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章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解析)
展开1.小张同学想研究一遥控电动车的运动情况,他找来一个塑料瓶,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瓶内装上墨水,通过调节开关使墨水缓慢滴下,然后将这个装置固定在车的尾部,如图乙所示.使车从静止开始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进,然后他在离出发点不远处,选择墨水滴间距离较大处的一个点为起点,用卷尺依次测量这个点后面的10个点到这个点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距离(m) | 0.422 | 1.546 | 3.076 | 4.890 | 6.813 | 8.713 | 10.645 | 12.571 | 14.483 | 16.429 |
(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物理实验室中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通过表中数据,你认为小车在所记录的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小张同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打点计时器.
(2)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表所示.
| s1 | s2 | s3 | s4 | s5 | s6 | s7 | s8 | s9 | s10 |
距离(m) | 0.422 | 1.124 | 1.530 | 1.814 | 1.923 | 1.900 | 1.932 | 1.926 | 1.912 | 1.946 |
可以看出,开始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逐渐变大的,后面两点间的距离基本上保持不变,说明开始时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进一步分析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变化,相邻两点间距离的差值如表所示.
| s2-s1 | s3-s2 | s4-s3 | s5-s4 | s6-s5 | s7-s6 | s8-s7 | s9-s8 | s10-s9 |
距离差(m) | 0.702 | 0.406 | 0.284 | 0.109 | -0.023 | 0.032 | -0.006 | -0.014 | 0.034 |
可以看出,刚开始时相邻两点间距离差在逐渐变小,说明小车的加速度在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还必须知道相邻两墨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T,要测量时间间隔需要用秒表.测量方法是从某滴开始下落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数到第n滴开始下落时停止计时,则时间间隔T=,注意n不可太小,一般取30滴以上.
答案:(1)打点计时器
(2)先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3)相邻两墨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T 秒表 从某滴开始下落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数到第n滴开始下落时停止计时,则时间间隔T=
2.(2018·高考全国卷 Ⅲ )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2)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用L、L1和g表示).
(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L=30.0 cm,L1=10.4 cm.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 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述,在乙的反应时间t内,尺子下落高度h=L-L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gt2,解得t=.代入数据得t=0.20 s.
答案:(2) (3)0.20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答出一条即可)
3.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图a).在钢条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时器将重新开始计时.实验中该同学将钢条竖直置于一定高度(下端A高于光控开关),由静止释放,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t1和t2.
(1)用游标卡尺测量AB、AC的长度,其中AB的长度如图b所示,其值为________mm.
(2)该同学利用AB=及AC=,求出AB、AC,再利用测量的时间t1和t2,可得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AC及给出的时间表示);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则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偏大”或“偏小”).
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74 mm,游标尺上第3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尺读数为0.1×3 mm=0.3 mm,所以最终读数为:74 mm+0.3 mm=74.3 mm.
(2)该同学利用AB=,AC=,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表示钢条运动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A到C的实际时间大于t1+t2.所以测量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其真实值偏大.
答案:(1)74.3 (2)g= 偏大
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端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表中所示.
x(m) | 0.500 | 0.600 | 0.700 | 0.800 | 0.900 | 0.950 |
t(ms) | 292.9 | 371.5 | 452.3 | 552.8 | 673.8 | 776.4 |
(m/s) | 1.71 | 1.62 | 1.55 | 1.45 | 1.34 | 1.22 |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t、测量值x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下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t 图线;
(3)由所画出的-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1)沿斜面向下是匀加速运动,反过来也可以看成是初速度为vt的沿斜面向上的匀减速运动,由位移公式有x=vtt-at2.由于要画-t图象,所以可将上式变形得=-t+vt.
(2)-t图线如图所示.
(3)由=-t+vt可知图象的斜率k=-,
所以a=-2k=- m/s2=2.0 m/s2.
答案:(1)=-at+vt(或x=-at2+vtt)
(2)见解析图 (3)2.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练习专题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练习专题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解析),共4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含解析),共8页。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