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考生须知:
本卷共 7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2 年 9 月 18 日,超强台风“南玛都”从日本九州鹿儿岛县附近登陆,该台风已致日本 2 人
死亡,百余人受伤。据此完成第 1 题。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和救援中有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 GNSS 技术迅速、准确掌握受灾范围和面积
利用 GIS 进行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估
利用 GNSS 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监测移动方向
利用 RS 准确获得被困人员位置,实施救援
彗星尾部留下的碎屑物质与地球大气摩擦形成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是哈雷彗星带来的“夜空礼花”,2022 年极大(单位时间流星数量最多)出现在 10 月 22 日凌晨 2 点。该现象涉及的主要天体有
A.恒星 卫星 星云B.彗星 流星体 行星
C.恒星 流星体 卫星D.彗星 星云 行星
2022 年 9 月 27 日(农历初二)凌晨 3:33 木星冲日。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木星之间。此时木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且距离地球很近, 明亮而易于观察。完成 3、4 题。
右图中能示意“木星冲日”当天月球位置的是A.①B.②C.③D.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天体系统共有 3 级 B.木星轨道附近可见小行星 C.木星属于类地行星
D.木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 24 颗宜居候选星球,但筛选到最后就只剩一颗行星符合要求,它就是 KOI5715.01,与太阳系的距离超过 100 光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完成 5、6 题。
推测 KOI5715.01 星球宜居的主要依据
A.具有与地球表面接近的温度B.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D.具有可供生物生存的水6.地球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为
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
C.有足够的质量吸引大气层D.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岩层指示还原环境B.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氧化环境
C.破碎贝壳指示滨海环境D.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深海环境
古生物大羽羊齿,是亚洲东部的热带植物地理区——华夏植物地理区的典型代表植物,以其蕨叶大而命名。下图为大羽羊齿化石,完成 8、9 题。
大羽羊齿繁生的地质年代属于
A.元古宙B.太古宙C.古生代D.中生代9.符合该地质年代的事件有
空中出现了始祖鸟
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C.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D.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第 8、9 题图
读右图回答 10、11 题。
恐龙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是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C.温暖湿润D.寒冷湿润
符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是A.一直较为寒冷干燥
B.冷暖干湿相互交替C.变化周期比较一致D.寒冷期长于温暖期
岬角是海岸带凸出在海中的陡峭、狭窄的尖角,在波 浪不断侵蚀下,岬角海岸通常会出现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海岸地貌,据此完成 12 题。
下列关于海岸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第 10、11 题图
A.海蚀柱是高出海平面的陡崖B.海蚀平台在波浪作用下不断后退形成海蚀崖C.海滩是海岸边缘沙砾堆积体D.海蚀平台上抗蚀能力强的保留形成水下沙坝
读某地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N 方向颗粒由细变粗B.面积可能继续扩大
C.M N 方向厚度由薄变厚
D.多形成于河流下游第 13 题图
某地理兴趣小组为了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在 A 面铺上一层较厚的土壤,将可升降水槽的倾斜角度α调至 20。在斜面 A 顶端用长嘴水壶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 直至 B 面形成较明显的扇状体为止。据此完成第 14 题。
符合该模拟实验的是A.模拟河漫滩的形成
B.A 面模拟流水堆积地貌
C.B 面模拟流水堆积地貌
D.A 面土壤冲刷与α角的大小无关第 14 题图可升降水槽示意
我国山川壮美,地表形态多姿多彩。据此完成 15、16 题。
四大高原上常见的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的表述,对应的是 A.青藏高原—角峰—金字塔形尖峰
B.内蒙古高原—三角洲—形似张开的折扇C.黄土高原—溶斗—口大底小圆锥形
D.云贵高原—风蚀蘑菇—上宽下小蘑菇形16.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青藏高原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B.内蒙古高原冰川广布,土壤侵蚀严重
C.黄土高原风蚀强烈,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D.云贵高原峰丛林立,岩石裸露,石漠化严重
右图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7、18 题。
图示阴影部分 C 表示
A.大气对紫外线的削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C.大气对可见光的削弱 D.大气对红外线的削弱
夏季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的主要原因A.云层对 B 的吸收作用增强
云层对 ABC 的反射作用增强
云层对 C 的散射作用增强
太阳辐射 ABC 无法穿过云层第 17、18 题图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 右图为某摄影师在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前拍摄到的彩虹。完成 19、20 题。
形成彩虹的“水滴”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的 A.软流层B.对流层
C.平流层D.高层大气
雨后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D.折射作用
第 19、20 题图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 3 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 2 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第 21 题。
甲乙丙丁21.以上景观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沉积B.乙——流水沉积C.丙——流水溶蚀D.丁——海浪侵蚀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22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22 题图
A.云、雾、雨、雪天气主要发生在③层B.任何纬度地区①层夏季较厚冬季较薄C.②层的臭氧吸收太阳红外线而增温D.③④层的密度很小,有若干电离层
为缓解全球变暖,我国承诺 2030 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的最高点),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
和(实现 CO2“零排放”),图 1 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 2 为 1960-2021 年全球空气 CO2浓度变化图。据此完成 23、24 题。
第 23、24 题图 1第 23、24 题图 2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①B.深秋时节北方经常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③较弱
C.地面的直接热源是②D.新疆瓜果颜色特别鲜艳主要原因是④相对较强24.图 2 所示期间 CO2 浓度变化会造成全球变暖,主要因为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更多B.大气逆辐射减弱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更多D.大气保温作用强
新安江流经安徽、浙江两省,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1959 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形成一个面积573 平方千米的水库。某校师生在暑期研学活动中,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调查等方式,发现水库建成后库区的风比以前更大更多了,据此完成 25、26 题。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地表对风力削弱作用减小B.湖岸附近的湖陆风减少
C.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减弱D.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强26.下列图示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BCD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2022 年 9 月 5 日 12 时 52 分,该地发生 6.8 级地震,震源深度 16 千米。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运用人工智能 DCNN-M 模型进行实时震级估算与潜在破坏预测,为地震预报、应急提供信息支撑。图 1 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材料二: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因“拉萨夜雨”而闻名。 拉萨的雨季通常在每年的 5 月至 9 月,而夏季的夜雨率高达 80左右,图 2 为拉萨河谷区域图。
第 27 题 图 1第 27 题 图 2
图 1 中 C 层分布最广的是 ▲矿物,化学元素在该层分布不均,上层为 ▲,下层为 ▲。(3 分)
人工智能 DCNN-M 模型通过对 ▲波(填数字)到达后记录的数据分析进行震级估算。④波通过②界面时速度的变化是 ▲。(2 分)
根据材料一说明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因素有 ▲, ▲, ▲。(3 分)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拉萨夏季多夜雨的原因。(6 分)
此次地震引发滑坡,简述这种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6 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 分)
材料一:2022 年 10 月 9 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简称:ASO-S, 别名: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ASO-S 的科学目标是观测和研究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起源及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简称为"一磁两暴"。"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指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图 1 为我国某区域图,图
2 为甘肃玉门关西三陇沙景观图。
90°
乌鲁木齐
100°
图例
省会城市
国界
省界
40°
山脉
河流
罗布泊
玉门关
酒泉
银川
中卫
西宁
兰州
第 28 题图 1第 28 题图 2
材料二:宁夏中卫沙坡头为了将沙漠里的流动沙丘固定以保障铁路的行车安全,独创麦草方格沙障(在流沙表面用麦草或稻草扎成1米×1米的草方格),扎出了绿色奇迹,被联合国授“全球环保 500 佳单位”称号。图 3 为沙坡头区域图,图 4 为草方格沙障实景图。
第 28 题图 3第 28 题图 4
“一磁两暴”中的耀斑出现于太阳外部的 ▲ (填圈层名),耀斑爆发可引起大气电离层强烈的电磁扰动,产生 ▲ ,电离层位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3 分)
ASO-S 计划以太阳活动第 25 周峰年(2024 年下半年到 2025 年上半年)作为契机,实现中国综合性太阳卫星探测零的突破,第 26 个太阳活动峰年位于 ▲ 年,“一磁两暴”中的日冕物质抛射体现的太阳活动是 ▲ ,“夸父一号”对其的监测主要应用了 3S 技术中的 ▲ 。(3 分)
图 1 中黄河上游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是 ▲ ,河谷两壁 ▲ ,兰州早期城市建设在
▲ 上,防止洪水期被淹没。(3 分)
图 2 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描述该地貌特征。(3 分)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简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夜温度变化剧烈的原因。(6 分)
说明草方格沙障在治沙过程中的作用。(4 分)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建德菊石化石的发现,可以, 关于二叠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午后A地风向为, B地风力明显增强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 只需上交答题卷,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建德菊石化石的发现, 可以,关于二叠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地风力明显增强的原因是,永暑岛四周的沙堤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I,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