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5集】(试题+答案)
展开钟氏之子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A。”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B。”
(1)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
A B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②卿何以不汗
(3)翻译下列句子。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4)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哪里。
(5)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虞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速成大学⑥。
注: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人名。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邻舍有烛而不逮
②衡乃 与其佣作而木求偿
(2)根据意思写文中原句。
①匡衡就凿穿墙壁,让邻居的烛光透来。
②匡衡于是帮助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
(3)匡衡为什么给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呢?联系上下文回答。
(4)“凿壁偷光”给了你什么启发?
3.阅读理解。
画蛇添足
楚有祠(cí)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谁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suì)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先或有功德的人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舍人:门客。卮:古代饮酒用的器皿,相当于“壶”。文中是一卮的意思。
(1)解释词语。
持: 吾: 固: 子:
安: 遂: 终: 亡:
(2)解释句子。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画蛇添足”比喻什么行为?
4.阅读训练营。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为。
(1)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①识: ②欲: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北人食菱,并壳入口。是因为( )。
A.连壳吃可以清热。 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
②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A.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 B.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
(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5.课外阅读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
(1)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①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
②既毕,令间谍问曰
③魏王雅望非常
④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
6.阅读文言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其家甚智其子”?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1)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2)好的名声;不出汗
(3)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听说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能带你的两个儿子来让我见见吗?”
(4)能够从容不迫巧妙地回答魏文帝的问题。
(5)钟毓:忠厚老实。钟会:调皮能言、聪明机灵。;
【解析】译文:钟毓、钟会小的时候就受到大家的夸奖,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听说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能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让我见见吗?。”于是他们奉皇帝的命令进见。钟毓脸上有汗,皇帝问他:“你脸上为什么会出汗?”钟毓回答说:“我见到您,感到紧张,所以出了很多汗。”皇帝又问钟会:那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我因为见到您而紧张,连汗也不敢出。”
2.【答案】
(1)①借;②于是 报酬
(2)①衡乃穿壁引其光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因为他渴望读遍大户人家的书。
(4)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努力有一番作为。
【解析】(3)由“得主人书遍读之”可得出答案。
(4)示例: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有所作为。
3.【答案】
(1)拿着;我;本来;对人的尊称,您;怎么;于是,就;最终,最后;失去
(2)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3)比喻做事多此一举,或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的行为。
【解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4.【答案】
(1)①认识,了解 ②想
(2)①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
②这是因为不知道硬要装作知道。
(3)B B
(4)北人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说不定这个你不会的问题也因此弄清楚了呢。;
【解析】(2)翻译第一句话注意“非”是“不是”的意思,“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并”是“一起”的意思,“以”是“用来”的意思,“欲”是“想要”的意思。;翻译第二句话注意“坐”是“因为”的意思。
(3)①“北人食菱,并壳人口”是因为北方人不懂的怎样吃菱角,所以连壳一起吃,而并非“连壳吃可以清热”。②北人的回答暴露了他的无知,而并非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4)“北人”不懂得如何吃菱角,却不懂装懂,最终闹出了笑话。从他的性格的角度来谈看法即可。
5.【答案】
(1)认为 接见 不同寻常 这件事
(2)他多疑,事毕后派间谍听消息;他残酷,怕匈奴使对自己不利,派人追杀。;(3)不恰当。因为匈奴使就是从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实际上却很有本领的场合。;
【解析】【分析】
译文:匈奴来使,曹操将接见,以为自己的相貌平平,不能镇住匈奴,便叫相貌堂堂的崔琰代替他,自己却捉刀站立在旁装作侍卫。接见完毕,派人问匈奴使者:“魏王的举止怎么样?”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相貌堂堂,气质非凡,但是旁边的侍卫,才是真正英雄啊。”曹操于是派人把这个使者给杀了。
(1)①“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的意思是:曹操接见匈奴使臣百,认为自己其貌不扬,不足以震慑偏远的国家。“以”的意思是“认为”。
② “既毕,令间谍问曰” 的意思是:接见完匈奴使臣,曹操令间谍问问使臣说。“既”的意思是“接见”。
③“魏王雅望非常” 的意思是:魏王长得非常俊美。“非常”的意思是“不同寻常”。
④“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的意思是:曹操听说了,命令人追赶到使臣并杀了他。“非常”的意思是“不同寻常”。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言文。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在了解文章人物个性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我们再加以概括、总结。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言文。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在理解谚语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我们再加以概括、总结。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是:不能以貌取人,如同海水不能斗量。结合原文我们知道,匈奴使就是从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实际上却很有本领的场合。
6.【答案】
(1)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 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2)雨墙坏,不及时修补。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3)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析】(3)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读明白寓言或故事的大意。然后再领会中心思想的同时得到启发或人生道理。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9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9集】(试题+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小儿不畏虎,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7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7集】(试题+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古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6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6集】(试题+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弈,读课文,按要求做题,课内阅读我最棒,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开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