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1.(2020·安徽省合肥九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当位移x与时间t都取国际单位时,其位移与时间的数值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 )A.6 m/s B.8 m/sC.10 m/s D.12 m/s答案 B解析 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知,v0=24 m/s,a=-12 m/s2,则由v=v0+at可知,汽车在2 s末静止,故前3 s内的位移等于2 s内的位移,故前3 s内汽车的位移x=×2 m=24 m,则汽车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8 m/s,故B正确,A、C、D错误。2.(2020·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高三期末联考)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21.6 km/h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0.3 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 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 )A.4.2 m B.6.0 mC.7.8 m D.9.6 m答案 D解析 汽车进入识别区的速度v0=21.6 km/h=6 m/s,汽车在前t=0.3 s+0.7 s=1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v0t=6×1 m=6 m,随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2== m=3.6 m,所以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L=x1+x2=6 m+3.6 m=9.6 m,故A、B、C错误,D正确。3.(2020·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图甲是港珠澳大桥中的一段,一辆小汽车在长度为L的平直桥面上加速行驶,图乙是该车位移(x)与车速的平方(v2)的关系,图中a1、a2、L已知。则小汽车通过该平直桥面的时间为( )A. B.C. D.答案 D解析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满足v2-v=2ax,则其xv2图像为直线,由图乙可知,小汽车通过该平直桥面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且v0=,vt=,由L=t可得,其通过该平直桥面的时间为t=,故D正确,A、B、C错误。4.(2021·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上一模)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时的速度分别为v0和9v0,从a到b的时间为t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为v0B.质点的加速度为C.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少v0t0D.通过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答案 A解析 质点经过ab中点的速度大小为v= =v0,A正确;质点的加速度为a==,B错误;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5v0,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少Δx=(5v0+9v0)·-(v0+5v0)·=2v0t0,C错误;设通过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n倍,并设一半位移为s,则n===,D错误。5.一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量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1 s,则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 )A.1 s B.2 s C.4 s D.6 s答案 B解析 取列车为参考系,把列车的运动转化为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节车厢长为L,加速度为a,则由L=at,得人通过第一节车厢的时间为:t1= =1 s,人通过前4节车厢的时间为:t4= =2 s,人通过前16节车厢的时间为:t16= =4 s,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Δt=t16-t4=4 s-2 s=2 s,故B正确,A、C、D错误。此题也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快速求解:依题意,第1节、第2节、…、第n节车厢通过人的时间之比为t1∶t2∶…∶tn=1∶(-1)∶…∶(-),则t1∶(t5+t6+…+t16)=1∶(-),则所求时间Δt=(-) s=2 s,故B正确,A、C、D错误。6. (2020·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下)5月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有A、B、C、D四点,其中CD=10AB。一可看成质点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AB和CD段所用时间均为t,则物体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 )A.1.5t B.2.5t C.3.5t D.4.5t答案 C解析 设AB=x,由运动学规律可知,物体通过AB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v1=,物体通过CD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v2=,则物体由AB段时间中点到CD段时间中点所用时间t1=,又因为x=at2,联立解得t1=4.5t,因此物体通过BC段所用时间t2=t1-t,代入数据解得t2=3.5t,故C正确,A、B、D错误。7. (2020·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上质量检查)一小石子从靠近竖直墙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落下,空气阻力不计,途中经过b、c、d三个点,而且通过ab、bc、cd各段所用的时间均为T。若让小石子从b点由静止开始落下,则该小石子( )A.通过bc、cd段的时间均小于TB.通过c、d点的速度之比为1∶2C.通过bc、cd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5D.通过c点的速度大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小石子从a点由静止下落,经过ab、bc、cd各段的时间都是T,所以ab、bc、cd各段的长度之比为1∶3∶5。如果从b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通过各点的速度比从a点下落时小,则通过bc、cd段的时间均大于T,故A错误。设bc间距离为3x,则cd间的距离为5x,所以bd间的距离为8x,小石子下落的加速度为g,小石子从b点开始由静止下落,则通过c点的速度为:vc=,通过d点的速度为:vd=,所以通过c、d点的速度之比为∶4,故B错误。bc、cd段的位移之比为3∶5,但是通过两段的时间不相等,根据=可知,平均速度之比不是3∶5,故C错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说,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所以小石子经过bc段的时间大于从b到d时间的二分之一,故通过c点的速度大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8.(2020·湖北省名师联盟高三入学调研)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A.v0t+at2 B.v0tC. D.at2答案 CD解析 由题意,初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大小为a,运动时间为t,则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v0t-at2,故A、B错误;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大小为v0,末速度为0,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所以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t=t,故C正确;此运动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at2,故D正确。9.(2020·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某人驾驶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突然发现前方50 m处停着一辆拖拉机,他立即刹车。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在刹车后的第1个2 s内位移是24 m,第4个2 s内的位移是1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B.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汽车刹车后停止前,可能撞上拖拉机D.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14 m/s答案 BD解析 假设汽车在第4个2 s内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x4-x1=3aT2,将x1=24 m、x4=1 m、T=2 s代入解得:a=- m/s2,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得:x1=v0t1+at,将t1=2 s、x1≈24 m代入解得:初速度v0≈14 m/s,速度减为零用时t=≈7.3 s,可见假设不成立,则汽车在8 s末前速度减为零。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第1个2 s内的位移:x1=v0t1+at,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第4个2 s内的位移:x′=(-a)(t-6 s)2,联立解得:a=-2 m/s2,v0=14 m/s,汽车刹车距离x==49 m<50 m,故汽车刹车后停止前,不会撞上拖拉机。A、C错误,B、D正确。10.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个人用手拿着绳子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速度差为Δv,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用同样的方法释放小球,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Δt和速度差Δv将( )A.Δt不变 B.Δt变小C.Δv变小 D.Δv变大答案 BC解析 画出小球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像,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绳长,由图像知Δt变小,Δv变小。故B、C正确,A、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11. (15分)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取g=10 m/s2,求:(1)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答案 (1)(2-) s (2)(-) s解析 (1)木杆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木杆的下端到达圆筒上端A用时t下A= = s= s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上端A用时t上A= = s=2 s则木杆通过圆筒上端A所用的时间t1=t上A-t下A=(2-) s。(2)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下端B用时t上B= = s= s则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t上B-t下A=(-) s。12.(2020·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15分)一人乘电梯上楼,从1层直达20层,此间电梯运行高度为60 m。若电梯启动后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3 m/s2,制动后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 m/s2,电梯运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6 m/s,则此人乘电梯上楼的最短时间应是多少?答案 14 s解析 由题意可知,要使电梯运行时间最短,则电梯应先匀加速至最大速度后以vm=6 m/s匀速上升,最后再匀减速上升,有加速阶段:vm=a1t1,其中a1=3 m/s2,解得:t1=2 s,上升高度:h1=a1t,解得:h1=6 m,减速阶段:vm=a2t2,其中a2=1 m/s2,解得:t2=6 s,上升高度:h2=a2t,解得:h2=18 m,匀速阶段:t3==6 s,最短时间:t=t1+t2+t3=14 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4章第2讲《固体、液体与气体》(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2章第2讲《机械波》(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