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原卷版).doc
    • 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解析版).doc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原卷版)第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原卷版)第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原卷版)第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解析版)第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解析版)第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归纳法解析版doc、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归纳法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讲 归纳法(解析版)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28法20讲
    江苏省特级教师 学科网特约金牌名师 戴儒京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他从中国到美国留学时说:在中国学了推演法,就是学了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然后用这些定律解题,从一般到特殊;在美国学习了归纳法,就是从实验总结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杨振宁教授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中美学习物理的方法之不同。
    在我们物理学的茫茫题海中,大部分是用推演法(即演绎法)去解的,但也有少数用归纳法解的题目。
    1. 什么叫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2. 归纳法是物理学研究方法之一。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
    3. 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归纳推理也可称为归纳方法.完全归纳推理,也叫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推理,也叫不完全归纳法。
    4. 归纳法在解物理题中的应用:物理过程与序数n有关的情况,n的个数较多,可考虑用归纳法解题。
    5. 用归纳法解物理题的解题程序:首先分析物理过程,找出物理过程适用的物理规律,例如用动量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根据物理规律写出方程式,求解出第1个物理过程的解,例如v1、s1等,然后根据第2、3个物理过程的结果(如v2、v3或s2、s3等)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列出递推公式(如vn、sn等与v1、s1及n的关系式),最后根据递推公式求解未知量,如求n或求总路程。
    例1.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径为R的半圆金属盒,它们接在电压一定、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位于D1圆心处的质子源A能不断产生质子(初速度可忽略,重力不计),它们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D1、D2置于盒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若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为P,求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I与P、 B、R、f的关系式(忽略质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其最大速度远小于光速)。
    (2)试推理说明:质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时,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是装置大、减小还是不变?


    【解析】(1)设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质子离子加速器时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质子运动的回旋周期为

    由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可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与质子回旋频率相同,由周期T与频率f的关系得

    设在t时间内离开加速器的质子数为N,则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

    输出时质子的等效电流

    由上述各式得

    (2)方法一
    设为同一盒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D1、D2之间的电压为U,由动能定理知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知,则

    整理得 ⑩
    因U、q、m、B均为定值,令由上式得

    相邻轨道半径、之差

    同理

    因为,比较、得
    <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减小。
    方法二:
    设为同一盒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k、
    ,,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D1、D2之间的电压为U。
    由洛化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故

    由动能定理知,质子每加速一次,其动能增量

    以质子在D2盒中运动为例,第k次进入D2时,被电场加速次,速度大小为

    同理,质子第次进入D2时,速度大小为

    综合上述各式得

    整理得



    同理,对于相邻轨道半径、,,整理后有

    由于,比较、得
    <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减小。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得到质子在D1盒中运动时具有相同的结论。

    例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质量M=10㎏,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以初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1㎏,在木板上方有一固定挡板,当木板运动到其最右端位于挡板正下方时,将一小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上,小铁块与木板的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无初速地贴着挡板在第1个小铁块上放上第2个小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按同样的方式再放置1个小铁块,直到木板停止运动,(取)试问
    (1) 第1个小铁块放上后,木板运动了L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2) 最终木板上有多少个小铁块?
    (3) 最后一个铁块放上后,木板再向右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1),

    (2),



    列出已求出的速度与铁块数的关系表
    铁块
    1
    2
    3
    4
    速度




    找出规律:根下的数字每次减小的数比上一次多1,所以可得出下表
    铁块
    1
    2
    3
    4
    5
    6
    7
    8
    速度








    往后应该减去7,但4<7, 所以不能再放小铁块,则最终木板上有7个小铁块。
    (3),
    最后一个铁块放上后,木板再向右运动的距离是:
    点评:从速度、、…归纳出规律:根下的数字每次减小的数比上一次多1,然后求解。
    解法2.(1)第1个铁块放上后至第2个铁块放上前,根据动能定理, ①
    所以
    (2)第2个铁块放上后至第3个铁块放上前,

    第3个铁块放上后至第3个铁块放上前,

    ……
    第n个铁块放上后至第n+1个铁块放上前,

    由①到④式可得,第1个铁块放上后至第n+1个铁块放上前,
    , ⑤
    令(木板停下来),有, ,
    ,,取整数n=6,
    将n=6代入⑤式得, 代入数据得,,由于在第7个铁块放上前木板尚未停下,所以最终有7个铁块放在木板上。
    (3)从第7个铁块放上后至木板停止前,设木板运动的位移为,有,解得
    解法3. 累计计算法
    (2)第2个铁块放上后至第3个铁块放上前,,

    第3个铁块放上后至第4个铁块放上前,,

    第4个铁块放上后至第5个铁块放上前,

    第5个铁块放上后至第6个铁块放上前,

    第6个铁块放上后至第7个铁块放上前,

    在第7个铁块放上前木板尚未停止,所以最多有7个铁块。
    (3)同上。
    例3.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求:
    (1)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
    (2)从断开轻绳到棒与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间,棒运动的路程S。
    (3)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对环及棒做的总功W。









    【答案】 (1)(k-1)g,方向竖直向上 (2) (3)-
    【解析】 (1)设棒第一次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为a环
    环受合力F环=kmg-mg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F环=ma环 ②
    由①②得a环=(k-1)g,方向竖直向上
    (2)设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向上为正方向,棒第一次落地的速度大小为v1.
    由机械能守恒得:×2mv12=2mgH
    解得v1=
    设棒弹起后的加速度a棒
    由牛顿第二定律a棒=-(k+1)g
    棒第一次弹起的最大高度H1=-
    解得H1=
    棒运动的路程s=H+2H=
    (3)解法一:棒第一次弹起经过t1时间,与环达到相同速度v1′
    环的速度v1′=-v1+a环t1
    棒的速度v1′=v1+a棒t1
    环的位移h环1=-v1t1+a环t12
    棒的位移h棒1=v1t1+a棒t12
    x1=h环1-h棒1
    解得:x1=-
    棒环一起下落至地
    v22-v1′2=2gh棒1
    解得:v2=
    同理,环第二次相对棒的位移
    x2=h环2-h棒2=-
    ……
    xn=-
    环相对棒的总位移
    x=x1+x2+……+xn+……
    W=kmgx
    得W=-
    解法二:设环相对棒滑动距离为l
    根据能量守恒mgH+mg(H+l)=kmgl
    摩擦力对棒及环做的总功
    W=-kmgl解得W=-。
    例4.如图(a)所示,A、B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距离为d(d远小于板的长和宽).在两板之间有一带负电的质点P.已知若在A、B间加电压Uo,则质点P可以静止平衡.现在A、B间加上如图(b)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在t=0时质点P位于A、B间的中点处且初速为零.已知质点P能在A、B之间以最大的幅度上下运动而又不与两板相碰,求图(b)中u改变的各时刻t1、t2、t3及tn的表达式.(质点开始从中点上升到最高点,及以后每次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或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压只改变一次)


    【解析】设质点P的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q,根据题意,当A、B间的电压为U0时,有
      q=mg ①
    当两板间的电压为2U0时,P的加速度向上,其大小为a,
      q-mg=ma ②
    解得  a=g
    当两板间的电压为0时,P自由下落,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
    在t=0时,两板间的电压为2U0,P自A、B间的中点向上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经过τ1,P的速度变为v1,此时使电压变为0,让P在重力作用下作匀减速运动.再经过τ1′,P正好到达A板且速度为0,故有
      v1=gτ1
    0=v1-gτ1′
    d=gτ+v1τ1′-gτ
    由以上各式得  
    τ1=τ1′
    τ1=
    因为 t1=τ1
    得 t1= ③
    在重力作用下,P由A板处向下作匀加速运动,经过τ2,速度变为v2,方向向下.这时加上电压使P作匀减速运动,经过τ2′,P到达B板且速度为零,故有
      v2=gτ2
    0=v2-gτ2′
    d=gτ+v2τ2′-gτ
    由以上各式得  
    τ2=τ2′
    τ2=
    因为 t2=t1+τ1′+τ2
    得 t2=(+1) ④
    在电力与重力的合力作用下,P由B板处向上作匀加速运动,经过τ3,速度变为v3,此时使电压变为0,让P在重力作用下作匀减速运动,经过τ3′,P正好到达A板且速度为0,故有
      v3=gτ3
    0=v3-gτ3′
    d=gτ+v3τ3′-gτ
    由上得  
    τ3=τ3′
    τ3=
    因为 t3=t2+τ2′+τ3
    得  t3=(+3) ⑤
    根据上面分析,因重力作用,P由A板向下作匀加速运动,经过τ2,再加上电压,经过τ2′,P到达B且速度为0,
    因为  t4=t3+τ3′+τ2
    得  t4=(+5)
    同样分析可得 tn=(+2n-3)(n≥2) ⑥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和归纳法解题及分析综合能力。
    解题关键:求出、、…,然后用归纳法总结规律,求出。
    例5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A的左端放着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它们一直以vo=2m/s的速度向右运动,A、B的质量分别为mA=1kg,mB=2kg。A与竖直墙壁碰撞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反方向弹回,若A板足够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没有与墙相碰也没落到地面,A、B间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求:
    (1) A与墙第一次碰撞后过程中A离墙最大距离时铁块B的速度大
    (2)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相对A所能滑动的最大距离。

    A
    B


    【解】(1)A与墙碰撞后,速度向左,当A向左的速度为零时离墙最远,
    此时B速度为vB’,以向右为正方向,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o)+ mB vo= mB vB’
    vB’= =1m/s
    (2)当A的速度为零时,B的速度向右,故在摩擦力的作用下,B继续减速,A向右加速,直到两球速度相等时(设为v1),B在A上相对运动的距离设为s1, 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o)+ mB vo=(mA+ mB )v1,得 v1=m/s
    据能量守恒,有
    μmB g s1= + -
    解得: s1= m
    当A第二次与墙碰撞后,速度为-v1 ,方向向左,而B的速度仍为v1 ,
    经与上述类似的过程,达到A、B共同的速度v2 ,这时,B在A上又移动距离 s2 ,则有:
    mA(-v1)+ mB v1=(mA+ mB )v2,得 v2= m/s
    μmB g s2= + - (mA +mB)v22/2
    解得: s2= m
    当A第三次与墙碰撞后,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得:
    v3= m/s, s3=m
    每碰一次,B在A上相对运动的距离为前一次的1/9,碰无数次以后,B在A上相对运动的距离s为
    s= s1 + s2+ s3+……=[1+++……] m
    =[1/(1-)]=0.6m
    点评:本题据s1 、s2、 s3、……的大小关系归纳为s= s1 + s2+ s3+……是利用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其中a1=, q=。
    例6.在一原子反应堆中,用石墨(碳)作减速剂使快中子减速,已知碳核的质量是中子的12倍,假设把中子与碳核的每次碰撞都看作弹性正碰,而且认为碰撞前碳核都是静止的。
    (1)设碰撞前中子的动能是E0 ,问经过一次碰撞中子损失的能量是多少?
    (2)至少经过多少次碰撞,中子的动能才小于10-6 E0?(lg13=1.114,lg11=1.041).
    【解】(1)设中子和碳核的质量分别为m和M,碰撞前中子的速度为 ,碰撞后中子和碳核的速度分别为和V,根据动量守恒和弹性碰撞中动能守恒,可得:
    m =m+MV
    = +
    解得:v===(- ) v0
    因此,在第一次碰撞中中子损失的能量为
    △E= - = E0[1-()2 ]= E0
    (3) 中子和碳核第二次碰撞中,根据弹性碰撞的规律,同样有
    v2 =(-) v1,其中,v1、v2分别为第一、第二次碰撞后的速度。
    依次类推,中子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
    v3 =(-) v2,
    v4=(-) v3,
    ……
    vn =(-) vn-1 .
    那么,中子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与碳核碰撞后的动能分别为:E0[1-()2 ]
    E1=()2 E0
    E2=()2 E1
    E3=()2 E2
    ……
    En=()2 En-1=()2n E0
    据题意要求,En<10-6 E0 ,()2n<10-6
    取对数2n(lg13-lg11)=6
    解得n=3/(lg13-lg11)=41. 1
    至少需经42次碰撞,中子的动能才能小于10-6 E0 。
    点评:本题据v1 、v2 、v3 ……vn的关系,推导出E1 、E2 、E3 ……En的关系,再应用对数解题。
    例7.如图所示,一排人站在沿x轴的水平轨道旁,原点O两侧的人的序号都记为n(n=1、2、3…)。每人只有一个沙袋,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14kg,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10kg。一质量为M=48kg的小车以某初速度从原点出发向正x方向滑行。不计轨道阻力。当车每经过一人身旁时,此人就把沙袋以水平速度u朝与车速相反的方向沿车面扔到车上,u的大小等于扔此袋之前的瞬间车速大小的2n倍(n是此人的序号数)。
    (1) 空车出发后,车上堆积了几个沙袋时车就反向滑行?
    (2) 车上最终有大小沙袋共多少个?




    -4 -3 -2 -1 0 1 2 3 4

    【解】(1)在小车朝正x方向滑行的过程中,设车初速度为v, 第i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i,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m(-v)=(M+m) v1
    v1= [Mv+m(-v)]/(M+m)=[48-14] v/(48+14)=17 v/31
    (M+m) v1+m(-2v1)= (M+2m) v2
    v2= [(M+m) v1+m(-2v1)]/(M+2m)=(34-28) v /76=3 v /38
    (M+2m) v2+m(-3v1)= (M+3m) v3
    v3= [(M+2m) v2+m(-3v1)]/(M+3m)=(6-42) v /90=-2 v /5
    由于速度v3为负,即车上堆积3个沙袋后车就反向滑行。
    (2)在小车朝负x方向滑行的过程中,设负x方向为正方向,车初速度为v’, 第i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i’,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第1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1’,
    (M+3m)v’+m’(-2v’)=(M+3m+m’) v1’
    v1’=[ (M+3m)v’+m’(-2v’)]/(M+3m+m’)=(90-20) v1’/100= 7v1’/10
    第2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2’,
    (M+3m+m’)v1’+m’(-4v’)=(M+3m+2m’) v2’
    v2’=[ (M+3m+m’) v1’+m’(-4v’)]/(M+3m+2m’)=(100-40) v1’/110=6v1’/11
    ……
    第n-1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n-1’ 第n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n’
    (M+3m+(n-1)m’)vn-1’+m’(-2nvn-1’)=(M+3m+nm’) vn’
    vn’=[ (M+3m-(n+1)m’) vn-1’]/(M+3m+nm’)=[90-10(n+1)]/(90+10n)
    小车反向运动或停止的条件是vn-1’﹥0, vn’ ≦0即
    90-10n﹥0,90-10(n+1) ≦0, 解得 9>n≧8
    n=8时,车停止滑行,故车上共有沙袋(3+8=)11个。
    点评:本题第一问数少,可逐一计算,第二问数多,要先导出递推公式,才好求解。要根据v1’与v’的关系, v2’与 v1’的关系,导出 vn’与 vn-1’的关系,比较困难,解答也比较复杂。

    例8一个质量为M的雪橇静止在水平雪地上,一条质量为m的爱斯基摩狗站在该雪橇上.狗向雪橇的正后方跳下,随后又追赶并向前跳上雪橇;其后狗又反复地跳下、追赶并跳上雪橇,狗与雪橇始终沿一条直线运动.若狗跳离雪橇时雪橇的速度为V,则此时狗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u(其中u为狗相对于雪橇的速度,V+u为代数和.若以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为正值,u为负值).设狗总以速度v追赶和跳上雪橇,雪橇与雪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已知v的大小为5m/s,u的大小为4m/s,M=30kg,m=10kg.
    (1)求狗第一次跳上雪橇后两者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2)求雪橇最终速度的大小和狗最多能跳上雪橇的次数.
    (供使用但不一定用到的对数值:lg2=O.301,lg3=0.477)
    【解答】
    (1)设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狗第1次跳下雪橇后雪橇的速度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狗第1次跳上雪橇时,雪橇与狗的共同速度满足
    可解得
    将代入,得
    (2)解法(一)
    设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狗第(n-1)次跳下雪橇后雪橇的速度为Vn-1,则狗第
    (n-1)次跳上雪橇后的速度满足
    这样,狗n次跳下雪橇后,雪橇的速度为Vn满足
    解得
    狗追不上雪橇的条件是 Vn≥
    可化为
    最后可求得
    代入数据,得
    狗最多能跳上雪橇3次
    雪橇最终的速度大小为 V4=5.625m/s
    解法(二):
    设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狗第i次跳下雪橇后,雪橇的速度为Vi,狗的速度为Vi+u;狗第i次跳上雪橇后,雪橇和狗的共同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第一次跳下雪橇:MV1+m(V1+u)=0
    V1=-
    第一次跳上雪橇:MV1+mv=(M+m)
    第二次跳下雪橇:(M+m)=MV2+m(V2+u)
    V2=
    第三次跳下雪橇:(M+m)V3+M+m(+u)
    =
    第四次跳下雪橇: (M+m)=MV4+m(V4+u)

    此时雪橇的速度已大于狗追赶的速度,狗将不可能追上雪橇。因此,狗最多能跳上雪橇3次。雪橇最终的速度大小为5.625m/s.
    点评:本题根据、、、找出、的规律,然后求解。
    总结:
    1. 什么情况下用归纳法解题?
    一般是在研究的物理量与个数、次数等有关的情况,可用归纳法解题。
    2. 归纳法解题的步骤
    一般先求出第1个(次)、第2个(次)、第3个(次)的物理量,如位移(s1、s2、s3)、速度(、、)、动能(EK1、EK2、EK3)等,然后根据它们的关系找出规律,得出第n个(次)的物理量,如sn、、EKn等,最后根据限定条件求未知量。
    3. 归纳法常用的数学工具
    (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2)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3) 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4. 归纳法有完全归纳法和非完全归纳法两种。
    完全归纳法要求严密的证明,物理解题一般用非完全归纳法,主要是通过已求出的物理量找该物理量的规律,再应用这个规律求未知物理量,哲学上叫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
    5.上述各例中的递推公式,都要靠学生在解题中自己归纳、总结,以敏锐的洞察力找出其规律,而不是利用现成的公式,所以解这类题,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归纳法解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在科学史上,新的规律,新的定理、定律多是用归纳法得到的,是在总结、归纳大量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基础上得到的,学生通过用归纳法解题,体验发现的过程和成功的乐趣。
    6.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主要区别:
      ⑴思维的起点不同: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性的认识过程。
      ⑵前提与结论联系的性质不同: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完全归纳推理除外),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只具有或然性;演绎推理的结论和前提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其结论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一个演绎推理只要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正确,那么,其结论就必然真实。
      相互联系:
      ⑴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是紧密的联系着的,两者互相依赖、互为补充。演绎推理的一般性知识(大前提)的来源,来自于归纳推理概括和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归纳推理也就没有演绎推理。
      ⑵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归纳过程的分析、综合过程所利用的工具(概念、范畴)是归纳过程本身所不能解决和提供的,这只有借助于理论思维,依靠人们先前积累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指导,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演绎活动。而且,单靠归纳推理是不能证明必然性的,因此,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人们常常需要应用演绎推理对某些归纳的前提或者结论加以论证。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没有演绎推理也就不可能有归纳推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法把已有的规律应用于特殊的情况,归纳法是从一个个现象和事实总结、归纳规律。
    在解题的时候,通常是用公式去解决问题,常用的是演绎法,就是从一般到特殊;而在导出公式的时候,常用归纳法,就是从特殊到一般,这两种逻辑程序是不同的,是互逆的。同学们不要由于常使用演绎法,咸用归纳法,而不重视归纳法,因为归纳法是创新常用的方法。
    归纳与演绎是两个互逆的程序。
    6.解物理题常用的归纳法为不完全归纳法,不如数学上的完全归纳法(如数学归纳法)更严密。
    7.用归纳法解的题目,一般都比较复杂,在高考试卷中,一般都是压轴题。

    2015年高考江苏省物理卷第15题.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质量不同的离子飘入电压为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零,这些离子经过加速后通过狭缝O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最后打在底片上,已知放置底片区域已知放置底片的区域MN =L,且OM =L。某次测量发现MN中左侧区域MQ损坏,检测不到离子,但右侧区域QN仍能正常检测到离子. 在适当调节加速电压后,原本打在MQ的离子即可在QN检测到。
    (1)求原本打在MN中点P的离子质量m;
    (2)为使原本打在P的离子能打在QN区域,求加速电压U的调节范围;
    (3)为了在QN区域将原本打在MQ区域的所有离子检测完整,求需要调节U的最少次数。(取;)

    2015年第15题. [解答] (1)离子在电场中加速
    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qvB=m,解得r= ①
    代入,解得②
    (2)由(1)得,,离子打在Q点r=,解得;
    离子打在N点r=,解得;,则电压的范围为.
    (3)由(1)可知,∝
    第一次调节电压到,使原本打到点的离子打到点,,此时,设原本半径为的打在的离子打在上,则,解得第二次调节电压到,使原本打到点的离子打到点,,此时,设原本半径为的打在的离子打在上,则,解得
    同理,第次调节电压,有,检测完整,有,解得,最少次数为3次。
    【最后一步本人的简便解法】
    第三次调节电压到,使原本打到点的离子打到点,,此时,设原本半径为的打在的离子打在上,则,解得,调节电压的次数最少为3次。
    【点评】本题考查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包括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圆周运动。创新的是第(3)问,难点也是第3问。我用“穷举法”解比原答案的通用解法简便一些,也好理解一下。难度:难。
    【解读】为了进一步理解本题的第(3)问,我把各点的位置数据计算如下:

    示意图画出如下:

    实际上,各点是在同一直线上的,为了画出相对位置,把它们拉开了(如果画在同一直线,则互相压在一起,看不出来了)。此图是用电脑Excel画出的,数据是题目的实际数据。学科/网
    进一步解释:第一次调节电压,把到之间的离子移到和之间;第二次调节电压,把到之间的离子移到和之间;第三次调节电压,把到之间的离子移到和之间;因为的位置在M点以左,所以,就“在QN区域将原本打在MQ区域的所有离子检测完整”(原题要求)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一次一次地调节电压呢?因为第一次,要把原本打在点的离子移到N,就不能把原本打在点的离子移到,因为二者要求加速电压不同,只能把原本打在点的离子移到,这样,一段一段地移动,最少3次可以完成。

    相关试卷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5讲 临界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5讲 临界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5讲临界法解析版doc、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5讲临界法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4讲 导数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4讲 导数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4讲导数法解析版doc、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4讲导数法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1讲 辨析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1讲 辨析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1讲辨析法解析版doc、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1讲辨析法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题方法第12讲 归纳法(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