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3.1 倍数与因数 教案3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7501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3.1 倍数与因数 教案3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7501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上册三 倍数与因数1 倍数与因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三 倍数与因数1 倍数与因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倍数与因数一、教材分析《倍数和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这节课是倍数与因数的概念的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探索活动等四课学习内容、以及第五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须且重要的铺垫。教材通过创设“运动会上班级列队”的情境,让学生借助整数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找一数的倍数的方法。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对于整数乘法表示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节课概念性知识较多,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整数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出发,讲解倍数与因数,使学生掌握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三、设计说明本课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过程,并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体会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二)教学难点理解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谁能说一说自己与爸爸的关系是什么?生:父子关系。生:父女关系。师:那么你们与老师又是什么关系呢?生:师生关系。师:能说老师是师生关系吗?生:不能。教师总结: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依存的。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些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的数,它们就是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入,初步感知关系是相互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自主探究1.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师:运动会上两个班同学分别排出下面两种队形,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点子”主题图)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两个乘法算式:9×4=36(人),5×7=35(人)(板书)(1)认识倍数与因数师:说一说在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以及所表达的意义。(学生小组讨论)师:在乘法9×4=36中,9和4是什么数?36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9和4是乘数,36是积,关系:乘数×乘数=积。教师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36是4和9的倍数,4和9是36的因数。(2)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师:根据5×7=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生: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板书)师:如果我说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对吗?生:不对,应该说35是谁的倍数,5和7是谁的因数。教师强调: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或谁和谁的倍数。(板书:相互依存)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层层提问,利用提问法和引导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并进一步讨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和信息共享意识,为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奠定基础。(3)练一练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2.找倍数师:在7,14,17,25和77中,哪些是7的倍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教师总结:找7的倍数的方法,①用7分别去乘1,2,3,……得数就是7的倍数;②用每个数除以7,得数没有余数的就是7的倍数。7的倍数有7,14,21,28,……设计意图: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使学生利用操作得到的算式进行思考,这样比较自然,降低了难度,而且可以较为容易地发现求一个数的倍数方法。七、巩固练习1.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2.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不仅能使学生的新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其更好地学以致用。八、归纳小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畅谈本节课收获。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因数与倍数,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学会了怎样判断哪些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设计意图:学生畅谈本节课收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本节课重点内容的认知情况,还可以锻炼的表达能力。九、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剩下练习题。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再巩固、再认识。十、教学反思1.通过计算两班各多少人,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新知识的研究。根据9×4=36,5×7=35这两道算式中三个数的关系,让学生初次感知倍数和因数的意义。2.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在探索交流中,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获得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十一、板书设计倍数和因数9×4=365×7=355和7是35的因数,35是5和7的倍数相互依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倍数与因数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1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