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07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07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07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071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071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071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071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071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习题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素养集训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课件,共45页。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素养集训12345BC见习题CB67AB8910B见习题C答案显示1112CD131415DD见习题16见习题1. 【中考·贵港】如图是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O3-和Na+C. 该反应的实质是Ag+和Cl-结合生成AgClD.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与该反应相同B2. 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A. MCl2+NaOH B. MSO4+Ba(NO3)2C. M(NO3)2+NaCl D. MO+H2SO4【答案】C【点拨】MCl2与Na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M(OH)2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MSO4与Ba(NO3)2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M(NO3)2,能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M(NO3)2与NaCl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MO与H2SO4相互交换成分生成MSO4和水,能发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3. 【原创题】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简要说明理由。(1)Cu(OH)2与H2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与Cu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H)2+H2SO4===CuSO4+2H2O不能反应,Fe(OH)3难溶于水(3)AgNO3溶液与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aOH溶液与Fe2(SO4)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H2SO4溶液与KCl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gNO3+BaCl2===2AgCl↓+Ba(NO3)2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不能反应,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4. 如图是①、②、③、④、⑤五种类别的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⑤为无色酚酞溶液,则遇③、④溶液一定均不变色B. ①与④能反应,但一定观察不到明显现象C. 若①与③能反应,则①、③必须均可溶于水D. 若②为CO,则可以与①发生反应【点拨】若⑤为无色酚酞溶液,则遇④溶液不变色,但遇到③溶液可能会变色,如遇到碳酸钠溶液变红色,故A选项说法错误;①与④能反应,但不一定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如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故B选项说法错误;若①与③能反应,反应物是碱和盐,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①、③必须均可溶于水,故C选项说法正确;若②为CO,【答案】C【点拨】,一氧化碳不能与碱反应,不能与①发生反应,故D选项说法错误。5. 【中考·海南】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答案】B【点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A正确;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没有气泡产生,B错误;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有白色沉淀生成,C正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D正确。6. 【2022·怀化】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l-、H+ B. Ca2+、Cl-、CO32-C. Ba2+、H+、SO42- D. NH4+、Cu2+、OH-【答案】A【点拨】A中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A选项符合题意;B中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中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7. 【2022·牡丹江】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K+、MnO4-、Na+、H+B. CO32-、K+、Cl-、NO3-C. Na+、Ca2+、Fe3+、NO3-D. Na+、Mg2+、Al3+、Cl-【点拨】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中H+、OH-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含MnO4-的溶液为紫红色,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中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B选项符合题意;C中Fe3+和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答案】B【点拨】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Mg2+、Al3+和溶液中的OH-不能大量共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8. 【中考·泰安】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H+、Na+、Ba2+、Cl-、SO42-、CO32-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A. H+、Na+、Ba2+ B. H+、Ba2+、Cl-C. Na+、SO42-、CO32- D. H+、SO42-、CO32-【答案】B【点拨】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的废水中含有H+,H+能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则乙厂废水中含有CO32-,CO32-能与Ba2+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Ba2+在甲厂废水中,Ba2+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则乙厂废水中含有SO42-,则甲厂废水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故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H+、Ba2+、Cl-。故选B。9. 【2021·绥化】某溶液可能含有K+、Na+、Fe3+、OH-、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经测定该溶液的pH=11。(1)该溶液显________性。(2)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均填离子符号)碱OH-Fe3+10. 【2022·赤峰】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A. CaO(CaCO3)——高温煅烧B. H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C. 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D. NaCl(泥沙)——溶解于水,过滤、蒸发、结晶【答案】C【点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碳酸钠的同时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钠,C选项不正确。11. 【2021·攀枝花】将含有MgCl2的粗盐配制成溶液后提纯,最终得到食盐晶体,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B. 步骤②中得到的滤渣是Mg(OH)2C. 步骤③中滴加的“试剂a”可以是稀硫酸D. 步骤④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答案】C【点拨】步骤③中滴加的“试剂a”应是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用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会引入新杂质,故C错误。12. 【中考·贵港】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a(OH)2→NaOH→Mg(OH)2B. Fe2O3→Fe→AgC. H2SO4→HCl→HNO3D. Na2CO3→NaCl→MgCl2【点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A选项物质间转化能够一步实现;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还原剂反应生成铁等物质,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B选项物质间转化能够一步实现;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C选项物质间【答案】D【点拨】转化能够一步实现;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不能和其他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镁,D选项物质间转化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实现。13. 如图表示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M若为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B. 反应②属于中和反应C. 变化③只能通过加入稀盐酸才能实现D. 反应④为Na2CO3+CaCl2===2NaCl+CaCO3↓【点拨】反应①中M若为石蕊溶液,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可观察到溶液变蓝,故A选项说法错误;反应②是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酸和盐,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选项说法错误;变化③是氢氧化钙转化为氯化钙,也可以通过与氯化铜溶液、MgCl2溶液等反应实现,故C选项说法错误;反应④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答案】D【点拨】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故D选项说法正确。14. 【2022·枣庄】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Ⅰ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显碱性B. 步骤Ⅱ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K2SO4C. 步骤Ⅱ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D. 步骤Ⅱ中沉淀若不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可能有Na2CO3、K2SO4【点拨】反应生成沉淀,故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Ba(OH)2,故步骤Ⅰ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故A正确;步骤Ⅱ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则沉淀一定只含有碳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钡,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K2SO4,故B正确;步骤Ⅱ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故C正确;【答案】D【点拨】步骤Ⅱ中若沉淀不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氢氧化钡和硫酸钾,一定不含碳酸钠,故D错误。15. 【2022·葫芦岛】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含相同的金属元素,B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D、E均为氧化物。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C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或H2SO4或HNO3)2NaOH+CO2===Na2CO3+H2O(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4)E→D的反应类型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灭火(合理即可)不一定16. 【2022·营口】同学们为进一步认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观察到甲试管中溶液由________恰好变为无色时,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3)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NaOH===NaCl+H2O红色 氯化钠与氯化钡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乙、丙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小烧杯中,静置片刻,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大家对得到的上层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又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小烧杯中上层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NaOH、Na2CO3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______________NaCl、BaCl2、NaOH【设计实验】无明显现象 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合理即可)生成白色沉淀【反思拓展】(5)小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CaCO3、B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