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学案
展开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最新考纲: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素养定位
1.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区域植被所属的自然带。
2.综合思维: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分析,思考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3.地理实践力:把握地域分异规律,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活动。
教材整体感知
命题趋势分析
1.以区域图、地理事物分布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带、植被类型及地域分异规律。
2.考查频度较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考查。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________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疑难辨析1】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是一一对应关系吗?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 形成基础 | 影响因素 | 典型地区 | 图示 |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 ____ | 太阳辐射 | ____________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 ____ | 海陆分布 | ______地区 |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 水热状况 | ____ | 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 | ||
技法点拨
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
(1)沿海地区纬度增加,温度降低,植被类型由热带雨林到针叶林和苔原。
(2)同一纬度,随湿度减小,植被从森林到草原、荒漠。
【疑难辨析2】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总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吗?
【疑难辨析3】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变化规律?
三、非地带性现象
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2.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非地带性分布(地形、洋流影响)
马达加斯加岛西半部为热带草原带,而东半部由于地处山地迎风坡,以及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影响,却是热带雨林带。
考点一 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高考真题
【例1】 [2017·全国卷Ⅰ,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题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 通过区域位置判断植被类型。 |
综合思维 | 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 |
地理实践力 | 对生活中常见景观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
2.方法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主导因素是热量,在高纬度、低纬度地区最明显。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3.题组精练
考向1 自然带类型
1.[全国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
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江苏地理]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考向2 自然带景观特点及成因
3.[2017·北京文综,41(1),10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考点二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高考真题
【例2】 [2016·全国卷Ⅲ,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解题能力培养]
(1)
(2)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 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 |
综合思维 | 影响冰川发育的因素,地理环境的变化对冰川发育的影响。 |
2.方法规律
1.主导因素:水热条件
由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先增多后减少(一般半山腰最多)。
2.分异规律
(1)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2)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温馨提示 ①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纬度越低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海拔越高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
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不同山体随纬度增大而降低: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同一自然带海拔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
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如下图所示。
4.分析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差异
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③降水: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如下图)。
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温度(热量或纬度) |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
降水因素 |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
地貌因素 |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
季节因素 |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
3.题组精练
考向1 山地自然带南北坡分异
1.[2021·广州市调研]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自然带,最下面的起始带称为基带。读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3)题。
(1)该山体在3 000~3 500 m海拔范围内,北坡比南坡( )
A.降水量大 B.年均温高
C.植被稀疏 D.土壤贫瘠
(2)该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绝对高度 B.热量条件
C.坡度 D.相对高度
(3)北坡山麓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旱加剧
B.冬季寒冷多大风,蒸发旺盛
C.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
考向2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
2.[2021·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区内森林植被茂密,植物种类繁多,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近几十年来,武夷山大量天然林被破坏,当地林业局启动了造林复绿工程。下图示意武夷山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甲处地带性植被可能为( )
A.积雪冰川 B.高寒荒漠
C.山地草甸 D.高寒灌丛
(2)武夷山基带天然林被破坏后,若未受到人为干扰首先会演化成( )
A.次生灌丛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3)与武夷山基带相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天然林相比,人工林( )
A.土壤温度高 B.林冠成层性强
C.土壤湿度大 D.生长速度缓慢
考向3 山地林线、雪线变化
3.[2020·全国卷Ⅲ,9~11]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考点三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常考20类基础图示之十四)
1.高考真题
【例3】 [2018·江苏卷,9~10]右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析图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 依据山地北坡降水和植被垂直变化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自然带。 |
区域认知 | 山地北坡气温、降水、植被等区域特征分析。 |
2.方法规律
1.依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
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
2.依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
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
3.据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如图甲所示。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3.题组精练
考向 山地垂直自然带图的判读
1.[2020·江苏卷,13~14]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两山地属于(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2.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山地位于( )
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2)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 D.东南季风
考点四 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高考真题
【例4】 [江苏卷]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解题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 影响森林生长和分布的因素。 |
区域认知 | 甲、乙两地区域地理特征。 |
地理实践力 | 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状况。 |
2.方法规律
1.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因素 | 地区 |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 成因 | |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况) |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 |||
海陆分布 |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 苔原带、针叶林带 | 无 |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
地形 |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温带荒漠带 |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处于背风坡 |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 |
东非高原 | 热带雨林带 | 热带草原带 | 地势高,气温较低,对流弱,降水少 | |
洋流 |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 西两岸的自然带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 东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 |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 森林带或草原带 | 热带荒漠带 |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 |
水分 | 昆仑山麓 | 温带荒漠带 | 绿洲 |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
尼罗河谷地 | 热带荒漠带 | 绿洲 | 尼罗河河水灌溉 |
2.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照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如40°S~50°S安第斯山的东侧分布着温带荒漠带,因而为非地带性。
3.题组精练
考向1 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判断
1.[2021·济南市一模]河谷地带本应是最不缺水的地方,可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却大多干旱少雨,甚至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它们被称为“干热河谷”。据此回答(1)~(2)题。
昌都地区水系及主要峡谷分布图
(1)按照地域分异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应分布的植被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与草甸
C.亚热带草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2)“干热河谷”的成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热岛效应 D.焚风效应
考向2 非地带性分异现象成因分析
2.[北京卷]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10分)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板块一
一、
1.热量 水热状况 海陆位置
2.带状
【疑难辨析1】 提示:不是。同一种气候类型可能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同一个自然带可能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发育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
二、
热量 低纬度和高纬度 水分 中纬度 地形
【疑难辨析2】 提示:不一定,南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是南北延伸,南北更替。
【疑难辨析3】 提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多后减少。
板块二
考点一
体验高考真题
【例1】 春 落叶阔叶林 气温
答案:(1)B (2)A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
答案:A
2.解析: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亚热带再到热带,自然景观依次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C项正确。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气候与自然带。根据图文中的信息:东非、10°S~15°S、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等可判断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1月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多,植物繁茂;7月为干季,受信风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少,草木枯黄。
答案: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考点二
体验高考真题
【例2】 (1)B (2)B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试题以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为背景,重点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差异。第(1)题,依据图示信息,在3 000~3 500 m海拔范围内,北坡出现了山地草原、高寒草原,而南坡只有盐柴类半灌木荒漠,说明北坡比南坡湿润,A对;依据该山地山麓地带自然带类型,可推测该山地应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北坡为阴坡,年均温低于阳坡,B错;草原比盐柴类半灌木荒漠植被密集,土壤较肥沃,C、D错。选A。第(2)题,该山地北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数量多,南坡相对高度小,自然带数量少,D对;山地两侧绝对高度差异不大,从图文材料中也无法判断该山地坡度,A、C错;热量条件南坡更优越,B错。选D。第(3)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自然带的形成和类型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与人为条件关联不大,A错;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夏季的水热组合状况,与冬季关联不大,B错;该地最可能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而荒漠景观最具代表性,C对;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主要是距海较远,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关系不大,D错。选C。
答案:(1)A (2)D (3)C
2.解析:第(1)题,本题以山地垂直带谱图为背景,考查山地自然带规律,以及获取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图中甲处植被位于苔藓带附近,应较湿润;同时甲以下均为森林带,依据山地垂直地带分布规律(由下向上一般为森林、草原、荒漠),可判断甲可能为山地草甸带,故C正确。第(2)题,图示武夷山基带之上为针阔混交林,是针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过渡性植被;基带天然林被破坏后,自然状态下首先形成的也应是过渡性植被,即针阔混交林。这些针阔混交林随着森林群落的演替,最后演化为天然次生阔叶林;故D正确。第(3)题,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一般森林树种单一、林下灌丛少,则人工林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较低,光照条件较好,土壤温度较高,故A正确。天然林中树木的上部枝叶不整齐,林冠具有明显的成层性,植物种类丰富,层次结构复杂,调节气候能力强,土壤湿度相对较大,故B、C错误。人工林多为经济目的而栽种的,则一般选择速生丰产树种,则D错误。
答案:(1)C (2)D (3)A
3.解析: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推知,该火山锥阳坡温度较高,利于森林生长,林线高度会更高,气温更高,冰雪融化量更大,雪线高度更高。第(2)题,由材料可知,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条件好,林线就高。林线升高说明气候变暖,利于森林生长,雪线降低说明降水增多,由此判断该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第(3)题,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等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该区域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气温将回升,降水将增多,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答案:(1)A (2)A (3)B
考点三
体验高考真题
【例3】 70% 阔叶林或草原 阔叶林生长
答案:(1)B (2)B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根据图中甲、乙两山地经度、甲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乙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干热河谷灌丛可知,该山地为横断山脉,D正确。昆仑山脉经度在98°40′E以西,秦岭位于100°30′E以东,A、B错误。祁连山脉位于温带,纬度较高,山地基带植被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错误。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山地属于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甲山地位于横断山脉西段,离西南季风源地近,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带来湿润气流,在甲山地基带形成常绿阔叶林。随着西南季风的不断深入,受重重山岭阻挡,到达乙山地时,西南季风势力大大减弱,基带受焚风作用影响形成干热河谷灌丛,C正确。乙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干热河谷灌丛,而与乙山地基带同海拔的甲山地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此可知,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与海拔无关,A、B错误。即使原生植被遭破坏,新生长的植被依然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不会是干热河谷灌丛,D错误。
答案:(1)D (2)C
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落叶阔叶林在南坡的分布海拔上限高于北坡,因此南坡为阳坡,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山麓地带为耕地和牧场,耕地和牧场之上为落叶阔叶林,由此可知,该地区应位于中纬度地区,故选D项。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可排除A、B项;若该山地地处季风区,山地南坡应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该地北坡为迎风坡,排除D项。
答案:(1)D (2)C
考点四
体验高考真题
【例4】 高 好 雅鲁藏布江 西南 较高 河谷和平地冻土 不畅
答案:(1)D (2)C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30°N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按照地域分异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2)题,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影响,在背风坡产生了焚风效应,降水少。所以D项正确。
答案:(1)A (2)D
2.解析:由图可知,①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且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从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②地地处安第斯山地,气温和降水随海拔升高而产生明显变化,造成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变化。
答案: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2023统考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课件: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这是一份2023统考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课件: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纬度变化,降水量,经度变化,答案B,相对高度,自然带,思维流程,阔叶林或草原,阔叶林生长,思维流程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学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学案,文件包含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pptx、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1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学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1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学案,文件包含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1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pptx、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1讲中国地理概况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