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课件PPT+视频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二章 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题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题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文件包含第二章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ppt、库布齐沙漠成功治理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情境导入图中的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为什么会有大面积裸露的岩石?合作探究:结合视频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1)说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气候、地貌(岩石)特征。(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3)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与石漠化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地形:多陡坡多暴雨成土过程缓慢人口增加石漠化贫困过度开垦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土层薄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云贵高原):石漠化 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地形:多陡坡,土层薄土壤: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土层薄植被: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总结: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 贫困过度开垦危害: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石漠化的防治措施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1.区域认知了解生态脆弱区的含义,认识其主要的分布特征。2.综合思维掌握分析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3.人地协调观理解不同的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一、生态脆弱区沙漠边缘水陆交界农牧交错● 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干湿交替荒漠化实质是土地退化。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二、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狭义荒漠化:沙漠化广义荒漠化:还包括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石漠化等荒漠化的类型Types of desertificationG讲讲图示我国各地荒漠化的具体表现CFAEBD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红色荒漠化石漠化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化H三、荒漠化阅读课本P62,总结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大风降水少且变率大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工程建设利于风化(决定因素)植被覆盖率低四、水土流失黄河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说,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阅读P63,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壤因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崩解;气候因素:降水集中在7-9月,暴雨过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地形因素:地形起伏过大加剧了流水侵蚀;植被因素:荒山秃岭造成雨水和风力直接侵蚀。人为原因:长期开垦、过度放牧和樵采,导致土壤侵蚀加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促使环境进一步恶化。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1)从干湿状况看湿润区半区湿润半干旱区干旱区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2)从植被类型看森林植被草原植被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3)从地形类型看平原高原、山地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地带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4)从农业类型看种植业牧业生态环境脆弱——过渡性种植业区(农业区)向牧区过渡地带(2)黄土质地的特殊性——土质疏松,易被水蚀材料1:黄土的粒度成分以粉砂粒为主,而粉砂粒级中又以粗粉砂占绝对优势,黄土的特性决定了它胶结疏松,孔隙度大,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黄土的颗粒性、粉砂性、疏松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内在原因。材料2:读图文材料思考:黄土高原的土质对水土流失的形成有何影响?轮荒制度原有的林草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露天开矿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地表植被。土壤抗侵蚀能力下降,加剧水土流失(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无计划地修路、修筑窑洞 加剧水土流失(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2)破坏植被哪些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毁林开荒、营造宫殿、战争、人为原因的森林火灾等P65活动探究 据了解,再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思考: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丘陵以红壤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五、红漠化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红漠化)300N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有何异同?人口激增滥牧垦荒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用水量加大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红壤裸露红漠化同:植被被破坏后导致土地退化异: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而使土地退化新疆则是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土地退化六、土壤盐碱化①地形因素:地形低洼;②气候因素: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③水文条件: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自然原因:2. 人为因素: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世界荒漠化分布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陆地面积的总和。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荒漠化分布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以上。1、导致草原植被退化,严重危及牧民的生产和生活2、威胁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3、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荒漠化危害程度深消失的楼兰古国活动:P67库布齐沙漠的成功治理1、描述库布齐沙漠的变化2、库布齐沙漠的风能、太阳能丰富。议一议,库布齐沙漠这些自然资源开发对保护当地地表植被有何作用?3、库布齐沙漠治理中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结合地形与地理环境,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原因。库布齐沙漠面积显著缩小,仅有的部分沙漠呈碎片化分布。风能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当地地表风速,减弱风力侵蚀,从而保护植被。太阳能:降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度,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从而保护植被。库布齐沙漠的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北部紧邻黄河,地势较为平坦,能够得到黄河水的补给,故地下水较为丰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2.针对西北荒漠化,我们具体的措施?,封沙禁牧,退耕还牧,禁樵禁采,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或生态移民3.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我们具体的措施?(1)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2)沟谷兴建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坡面修建水平梯田。(3)沟垄种植,草粮带状间作、轮作等4.针对土壤盐碱化的问题,我们的具体的措施?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深翻、台田模式、微区改土(客土)、隔层阻盐、暗管排盐、灌水洗盐。生物改良: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动物修复、秸秆还田等;化学改良: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5.针对南方地区红漠化的问题,我们的具体的措施?1.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解决能源需求问题:推广生活用煤,减少森林砍伐;推广使用省柴灶;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开发小水电。3.矿区开展土地复垦。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在科尔沁沙地,普遍存在着历史时期形成的三成古土壤。这表明科尔沁沙地曾经有过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园9世纪以后的一段时间,大量外来移民在此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地移民逐渐迁出,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又逐渐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代,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沙地垦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据此,完成相关任务。(1)科尔沁沙地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2)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加剧沙尘暴灾害,局地气候变差;流域下游河水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淤积严重;农、牧业承载能力下降,威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等。区域开发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但这里高寒多风少雨,每年积雪长达7个月,自然条件十分酷。历史时期的滥垦乱伐和过度樵采,使该地森林几乎荡然无存,成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风沙肆掠之地。(1)在地图上找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位置,说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位于河北承德北部坝上地区。当地以高原和波状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当地气候属于由半湿润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河流稀少;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情境导入图中的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为什么会有大面积裸露的岩石?合作探究:结合视频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1)说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气候、地貌(岩石)特征。(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3)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与石漠化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地形:多陡坡多暴雨成土过程缓慢人口增加石漠化贫困过度开垦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土层薄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云贵高原):石漠化 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地形:多陡坡,土层薄土壤: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土层薄植被: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总结: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 贫困过度开垦危害: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石漠化的防治措施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1.区域认知了解生态脆弱区的含义,认识其主要的分布特征。2.综合思维掌握分析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3.人地协调观理解不同的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一、生态脆弱区沙漠边缘水陆交界农牧交错● 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干湿交替荒漠化实质是土地退化。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二、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狭义荒漠化:沙漠化广义荒漠化:还包括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石漠化等荒漠化的类型Types of desertificationG讲讲图示我国各地荒漠化的具体表现CFAEBD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红色荒漠化石漠化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化H三、荒漠化阅读课本P62,总结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大风降水少且变率大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工程建设利于风化(决定因素)植被覆盖率低四、水土流失黄河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说,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阅读P63,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壤因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崩解;气候因素:降水集中在7-9月,暴雨过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地形因素:地形起伏过大加剧了流水侵蚀;植被因素:荒山秃岭造成雨水和风力直接侵蚀。人为原因:长期开垦、过度放牧和樵采,导致土壤侵蚀加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促使环境进一步恶化。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1)从干湿状况看湿润区半区湿润半干旱区干旱区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2)从植被类型看森林植被草原植被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3)从地形类型看平原高原、山地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地带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4)从农业类型看种植业牧业生态环境脆弱——过渡性种植业区(农业区)向牧区过渡地带(2)黄土质地的特殊性——土质疏松,易被水蚀材料1:黄土的粒度成分以粉砂粒为主,而粉砂粒级中又以粗粉砂占绝对优势,黄土的特性决定了它胶结疏松,孔隙度大,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黄土的颗粒性、粉砂性、疏松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内在原因。材料2:读图文材料思考:黄土高原的土质对水土流失的形成有何影响?轮荒制度原有的林草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露天开矿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地表植被。土壤抗侵蚀能力下降,加剧水土流失(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无计划地修路、修筑窑洞 加剧水土流失(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2)破坏植被哪些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毁林开荒、营造宫殿、战争、人为原因的森林火灾等P65活动探究 据了解,再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思考: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丘陵以红壤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五、红漠化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红漠化)300N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有何异同?人口激增滥牧垦荒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用水量加大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红壤裸露红漠化同:植被被破坏后导致土地退化异: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而使土地退化新疆则是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土地退化六、土壤盐碱化①地形因素:地形低洼;②气候因素: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③水文条件: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自然原因:2. 人为因素: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世界荒漠化分布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陆地面积的总和。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荒漠化分布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以上。1、导致草原植被退化,严重危及牧民的生产和生活2、威胁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3、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荒漠化危害程度深消失的楼兰古国活动:P67库布齐沙漠的成功治理1、描述库布齐沙漠的变化2、库布齐沙漠的风能、太阳能丰富。议一议,库布齐沙漠这些自然资源开发对保护当地地表植被有何作用?3、库布齐沙漠治理中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结合地形与地理环境,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原因。库布齐沙漠面积显著缩小,仅有的部分沙漠呈碎片化分布。风能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当地地表风速,减弱风力侵蚀,从而保护植被。太阳能:降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度,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从而保护植被。库布齐沙漠的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北部紧邻黄河,地势较为平坦,能够得到黄河水的补给,故地下水较为丰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2.针对西北荒漠化,我们具体的措施?,封沙禁牧,退耕还牧,禁樵禁采,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或生态移民3.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我们具体的措施?(1)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2)沟谷兴建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坡面修建水平梯田。(3)沟垄种植,草粮带状间作、轮作等4.针对土壤盐碱化的问题,我们的具体的措施?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深翻、台田模式、微区改土(客土)、隔层阻盐、暗管排盐、灌水洗盐。生物改良: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动物修复、秸秆还田等;化学改良: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5.针对南方地区红漠化的问题,我们的具体的措施?1.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解决能源需求问题:推广生活用煤,减少森林砍伐;推广使用省柴灶;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开发小水电。3.矿区开展土地复垦。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在科尔沁沙地,普遍存在着历史时期形成的三成古土壤。这表明科尔沁沙地曾经有过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园9世纪以后的一段时间,大量外来移民在此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地移民逐渐迁出,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又逐渐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代,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沙地垦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据此,完成相关任务。(1)科尔沁沙地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2)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加剧沙尘暴灾害,局地气候变差;流域下游河水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淤积严重;农、牧业承载能力下降,威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等。区域开发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但这里高寒多风少雨,每年积雪长达7个月,自然条件十分酷。历史时期的滥垦乱伐和过度樵采,使该地森林几乎荡然无存,成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风沙肆掠之地。(1)在地图上找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位置,说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位于河北承德北部坝上地区。当地以高原和波状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当地气候属于由半湿润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河流稀少;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