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景之治”,汉承秦制,武力平定叛乱,七国之乱,国力强盛,武帝如何解决,地方诸侯势力过大,匈奴的威胁,治国思想需要转变,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 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措施,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西汉初年,匈奴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国势强盛,不断向西汉发动军事进攻……由于匈奴势力正盛,而西汉政权初建,经济尚待恢复,无力大规模反击,刘邦接受“和亲”建议,借此缓和匈奴的侵扰,换取边境地区的暂时安宁。 ——齐涛 《中国通史教程》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思考1:阅读材料,请分析汉初的社会情况?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思考2:阅读材料,请指出汉初统治者的对策?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12/8/2022 2022/12/8
一“和亲”背后——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康成,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思考:阅读材料,请概括汉初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1、权力核心:皇帝制度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3、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剪除异姓王 分封同姓王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原因?这给汉王朝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原因: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拱卫刘汉王室的统治
危害:诸侯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晁错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汉初数十年间,匈奴仍不断侵扰,文帝、景帝时,汉政权一方面坚持执行“和亲”政策,一方面积极进行抗击匈奴的准备。汉武帝即位后,反击匈奴的时机基本成熟。 ——齐涛 《中国通史教程》
思考:阅读材料,请概括武帝时的经济状况?
(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食。 ——《汉书食货志》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司马迁《匈奴传》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于是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 ——《汉书食货志》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武帝时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经济方面,经过汉初几十年的恢复,已积累起足够的财富,具备一定实力。这样,主张“无为”的“黄老之学”,显然已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林剑鸣:《秦汉史》
土地兼并,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何为推恩令?有何作用?
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汉书·诸侯王表》
作用: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
选拔范围广,为真正优秀的人提供机会
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二 .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西汉的强盛
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算缗(min 古代的钱串)”,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的财产税。
“告缗”,是鼓励知情者告发,属实奖励告发者被没收者财产的一半。
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
抑制工商业者(重农抑商)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以思想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
思考:阅读材料,分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汉书食货志》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 —— 《春秋繁露》
思考:阅读材料,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其他内容?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限田、薄敛、省役
“三纲五常”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思考:对比两个汉代形势图,说出汉武帝外事四夷的具体表现?
张骞出使西域,开凿丝绸之路
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加强
昭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于汉,北匈奴西迁。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宣告了汉与匈奴长达百年的战争结束。以后的数十年间,匈奴人再也没有扰乱边疆,汉政府也没再对匈奴兴师用兵。 ——齐涛 《中国通史教程》
土地国有化,推行井田制禁五铢,多次改革币制任意改变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和行政区划
几个月后,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思考:阅读教材,归纳汉光武帝为稳定政权所采取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
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经济重新发展
王莽当政以后,汉政府与匈奴的友好关系被破坏……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派王昭君的弟弟王飒出使匈奴,以通旧好,汉匈关系有所改善。公元73年至91年,东汉联合南匈奴持续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将北匈奴逐出漠北高原。 ——整编自齐涛 《中国通史教程》
第四章 汉初事迹 第八章 后汉之兴 第三节 高祖和匈奴父 第四节 章光武平群雄 第四节 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九章 后汉盛世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 光武明章之治 第三节 武帝事四夷 第三节 后汉定西域 第十节 武帝刻剥之政 第六节 后汉开拓西南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三节 哀帝纵恣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七节 后汉中叶后内乱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根据吕思勉《秦汉史》目录整编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目录所述反映两汉时期国家存在的问题,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帝王昏庸、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地方割据、农民起义
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窦太后的一生,预习检测,连一连,西汉初期,经济凋敝,郡国并行,休养节俭,文景之治,边患严重,汉武帝的麻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授课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权建立,汉初统治,1背景,2措施,3影响,二西汉的强盛,自主梳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选官察举制,儒表法里外儒内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西汉建立,二文景之治,三汉承秦制,诸侯坐大,豪强兼并,匈奴为患,西汉的强盛,③确立察举制,≠禁绝百家,西域都护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