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5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5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第1页
    专题15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第2页
    专题15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5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5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共12页。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中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专题16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2022•宜昌模拟)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乙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乙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丙 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大于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发散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解:(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2)由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焦距最大的是丙,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相对而言,丙透镜的物距最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可知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图。3)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1)乙;乙;(2)丙;(3)大于;发散2.(2022•济南模拟)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  10.0cm 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 红光 的焦距大些。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解:(1)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此时读数为10.0cm,即透镜焦距为f10.0cm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12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用红光和蓝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蓝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蓝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答案:110.0cm;(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红光;(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3.(2021•佛山期末)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凸透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物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厚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612mm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同一竖直直线上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上 (填“上”或“下”)移动。解:(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故答案是:(1)凸透;物;2)厚;612mm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4.(2021•本溪模拟)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 漫反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 C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5)在图甲中,小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 远离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6)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 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 解:(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首先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上,所以当调整光屏的位置始终光屏上没有像时,首先要想到这种可能。2)此时物距为50cm20cm30cm,而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的方向移动,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此原理。4)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选C5)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远离凸透镜。6)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答案:1)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缩小;漫反射;(3)放大;投影仪;(4C;(5)远离;(6)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5.(2022•南宁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屏上会在距凸透镜15cm处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2)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屏上能成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实 像(选填“实”或“虚”);3)当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总结可得出此类成像条件是 uf ,应用这乙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有 放大镜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解:1)因焦距指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此时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处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f15cm2)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当u20cm时,则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从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焦距,即uf,并且此时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根据此规律可以制成放大镜。答案:115;(2)放大;实;(3uf;放大镜。6.(2021•自贡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图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如图乙,线段AB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关系,则凸透镜焦距为  10 cm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甲中蜡烛和透镜位置: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  变暗 (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屏  向左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比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了。解:(1)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2)凸透镜成实像时,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的5m1,则uv0.2m20cm2f,故f10cm3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成像大小不会变化,但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如果将凸透镜A换成镜面直径相同、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比起原来就相当于将物距变大了,那么像距就要减小,像变小;光屏要靠近凸透镜,即向左移动。答案:1)放大;投影仪;(210;(3变暗;向左;变小。7.(2022•南京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75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左 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解:(1)由图知,光斑即焦点处,所以焦距f60cm50cm10cm;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物距为50cm35cm15cm,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物距为u55cm35cm20cm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成在二倍焦距的位置,v75cm55cm20cm,光屏在75cm的位置,所以光屏向左移动。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放在凸透镜前时,使光线发散,像呈现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A点气体流速大,流体大的位置压强小,火焰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将光屏向左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答案:1)放大;(275;(3)右;(4)左。8.(2022•青岛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及光屏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然后将它们调节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此时像的特点是什么?(说明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2)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零刻度处,则应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且像的大小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透镜保持不动,移动光屏后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此时蜡烛经凸透镜成 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现将图中虚线圆圈部分当做是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 变薄 (选填“变薄”或“变厚”),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该“眼睛”为 近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佩戴 凹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解:1)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40.0cm,像距为15.0cm,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40.0cm2ff15.0cm2f,解得:7.5cmf15cm2)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零刻度处,此时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即应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变小了,则像会变小;3)若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透镜保持不动,此时的物距为30.0cm2f,移动光屏后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4)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会向前移动,为了使像仍然能成在光屏上,需要增大眼睛的焦距,所以“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变薄;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为近视眼,需要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答案:1)倒立、缩小的实像;(2)左;变小;(3)缩小;(4)变薄;近视眼;凹透镜。9.(2022•南充模拟)某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1)安装并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5 cm3)当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4)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5)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说明老师戴的是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2)由图象可知,uv2f10cm,所以f5cm3)当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物距为15cm,焦距为5cm,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调节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4)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下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变暗了;5)将老师的眼镜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则为凹透镜;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而是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答案:1)同一高度;(25;(3)缩小;照相机;(4)能;(5)近视。10.(2022•东营模拟)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10.3 cm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前方 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40.3cm30.0cm10.3cm2)由图乙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将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要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变小。3)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所以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答案:110.3;(2)照相机;左;变小;(3)没有;(4)发散;前方。11.(2022•丹东模拟)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缩小 的实像。此时水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10cmf20cm 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 注水 (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 短 (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4)用水透镜模拟爷爷的老花眼,如图乙所示,若爷爷不戴老花镜时恰好能够看到图中位置上的蜡烛,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安装上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的镜片,则爷爷将能看清蜡烛位置 右侧 (填“左侧”或“右侧”)的物体。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 凹 (填“凸“或“凹”)透镜矫正。解:(1)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u50cm50cm2f,像距v20cmf20cm2f,解得10cmf20cm3)物距减小后,像距应增大,如果像的位置不变,则凸透镜的焦距要变短,凸透镜的厚度要增加,故此时应注水;4)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水凸透镜前放置老花镜后,透镜的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小,光屏位置不变,相当于像距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成像原理可知,爷爷能够看清右侧的物体。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答案:1)同一高度;(2)缩小;10cmf20cm;(3)注水;短;(4)右侧;凹。12.(2022•长春模拟)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成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Ⅱ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 照相机 遵循此成像规律。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上 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 低 (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若将一个不透明小于透镜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 能 得到完整的像(选填“能”或“不能”)。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左 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 凹 透镜,可以用来矫正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从很远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时,物体移动的速度 大于 像移动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1)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15cm3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3)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他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故应调整光屏向左移动;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若要成清晰像,光屏应向左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近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5)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向凸透镜二倍焦距处移动,像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向二倍焦距移动,物体移动的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答案:1)Ⅱ;缩小;照相机;(2)上;低;(3)能;(4)左;凹;近视;(5)大于。13.(2022•衡水模拟)康小华在旅游过程中拍摄了沿途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 6070cm 刻度范围内。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 变小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 > f,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 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解:(1)焦距为f10cm,物距u50cm10cm40cm2f,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在6070cm之间;2)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射能力越强,则像会向左移动,像距变小了,则像变小;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是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焦距;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小,成的像越大;由于望远镜的长度不变,故为了成更大的像,应使ff,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由于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放大作用没有改变,此时所成像要小于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答案:16070cm;(2)变小;(3)>;<。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0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0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含解析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0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0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含解析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