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第2讲 (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第2讲 (含解析)第1页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第2讲 (含解析)第2页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第2讲 (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第2讲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第2讲 (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定义,29 m/s,24×104 J,0×105 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排查
    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公式:Ek=eq \f(1,2)mv2。
    3.单位:焦耳,1 J=1 N·m=1 kg·m2/s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状态量:动能是状态量,因为v是瞬时速度。
    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eq \f(1,2)mveq \\al(2,2)-eq \f(1,2)mveq \\al(2,1)或W=Ek2-Ek1。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间断作用。
    5.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的典型问题大致分为两种
    (1)单一物体的单一过程或者某一过程;
    (2)单一物体的多个过程。
    动能定理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便。
    小题速练
    1.思考判断
    (1)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
    (2)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
    (3)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 )
    (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
    答案 (1)√ (2)√ (3)× (4)× (5)×
    2.(2018·全国卷Ⅱ,14)如图1,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图1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析 由动能定理WF-Wf=E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A正确。
    答案 A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1.对“外力”的两点理解
    (1)“外力”指的是合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外力”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2.公式W合=ΔEk中“=”体现的三个关系
    【例1】 (多选)如图2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图2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
    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解析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对A的摩擦力,对A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B正确;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动,A、B相对地的位移不相等,故二者做功不相等,C错误;对B应用动能定理WF-Wf=ΔEkB,WF=ΔEkB+Wf,即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正确;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与产生的内能之和,故A错误。
    答案 BD
    1.(多选)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的距离为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s。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视为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图3
    A.FL=eq \f(1,2)Mv2
    B.Fs=eq \f(1,2)mv2
    C.Fs=eq \f(1,2)mveq \\al(2,0)-eq \f(1,2)(M+m)v2
    D.F(L+s)=eq \f(1,2)mveq \\al(2,0)-eq \f(1,2)mv2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对子弹,有-F(L+s)=eq \f(1,2)mv2-eq \f(1,2)mveq \\al(2,0),选项D正确;对木块,有FL=eq \f(1,2)Mv2,选项A正确;由以上二式可得Fs=eq \f(1,2)mveq \\al(2,0)-eq \f(1,2)(M+m)v2,选项C正确,只有选项B错误。
    答案 ACD
    2.如图4所示,小物块从倾角为θ的倾斜轨道上A点由静止释放滑下,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小物块与水平轨道、倾斜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A、B两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不计物块在轨道转折时的机械能损失,则动摩擦因数为( )
    图4
    A.tan θB.tan α
    C.tan(θ+α) D.tan(θ-α)
    解析 如图所示,设B、O间距离为x1,A点离水平面的高度为h,A、O间的水平距离为x2,物块的质量为m,在物块运动的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可得mgh-μmgcs θ·eq \f(x2,cs θ)-μmgx1=0,解得μ=eq \f(h,x1+x2)=tan α,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
    1.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
    (1)将“多过程”分解为许多“子过程”,各“子过程”间由“衔接点”连接。
    (2)对各“衔接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必要时画出受力图和过程示意图。
    (3)根据“子过程”和“衔接点”的模型特点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列方程。
    (4)分析“衔接点”速度、加速度等的关联,确定各段间的时间关联,并列出相关的辅助方程。
    (5)联立方程组,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讨论。
    2.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的基本思路
    【例2】 (2017·上海单科,19)如图5,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 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求:
    图5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解析 (1)滑块在C点竖直方向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
    mg=eq \f(mveq \\al(2,C),R)①
    vC=eq \r(gR)=2 m/s
    (2)对B―→C过程,滑块的机械能守恒,有
    eq \f(1,2)mveq \\al(2,B)=eq \f(1,2)mveq \\al(2,C)+mgR(1+cs 37°)②
    vB=eq \r(veq \\al(2,C)+2gR(1+cs 37°))=4.29 m/s
    (3)滑块在A―→B的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得
    mgh-μmgcs 37°·eq \f(h,sin 37°)=eq \f(1,2)mveq \\al(2,B)-0③
    代入数据解得h=1.38 m
    答案 (1)2 m/s (2)4.29 m/s (3)1.38 m
    1.如图6所示,物块以60 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当它的动能减少为零时,重力势能增加了45 J,则物块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
    图6
    A.15 J B.20 J C.30 J D.45 J
    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知WG+Wf=0-Ek0,解得摩擦力做功为Wf=-15 J,对物块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Wf=Ek-Ek0,解得物块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k=30 J,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2.如图7甲所示,高H=1 m的桌面上固定一竖直平面内的半径R=0.8 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轨道末端B与桌面边缘水平相切。将一质量m=0.05 kg的小球由轨道顶端A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入地面固定的球筐中。已知球筐的高度h=0.2 m,球筐的直径比球稍大,与轨道半径R、平台高H等相比可忽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
    图7
    (1)求小球运动到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求球筐距B处的水平距离;
    (3)把圆弧轨道撤去,让小球在桌面上从B处水平抛出。有人认为“为防止球入筐时弹出,小球落入球筐时的动能越小越好”。若只改变桌面的高度,求出该动能的最小值。
    解析 (1)小球从A运动到B:mgR=eq \f(1,2)mveq \\al(2,0)
    在B点FN-mg=eq \f(mveq \\al(2,0),R)
    解得v0=4 m/s,FN=1.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FN,方向竖直向下
    (2)竖直方向H-h=eq \f(1,2)gt2
    水平方向x=v0t
    解得x=1.6 m
    (3)小球从B运动到球筐过程
    由动能定理mg(H-h)=Ek-eq \f(1,2)mveq \\al(2,B)
    平抛运动x=vBt,H-h=eq \f(1,2)gt2
    联立解得Ek=eq \f(mgx2,4(H-h))+mg(H-h)
    当H=h+eq \f(1,2)x=1 m时,Ek有最小值,
    其最小值为Ekm=mgx=0.8 J
    答案 (1)1.5 N (2)1.6 m (3)0.8 J
    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的问题
    1.图象所围“面积”或“斜率”的含义
    2.解决动能定理与图象问题的基本步骤
    【例3】 (2019·云南云天化中学模拟)如图8甲所示,巴铁(又称“陆地空客”)是一种能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的未来交通工具,某实验室为了研究其运行时的动力学特性,制造了一辆质量为200 kg的模型车,该模型车在运行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8倍,某次试验中该车在25 s内运动的v-t 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试求:
    图8
    (1)模型巴铁20 s末的加速度大小;
    (2)0~5 s内模型巴铁发动机输出的牵引力大小;
    (3)模型巴铁在此25 s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在15~25 s内,模型巴铁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故20 s末的加速度为
    a=eq \f(Δv,Δt)=eq \f(0-8,25-15) m/s2 =-0.8 m/s2
    加速度大小为0.8 m/s2。
    (2)在0~5 s内,模型巴铁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a′=eq \f(Δv′,Δt′)=eq \f(8,5) m/s2=1.6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0.08mg=ma
    解得发动机输出的牵引力
    F=200×1.6 N+0.08×200×10 N=480 N。
    (3)v-t图象中图形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25 s内的位移x=eq \f(10+25,2)×8 m=140 m
    对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W-0.08mgx=0
    解得牵引力所做的功W=2.24×104 J。
    答案 (1)0.8 m/s2 (2)480 N (3)2.24×104 J
    1.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2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在计算机上得到0~6 s内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0~6 s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
    B.0~6 s内物体在4 s时的速度最大
    C.物体在2~4 s内速度不变
    D.0~4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6 s内合力做的功
    解析 由Δv=at可知,a-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质点的速度的变化量,0~6 s内物体的速度始终为正值,故一直为正方向,A项错误;t=5 s时,速度最大,B项错误;2~4 s内加速度保持不变且不为零,速度一定变化,C项错误;0~4 s内与0~6 s内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相等,故物体4 s末和6 s末速度相同,由动能定理可知,两段时间内合力对物体做功相等,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湖北襄阳联考)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为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为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Ek-x的图线如图10所示。取g=10 m/s2,求:
    图10
    (1)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2)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拉力F的大小。
    解析 (1)从图线可知物体初动能为2 J,则
    Ek0=eq \f(1,2)mv2=2 J,
    得v=2 m/s。
    (2)在位移为4 m处物体的动能为Ek=10 J,在位移为8 m处物体的动能为零,这段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设摩擦力为Ff,则
    -Ff x2=0-Ek=0-10 J=-10 J,x2=4 m,
    得Ff=2.5 N。
    因Ff=μmg,
    故μ=0.25。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4 m这段过程中,受拉力F和摩擦力Ff的作用,合力为F-Ff,根据动能定理有
    (F-Ff)x1=Ek-Ek0,
    故得F=4.5 N。
    答案 (1)2 m/s (2)0.25 (3)4.5 N
    课时作业
    (时间:40分钟)
    基础巩固练
    1.(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k2-E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中的W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
    B.公式中的W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功,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先求每个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
    C.公式中的Ek2-Ek1为动能的增量,当W>0时动能增加,当W

    相关试卷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专题突破 (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专题突破 (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功能关系的理解,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实验五 (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实验五 (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本原理与操作,数据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实验六 (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2 第五章 实验六 (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本原理与操作,数据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