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上海)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试讲课课件ppt
展开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
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称为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①化学式书写要正确,两边不能移项;
②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的系数,不能改动化学式右下角数字;
③“↓”和“↑”是生成物状态符号,反应物不标出;
例:Ca(OH)2+CO2 = CaCO3↓+H2O
b.反应物、生成物都有气体,不标“↑”
c.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生成物有难溶性固体,使用“↓”
a.反应物无气体,生成物有气体,使用“↑”
例:2H2O2 = 2H2O + O2↑
e.生成物就一种时,既不标“↓”,也不标“↑”
d.溶液中反应若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例:Fe + CuSO4 = Cu + FeSO4
配平步骤:写—标—配—查
考虑是否标明生成物状态:(气体用“↑”号、沉淀“↓”号 表示)
反应条件:(点燃、加热用“Δ”、通电、催化剂、高温等)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标明化学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检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查化学式是否正确查是否配平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依据:
①观察法: 全靠观察确定化学计量数,以配平化学方程式,它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H2O2 → H2O + O2↑
用观察法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左右只出现一次且个数最多的原子作起点,求其最小公倍数,再以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该原子在不同化学式中的个数作为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并由此推出其它化学计量数。
4 3 2
P+O2 — P2O5
4P+ 5O2 2P2O5
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2)
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
Na2CO3 + Ca(OH)2 = CaCO3 + NaOH
注:遇到原子团:一般作为整体考虑。
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CaCO3 + HCl = CaCl2 + H2O + CO2
强调:高锰酸根和锰酸根写法是一样的。
Al+ H2SO4 = Al2(SO4)3+ H2↑
练习: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C + Fe2O3 = Fe + CO2↑ 2. CO + Fe2O3 = Fe + CO23. FeS2 + O2 = Fe + SO2 4. C2H4 + O2 = CO2 + H2O5. Fe + Cl2 = FeCl3
⑸ C + O2↑ = CO2
不应该标反应物的状态;没有注明条件
练习2.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之处,说明原因
化学方程式包含哪些意义?
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表示各物质之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物质的量之比、质量比
①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③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
12 : 16×2 : 12+16×2
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
1 : 1 : 1
4.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12 : 32 : 44
②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微粒数(分子数、原子数)之比;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之比、质量比、物质的量之比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
微粒数之比 = 物质的量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宏观物质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微观微粒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 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物质的量读法:每1ml碳原子和1ml 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 反应生成了1ml 二氧化碳分子质量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 的二氧化碳
物质的量方面:每______ml一氧化碳和 1ml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ml二氧化碳。
质量的方面:每________g质量的一氧化碳和________g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g质量的二氧化碳。
36 4 32
①表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③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分解能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②表示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利用正比例关系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量。
设可得到氧气 x ml.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列出有关物质的 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算.
(5)简明地写出答案.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例1】加热分解4.9g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摩氧气?
2 3
答:此反应可以得到0.06ml氧气。
2 3—— = —0.04 x
5.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P62教材)
三个要领: 三个关键: ①步骤要完整; 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格式要规范;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得数要准确。 ③准确写出物质的量之比并找准关系。
小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加热分解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解: 设可得到氧气为xml.
12.25----ml122.5
答:此反应可得到氧气 4.8克.
························式
···················设
·················列
···········算
y = ——— 2
同时生成氯化钾7.45克.
0.15×32=4.8g
0.1×74.5=7.45g
解:设需要氯酸钾z ml.
答:此反应需要氯酸钾0.1ml.
【练习】制取4.8克氧气,需要氯酸钾物质的量是多少?
························设
························列
························算
························答
【例3】0.5ml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P2O5多少摩?
(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解:设可生成x ml五氧化二磷. 点燃P + O 2 —— P2O5
1 10.5 x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0.5ml.
点燃4 P + 5O 2 —— 2 P2O5
4 20.5ml xml
答:此反应可生成P2O50.25ml.
【练习】0.1ml氯酸钾和3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摩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是多少?
2KClO3 MnO2 2KCl + 3O2↑
解:设生成x mlO2.
0.1ml x ml
23— = —0.1x
22— = —0.1y
答:此反应生成0.15ml氧气,
0.1×74.5+3=10.45 g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0.45g。
【或0.1×122.5-0.15×32+3=10.45g】
【例4】8.4g重的一根铁丝放入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质量可以增加多少克?在标准状况下,消耗氧气多少升?(标状下氧气的密度是1.43g/L).
解:设消耗氧气xml.
3Fe + 2O2 点燃 Fe3O4
3 2—— = —0.15 x
答:此反应使铁增重3.2克,消耗氧气2.2L.
3.2V= —— ≈2.2 L 1.43
则0.1×32=3.2g
【例5】有一根表面被部分氧化的镁带20g, 将其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0.75ml, 求此镁带的纯度? (MgO+H2SO4 = MgSO4+H2O;Mg+H2SO4 = MgSO4+H2↑)
解:设单质Mg有x ml.
Mg+H2SO4 = MgSO4+H2↑
1 1xml 0.75ml
1 1— = —— x 0.75
0.75×24Mg%= ————×100%= 90% 20
答:此镁带的纯度为90%.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优秀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8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优秀作业课件ppt</a>,文件包含第10讲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第2课时pptx、水分子分解mp4、用铁和硫酸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wmv、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的燃烧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优秀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8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优秀作业ppt课件</a>,文件包含第09讲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第1课时pptx、化合价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完美版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非洲的盐,亚洲的盐,欧洲的盐,去除杂质,氯化钠,实验事实,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元素组成固定不变,各元素质量比固定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