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7431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7431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7431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 关于质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地球很大,所以地球不能看成质点
B. 研究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C. 研究乒乓球比赛中马龙的发球动作时可以将马龙看成质点
D. 研究步枪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时可以将子弹看成质点
- 公园健步道是为群众在公园中运动而提供的运动健身步道。某一公园矩形健步道简化如图所示,某人可看作质点沿着健步道由运动,已知,,经过AB和BC段时间均为100s,则( )
A. 人返回A点时位移大小为700m
B. 人通过AB中点的速率可能大于通过BC中点的速率
C. 人由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 人由A点运动到C点和由C点返回A点的位移相同
-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B,斜面体B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A,滑块A受到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滑块A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斜面体B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 斜面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D.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 a、b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两物体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在时刻的速度大小恰好相等,曲线b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时间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 时间内,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
C. 时刻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
D. 时刻物体a的速率一定小于物体b的速率
-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滑块通过轻弹簧连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每个滑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3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在滑块B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两滑块的质量均为1k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时,滑块B的合力不为零
B. 当时,两个物体均保持静止
C. 当时,力F作用瞬间,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
D. 当时,两个滑块均能滑动,且它们保持相对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 某人沿平直公路骑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内通过的距离为3m,内通过的距离为11m,则( )
A. 人的加速度大小为 B. 人的初速度大小为零
C. 3s末人的速度大小为 D. 7s末人的速度大小为
- 发喜糖是中国婚宴上一个喜庆的环节,多以互动、玩游戏方式撒出,若有三颗喜糖A、B、C刚好做平抛运动,如图所示,A、B从同一处抛出,A的落地点比B的落地点更远,C从它们的正下方抛出,落地点与A的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初速度最大 B. C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
C. A、B的落地速度相同 D. A、C的落地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 某人乘坐电梯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电梯向上减速运行时,他处于超重状态
B. 当电梯向上加速运行时,他处于超重状态
C. 当电梯加速度大小为g时,他一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 当电梯向下加速运行时,他处于失重状态
- 如图所示,一传送带水平放置,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一物块以某初速度滑上传送带左端,关于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一定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块可能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块可能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块可能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从时刻起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经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物体4s末回到起始位置
C. F的大小为6N
D. F在物体上的作用时间为3s
- 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钩码牵引一小车在长铝板上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了一条纸带,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以点0为计数起点,各计数点到点0的距离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测得,,,,,,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打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s。
打点计时器打下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 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的______位置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上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图中所示的a、b、c、d。
B.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___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
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小球在b点的速率为______。取
- 2021年7月,河南中北部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举国驰援战洪灾,尤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奋战在救援第一线.救援人员发现一被困在车顶的人员,车不动但周围的水在流动,水流方向与安全区域平行,如图所示,已知车离安全区域最近的距离,救援人员乘皮筏从安全区域边缘去救援,皮筏相对静水的速度大小,水流速度大小,皮筏和车均视为质点,求:
皮筏运动到车旁的最短时间t;
在中皮筏运动的位移大小s。
- 如图所示,三物体A、B、C处于静止状态,物体A、B通过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其中物体A的质量,物体B的质量,连接物体A的细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物体B、C通过轻质弹簧连接,物体C的质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弹簧的伸长量;
物体A与地面间的最小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剪断细绳瞬间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上有一木块到定滑轮的距离足够远,通过轻质细线和滑轮与铁块B连接,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在木块A上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作用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连接光滑动滑轮两边的细线均竖直,木块A和光滑定滑轮间的细线和斜面平行,木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斜面的倾角,铁块B下端到地面的高度,木块A的质量,铁块B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滑轮受到的重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求细线的拉力大小;
当时,求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
撤去力F,设铁块B落地后不反弹,求木块A能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地球虽然很大,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地球可以看作质点,故A错误;
B、研究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计,故火车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研究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发球的动作时,马龙不能看作质点,否则没有“动作”,故C错误;
D、研究步枪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时,子弹的大小相对于运动的轨迹可以忽略不计,子弹能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2.【答案】B
【解析】解:A、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可知人返回A点时位移大小为零,故A错误;
B、仅仅知道A到B的位移大小与时间,以及B到C的位移大小与时间,不能判断两段过程中各点的具体运动情况,所以人通过AB中点的速率可能大于通过BC中点的速率,故B正确;
C、AC之间的距离:,则人由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故C错误;
D、位移是矢量,人由A点运动到C点和由C点返回A点的过程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位移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位移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确定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仅知道两段位移的大小与时间,不能判断两段过程中各点的具体运动情况.
本题要理解路程和位移的物理意义,也可以画出示意图,求解它们的大小.位移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直线距离的大小,不会大于路程.
3.【答案】C
【解析】解:A、对滑块A受力分析可知,A受重力、支持力及推力的作用,滑块A与斜面体B之间可能有摩擦力,也可能没有摩擦力,所以滑块A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
BD、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推力的作用,因水平向右有推力,故地面对斜面体一定有向左的摩擦力。所以斜面体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摩擦力以及A对B的压力,A对B可能有摩擦力,也可能没有摩擦力,所以B可能受到4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受到5个力的作用,故BD错误;
C、A与B组成的整体在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斜面体受到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也等于,故C正确。
故选:C。
对滑块A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判断A的受力;再对整体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求出地面与斜面体之间的作用,然后判断斜面体的受力。
本题要注意A可能受到摩擦力,也可能不受摩擦力;而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同时要注意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做好受力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时间内,a的斜率为负,b的斜率为正,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所以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
B、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图象中物体的位移等于纵坐标之差,可得时间内,a的位移为:,b的位移为:,所以两物体通过的位移不相同,故B错误;
C、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可得a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时刻物体a仍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由于两物体在时刻的速度大小恰好相等,从时间内,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时刻物体a的速率一定小于物体b的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根据图象中物体的位移等于纵坐标之差求解;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可知a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在时刻的速度大小恰好相等,结合图象的斜率判断。
本题考查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解决该题需要明确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中物体的位移等于纵坐标之差。
5.【答案】D
【解析】A.当时,滑块B仍然静止,其合力等于零,故A错误;
B.当时,大于物块B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B发生运动,故B错误;
C.当时,力F作用瞬间,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
代入数据解得:
故C错误;
D.当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联立解得
两个滑块均能滑动,且它们保持相对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外力F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可判断物块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解得加速度,结合整体与隔离的分析方法可解得弹簧的伸长量。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掌握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注意整体与隔离的分析思路。
6.【答案】C
【解析】解:AB、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初速度为,在前3s内
前7s内,
联立解得:,,故AB错误;
C、3s末人的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
D、7s末人的速度为,故D错误;
故选:C。
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得加速度和初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得任意时刻的速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关键是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B、三颗喜糖A、B、C都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得:,可知C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即,故B正确;
A、三颗喜糖A、B、C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得。三颗喜糖A、B、C水平位移关系为:,结合,可得初速度关系为:,即C的初速度最大,故A错误;
C、根据落地速度大小为,结合,,可知A、B的落地速度大小不等,方向也不同,则A、B的落地速度不同,故C错误;
D、根据,结合,,所以不能确定A、C的落地速度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三颗喜糖A、B、C都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下落的高度分析运动时间关系,结合水平位移关系分析初速度关系。根据落地速度表达式分析落地速度关系。
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要知道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列式进行分析。
8.【答案】BD
【解析】解:A、当电梯向上减速运行时,加速度向下,他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当电梯向上加速运行时,加速度向上,他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
C、当电梯加速度大小为g时,如果加速度向上,他处于超重状态,只有加速度竖直向下时,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错误;
D、当电梯向下加速运行时,加速度向下,他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
故选:BD。
明确超重和失重的性质,知道加速度向上时物体超重,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失重。
本题考查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明确超重包括向上的加速和向下的减速;而失重包括向下的加速和向上的减速。
9.【答案】BC
【解析】解:A、设物块的速度为v,传送带的速度为,若,则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物块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若,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物块开始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到和传送带具有相同速度时,此时还没有达到传送带右端,此后物块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故B正确;
C、当时,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物块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若,则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物块做减速运动,当减速到传送带速度时,还没有到达传送带右端,此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物块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做比较,根据相对运动判断出摩擦力,即可判断出物块的运动,当物块的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将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属于摩擦力判定的题型,要搞清楚相对运动的方向,从而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然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判断加速度及速度。
10.【答案】ACD
【解析】解:AD、由于内物体沿负方向减速运动,内沿正方向加速运动,3s后沿正方向减速运动,则拉力在3s末撤去的,拉力F的作用时间为3s,根据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可得在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故AD正确;
B、根据图像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内物体沿负向运动,位移大小为:,内沿正向运动,位移大小为:,则知4s末距离出发点距离为:,故B错误;
C、在内物体沿负向运动,根据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可得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代入数据解得F的大小为:,故C正确。
故选:ACD。
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拉力何时撤去的;由图象的斜率求解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根据图像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求解。
本题考查的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11.【答案】;;
【解析】解:因为电源的频率为50Hz,且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则;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则
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根据电源的频率和计数点之间的关系得出时间间隔;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计算出3点时的瞬时速度;
根据逐差法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计算出瞬时速度,结合逐差法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2.【答案】同一 水平
【解析】解:A、为了保证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相等,小球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B、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的末端需水平。
C、根据实验原理,结合操作,先调末端水平,再同一位置释放,最后处理数据。
故合理顺序为BAC;
根据得,,
则初速度。
b点竖直分速度,
则b点的速率。
故答案为:同一,水平;
;
,。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初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b点的速率。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进行求解。
13.【答案】解:当皮筏指向始终垂直于安全区域时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
解得
由题意知皮筏垂直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
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
解得
由几何关系知
解得
答:皮筏运动到车旁的最短时间t是20s;
在中皮筏运动的位移大小s为。
【解析】当皮筏指向始终垂直于安全区域时所用时间最短,由运动学公式求最短时间。
分别求出皮筏垂直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和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再进行合成,即可求出皮筏运动的位移大小s。
解答本题时,要知道皮筏在水中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两个分运动具有等时性,应用位移-时间公式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可正确解题。
14.【答案】解:对物体C受力分析,有
解得
对物体B、C整体分析可得
解得
对物体A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对物体A,细绳拉力消失,地面支持力突变,合力仍为零,加速度
对物体B,细绳拉力消失,弹簧弹力不变,有
解得
对物体C,弹簧弹力不变,合力仍为零,加速度
答:弹簧的伸长量为;
物体A与地面间的最小动摩擦因数为;
剪断细绳瞬间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0,和0
【解析】对物体C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得弹簧的伸长量;
以BC整体,受力分析,求得绳子的拉力,然后对物体A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得最小动摩擦因数;
剪断细绳瞬间,对ABC三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受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
本题考查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规律,熟练应用平衡条件与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胡克定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答案】解:对铁块B和动滑轮整体受力分析有:
解得:
对木块A受力分析,设斜面对木块A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
解得:
即斜面对木块A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撤去力F,设绳上的拉力为,铁块B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木块A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由题意可得:
对铁块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木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铁块B刚落地时由速度-位移关系得:
此时木块A的速度大小为,木块A的位移大小为
此后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
木块A继续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故木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答:细线的拉力大小为5N;
当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撤去力F,设铁块B落地后不反弹,木块A能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解析】对铁块B和动滑轮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得细线的拉力;
对木块A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得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
撤去外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铁块和木块的加速度,当铁块下落到地面时,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得木块A上滑的位移和获得的速度,此后木块A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得上滑的最大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关键是抓住木块与铁块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速度与位移间的关系即可。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V);,9Ω);,【答案】C,【答案】A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