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同步课程导学案
初中历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案,共2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 |||
课题: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 使用时间:2022年9月4日 | 导案编号: 号 | |
一、 预习要求 |
| ||
二、 预习检测
| 1.城市居民争取自由与自治的常用手段包括 和 。 2.城市的基本居民是 和 ,他们都是自由民。 3.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 4.13世纪,由教师组成的巴黎教师行会得到 和 的支持,他们的 权力得到保障。 4.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 和 。 | ||
三、 合作探究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开始逃离封建庄园......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工商业也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西欧城市的复兴,为追求新知的市民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对早期大学的产生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结合材料二,分析恩格斯这样说的原因。
(3) 材料三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欧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感悟提升】 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兴起后,欧洲出现了市民阶级,兴建了许多世俗学校,使欧洲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向整个封建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 ||
四、 我的疑问 |
| ||
五、 课堂检测
| 要求:1、不看课本和资料;2、划出关键词;3、把选项写在题号前。 ( )1.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 B.商人在港口、交通要道等聚集 C.西欧生产力的提高 D.封建主各领地的不相属 ( )2.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关于其兴起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兴起 C.法国琅城市民的斗争 D.市民阶级的形成 ( )3.在中世纪,从事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获得下列哪一机构的特别许可: A.教会 B.行会 C.国王 D.大学学校 ( )4.在中世纪,欧洲大学自治地位主要体现不包括 A.免赋税特权 B.司法特权 C.教育自主权 D.言论自由权 ( )5.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6.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巴黎和同一时期宋朝的东京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 ||
六、 知识链接 | 1.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腾飞和政治的发展,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加之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分化出了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他们便是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在思想文化上,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新的世俗观念逐渐产生,为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2.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农村的自然经济。从13世纪起,西欧许多国家的劳役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取代。货币地租出现以后,农民虽然还向土地所有者提供无偿的劳动,但他们提供的是产品的价格,而不是产品或直接劳动,农民必须把一部分产品出卖,而达到完成生产的整个过程。封建主为获得更多的货币,便把自营地几乎全部租出去,使庄园解体,领主制渐渐被地主制代替。与此同时,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单纯的货币关系,有的农民甚至变成不仅拥有工具和动产甚至拥有土地所有权的自耕农,农奴制消失。 | ||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 美国的独立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导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5课 探寻新航路学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