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62亚洲的自然环境同步训练解析版-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docx、62亚洲的自然环境同步训练原卷版-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6.2 亚洲的自然环境(同步训练)一、选择题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面1-2小题。1.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B.地跨热、温、寒三带C.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D.四面环海,气候湿润2.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南高,西北低C.南部高,北部低 D.东西高,中部低【答案】1.D 2.A【解析】1.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赤道穿过亚洲的南部,亚洲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亚洲位于20°W以东,160°E穿过亚洲东部,地跨东西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故A叙述正确;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故B叙述正确;亚洲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故C叙述正确;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故D叙述错误;故选D。2.据图可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说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图1为亚洲沿30°N地形剖面图,图2为亚洲沿80°E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3-4小题。3.从图中可以归纳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距海近,海拔高 B.纬度高,海拔高C.四周高,中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4.长江中下游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相比,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A.纬度低,气温高 B.临近海洋,地势平坦C.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多 D.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变化大【答案】3.D 4.A【解析】3.读图1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低,读图2看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南北低,由此可判断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D。4.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西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农业不发达。两地地势都跟平坦,都临海洋。所以根据题意选A。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观察亚洲地图,完成下面5-7小题。5.下列对于亚洲所跨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寒、温、热三带 B.跨热、温两带 C.跨寒、温两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亚洲水系呈放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北高南低 B.四周高、中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西高东低7.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主要依据是(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5.A 6.C 7.A【解析】5.北极圈和北回归线分别穿过亚洲的北部和南部,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岛屿,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6.地势高低起伏决定河流的流向,亚洲水系呈放射状流向周围海洋,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7.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①④正确;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②错误;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欧洲,三面环海,③错误。结合题意,故选A。读亚洲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8-10小题。8.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列不能体现的是( )A.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B.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C.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9.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以盆地、丘陵为主C.地势西高东低D.河流全部注入北冰洋10.下列“亚洲的世界之最”,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8.C 9.A 10.D【解析】8.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指的面积,跨越的纬度最广,人口最多,故ABD正确,不合题意;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C错误。故C符合题意,故选C。9.亚洲跨越纬度最广,地跨寒、温、热三带,故A正确;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面起伏很大,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故B错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故C错误;亚洲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D错误。故选A。10.刚果盆地位于非洲,故A错误;世界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故B错误;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故C错误;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故D正确。故选D。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11-13小题。11.“一带一路”在亚洲地区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亚12.陆上丝绸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环境困难有( )①沙漠广布 ②湿热难耐 ③环境脆弱 ④终年冻土 ⑤多高原高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13.小明想利用看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研学之旅,途中所见所闻不正确的是( )A.甲地有椰林沙滩 B.乙地是黑种人的故乡C.丙地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D.丁地人民喜食牛羊肉【答案】11.D 12.D 13.C【解析】1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密集区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是人口稀疏区。故根据题意排除ABC,选D。12.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穿过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到达欧洲。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的是①③⑤,故选D。13.读图可知,甲是中南半岛,位于热带,有椰林沙滩;乙地是非洲东部,是黑种人的故乡;丙地是西亚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丁地畜牧业发达,人民喜食牛羊肉,故不正确的是C。根据题意排除ABD,选C。二、综合题14.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读图回答问题。(1)②地区人口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2)④地区人口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3)③地区降水________,是造成这里人口________的主要原因(4)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________。【答案】14.(1)稀少(稀疏) 高原山地气候,环境恶劣(2)稀少(稀疏) 纬度高,气候严寒(3)少 稀少(稀疏)(4)①【解析】(1)②地是青藏高原,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高山高原气候,环境恶劣。(2)④地是靠近北极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候严寒。(3)③地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是造成这里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4)①②③④有可能遭遇“狂风暴雨”袭击,只有①地,因此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时正值雨季,多“狂风暴雨”。15.读亚洲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气候类型:A________ 山脉:B________ 湖泊:C________ 半岛:D________(2)亚洲的河流流向特点________,成因。________。(3)读图分析亚洲的气候特点。________【答案】15.(1)热带季风气候 乌拉尔山脉 里海 阿拉伯半岛(2)由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亚洲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B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分界线上的山脉,C是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D是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2)读图可知,亚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地亚洲气候类型图可知,亚洲气候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所有气候都有,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有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说明亚洲气候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秀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精品当堂检测题,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亚洲地理集锦,试题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 俄罗斯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74俄罗斯同步训练解析版-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docx、74俄罗斯同步训练原卷版-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