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
展开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3 平行线的判定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并能简单地应用这些结论.
3.能够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4.在证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并能简单地应用这些结论.
难点:能够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创设 情境 |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师:还记得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一组平行线吗? 想一想,为什么这样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平行呢? 预设答案: ∠1和∠2是一组同位角. 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
学生动手操作,并反馈.
学生思考并回答. |
通过回顾平行线的画法,观察并思考,找到画平行线里面包含的判定方法,为学习本节课知识做准备. |
环节二 探究 新知 | 【归纳】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可以简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1=∠2(已知),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 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可以简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你能用所学知识来证明它是一个真命题吗? 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求证a∥b. 证明: ∵ ∠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 ∠2=∠3(等量代换). ∴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小结: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1=∠2(已知),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 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可以简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用所学知识来证明一下吧! 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证明: ∵ ∠1与∠2互补 (已知), ∴∠1+∠2 =180°(互补的定义). 又∵∠2+∠3=180°(平角的定义), ∴∠1=∠3(等量代换).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小结: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1+∠2=180°(已知),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归纳】 已给的基本事实、定义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以后都可以作为依据,用来证明新的结论. 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想一想】 我们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作出了平行线,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预设答案: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思考并反馈.
学生思考并反馈.
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思考并回答.
|
根据之前的学习经验,先学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然后再根据作图,猜想,验证,推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以及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
通过归纳,总结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 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进一步巩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
环节三 应用 新知 |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典型例题】 例1 蜂房的顶部由三个全等的四边形围成,每个四边形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α=109°28′,∠β=70°32′,试确定这三个四边形的对边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答:这三个四边形的对边分别平行. 证明如下: ∵ ∠α=109°28′,∠β=70°32′, ∴∠α+∠β=180°. ∴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2 下列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如图: (1)∵∠1=∠2,. ∴l1∥l2. (2)∵∠4+∠5=180°, ∴l3∥l4 . (3)∵∠2=∠4, ∴l3∥l4. (4)∵∠3+∠6=180°, ∴l1∥l2. 答案: (1)正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错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推出l1∥l2. (3)正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正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学生认真思考并作答.
学生思考并反馈. |
通过例题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并且能够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
环节四 巩固 新知 |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随堂练习】 1.如图,可以确定AB∥CE的条件是( ) A.∠2=∠B B. ∠1=∠A C. ∠3=∠B D. ∠3=∠A 答案:C. 2.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① ∵ ∠1 =____(已知), ∴ AB∥CE( ). ② ∵ ∠1 +_____=180o(已知), ∴CD∥BF( ). ③ ∵ ∠1 +∠5 =180o(已知), ∴ ___∥_____( ). ④ ∵ ∠4 +_____=180o(已知) ∴ CE∥AB( ). 答案: ① ∵ ∠1 =∠2(已知), ∴ A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 ∵ ∠1 +∠3=180o(已知), ∴CD∥B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③ ∵ ∠1 +∠5 =180o(已知),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④ ∵ ∠4 +∠3=180o(已知), ∴ CE∥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已知:如图,点D,E分别在AB和AC上,CD平分∠ACB,∠DCB=40°,∠AED=80°,求证:DE∥BC. 证明: ∵ CD平分∠ACB (已知), ∴ ∠ACB =2∠DCB = 2×40°=80° (角平分线的定义). ∵∠AED=80°(已知), ∴ ∠ACB =∠AED(等量代换). ∴ 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自主完成练习,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
环节五 课堂 小结 |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 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
环节六 布置 作业 |
教科书第174页 习题7.4 第3、4题 |
课后完成练习 |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分析,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3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3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忆平行线的判别条件,合作探究,运用基本事实和定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3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3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