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教师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4118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教师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4118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教师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4118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411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411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411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化学第一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
展开
这是一份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文件包含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学生版docx、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 知识清单考点1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 简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或者(负氢多二)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化学化学方程式为 2,属于分解反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如果实验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原因可能是:氧气的溶解性比氢的大;或氧气可能和金属电极发生反应。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2.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以看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
3.不纯的氢气(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遇明火可能会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的体积分数为4%~74.2%,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如图所示操作)。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此时点燃较危险);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考点2 水的净化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①静置沉淀,让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下沉到底部;②吸附沉淀,加入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者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③仪器和用品: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 铁架台、用品(滤纸)④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⑤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处理方法:清洗仪器,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色素和异味等可溶性杂质。(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得到的水是纯净物。(5)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在对应项目上画√) 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考点3 硬水和软水1.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鉴别方法:加入等量的肥皂水,出现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现象的是硬水,出现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现象的是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在实验室采用蒸馏的方法、生活中采用煮沸的方法。4.爱护水资源的途径: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考点4 水的性质1.水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4℃时水的密度是1g/cm3,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2.水的化学性质:(1)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 植物以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与CaO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4)与无水硫酸铜反应,变成 色,用于检验 。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5 溶液1.概念: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特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悬浊液和乳浊液属于混合物,但不均一、不稳定)。【注意】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乙醇等。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3.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若固体、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若两种液体混合,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若溶液中有水,水为溶剂。【注意】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4.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2)溶质颗粒的大小:溶质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3)搅拌:搅拌能加快溶解速率。 考点6 悬浊液、乳浊液和乳化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其特征是:不均一、不稳定、长期放置易分层。2.乳化现象: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的过程,形成的乳浊液能够稳定存在。3.溶液和乳浊液 溶液乳浊液分散物质的溶解性溶不溶分散物质原来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液态分散粒子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特征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相同点都是混合物 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考点7 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计算公式为:2.溶液稀释: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仪器: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药匙、胶头滴管。注意:若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原因是称量时左右盘放颠倒、药品倒入烧杯中洒落、药品不纯、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制溶液烧杯中有水等;若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外溅、量筒读数时俯视等;而装瓶时洒落不影响(影响或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4.用液体配制溶液:(1)实验用品: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实验步骤:①计算:计算液体或浓溶液的体积和所需溶剂水的体积。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或浓溶液体积,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③配制(稀释): ④装瓶贴标签: 考点8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2.判断方法(1)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不再减少,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不断减少,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固体不溶解,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继续溶解,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转化 :对大多数固体溶质而言: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 对氢氧化钙或气体溶质而言: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 4.溶液的稀、浓与溶液是否饱和的关系如图所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考点9 溶解度1.物质的溶解性①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②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能溶解在汽油,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③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2.固体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为g。(3)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②外因:温度。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4)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溶解度/g<0.010.01~11~10>10一般称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3.气体溶解度(1)定义: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因:温度、压强。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4.固体溶解度曲线(1)意义 图1 图2内容意义曲线(如图1曲线甲)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曲线上方的点(如图1点C)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的固体曲线下方的点(如图1点A)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如图1点B)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交点(如图2点d)表示几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2)应用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④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⑤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5.结晶: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6.如何从某溶液中提取固体溶质?(1)对于所有固体溶质的溶液,都可用“蒸发溶剂法”;(2)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降温结晶法”; (3)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一般只采用“蒸发溶剂法”;(4)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升温结晶法”。 7. (a)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 (b)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c)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 、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g)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h)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考点10 溶液的酸碱性1.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剂叫酸碱指示剂。(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种类变色情况石蕊试液(或石蕊试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pH试纸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说明:⑴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⑵pH是在0~14这个范围内变化的,不能小于0或大于14。⑶书写pH符号时要注意规范化,即“p”要小写,“H”要大写(2)用pH试纸测定溶液方法: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得pH。说明: ①不可将试纸放入被测液中,以免将整瓶试剂污染。②pH试纸不能用水湿润,以免测得的pH值不准。③pH>7是碱性溶液;pH﹤7是酸性溶液,pH=7是水或中性盐溶液2、常见的酸溶液、碱溶液(1)常见的酸:硝酸HNO3、硫酸H2SO4、盐酸HCl:酸性很强;碳酸H2CO3、亚硫酸H2SO3:酸性较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酚酞试液不变色,pH<7)(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钡Ba(OH)2: 碱性很强;氢氧化钙Ca(OH)2微溶,碱性不强;氨水NH3•H2O:碱性较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pH>7)(3)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很多物质既不属于酸,也不属于碱,但其水溶液却不是中性的。如氯化铵、硫酸铜、氯化铁、硝酸银等溶液均呈酸性。而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碳酸钾等溶液均呈碱性。3、酸碱性与生产生活的关系(1)一些常用食物的pH范围食物pH食物pH柠檬汁2.2~2.4牛奶6.3~6.6食醋2.4~3.4饮用水6.5~8.0葡萄酒2.8~3.8蛋7.6~8.0桔子汁3~4软饮料2.0~4.0啤酒4~5 (2)人体中一些体液的pH胃液中含有盐酸,pH在0.8~1.5,是强酸性,胃液中的盐酸能杀死进入胃里的细菌,减少和避免得病的机会。正常人的皮肤,由于汗腺分泌乳酸,呈酸性,pH在5.2~5.8。皮肤的酸性环境不利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以皮肤是维护人体健康的体表屏障。人体各部分的pH必须保持大致稳定,否则将带来疾病。(3)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的作用:当土壤的pH小于4或大于8时,农作物就难于生长。A.中和土壤酸性。B.改善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条件,促使土壤中某些养分有效化。C.改善土壤耕作的层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吸收和保肥能力。(4)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正常的雨水略带酸性,pH为5.6,由于工厂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大量排放,使它们在某些地区空气中含量过高,降水时溶解于水造成酸雨。酸雨最严重时pH可以达到2~3。酸雨的降落还使得江湖水质酸化,水生物死亡。酸雨的降落还使得金属锈蚀加快,建筑物、古迹被腐蚀损坏。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