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鸿门宴》同步训练
1、下列加粗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得兄事之 事:事情B.素善留侯张良 素:向来C.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D.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常痛恨于骨髓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约为婚姻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 B.素善留侯张良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杀人如不能举4、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C.得复见将军于此 D.若属皆且为所虏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令将军与臣有郤C.范增数目项王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距关,毋内诸侯6、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B.我国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C.“参乘”又写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古代四匹马拉的车。D.“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7、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吾得兄事之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C.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8、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庄子是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其作品大量使用寓言,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论述哲学观点,《逍遥游》《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均出自他笔下。C.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D.《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为“十三经”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馀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先黥布反时,高祖常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B.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C.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D.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指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是对刘邦的尊称。“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之一。B.参乘,也叫车右,其任务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文中意思是,樊哙担任刘邦的警卫。C.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樊哙被赐封舞阳侯。D.列传,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司马迁曰:“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史记》中有多人的合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有单人的独传,如《樊郦滕灌列传》。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B.课文《鸿门宴》中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却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公从百馀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本文与《鸿门宴》相比,在人物刻画描写方面有什么不同? 12、“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司马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肖像特征,以极其简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豪气十足的“怒目金刚”的形象,这种写法既显示其威,也显示其勇。请你对身边的一个人物进行描写,抓住其典型的肖像特征,展现人物的个性。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吾得兄事之”中的“事”,应译为“侍奉”,句意为: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2、答案:B解析:A.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B.骨髓,古今义都是“内心深处”。C.穷困,古义:走投无路,处境窘迫。今义:贫穷,没有钱。D.婚姻,古义: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今义:结婚的事情或男女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故选B。3、答案:D解析:A.军,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B.善,友善,交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C.夜,在晚上,名词做状语。D.举,没有活用现象,尽。故选D。4、答案:A解析:A.宾语前置句,应为“大王来操何”,译文: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B.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亚父是范增。C.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此”作状语修饰动词短语“复见将军”,译文: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D.被动句,“为”表被动,译文: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故选A。5、答案:C解析:A.“要”同“邀”,邀请;“戮”同“勠”,合力。B.“倍”同“背”,违背;“郤”同“隙”,隔阂,嫌怨。C.无通假,译文: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无通假,译文: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啊。D.“蚤”同“早”,早些;“距”同“拒”,拒守,“内”同“纳”,接纳。故选C。6、答案:D解析:D项,“行多次的叩拜礼”错。“再拜”,拜两次,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7、答案:B解析:①翼,名词作状语,整句译文:经常用身体像鸟翅膀一样遮挡沛公。②怪,意动用法,整句译文:群臣觉得他很奇怪。③小,形容词作名词,整句译文: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④远,形容词作名词,整句译文:越过别的国家把边远的地方当作边境。⑤迟,意动用法,整句译文:过了不久没有出发,太子嫌他行动迟缓了。⑥善,形容词作动词,整句译文:向来和留侯张良交好。⑦兄,名词作状语,整句译文:我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⑧活,使动用法,整句译文:项伯杀人,我使他活了下来。⑨从,使动用法,整句译文:沛公第二天使一百多骑兵跟随着来拜见项王。⑩夜,名词作状语,整句译文:项伯于是连夜快马奔驰到沛公的军营。故选C。8、答案:B解析:B.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9、答案:(1)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贪恋钱财货物,喜爱美女。(2)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3)(我)之所以派遣将领镇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敌人进入以及意外的变故。(4)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何必告 辞呢?(5)让我恭敬地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山东:崤山以东。贪:贪恋。(2)亦:也。翼: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3)备:防备。非常:指意外的变故。(4)刀俎:切肉用的刀和砧板。鱼肉:鱼和肉。辞:告辞。(5)奉:奉上。再:两次。10、答案:1.B;2.B;3.C4.(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解析:1.“有”的宾语是“奇才”,不能断开,排除A项。“不听用鞅”结构完整,即“不能任用商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举国”修饰“听之”,二者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2.“汤武”中的“武”不是孙武,而是周武王。历史上的孙武不是“王”。3.“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由原文中“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知,太子犯法,并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4.(1)苟:如果。法:效法。固:旧的事务,这里指陈规,循:遵守。强国:使国家强盛。“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2)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文言文大意】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公孙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举荐。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公叔座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国中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穆公的霸业,向东要收复被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秦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秦孝公立即任用卫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功,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有效果。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秦孝公说:“好。”“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止一种,有利国家就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武王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秦孝公说:“好。”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下达了变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上没有人捡拾他人丢失的东西占为己有,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足。于是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国富裕强大。秦孝公派遣卫鞅领兵攻伐魏国。卫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士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卬,乘势攻击他的军队,全部打垮魏军之后返回秦国。魏惠王因军队屡次败于齐国、秦国,国内十分空虚,日益衰落,非常恐慌,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之地奉送给秦国以求和解。而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说:“我后悔当初不听公叔座的话啊。”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等十五个邑,封号是商君。11、答案:1.B;2.D;3.D4.(1)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2)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杯酒吗!5.《鸿门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显得比本文更胜一筹,如写樊哙闯帐一节,《鸿门宴》详细描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而本文却在言辞上比《鸿门宴》显得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解析:1.本题要注意分析四个选项的区别,“大臣震恐”是主谓短语,“震恐”后应断开,所以先排除A项和C项;再判断“顾”应为句首语气副词,翻译为“难道”,应在“顾”前停顿,由此排除D项,故选B。2.D项“也有单人的独传,如《樊郦滕灌列传》”说法不正确,《樊郦滕灌列传》不是独传,而是“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四人合传。3.“表达了作者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说法不正确。司马迁最后的议论,更多表达的是对樊哙忠义勇猛、垂名汉室、百世流芳的赞许之情。4.从:带领;因:通过;谢:谢罪;且:尚且,连;还要译出句子的反问语气。5.《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以项羽这一人物为中心展开描写;而本文是以描写樊哙为主。两篇文章中都有关于樊哙闯帐的情节,相比之下,很容易看出《鸿门宴》中对樊哙的刻画非常详细,既有详尽的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窃为大王不取也”“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又有生动的动作描写:“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而本文中对樊哙的描写比较简单,略去了很多细节描写。鸿门宴是楚汉相争,项羽由强转弱的一个关键事件,所以司马迁倾注笔墨写得特别精彩,而本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生动形象方面,就明显不及《鸿门宴》一文。【参考译文】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为职业,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居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邑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让樊哙做了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邑,在丰邑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趁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常常像屏风一样遮挡着沛公。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营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完,就赏给他一大杯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杯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杯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后,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危险了。起先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怎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年老而经历丰富之人,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故事,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绸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后能依附高祖,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12、答案:刚走进教室的她,满面笑容,但笑容只停留了片刻,很快她的脸便 由晴转阴。她浓黑的眉毛渐渐拧了起来,平时总是睁不大的小眼睛,也 突然睁大了,并且露出凌厉的光。她抬起手,习惯性地拢了拢那头愣头 小子般的短发,那紧闭的嘴终于张开:“谁又没交作业,偷懒了,啊? ”一声獅吼,全班惊恐,有几个学生赶快拿起笔写作业,还不时斜眼看看她。我心中满是困惑,那单薄得如麻秆儿般的身体何以能发出有如此强大威慑力的声音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愤怒的力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理解性默写,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