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19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19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19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学情评估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评估九年级化学下册 (R安徽专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学校餐厅某天中午的食谱:馒头、红烧肉、豆浆。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 A. 炒青菜 B. 水煮鱼 C. 清炖排骨 D. 小米粥2. 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我国举行。组委会提出节俭办奥运,打造“绿色冬奥”的主张。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建宿舍和馆场B. 场馆用电100%实现清洁能源供应C. 馆场用CO2制冷剂代替氟利昂,实现碳排放趋近于零D. 融雪水收集再利用3. 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碱、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苛性钠、二氧化锰 B. 液化石油气、熟石灰、二氧化硫C. 食盐水、纯碱、干冰 D. 天然气、氢氧化钾、大理石4. 抗坏血酸是一种食品保鲜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A. 抗坏血酸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CO2 B. 抗坏血酸由6个C原子、8个H原子、6个O原子构成C. 脱氧抗坏血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1∶1D. 物质中,C元素质量分数:抗坏血酸>脱氧抗坏血酸5.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测定溶液的pH C. NaCl的溶解 D. 稀释浓硫酸6.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再利用 B. 铁、锌、硒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 米饭、面包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 D“碳达峰、碳中和”的碳主要指的是CO27.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A氧气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硝酸铵固体和生石灰蒸馏水C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D稀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硝酸银溶液8. 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A. 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含有NaCl和HClC. 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 向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浓盐酸敞口久置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B.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C. 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 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10. 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10题)A. 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B. 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C. 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D. 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11. 为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对得到的溶液进行实验探究,下列实验设计与现象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现象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D测定溶液的pH测得pH=712.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第12题)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熟石灰0. 180. 160. 140. 110. 09硫酸铜晶体14. 320. 728. 54055A. 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B. 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C. 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34. 3 gD. 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 (5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的化学问题。材料一:2022年1月6日,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铁上线,列车采用轻量化技术、环保可降解材料、石墨烯空气净化装置打造绿色低碳空间。在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车体的基础上,还在车体局部结构构件中使用了更轻、更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材料二:春运期间,高铁站根据客流情况,通过增加消毒频次确保旅客出行安全,“含氧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括一种新型消毒剂ClO2,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1)用于制造车体的铝合金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2)石墨烯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流程中包括活性炭过滤原理,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3)ClO2的名称为____________,ClO2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推测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14. (6分)已知: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某同学对其制备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4题) 氨气制取:固体NH4Cl与消石灰混合加热可以制取氨气。(1)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2)结合选择的装置完成氨气的制取、收集并吸收氨气制成氨水,按气流顺序各装置的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3)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残余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加水溶解,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4)向氨气吸收装置G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实验结束后,溶液变为________色,说明氨水显________(填“酸”或“碱”)性。15. (5分)《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此文记录了两种冶铜工艺,主要流程如图所示。(第15题)资料:“熬成胆矾”是将硫酸铜溶液蒸发制得硫酸铜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5H2OCuSO4·5H2O。(1)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3)实验室从硫酸铜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过程:①加热蒸发到饱和;②降温析出晶体;③________(填操作名称);(4)生产生活中铁釜易锈蚀,请写出一种金属防锈的方法:__________。16. (7分)关于盐的性质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兴趣小组以“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碳酸氢钠(1)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碳酸氢钠是由Na+和HCO3-构成的 B. 碳酸氢钠俗称纯碱C. 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D. 碳酸氢钠医疗上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任务二】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2)探究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兴趣小组取适量碳酸氢钠粉末于甲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如图1所示。观察到甲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写出试管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3)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玻璃管,如图2所示。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①发现玻璃管内无水硫酸铜变蓝,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且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生成。②实验后兴趣小组同学猜想玻璃管A处固体产物仅是Na2CO3而不含有NaOH,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具体步骤和现象)。(4)常温下,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变为6. 68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注意:若答对第(5)(6)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查阅资料】材料一: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HCO3-能同时发生如下变化:变化①:HCO3-+H2O→H2CO3+OH-变化②:HCO3-→CO32-+H+材料二: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数目的相对大小有关。常温下,当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时,溶液的pH>7,反之pH<7;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NaHCO3溶液显碱性,结合材料一、二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本实验,可知从0~30 s,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不断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你认为能不能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5分)同学们取一定量废水样品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 8%的稀硫酸,溶液红色褪去时停止滴加,共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 g。(1)计算该一定量废水中NaOH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测得溶液的pH=6,分析同学们计算得出的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 A 2. A 3. B 4. A 5. D 6. C 7. D 8. A 9. B10. B 11. D 12. B二、13. (1)金属(2)吸附(3)二氧化氯;受热易分解(或见光易分解或强氧化性或强腐蚀性等)(4)Ca(ClO)214. (1)C;E(2)acbd(3)玻璃棒(4)红;碱15. (1)Fe+CuSO4===FeSO4+Cu(2)D(3)过滤(4)刷油漆(或制成合金等)16. (1)AD(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HCO3+HCl===NaCl+H2O+CO2↑(3)①水;二氧化碳②取少量A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5)碳酸氢钠溶于水后,发生变化①的碳酸氢根离子比发生变化②的碳酸氢根离子多,导致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数目比氢离子多(6)增多;不能,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根据材料一NaHCO3溶于水后,会产生碳酸根离子,也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7. (1)解:设该一定量废水中NaOH的质量为x。H2SO4 + 2NaOH===Na2SO4+2H2O98 8050 g×9. 8% x= x=4 g答:该一定量废水中NaOH的质量为4 g。(2)偏大;溶液变为无色时,滴加的稀硫酸已经过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