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试题一、单选题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老种子也称自留种、土种,是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种形成的品种,产品质量好,但产量低。近年来,我国老种子受到商业种子严重冲击,品种大量减少。我国西南山区的宝山石头城,厦门中学生助手用原始生产方式种植了较多的老种子品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标准化的商业种子相比,老种子( )A.作物生育周期更短 B.更加适应当地环境 C.作物经济效益更高 D.选种和储藏更方便2.我国西南地区传统农业模式下保留的老种子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地方保护 B.地域较为封闭 C.病虫害少 D.育种经验丰富3.下列措施中既利于石头城老种子品种保护又有利于农民稳步增收的是( )①加大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②政策扶持,鼓励老种子种植③加大种子选育,提高老种子产量④引进商业种子,提高粮食产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2022年2月17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见下图),启动建设8个算力枢纽节点。这标志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西部算力枢纽分别适用于对时延要求不同的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国家对大数据中心体系进行总体布局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5G等新技术发展 B.引导数据中心优化发展C.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降低东部数字产业成本5.西部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四个单一枢纽承接东部地区算力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与东部距离较近 B.基础设施较完善 C.劳动力价格较低 D.可再生能源丰富6.为更好响应国家政策,厦门中学生助手的长三角枢纽数字企业对算力进行区域分配时,恰当的是( )A.离线分析——长三角枢纽 B.灾害预警——宁夏枢纽C.存储备份——贵州枢纽 D.证券金融——贵州枢纽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两大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的独特空间,也是人地系统矛盾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下图示意厦门中学生助手绘制的福建省某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城乡交错带中土地利用构成变化,该城市城乡交错带的耕地在各阶段持续转出,但是其结构占比稳定在40%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1990--2018年期间,关于该城市城乡交错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用地先增后减 B.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草地面积基本不变 D.耕地面积有所增加8.推测该城市城乡交错带耕地占比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外部耕地补充 B.草地、林地转为耕地 C.水域转为耕地 D.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少2020年5月20日下午,热带风暴“安攀”在孟加拉国沿海登陆。下图为厦门中学生助手绘制的“安攀”登陆前的位置和中心气压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热带风暴“安攀”登陆前的移动方向为( )A.北偏西 B.北偏东 C.南偏东 D.南偏西10.图示期间热带风暴“安攀”强度的变化是( )A.持续增强 B.持续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在恩科斯堡岛(图甲区域)正式开工建设。该岛常年受强劲的下降风影响,其东侧的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冰间湖是指受热力或动力因素影响,海洋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下右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西北 C.偏东 D.偏西12.结合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以下有关图示地区冰间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风打破海水的稳定,下层较暖海水上涌 B.终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海冰被吹散C.处于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带,海水温度变化小 D.处于极地东风的背风坡,冬季海水温度高13.从运输角度分析,厦门中学生助手通过特拉诺瓦湾向罗斯海新站运输物资适宜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自1855年黄河改道进入渤海后,黄河河口河道又经历了9次大的改道。前5次改道点位于宁海附近,之后改道点下移至渔洼附近。2000年位于河南的黄河干流小浪底水库建成,2002年黄河开始调水调沙,黄河入海泥沙量从1999年以前的年均8.69亿吨下降到1.13亿吨。左图是厦门中学生助手绘制的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右图示意1960-2020年黄河口利津水文站(约渔洼以上41km处)来沙年均粒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1960年以来,黄河口利津水文站来沙平均粒径( )A.显著变小 B.年际变化较大 C.显著变大 D.季节变化较小15.2000-2010年,黄河口利津水文站来沙年均粒径显著变大,其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加剧 B.水库拦截泥沙 C.上游植被破坏 D.河道冲刷加剧16.导致1855年后黄河河口河道改道点位置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黄河入海口外移 B.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C.黄河含沙量大 D.黄河径流量大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炳途乡四干普村(28°34’N,103°02'E)位于西北东南走向近似椭圆形山谷中,山谷长约4km,中部最宽处约2km,山谷海拔约在2000到2400米之间。村东面有紧临山麓的美姑河流经,从北向南注入金沙江。当地传统建筑多以合院(左图)为主,以土筑墙,厚度在40cm以上,屋檐长达1米以上(右图)。屋檐下空间是当地人们晾晒、祭祀等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房屋设有正房和院落,正房不开窗,正房中间为堂屋,堂屋设火塘。——摘自厦门中学生助手4月发布的推文《走进凉山,访传统合院》(1)请在下图中已有等高线之间添加三条适当的等高线并补齐地图三要素,据此说明该聚落布局的合理性。(2)建筑出檐的宽度通常不超过0.5米,凉山彝族房屋的出檐尺度通常在1米以上,甚至会挑出两米以上。据此推测当地常见天气的特征。(3)从气候角度,分析凉山彝族传统建筑展现出来的地理智慧。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旱稻又叫陆稻,生长期间5天降雨量必须达到14-20mm以上,才能正常生长,生长后期平均气温需达到23℃以上才能够安全抽穗开花灌浆,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地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结合部,是大洋洲国土面积的第二大国。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粮食无法自给,需从周边国家进口大米。国内许多“部落”地区仍处于“原始状态”,且纷争不断。2018年6月巴新加入厦门中学生助手“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巴新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中由中国援助并推广的旱稻种植为巴新消除贫困人口起到重要作用。下图示意巴新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处于两洲接壤的巴新经济处于较为“原始状态”的原因。(2)中国援助巴新在“东山地省”示范种植旱稻,推测当地旱稻种植区的位置并分析该位置利于种植的自然条件。(3)说明推广旱稻种植技术的成功对巴新的意义。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第四纪冰期时(开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呼伦湖区域冰川广泛发育。距今约1万年前,气候逐渐转暖,呼伦湖形成,近100年来,湖水发生了两次扩张和收缩。新开河连通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是呼伦湖唯一与外流区域的联系通道,其流向随呼伦湖的扩张和收缩发生改变。下图为厦门中学生助手所在的呼伦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1)简析内力作用与气候变化在呼伦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与扩张期相比,指出收缩期呼伦湖水体盐度变化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B2.B3.C【解析】1.从材料可知老种子也称自留种、土种,是在当地自然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种形成的品种,更加适应该地的自然环境,B选项正确。老种子是在长期的自然栽培条件下而形成的,其作物生长周期与该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并不会比标准化的商业种子周期更短,A选项错误。老种子其产量较低,标准化的商业种子其产量更高,作物收益更高,C选项错误。标准化的商业种子其选种更加便捷,老种子需人工挑选其较为精良的作为种植的选种, D选项错误。故选B。2.我国西南地区地域较为封闭,其农业多为传统农业模式,故其种植的农作物种子多为老种子居多,B选项正确。西南地区使用老种子并非其地方性有意保护,A选项错误。老种子虽品质较高,但并不代表其病虫害少,C选项错误。我国西南地区受商业种子的冲击较小,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农业模式,其老种子的使用并非其育种经验丰富,D选项错误。故选B。3.石头城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地势起伏相对较大,难以推广机械化,①错误。通过政策的有效扶持,鼓励老种子种植,能够有效的保护老种子,②正确。加大种子的选育,提高老种子的产量与质量,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农民的收入,③正确。引进商业种子不利于老种子的保护,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C。【点睛】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无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都离不开种子。离开了种子,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今天世界各国都把种子放在突出地位,走种子改良之路,以种子为突破口来带动农业的飞跃。老种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优质的作物种质资源,它们由野生品种进化而来,同样携带有多样化的优质基因,是现代新品种选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来源。4.B5.D6.C【解析】4.国家对大数据中心的总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数据优化发展,使得东部的数据在西部进行处理,使得数据处理效率更高,B正确;随着5G等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建设数据中心能够促进5G等技术的发展,但总体布局设计是优化数据中心发展从而促进5G等技术发展,A错误;布局数据中心能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但不是布局设计的主要目的,C错误;东部数据产业所需要建设投资的成本不会因为东西部数据中心的布局而降低,D错误,所以选择B5.结合材料可以知道东部土地、能源紧张,无法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因而西部地区的土地、能源成为承接算力的区位优势,可再生能源丰富就是主要的区位条件之一,D正确;距离东部较近有利于数据传输、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助于数据中心建设,都是西部地区的优势,但不是承接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原因,东部紧张的能源与土地资源促使数据中心外迁,AB错误;数据中心的运营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廉价的劳动力无法胜任,C错误,所以选择D6.东西部算力枢纽分别适用于对时延要求不同的领域,东部地区科技发展水平高,计算速度快,适宜开展灾害预警、证券金融这种需要及时作出反应的算力,BD错误;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低,适合进行时间交长的计算,如离线分析、存储数据等算力工作,A错误,C正确。【点睛】按照时间轴顺序,数据中心建设包括如下的一系列专业项目:1、选址;2、土地、电力、水、能评、环评等;3、可行性研究4、项目立项;5、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6、工程施工总包招标采购,以及监理招标采购;7、专业分包的包界划分,工程分包商采购和主要设备采购;8、土建;9、机电安装;10、设备调试;11、验收交付。7.D8.A【解析】7.早期城镇聚落与乡村地区间缺乏关联互动,不存在明确的城乡交错带;快速城市化阶段,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被大量使用,导致低密度开发,城乡交错带空间迅速扩张;后期随着城市扩张、边缘效应减弱以及城市空间的优化,城乡交错带面积收缩,这就意味着城乡交错带不同时间阶段的总面积都不一致,所以占比的变化不能反映出用地面积的变化,建设用地占比先增后减,可能是经济发展城市向外围拓展表现出增加,减少可能是因为城乡交错带的重新划定,建设用地一般呈现出增加趋势,不会减少,A错误;水域面积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可能是城乡交错带的向外迁移使得水域面积占比降低,B错误;草地面积占比呈现出增加趋势,C错误;耕地面积在每个阶段转出,但占比还是位置在40%左右,说明外围的土地不断开垦为耕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D正确。8.城乡交错带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向外推进,外部土地资源不断被开发,转化成为耕地,外部耕地补充使得耕地占比稳定,A正确;在每一个阶段中耕地都持续转出,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占比不大,无法持续补充耕地面积,BC错误;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是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向外推进的,占用耕地面积持续增加,D错误,所以选择A【点睛】城乡交错带,也叫城市边缘地区 ,指的是城市建成区和郊区与农村腹地之间过渡的地带,兼具城市和 乡村的 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表现为土地、社会、人口等的混合特征。9.B10.C【解析】9.从图中经纬度可知,从16日到20日,热带风暴从10°N移动到19°N,主要向北方移动,从经度看,从86°E移动到87°E,大致偏东,故为北偏东,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从热带风暴中心气压值看,5月16日到19日气压值不断降低,热带风暴不断加强;19日到20日中心气压上升,热带风暴强度减弱,总体上先增强后减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热带风暴是气旋天气系统,中央气压越低,空气向中央流动越快,中心附近风力越大,降水越多,强度越大。11.C12.A13.A【解析】11.纬度高,近地面大气温度低;冰盖面积大、冰层厚;地形以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斜坡多;冰面阻力小,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易沿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东侧面向海洋,冰川阻挡小,风由陆地向东吹向海洋,所以风向大多数时间由西吹向东,所以旗子常年飘向偏东的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判断,冰间湖海区地处南极,冷空气频繁,风力强劲,强风搅动海水,海水运动明显,下层较暖海水上涌,海水表面温度较高不易结冰,形成冰间湖,A正确。图示海区,受到下降风的影响更大,B错误。处于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带,海水温度变化大,且温度变化不是形成冰间湖的原因,C错误。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下降风更加强劲,冬季海水温度偏低,D错误。故正确答案选A。13.厦门与罗斯海新站位于不一样的半球位置,如果要运输物资,应选择在新站的夏半年,有极昼,并且温度偏高,浮冰较少,风力较小,A正确。4月此处天气逐渐恶劣,B错误。7月是此处的冬半年,天气恶劣,风力大,而且出现极夜,C错误。10月此处不如1月份的状态好,D错误。故选A。【点睛】冰间湖按照成因可分为潜热冰间湖(来自陆地的强烈下坡风使新形成的薄冰不断向更远的海洋运动,而下面相对温暖的海水不断上升,就会出现冰间湖)和感热冰间湖(由于各种原因,相对温暖的垂直海流上升,海冰这个时候的融化速度与形成的速度相当,所以即使在冬季,海水也不会被冰封住,出现冰间湖)。14.B15.D16.A【解析】14.阅读黄河口利津水文站来沙年均粒径变化图,1960年以来,年平均粒径波动变化明显,年际变化大,B正确;平均粒径没有显著变大或变小,AC错误;图中展示的是年变化,无法看出季节变化情况,D错误,所以选择B15.结合河流对泥沙搬运的特点,当径流量大、流速快速时,河流的搬运能力强,能够搬运较大粒径的泥沙,因此粒径显著增大的原因是径流量大,河道冲刷加剧,D正确;泥沙来自河流上游不受入海口的海水侵蚀影响,A错误;水库拦截泥沙,也能减缓流速,粒径应该减小,B错误;上游植被破坏会加大水土流失,但径流较小也很难搬运大粒径泥沙,C错误,所以选择D。16.黄河河口河道改道点位置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黄河入海口外移,使得原改道点距海较远,海水顶托作用减弱,河流流速增加,泥沙淤积量减少,河道决口可能性降低,A正确;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黄河含沙量大,在入海口上游淤积,导致黄河发生改道,BC是黄河改道的原因,不是改道点位置变化的原因,BC错误;黄河径流量对河道改道点位置变化的影响不大,能够对泥沙搬运距离产生影响,D错误,所以选择A【点睛】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历经150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17.(1)合理性:该地地处山区,聚落分布于等高线较稀疏的山谷,地势较平坦;四周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峻,成为村子的天然屏障(利于防御)。(2)阴雨天,多暴雨,风力大;晴天光照强,日照时间长。(3)当地海拔高,夏季凉爽多暴雨,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通过厚重的建筑墙体和室内火塘的热源,使冬季和夜晚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屋檐较长,保护墙体。【解析】【分析】本题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乡村区域环境及该地传统建筑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聚落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图中可以看到1800米及2600米等高线,故需要补充的三条等高线分别为2000米,2200米和2400米等高线。画等高线时需注意,河流处要保持等高线向高海拔弯曲,同时村落中有三个地点,分别为1988米,2186米,2428米,三条等高线绘画完毕后,要保证这三个点在各自所对应的位置。从题干可知,该地山谷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而图中的美姑河为西北流向东南,故地图上部即为北。从题干可知其山谷长约4千米,图上距离约为8厘米,故比例尺应为1:50000。合理性:该地地处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山谷之中,地处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陡,其聚落应分布在等高线较为稀疏的山谷地带,地势更为平坦开阔,便于房屋修建。同时山谷周边多为山地环绕,其四周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陡峻,使村落很好的隐藏于自然环境之中,成为村子的天然屏障。(2)从图中和材料中可以看到该地其屋檐宽度通常在一米以上甚至会达到两米,其屋檐的宽度非常大,该地位于四川省,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大多暴雨,且风力较大,其屋檐宽大能够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同时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山区,纬度低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辐射强烈,白昼时间长,较大的屋檐也能够有效的阻挡太阳辐射,起到遮阴的作用。(3)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当地的传统建筑以土筑墙,厚度在40厘米以上,其墙体厚度较大,由于该地位于山区,海拔高,夏季凉爽,多暴雨,冬季气候较为寒冷,昼夜温差较大,较厚的墙体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较为宽大的屋檐,又可以起到有效的遮阴防雨的作用。材料中可以看到,传统建筑中堂屋设有火塘,由于该地地处于山地,夜晚及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室内的火塘可为冬季和夜晚的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气温过低。由于该地是以土筑墙,屋檐较大也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对土墙的冲刷,以保护墙体。18.(1)远离世界主要经济区;远离世界主要贸易航线上;地理位置无法促进经济发展。(2)旱稻主要种在低海拔山坡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较稳定;纬度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适宜旱稻生长。(3)摆脱饥饿、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就业,消除贫困;增强粮食安全,有利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催化相关产业链建立,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解决部落间长久的纷争。【解析】【分析】本题以巴布亚新几内亚种植旱稻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农业区位、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1)根据材料“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地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结合部,是大洋洲国土面积的第二大国”,读图可知,巴布亚新几内亚距亚洲、澳大利亚等邻国距离远,远离世界主要经济区,受其辐射带动作用小。读图可知,巴新远离世界主要贸易航线上,海上交通经济价值不高,对外贸易少,收入少。巴新孤悬太平洋上,地理位置劣势明显,对外联系少,无法促进经济发展。(2)根据材料“旱稻又叫陆稻,生长期间5天降雨量必须达到14-20mm以上,才能正常生长,生长后期平均气温需达到23℃以上才能够安全抽穗开花灌浆,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可知,旱稻主要种在低海拔山坡地。该地多山,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较稳定,低海拔山坡地地势起伏利于排水,灌溉条件不佳,但降水充足,可以满足旱稻生长。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低海拔山坡地的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适宜旱稻生长。(3)根据材料“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粮食无法自给,需从周边国家进口大米。国内许多“部落”地区的仍处于“原始状态”,且纷争不断”可知,推广旱稻种植技术的成功,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自给率,增强粮食安全,摆脱饥饿。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水稻种植需要的劳动力多,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消除贫困。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业,催化相关产业链建立,有利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效促进解决部落间长久的纷争。19.(1)内力作用:受地壳运动影响,呼伦湖区域断裂下陷形成湖盆。气候变化:冰期时气温低,冰川累积量大;冰期后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汇入湖盆形成湖泊。(2)盐度变化:盐度升高。原因: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注入带来盐分,湖泊无外泄通道,盐分无法排出盐分不断积累;湖泊水量减少,湖水含盐量升高。【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呼伦湖及周边区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内外力作用,盐度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地理素养。(1)从内力作用角度:由于地壳运动,呼伦湖由于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湖盆;从气候变化角度:第四纪冰期时,气温较低,呼伦湖区域冰川广泛发育,而后由于气候逐渐转暖,冰川融化,大量水源汇入湖盆,形成呼伦湖。(2)收缩期时,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河水汇入湖泊中,河流带来大量盐分,而湖泊由于水位较低,无外泄通道,盐分无法排除,加之收缩期时应该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因此湖泊水量不断减少,盐分不断累积,导致湖水盐度升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高考最后一卷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