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13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13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13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3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出题人:魏建成 审题人:张玉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35 题,每题2分)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据此完成 1-2 题。1.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地球C.金星属于巨行星 D.金星自身能发光
2.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 )2022年4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其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飞船在轨期间推出的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受到广大青少年关注。据此完成 3-5 题。 3.中国空间站在绕地轨道上和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与下列哪一天体系统的级别相同(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4.可能会对“天宫课堂”正常向地球传输信号造成影响的是( )A.地球运动 B.太阳辐射 C.昼夜交替 D.太阳活动5.神舟十三号从高空着陆时所经过的圈层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A.臭氧层--平流层--对流层 B.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大气圈--岩石圈--地幔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 年。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 年开始。读第23周期太阳黑子数预报图,完成6-7题。6.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__年可能是第 25个太阳活动高峰预估年( )A.2000年 B.2011年 C.2022年 D.2030年7.太阳黑子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太阳风暴对地球气候和地球运动有长期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的高技术系统也会有危害,下列现象的发生不可能是其危害表现的是(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息高速公路堵寒C.卫星电视节目传输中断 D.全球定位导航产生误差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间。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8-9 题。8.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A.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B.甲化石-新生代C.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D.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9.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A.藻类化石-重要的成矿时期 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C.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 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韩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发现一座新油田。经试开采油井每天的石油产量为 1万桶。据此回答 10-11题。10.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 A、B、C、D 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2020年5月29日(农历四月十八)20 时55分,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其轨道高度为 343km,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精准对接。据此完成 12-13小题。12.“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位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13.在轨道运行的“天舟二号”( )A.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B.成为新的行星天体 C.变成了月球的卫星 D.位于地月系之外小明同学希望游遍人民币上的景点来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今年暑假,小明首先游览了 20元人民币上的景点 (下图)。据此完成 14-15题。14.图中景观是 ( )A.风沙地貌 B.海岸地貌 C.冰川地貌 D.喀斯特地貌15.小明泛舟于图中河流之上欣赏山水美景,想用一句古诗描写所见所感,最恰当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学习强国 APP 上有一篇名为《跟着总书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文章,该文章在介绍我国近几年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时发布了这样一张照片。读下图,回答 16-17 题。16.图中最容易出现裁弯取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图中字母所示河岸,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欲使直径为0.1mm 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cm/s B.0.7cm/s C.10cm/s D.30cm/s19.表中 P、Q 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颗粒直径(mm)河流流速(cm/s)P0.02200Q27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20.左图中甲、乙、丙、丁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面左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著名的“十二使徒岩”海岸景观。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十二使徒岩”现在只剩 7个。据此完成 21-22 题。21.形成“十二使徒岩”海岸景观的主要作用力是( )A.海浪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22.“十二使徒岩”的形成与消亡过程可表述为(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读图 5“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完成23-24题。23.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24.关于图中D@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随海拔升高,气压下降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曾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拍摄节目。下面的左图为大气受热示意图,右图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读图,完成 25-26 题。25.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明显感觉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②弱、③强 B.①强、③弱 C.②强、④强 D.②强、④弱26.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A.①的减弱 B.③的增强 C.④的减弱 D.①的增强
小明周末外出郊游,当晚发微信朋友圈:“秋行,蓝天白云,骑上单车,披上风衣,出外郊游,心情格外舒畅,但夜晚需穿上毛衣,手有点冻冻的感觉”。下图为该日当地的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27-28 题。27.该日,当地( )A.a强c弱 B.a弱b强 C.a弱c强 D.b强c弱28.小明在骑行的过程中最可能吟出的诗句是(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下图“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完成 29-30 小题。29.关于图中高空等压面及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30.若该热力环流表示海陆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的是甲地 B.地多为晴朗天气C.若甲为陆地,此时为白天 D.若甲为陆地,此时为夜晚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对小尺度区域的气候、农业影响较大。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对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测,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图6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据此完成 31~32 题。31.学习小组观测发现,该时刻旗子方向一致,不利于山谷风形成与观测的天气条件是( ) ①阴雨天气 ②晴朗天气 ③降温天气 ④大风天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2.若该小组白天在某山坡观测到的山谷风为西风,则该山坡朝向( )A.东 B.西 C.南 D.北下图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完成 33-35 题。3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北京时间 15:00 左右大气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垂直方向上,绿洲盛行上升气流 B.垂直方向上,沙漠盛行下沉C.近地面气体由沙漠流向绿洲 D.近地面气体由绿洲流向沙漠34,从图中信息可知( )A.白天太阳辐射强烈,使得绿洲温度较高B.白天太阳辐射强烈,使得沙漠温度较低C.夜晚绿洲大气逆辐射强,使得温度较高D.夜晚沙漠大气逆辐射强,使得温度较高 35.根据图示信息,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沙漠的气温日较差较大 B.绿洲的气温日较差大C.白天沙漠形成下沉气流 D.夜晚绿洲形成下沉气流二、综合题(30分)36.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中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分)(2)当A 地发生地震时,B、C、D、E、F 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 A地发出的地震波,B 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 8.0 级,则 E 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________级。对A到B和A到E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 请在右图中用阴影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2分)37.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深入我国某地区进行典型地貌野外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考察手册。(10分)考察主题野外地貌考察考察地区①__________________ 考察准备该地区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蚀作用明显 (图 1)过程I风吹走泥沙和黏土过程Ⅱ碎石在地表聚积过程Ⅲ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较强,易形成顶大基小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察过程1.实地考察中另外发现了与图2景观成因相似的地貌有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2.该地沙丘形态多样。图3为沙丘等高线图。该沙丘的形态特征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察总结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沙漠边缘,流动沙丘的主要危害是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措施是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中国运动健儿在 2021 年东京奥运会上夺得38 枚金牌,再创佳绩。小明同学酷爱体育,他在新闻中了解到我国运动员赛前都会到青海省多巴进行特训,除训练装备外,防晒霜和保暖衣物也是必需物品。小明对此很感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将其原因绘制成思维导图。结合资料完成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10 分)资料一: 体育科学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在竞技体育中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无氧代谢水平,通过低氧刺激复合强化体能,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心、肺、血液功能,从而促进运动能力水平的提升。资料二:多巴基地海拔高度 2388 米,年平均气温在 6.5C,盛夏平均气温 17.8°C,冬季最冷月份平均气温-9.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污染小、噪音低是青海多巴独特环境条件。资料三: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是中国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性项目训练的国家高原体育基地。近些年国家队在这里训练后屡屡取得优异成绩,多巴因此被国内外体育界誉为“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和“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5 BCADC 6-10CBABA 11-15 ADADB 16-20AABCB 21-25ACACD 26-30 CADCD 31-35CBDCA二、综合题36.(1)古登堡界面(2分) (2)8.0(2分) A到E(2分)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2分)(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下图:(2分)37. (10分)①西北地区(1分);②地层变薄,地表只剩下砾石(1分);③风蚀蘑菇(1分);④风蚀洼地(1分);⑤雅丹地貌(1分);⑥相对高度40-50米,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峻,形状呈新月型(1分);⑦埋没房屋、路道,侵蚀农田、牧场(任答2点,2分);⑧种植固沙植物等生物措施或者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等工程措施进行沙丘固定(任答2点,2分)38.①二氧化碳、水汽 ②含氧量低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⑤昼夜温差大或夜晚温度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下列能源来自太阳的有,图示各圈层中,岩石圈的范围包括,该足迹化石保存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高电煤比重,有利于,贵州省的开发重点应该包括,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引额济乌工程的修建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