,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三日,嘉定屠城②,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⑥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⑦N收回目光望向我,继续他的絮叨:“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⑧N用胳膊在空中比划着手杖,说:“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唯恐不远,官僚是防之唯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噘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⑨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
    ⑩我说,“回去么?”
    ⑪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⑫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
    ⑬他戴上帽子说:
    ⑭“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注】①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时间,后被中华民国政府定为国庆纪念日,世称“双十节”。②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指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扬州、占领嘉定后进行大屠杀。
    4. 文中写了哪几件发生在N先生身上“头发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5. 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1)“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2)“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6. 有人认为小说前4段与“头发”没关系,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呢?为什么?
    7. 鲁迅的杂文被喻为“匕首”与“投枪”,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融进了鲁迅杂文的若干特质。试结合文本,从语言特点、选材立意、表达方式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谈谈你的思考。
    【答案】4. ①剪辫子②装假辫子③取下辫子④劝阻学生剪辫子
    5. (1)从“原来”“没有记载”等词表现了当时民众(社会)对辛亥革命淡漠之情,表达了“我”的失望与悲哀。(2)用“好在”“我们统可以忘却”表达N先生对现实的忧虑与愤激,并暗寓自嘲之意。
    6. 不该删。①从环境看,前4段通过“双十节”、历史人物事件,将叙述锚定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为下文“头发的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②从形象看,初步展现了N先生脾气乖张、无谓生气、不通世故的性格,为下文人物形象的丰富作铺垫;③从情节看,前4段与后文构成因果呼应关系,后文“头发的故事”是对前文“民众对革命如此漠然”的解释:革命并没给他们带来什么,除了革掉一条辫子。④从主旨看,一场革命与“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烈士的献身与平塌的坟墓之间的对比触目而诡异;历史上的辫子事件与N先生的“剪辫”遭遇构成历史与个人经验的对比,丰富深化(丰富并深化)小说主旨。
    7. ①语言上:表达犀利,不时用反语以讽刺。如用“最得意”来表达“革命的结果”仅是光着头皮在街上行走,把辫子说成“宝贝和冤家”,说“忘却”“好”,于轻松中见沉重,于欣慰中见悲哀,具有反讽效果。②选材上(立意上):用一条辫子的遭遇来“舒愤懑”,将辫子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表达对辛亥革命的欣喜和失望,对民族病根的忧虑与愤慨,以小见大,启人深思。③表达方式上:于叙述中不时议论,发表意见,表达看法,展现N关于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观点,如“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使行文带有浓郁的杂文味道,使小说成了一篇杂文化的愤激小说。
    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子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材料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8. 材料一中“期可已矣”中“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明宰我对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的不赞同。
    9. 在上述材料中,孔子既说“居处不安”,又说“居无求安”,你如何理解?
    【答案】8. ①. 时间周而复始,一周年 ②. 三年之丧
    9. ①“居处不安”是指君子服丧时,闲居也不觉得安适,所以不那样做,遵循“孝”和“礼”,体现出“仁爱”的思想。②“居无求安”指君子居住不追求安逸,体现出安贫乐道(“学以致其道”)的思想。③“居处不安”是精神层面的安心,“居无求安”是物质层面的安适。
    (二)(2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虑而后能得 得:处事合宜
    B. 致知在格物 格:标准
    C.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偏向
    D.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矜:怜悯,同情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大学之道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B. 知止而后有定 人而不仁,如礼何
    C. 欲齐其家者 其恕乎
    D. 小人闲居为不善 为之于未有
    12.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大学之道B. 跨者不行
    C.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13.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D.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 继而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 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 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2)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C 14. B
    15. (1)要使意念真诚,就先要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2)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所谓使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小人在闲居独处时做不好的事,没有什么坏事不干,见到君子后就隐藏躲避,掩盖藏匿做过的坏事,宣传夸耀自己做过的善事。岂不知在别人眼中看着他,就如同看清了他的肺肝一样,他这样做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有真实的想法,外表上一定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很谨慎。曾子说过:“虽独处,其实也有很多眼睛在看着你,很多手在指着你,多么严厉、多可敬畏啊!”财富可以装饰屋室,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
    所谓要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自身如果有愤怒怨恨,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畏惧恐慌,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喜好欢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忧患烦愁,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听不清;虽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这就是说,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
    所谓管好家要先修养好自身的德行:就是说人们对自己所亲爱的人会偏向喜爱,对自己所厌恶的人会偏向厌恶,对自己所敬畏的人会偏向敬畏,对自己所怜悯的人会偏向怜悯,对自己所傲视怠慢的人会偏向傲视怠慢。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所以谚语说:“对于自己的孩子,没有人还知道孩子有缺点;对于自己的庄稼,总觉得禾苗长得还不够壮硕。”这就叫不进行自身德行的修养就不能管好自己的家。
    (三)(7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度荆门望楚①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②。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①荆门: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以上这两首诗,分别是诗人青年时期为应试、为漫游,初次出巴蜀入荆楚途中所作。②章台: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③送别:指诗人告别故乡亲友。
    16. 这两首诗,构思相似:首联都___________,突出远游,紧扣标题;颔联、颈联都写景,_______;尾联都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层层推进,浑然一体。
    17. 简析两诗尾联在手法和思想情感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16. ①. 叙事(或交代行程或地点)。 ②. 描绘沿途雄奇风光。(或从大处着笔描摹眼前胜境,或暗寓作者对壮丽山河的赞叹之情,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
    17. (1)陈诗:①运用典故和对比,②“狂歌客”指春秋时期楚国佯狂避世不仕的接舆,借以自比,又反其意而用之。③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志趣。(或答:向往新世界、开拓新生活的思想,乐观自信、豪爽奔放、激昂慷慨的气质,入荆楚时惊奇、激动、兴奋、愉快、热烈的心情。)
    (2)李诗:①运用侧面衬托(从对面落笔)和拟人,②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万里送行舟”,移情于物,并照应诗题。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惜别眷恋、依依不舍的深情。[或答:诗人在抒写昂扬进取精神(或博大开朗胸怀、青春蓬勃意气、豪放自由个性、高远宏大抱负、浪漫主义色彩)之外,也流露出面对未来的些许迷茫。]
    三、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共10分)
    1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可以兴,可以观 兴:激发人的感情
    B 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 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晓,明白
    【答案】B
    19. 下列关于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夕:形容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B.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动词作名词,贤者,有才华的人
    C. 先齐其家 齐:使动,使……整齐
    D.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名词作动词,弘扬
    【答案】C
    20. 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B.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 若火之始然。
    D.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答案】D
    21.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D.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答案】D
    2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坚不能自举也 举:拿起
    B.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C.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同“皲”,皮肤冻裂
    D. 越有难,吴王将之将 难:困难
    【答案】D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6分)
    23. 下列选项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八佾(yì) 文质彬彬(bīn) 孺子(rú) 埏埴(shān zhí)
    B. 子罕(hǎn) 譬如(bì) 户牖(yǒu) 五石之瓠(hù)
    C. 迩之事父(ěr) 怵惕(chù) 车毂(gǔ) 呺然(xiā)
    D. 未成一篑(kuì) 恻隐(cè) 自矜(jīn) 鬻(yù)
    【答案】B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朋友的乐趣在相同中容易见出,朋友的益处却往往在相异处才能得到。【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人常将之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骄矜……多受切磋琢磨,便能洗刷净尽,臻于完美。
    【乙】交友是一件寻常事,人人都有朋友;交友却也不是一件易事,很少人有真正的朋友。势力之交固容易破裂,就是道义之交也有时不免闹意气之争。王安石与司马光、苏轼、程颢诸人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倾轧便是好例。他们个个都是好人,彼此有相当的友谊,而结果闹成和市俗人一般。交友之难,从此可见。前人谈交友的话说得很多。【丙】例如“朋友有信”“久而敬之”“君子之交淡如水”,待朋友须视如己出,要急难相助,须知护友之短,像孔子不“假盖”(借伞)于悭吝的朋友。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难免B. 臻于C. 意气D. 视如己出
    【答案】D
    2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推动着“冬奥红利”惠及到千家万户的生活。
    B. 推行“数字货币”能节约印制纸钞的成本,减少与洗钱有关的案件数量,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为经济的高效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
    C. AG600飞机的“水陆两栖、一机多型”多功能用途,可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应急救援中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D. 因为教育惩戒有了内容的限定性、操作的规范性、程序的合法性,所以,更利于教师拿好“戒尺”,让管与教、严与慈更好地融为一体。
    【答案】B
    五、理解性默写。(共10分)
    26. 默写。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卫灵公》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4)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5)《将进酒》中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 任重而道远 ③. 千里之行 ④. 始于足下 ⑤. 己所不欲 ⑥. 勿施于人 ⑦. 人生代代无穷已 ⑧. 江月年年望相似 ⑨. 钟鼓馔玉不足贵 ⑩. 但愿长醉不愿醒
    六、作文。(共60分)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王阳明说:自家痛痒自家知得,自家痛痒自家搔摩。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弘一法师: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自己挠痒自己笑!笑而前行!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学会自省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自省”是人生的更高境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可乎?”自省,人生不断进步的妙法。上帝把人的眼睛造在前边,导致我们只看见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这时我们便需要一面镜子,来看自己背后不堪入目的一面。那面镜子叫做自省。
    曾子在孔子的众多门徒之中是最为普通的一位,但他却与子贡齐名。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善于自省。曾子坚持一日三省,在反省中不断提升。试想一下,若一个人虽不乏有缺点,但这个却懂得自省,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结果会怎样呢?不言而喻,每一次反省都会从中找出一个错误,每找到一个错误便会去尽力改正。日复一日,即使再多的错误也会被改掉而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同愚公移山一般,最笨的方法亦为最实在有效的。
    “但是我每天只会改掉一点,还不如不改呢!”有人会抱怨到。但我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一点一滴小的改点,才会让你慢慢散发光彩,最后耀眼夺目
    一日三省,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但却蕴含无穷道理。“三省”并不是三次反省,而是多次,是无时无刻地习惯性反省。当你在与人争吵之后,你要想的不是说他如何错了。而是你如何不对。并告诫自己下次不再这样。当你在睡觉之前无聊时,不如静静躺下,反省一下自己这一天的过错。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或许下次在有矛盾时,你将不是争吵而是冷静下来去寻找过错。而当那时,你的世界便会多一些欢乐与释怀,少一些争吵。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古今,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自省从古至今都是亘古不变的名言。自省就像是一个筛子,帮你筛出缺点;又如一把利刃,斩断过失那个旧的自己;又像是探索者,不断否定,不断进步。乔布斯在演讲中讲过:“我在看昨天的自己时,就像是个傻子”!不会自省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在他眼中,自己是个完美的人,但在众人眼中他却是个傻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递增,而普通人却只能一事无成。是他们在先天上的差异吗?不,不是,人生而平等。原因在于人才认识自己的不足而普通人却只能看到优点。
    把这面镜子存在心里吧,当你想要埋怨别人或发生矛盾时,照一照镜子,你就会讨厌那暴躁易怒或是斤斤计较的自己。把自省当作头顶的警钟,在自省中认识自我,在自省中超越自我,净化心灵,从而成为人生的强者。

    相关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嘉兴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嘉兴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