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75分钟完成)
第Ⅰ卷 选择题(共75分)
(共50题,每题1.5分,共75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截至2022年春节,嫦娥四号已在月球背面工作时间超过3年。为了更好地适应月球环境,玉兔二号月球车可根据光照条件,自主进入休眠状态,唤醒后也可以自主设置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据此完成1、2题。
1.嫦娥四号前往的宇宙空间不位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下列属于地球和月球相同的自然环境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D.有液态水的存在
2022年6月16日,地球上很多区域都可以观赏到“七星连珠”的奇观。下图为太阳系简图。据此完成3、4题。
3.小行星带位于图中的
A.丙、丁之间B.丁、戊之间C.戊、己之间D.乙、丙之间
4.人类在丁行星上发现了河流痕迹,但这并不能说明丁适合居住,图中能体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运行轨道不固定B.体积质量都较小
C.温度不适宜人类生存D.太阳光照不稳定
如果大圆、中圆和小圆均代表地理概念,其相关关系由大到小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5.若甲、乙、丙表示各天体系统,则对应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B.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C.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6.若甲、乙、丙代表的是地质年代关系,则对应正确的是
A.显生宙、中生代、侏罗纪B.显生宙、中生代、二叠纪
C.元古宙、古生代、寒武纪D.太古代、古生代、石炭纪
天文现象凌日是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此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据此完成7、8题。
7.在太阳系中,能造成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A.金星、火星B.水星、金星C.土星、木星D.天王星、海王星
8.有时,通讯卫星也会出现凌日现象,当通讯卫星凌日时,可能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是
A.手机信号加强B.手机自动关机
C.有线电视出现黑屏D.卫星电视节目中断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左右深度的地下城中,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9~12题。
9.“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
10.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11.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B.位于莫霍界面以下的上地幔上部
C.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D.上层为硅镁层,下层为硅铝层
12.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岩石圈B.乙为地幔C.丙为岩浆源地D.地核最厚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如下图)。飞船穿越大气层,随后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交会对接,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空间科学实验工作,如太空育种、医学实验等。据此完成13、14题。
13.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期间,依次穿越的大气层分层的顺序是
A.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B.电离层—对流层—平流层
C.电离层—平流层—对流层D.平流层—电离层—对流层
14.太空育种与地面育种相比,主要优势条件是
A.太空昼夜温差大,种子有机质含量高
B.太空太阳辐射强,种子有机质含量高
C.宇宙射线较强,种子变异率高,变异幅度大
D.宇宙射线较强,种子相对早熟,培育周期短
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过去学校的电力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后,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据此完成15、16题。
15.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B.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
C.阴雨天多,大气保温作用强D.纬度低,晴朗天气多
16.青藏地区除太阳能外,其它能源也很丰富。下列选项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B.藏南谷地的地热
C.青藏地区北部的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17~19题。
17.图中太阳的大气层①、②、③分别代表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18.太阳黑子和日珥分别位于图中
A.①③B.②③C.③②D.②①
19.对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会扰乱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B.对人类生产生活不会产生影响
C.发生在太阳内部D.可以扰乱地球磁场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日6时48分,四川乐山市犍为县(29.25°N,103.96°E)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来认识有关知识。据此完成20~23题。
20.①~④与其所代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核B.②-地幔C.③-地壳D.④-软流层
2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内核D.外核
22.图中地震波
A.在地壳,横波比纵波的传播速度快B.在地幔,横波与纵波传播速度加快
C.横波在通过莫霍界面后消失D.纵波在地核中传播速度最快
23.关于地球内部各圈层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介质的变化
B.①、②的划分界面是莫霍界面
C.②、③圈层界面处横纵波都消失
D.③、④的划分界线是古登堡界面
2021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的塞梅鲁火山发生猛烈喷发,火山灰烟尘迅速上升至1.2万米的高空,碎石四处飞溅,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从火山口倾泻而下,烟尘四处弥漫,火山附近白天瞬间变成黑夜,当地人声称宛如“世界末日”到来。读图完成24~26题。
24.塞梅鲁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
A.地壳B.软流层C.岩石圈D.地幔的下部
25.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B.白天气温升高
C.大气反射作用增强D.昼夜温差增大
26.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A.板块内部B.海陆交界处C.板块交界处D.海洋内部
日前,相关科研人员在广东省新丰县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桫椤在中生代侏罗纪时期达到繁盛,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下图示意桫椤景观。据此完成27~29题。
27.桫椤繁盛时期,地球上的主要动物是
A.无脊椎动物B.鱼类动物C.两栖动物D.爬行动物
28.推测桫椤繁盛时期生长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暖潮湿B.温暖干燥C.寒冷潮湿D.寒冷干燥
29.桫椤繁盛时期大量形成的矿物是
A.铁矿B.石油C.金矿D.煤矿
2022年8月,浙江杭州的两位科学老师在杭州崤山游玩时意外发现大量化石,经专家初步判断这些化石由石炭纪到二叠纪之间的珊瑚、菊石等生物形成。据此完成30~32题。
30.要精准确定地层年代,可以通过研究该地层的
A.海陆分布状况B.形成时的地理环境
C.放射性同位素D.出土古文献
31.推测这些化石沉积时的环境是
A.干旱的大陆B.温暖的浅海C.高温的沙漠D.寒冷的海滨
32.属于这些化石形成时代特征的是
A.被子植物丛生B.恐龙彻底灭绝
C.蕨类植物繁盛D.铁矿形成
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但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33、34题。
33.关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汽主要集中在平流层;②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34.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
A.海洋上空B.公园绿地C.水田耕地D.建筑工地
读“某山地剖面图”,完成35、36题。
35.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0米
36.乙地气温为18℃时,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甲地的气温约为
A.24℃B.18℃C.12℃D.6℃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浑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读图,完成37、38题。
37.当“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D.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38.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实质是
A.大气逆辐射的增强B.太阳辐射的增强
C.地面辐射的增强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下表是浙江某地天气状况数据。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9、40题。
39.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④—②D.④—②—③
40.与前后两日相比,10月16日白天最高气温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辐射①减弱B.辐射④增强C.作用⑤增强D.作用③减弱
下图为某蔬菜大棚的照片,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据此完成41~43题。
41.大棚中二氧化碳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A.能防止病虫害发生B.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C.可提高夜间温度D.可提高空气湿度
4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年温差较小D.日温差较小
43.夏季在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削弱太阳辐射B.增强大气辐射C.增强地面辐射D.削弱大气逆辐射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图完成44~46题。
44.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B.大气受热过程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风的形成
45.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4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完成47、48题。
47.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A B C D
48.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示意图。完成49、50题。
49.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50.图示时段与B地相比,A地气温和气压分别是
A.高、高B.高、低C.低、低D.低、高
第Ⅱ卷 选择题(共25分)
5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该图反映的是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主要使________层、_______层(填名称)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
(3)A层大气热量直接、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补绘B层的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处存在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5)图中C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推测气流运动形式_______。
(6)C层中有________层,________强烈时,________信号会受影响。
52.我国某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图1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2为该课题研究成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1近地面温度高的地点是________(填字母),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在ABCD间会形成热力环流。
(2)D点比B点的气温______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由于A地盛行__________(上升、下沉)气流,A、B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A地____________,B地____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4)在图2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_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重庆外国语学校高2025届高一(上)半期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1.5分,共75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51(14分)
(1)中 随高度增加密度减小
(2)对流层 平流层(顺序可换)
(3)地面(地面辐射) 水汽和固体杂质多 空气对流运动
(4)绘图略 臭氧层
(5)随高度增加气温下降 空气垂直运动
(6)电离层 太阳活动 无线短波
52(11分)
(1) A B>A>C>D 地面冷热不均(或A、B两地冷热不均)
(2) 低 D点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
(3) 上升 阴雨 晴 B
(4) 绘图略 ②日期
白天最高气温
天气
10月15日
24℃
晴
10月16日
17℃
阴转雨
10月17日
19℃
少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C
D
A
B
D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C
A
B
A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B
B
C
C
D
A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C
D
B
D
A
A
B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D
A
C
C
D
B
D
A
D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