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教案
展开《桃花源记》 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熟读并背熟全文
2、品读,理解作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3、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的生活,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的基本资料,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习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中的生活,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介绍“记”的知识以及作者的背景
【PPT】了解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PPT】认识作者
结合上学期学过的《饮酒》带领同学们回忆作者的相关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东晋王朝极端腐败,政权更迭,百姓民不聊生,作者撰写此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以寄托自己美好的情趣和追求!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朗读,路上曲折遇桃源
教师: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表明其行踪的字词句,然后讲讲本文发生的故事。
1、读文章,画行踪
教师强调这些句子的节奏需注意: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教师还需要指导朗读的方法,比如:①句读分明②节奏合理③语速适中④语句流畅等
2、教师: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展示PPT)
3、依行踪,讲故事
请同学们依据渔人行踪,讲述本文故事。
(教师提醒学生:①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②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象,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整个故事情节更加完整。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并在书上画出渔人行踪的字词句:缘溪行--复前行--从口入--复行数十步--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辞去--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讲述课文中的故事,并及时点评同伴的回答。
学生总结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并按照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访桃花源的顺序来记叙的。
(二)第二环节:细读,桃源内外两重天
教师:成语“世外桃源”就源自这篇文章,用来比喻与世隔绝、幽静美好的地方。“与世隔绝”是桃花源的重要特征,即文中的“绝境”。
1、挖“绝境”,体会桃源世界之美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绝境”的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这样一个世界简直是世外桃源,幽静而美好,这和渔人生活的世界简直截然相反,请以渔人的视角,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桃源之境。
句式:桃源世界有 。
教师再次指导学生男女生分别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句子,体会桃花源内美丽和谐的特点。
学生朗读桃花源内部环境的句子,小组讨论出结果:
预设:
学生一:桃源世界有稳定保障。体现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句中,意思是,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屋住,有田耕,生活就有了保障。
学生二:桃源世界有宁静氛围。体现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中,意思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这句从听觉上写桃花源宁静的氛围。
学生三:桃源世界有安闲快乐。体现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中,写出了所有桃源人精神快乐。
学生四:桃源世界有淳朴民风。体现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一句,“皆”体现出这里的人非常热情淳朴。
学生再次齐读桃花源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关句子。教师总结:听了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优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静谧祥和,美在百姓之乐。
教师指导学生的回答,提示学生注意“交通”“鲜美”“开朗”“妻子”的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 | 古义 | 今义 |
交通 | 交错相通 | 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鲜美 | 鲜艳而美丽 | 食物味道好 |
开朗 | 开阔明朗 | 乐观 |
妻子 | 妻子和儿女 | 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
教师总结:桃源世界有的内容体现了“绝境”的特点,桃花源是与世隔绝之绝境,也是风景绝佳之绝境。
2、 再读文章,评读“桃源之奇”
教师:桃花源不仅美丽安宁,它还很奇异,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相关的线索吗?尽量用“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PPT显示答案)
学生重点读文章第2、3、4段,明确:景奇、人奇、踪奇”的特点。
3、抓“留白”,说渔人世界之乱。
①师:文中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几百年过去了,桃花源外的世界还“乱”吗?请同学们在文中发现一点线索,破解一下密码。
②教师在学生说完“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继续追问,假如你是桃花源中人,你为什么感叹惋惜呢?
学生在书中通过阅读找出相关句子并回答问题,答案:“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是感叹惋惜的意思,足以可见渔人所处的社会并不好。
学生回答我因渔人生活的世界不安宁,百姓不快乐而惋惜......
③教师根据学生找到的“皆叹惋”补充相关背景:
【PPT】 (插入视频)东晋太元年间(公元376-396年),政治极度腐败,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其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曹操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梁甫行》曹植
师:请同学们依据背景材料和课文内容,试着弥补文章留白处,用下面句式说话:
句式:渔人世界有 。
学生根据背景资料思考后可能会回答:渔人世界有严苛的捐税。
渔人世界有频繁的战争
渔人世界有困顿的生活
渔人世界有离散的亲人
.......
教师总结:桃源内外两重天,一个是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现世安慰,一个是政权更迭民生凋敝的乱世离散。一个世界很无奈,一个世界很精彩,这就是对比鲜明的桃源世界与渔人世界。
(三)第三环节:品读,急切寻觅终遗憾
教师:1、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又开始对桃源新的寻觅,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后两段,从字数变化、用词炼字等方面对寻觅桃源进行赏析。
PPT:教师在此点拨两个字“既”和“即”,并在投影上展示这两个字的通假字,“既”字的甲骨文是一个人背对着食物,表明吃完饭,是“已经”的意思;而“即”是一个人面对着食物,有“立刻”“马上”吃的意思,由此,学生能形象地理解“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表明太守反应之快,寻找之切。
2、请学生再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
(1)遂迷,不复得路。
(2)未果,寻病终。
(3)后遂无问津者。
3、师:这篇文章的时候,陶渊明已经57岁了,他描写一个亦真亦幻的桃花源,想要表达什么呢?
答案在PPT上呈现:对心中理想社会的追求,对当时东晋社会的不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教师总结: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寄托。正所谓“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
(四)环节四:悟读---心存美好显诗心
教师:插入视频,师生一起诵读文章,点拨“后遂无问津者”这句话应该重读“遂”和“无”,在深深的叹惋中,先生远去了,但是他追寻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一起来回顾先生追寻的一生吧(插入超链接):年轻的时候,他做官,希望大济苍生,可是官场污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选择了归隐,可是生活依然困窘,写此文时,他已经57岁了,年近花甲,但世人都不相信有这样的梦想,无人问津时,他依然有梦,在桃花源诗的最后,他写了这样的两句: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希望能够驾着清风高高的飞扬去寻找我们的同道之人啊,先生的贡献就在这里了,他给我们乱世之中的世人一块“恬静的心田”。-PPT
所以,我们也应该心怀梦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教师在此可以补充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或者古诗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这个人
拓展学习:请同学们把《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做对比,看看有哪些异同?(出示PPT)
作业:
桃花源在现实层面上永远寻不到,在精神层面上却永远存在着。它是美好社会的象征,是种在中国人心田的梦,其实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请以《我心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出示PPT)
板书:
发现桃花源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安居乐业
再访桃花源 自由幸福
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桃花源记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想像桃源之“美”,感受桃源之“乐”,评说桃源之“奇”,赏读课文,研课文,悟主旨,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