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7433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搭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7433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搭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7433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交流分享,品味情感,众观全文,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搭石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3、透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述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内容分析:《搭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注重“结合具体事例体会人物特点”和“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而本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因此,我将设置如下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2、透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重点)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述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难点)学情分析:“搭石”在农村是司空见惯,而城里的孩子却是见所未见,缺少农村生活体验的城市学生,要领会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联结着家乡的小路,联结乡亲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将通过播放视频、朗读想象等方式,让学生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更要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乡村人们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朴实、善良的人性之美。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新的课文《搭石》(师板书),大家看到“搭石”有什么想法么?生1:我觉得“搭石”就像叠罗汉一样,谁叠的高就谁赢。生2:我认为“搭石“是在小溪里横着摆放的方便人们过河的一排石头。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呢,很好!现在就请大家打开书本,在刘章爷爷的《搭石》一文中去找寻答案!在默读时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记下所用的时间,所以这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也不要回读。当然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要保持质量,待会请同学们交流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生默读)师:老师看到大家都已经抬起头了,有的已经在悄悄交流,速度很快,但是现在老师就要来检验检验大家,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内容?可以闭上眼睛想想文中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或者说哪些词语不理解呢?生1:我看到“汛期”一词,我不理解,但我没有回读;生2:我看到了村民在雨后搭石,方便大家过小溪,并且年轻人会帮助老人过溪流。生3:我读到“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时候,虽然不理解,但我也没有回读。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实在,紧扣老师的要求,下次继续保持!从刚才大家的分享中老师发现了有的同学有所得,有的同学却有诸多疑惑,不要着急,我们一步一步来解决!请大家认真观看一段视频(关于汛期搭石、人们过搭石的视频),将视频中你觉得有用的信息或者画面或者你学到了什么都一一记录下来,待会在我们讲解课文时,会有极大用处!(生认真看视频并记录信息,师观察同学状态)师:同学们的状态都很在线,很赞,有认真观看的同时也有认真记录(师展示同学的记录),非常好!现在老师请大家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师提醒可结合刚才的视频与记录),给课文分段落,再思考后划分部分并说出其主要内容,待会请同学说说看!生1;文章一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1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搭石的介绍;第2到第4自然段写了搭石的作用和意义;第5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搭石的赞美。师:说的很清楚,也很流利,看来对文章有一定的把握了,很好!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了很多铺垫,埋下了很多“种子”,现在老师要来收获了,看看大家都长出多少果实呢!既然文章第1段介绍了搭石,那到底什么才是搭石呢?生1:结合老师的视频和课文,我是这么想的:搭石就是小溪里横着摆放的方便人们过河的一排石头,也就是在第1段的后部分“进入……搭石” 。师:发言恨精彩,有效利用了手中的资源,很赞!现在大家都理解搭石了么?(生点头)那么在文中村民为什么要搭石呢?生1:结合记录和课文,我是这样想的:小溪是村民的必经之路,但在山洪过后,人们过溪必须挽裤脱鞋,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师:很好,同学清楚地解释了缘由。现在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很好理解了搭石的含义,第1段交代的原因,为后文搭石的出现埋下铺垫。我们继续往下看到2-4自然段,既然说到了这一部分写的是“搭石的作用、意义”,那么第2段中的第一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你有何感想或者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快速默读2到4自然段,待会请同学来分享!(生默读)二、交流分享,品味情感师:老师看到大家都举着小手,迫不及待呢!不着急,一个一个来。生1:我认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是这一部分的中心句,2到4自然段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所以这句话写出了搭石在作者家乡的特殊地位,不仅仅是自然风景,更是指搭石所体现出的人情美。生2:结合我的记录和我从第2段发现的信息,我从“无论怎样”、“只要”、“一定”、“几个来回”、“直到…….才……”等词句中,看到了作者生动刻画了“上了点儿年岁的人”调整搭石的过程,突出表现了他们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用心,很会学习,一下子就抓住了作者的心思!我们可以看到第2段第一句话确实是课文中心句,从同学抓住的关键词分析我们也能发现乡亲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那么老师想请大家闭上眼想一想:如果你现在是‘上了点儿年岁的人’在踩到不稳的搭石时,挑选合适的石头时,最后满意离开时,分别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生闭眼想象画面)师:看到大家有的睁开眼了,有的已经再悄悄交流,那有谁可以来分享自己的想法?生1:当我踩到不稳的搭石时,我会想别人踩到的话可能会跌倒;所以我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我会想着找更平整方正的石头,因此遍地去寻找;最后我会很满意的离开,因为大家能更稳当地行走。师:很精彩,想象力也很丰富,大家为这位同学这么有爱心、乐于助人地行为送上掌声!(师生鼓掌)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老师相信大家都是好孩子!课后大家也可以和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想象。既然第2段写出了乡亲摆搭石的场景,那第3、4自然段呢?谁来说说看!生1:凭借刚才的视频和对前文的解读,我终于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的含义了,这句话点明了走搭石的要领——紧走,而且这句话总领本段。生2:我理解了人们为什么要紧走搭石,因为搭石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所以要紧走搭石。生3:我看到了比喻句,作者将“嗒嗒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表现出了人们走搭石的节奏美;把“清波荡漾、人影绰绰”的景象比作“一幅画”,表现了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美。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越来越精彩了,也越来越会学习了!从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从动作、声音及倒影三个角度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美:动作协调有序,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人影绰绰美如画!既然这一段的画面这么美,请大家齐读出如人们走搭石的轻快、节奏和韵律,在朗读中再次感受和谐美!(生齐读,师欣赏)师:同学们朗读的水平也有很大进步,感情充沛,发自肺腑!从乡亲们摆搭石到走搭石,一路走来的我们或许对第4自然段已经迫不及待了,现在就请大家看到第4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生1:从刚才的视频和对第4自然段的品读,我从“止步”、“招手”、“说家常”等动词,看到了乡亲们的淳朴、互相谦让的美好品质。生2:我从“理所当然“一词中,看到了乡亲们把背老人走搭石看作是很自然、合乎情理的事情,表现出了乡亲们尊老敬老的美德。师:现在同学们对抓关键词品读情感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很好,继续保持!那么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用词上品读出乡亲们的美好品质:乐于助人、尊老、敬老、爱老等,身为祖国花朵的我们是不是要向文中的乡亲们学习呢?(生齐点头)既然意义非凡,老师请大家齐读第4自然段,带着学习美好品质的心态齐读,并且在齐读时思考:在整个2到4自然段,其中的哪个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为什么?生1:文中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因为这些年轻人具有尊老敬老的美德,我们应该学习并发扬这种美德。师:既然同学们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就请大家课后将其写下来,下节课请同学继续分享!我们从介绍搭石到理解搭石的作用、意义,看到了乡亲们的优良品质,意义深刻值得大家学习!那么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感触?生1:读完最后一段,我对搭石有了全新的认识:搭石任人踩踏、无怨无悔,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借搭石喻乡亲们的美好品质,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生2: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表面上赞扬搭石,实际上赞扬了乡亲们的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湛,蕴含自己的思考,很用心!没错,正如同学所言,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全文的点睛之笔,借搭石赞扬乡亲们的美好品质,就像上节课我们从“落花生“中学习到的优良品质一般,默默奉献、不计名利,实在难得!三、众观全文,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受益匪浅,能够更好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从表面看到搭石的任人踩踏、无怨无悔,到理解搭石内在也就是暗示乡亲们的无私奉献、尊老敬老的美德,老师相信大家将来也会像文中的乡亲们一样,成为一个尊老敬老、无私奉献的祖国花朵!这节课的学习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预习《将相和》,说说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生字学习,作者简介,课文详细讲解,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题目,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精读课文,解决问题,布置作业,总结写作方法,课外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