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7429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学写游记》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1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2课时优质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案
展开《壶口瀑布》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文章细腻的写景风格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文中黄河的伟大性格,感受作者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学习文章细腻的写景风格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黄河的伟大性格和中华民族的关系,感受作者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热爱。
教学方法
诵读,设疑,探究,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或智慧课堂。
教学用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学生:熟读文章,品读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黄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篇好的文章,作者的情感是充沛的,所有的景色都有人的情感和作者的影子。壶口瀑布在作者的笔下,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等各种情感,今天我们就来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独特情感。
二、品味语言
1.壶口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撼人心魄、雄浑壮美、刚柔相济,请大家找出一两句喜欢的写景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示例: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明确: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表现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明确: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写出了河水的“凝重”“猛烈”。“凝重”“猛烈”表现了黄河奔腾至此,就如被勒住了缰绳的烈马,咆哮狂啸,一下子从河床跌入了深谷,其势惊人,无坚不摧。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明确:这里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和黄河水在龙槽两边滩壁上散开的画面,赋予了黄河水流以生机和活力。
(4)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的声音之美,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5)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黄河水以人的品性,表现了黄河水外柔内刚的性格,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刚才大家在品味语言、赏析景色的时候,发现景色描写里同时又暗含着作者的情感,景和情是相互交融的。这种写法就是所谓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知识链接: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常见的写法,一是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联想。
提示:教师点拨之后,可以再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两处进行体会。
三、理解内涵
1.文中提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特点,正像一个人,你觉得黄河像什么人?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像中华民族。
提示: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景色描写具体谈谈黄河和中华民族之间的联系。
2.感知联系:
(1)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参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水以人的情感,“她”的忍耐和以力相较就是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忍耐和最后的奋起抗争,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的耐力、钢铁般的意志,以及勇于反抗、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2)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参考:排比句式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由衷赞美。作者由壶口瀑布概括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宁折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
提示:只要联系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课堂小结
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什么启迪?
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让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
最后,学生齐读以下文字结束本课: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亲爱的同学们,学完《壶口瀑布》之后,你是否为作者抒发的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所感动?请你也选取一处景物,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吧!(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梁衡
景:柔中有刚 压而不弯 勇往直前 黄河
借景抒情
情: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 无往不胜 中华民族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