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第1页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第2页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第3页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第4页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第5页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第6页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第7页
    第6课 五石之瓠 课件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课文内容ppt课件
    五石之瓠庄子鼓盆而歌青丝成长卷,生命如烟缥缈。沧海桑田,相见不如怀念。歌者当鼓盆长歌唱晚,天地两茫茫弹指一挥间,人世间去留都自然,相聚成白首,相看两不厌,不离不弃不悲不伤,为你歌唱,不论你是否在我的身旁。【赏析】作为国内首支以庄子思想为题材的现代歌曲,《鼓盆而歌》的词意取自庄子的典故:庄子的妻子去世后,亲朋友邻纷纷哭而泣之,唯独庄子一旁鼓盆而歌。词作者丁开对记者表示:“庄子是道家伟大的思想家,他用鼓盆而歌的方式向世人阐释他的生死观,他认为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可逆转,鼓舞人们依然要继续生活,继续歌唱。这首歌曲旨在借用音乐渠道让庄子的思想更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庄子(前369—前286),本名庄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先秦七子之一,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中代表作品是《庄子》。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奇书《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展现了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1.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2.夫子:①古时对男子的尊称;②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③旧时称自己的丈夫;④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⑤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本课是第一种义项。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庄子天资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五石之瓠》就是《逍遥游》的节选。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龟皲皮肤冻裂纩丝绵絮说悦取悦把……作为不超过名词作动词,种植名词作动词,盛,容得下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程度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名词作动词,带兵名词作状语,在水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失败数词作形容词,相同,一样给予,赠送宽大空廓的样子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①因为 ②击破①本来 ②愚笨①代代 ②漂洗 ③职业①召集 ②商量①卖 ②给①割地 ②封赏有的比喻不通达的见识非我不是嫌它不大也这是因为用途不同。人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以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之用它来盛水之切开它当瓠以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宋人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众许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之就用这个方去取悦吴王客他在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之浮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1. 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都有什么用意?提示: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提示:这则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3.你从对话中可看出惠子和庄子各有什么特点?提示:惠子是愚笨的;庄子有着大智慧,善辩。4.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提示:从形式上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庄子提出了对大瓠的使用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还批评了惠子不通达。从逻辑上看,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对于大瓠来说,惠子的立足点是实用功能,庄子的立足点是精神功能。5.庄子运用寓言说理有什么作用?提示:《庄子》通过情节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把文学和哲学相融。在说理的同时,不失丰富想象,带有浪漫色彩,增强了说理的趣味性和效果。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关于大瓠之种的辩论,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善于论辩的特点。1.运用寓言说理。文中讲了庄子与惠子围绕大瓠之种辩论的寓言,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庄子顺其自然的逍遥思想。2.借助对话刻画人物。文章通过惠子与庄子的对话描写,突出了两者不同的形象,惠子显得愚笨,庄子显得有大智慧,并且善于辩论。谢谢观看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五石之瓠》课件pptx、《五石之瓠》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试讲课ppt课件,共42页。

    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教学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濠梁之辩,初读感知,研习意蕴,一葫芦何其大,二葫芦的N种用法,后世评价,拓展探究,『课后探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