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1课时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7429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1课时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7429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2课时优质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1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语文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壶口瀑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学习字词。
2.梳理文脉,了解游记的基本特点。
3.反复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学习文章细腻的写景风格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黄河的伟大性格和中华民族的关系,感受作者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热爱。
教学方法
诵读,设疑,探究,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或智慧课堂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学习生字词,查询作者信息,尝试梳理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说起瀑布,我们常常会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瀑,想起“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的奇景。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瀑布的文章——《壶口瀑布》,看看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二、自我研学
1.作家作品: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当代作家。曾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出版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感思录》等,散文名篇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等。
2.生字读音。
横溢yì 告诫jiè 推搡sǎnɡ 霎shà时 驰骋chěnɡ
漩xuán涡 寒噤jìn 迂yū回 汩ɡǔ 出轧zhá
湿漉漉 lù 怒不可遏è 挟xié而不服
轧账ɡá 折服zhé
轧 出轧zhá 折 折本shé
倾轧yà 折腾zhē
3.词语学习。
驰骋:(骑马)奔驰。
寒噤:寒战。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大。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多形容随从多,排场大。
4.知识链接。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黄河奔流至此,河口突然收束,在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内,河面宽度从数百米急剧收窄为二三十米,河水流速陡增,汹涌奔腾,声震天地。同时,河水从二十多米的高处飞速跌落至直径50余米的大石潭中。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大家速读文本,概括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写了作者两次(雨季和枯水季节)到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提示:学生在概括内容的时候会忽略掉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是总分结构。
2.明确文章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段):点明壶口的地理位置和游览次数,引出下文对两次观看壶口瀑布情形的叙述。
第二部分(2-5段):具体描写作者两次到壶口瀑布的经历和感受。
第一层(2):在雨季,作者初次见到壶口瀑布。
第二层(3—5):作者于枯水季节再看壶口瀑布。
第三部分(6段):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3.认识“游记”:
师:像这篇文章这样记叙自己游览经历和感受的文章叫“游记”。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游记的选材内容非常广泛,凡举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游记包括以记录行程为主的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写景型游记,以及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说理型游记。
四、梳理全文
1.体会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
(1)默读第二段,思考:作者初到壶口,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他人的告诫,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水流之大,我的感受。
(2)细读第二段,找出相关的语句,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雨季的壶口瀑布的,写出了雨季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
明确:涛声——隐隐如雷(比喻)
雾气——弥漫
河水——正沸着(比喻) 正面描写
瀑布——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他人告诫、我的感受 侧面描写
特点:波涛汹涌 震耳欲聋 气势磅礴 撼人心魄
2.体会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特点。
速读文本,思考:作者在描写枯水季节的壶口时是怎样描写的,这时它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学生大多会关注作者描写的内容,可能会忽略描写的角度的变化,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既有移步换景,又有定点观察。
特点:雄伟壮阔,刚柔相济。
3.比较异同:
同样是写壶口瀑布,作者的两次描写却不同,请跳读文本,填写表格。
季节 | 详略 | 声 | 势 | 景 | 感 |
雨季 | 略 | 隐隐如雷 震耳欲聋 (刚) | 上面的水还是一个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 撼人心魄的壮美: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
枯水 | 详 | 隆隆冲去 轰然而下 (刚) 汩汩如泉 潺潺成溪 哀哀打旋 (柔) |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 龙槽沟深不可测;大水向龙槽里隆隆冲去时被跌得粉粹,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时,平平的,大大的,如飞毯从空抖落,如钢板出轧 | 雄伟壮阔、刚柔相济:5段 |
五、课堂小结
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这样雄伟壮阔,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再次来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和撼人心魄!
六、布置作业
1.朗读文中写景的句子,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2.细细品味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壶口瀑布的情感。
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梁衡
总(1)——地理位置 游览次数
雨季:气势磅礴 撼人心魄
壶口瀑布 分(2-5)
枯水季:雄伟壮阔 刚柔相济
抒情(6)——赞美
初中语文17 壶口瀑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7 壶口瀑布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析语言,学会写赏析,体会情感与课文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17 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7 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