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1页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2页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3页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4页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5页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6页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7页
    第8课(必修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第8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佛教东传之始,佛教东传的结果,中古文化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古时期:东汉末三国到唐代,约公元3世纪到公元9世纪
    1.佛教东传之始2.佛教东传的过程3.佛教东传的结果4.佛教东传的影响5.中古文化的特点
    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东)汉章帝时,楚王英喜为浮屠斋戒,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以赎愆…后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 —《魏书•释老志》
    佛教东传的过程 崇佛与反佛
    《洛阳伽蓝记》载:京师洛阳,“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自孝文帝,洛阳城大规模建造佛寺、佛塔、佛窟,使洛阳佛寺数量达1367座,仅西域僧人即3000多人,拥有佛经达415部1919卷,洛阳被誉为“佛国”。 南朝梁武帝先后三次舍身同泰寺,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是唐高宗及武则天亲自经营的皇家开龛造像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是由高宗亲自任命制定。为此,武则天曾经于咸亨三年捐出“脂粉钱二万贯”。而当地更是传说卢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的化身。卢舍那佛被赋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丰腴饱满,修眉细长,眉若新月,眼睑下垂,双目俯视,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她庄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卢舍那:光明遍照曌:日月当空
    三武一宗灭佛 (北魏)太武帝锐志武功,每以平定祸乱为先务,又崇信道教,尤不信佛。(北)周武帝励精图治,特不以夷狄自居而提倡胡教。复深知沙门病国,欲革其弊。 ——汤用彤《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 唐武宗崇信道教。而当时为打击藩镇势力缺乏军费。关中、河东等地连年灾害,朝廷无力救援。打击佛教寺院,没收僧尼财富成为当时可行的一途了。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后周武) 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磐钹鐸之类听留外,自馀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 ——《资治通鉴》卷292“后周显德二年”条
    统一国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的需要;增加财政收入;维护正统地位
    唐武宗端陵出土鸵鸟石碑
    三教融合 三教于是乎可一矣。——(隋)王通
    中国文化需要补充其不足;佛学能满足中国文化的需要;外来的佛学进入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环境后,也主动进行了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佛教的进入顺应并有助于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版)
    佛教能满足中国文化的需要,弥补其不足;佛教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做出的自我调整;佛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观音菩萨的慈悲属性、重视生育的传统观念、世俗的审美心理期盼、阴性化的文化特质,是佛教东传中土以来观音菩萨女性化的主要原因。观音菩萨女性化的进程,契合了佛教东传以后逐步中国化的历程。 ——支景《观音菩萨的女性化及其审美意涵》,《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158窟 334窟 57窟
    佛教东传的影响 思想
    儒学的危机与回应 韩愈鉴于佛道流行,儒学不兴,写《原道》以明先王之道,鼓吹复兴儒学。他把道之传授止于孟轲,把孔、孟直接联系起来,实开宋儒突出孔孟的先河。他还援引儒家经典《大学》,将心性、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奠定了宋代新儒学的基础。 ——摘编自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韩昌黎集》卷11《原道》
    佛教东传的影响 文学艺术
    王维字摩洁,号摩洁居士。取自《维摩洁经》。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香积寺》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 (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前部人字披下阙形龛内塑交脚菩萨一身。 龛下东起画尸毗王本生故事一铺,故事讲:有鹰逐鸽,鸽逃至尸毗王处求保护,鹰向尸毗王索取说,若不还鸽,亦将饿死。尸毗王为了两全齐生,乃割肉赎鸽。鹰求肉与鸽体同重。王身肉将尽,其重犹不如鸽,遂举身坐秤盘内。 画面以端坐的尸毗王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主要情节和人物,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了“鹰飞逐鸽子”、“鸽子向王求救”、“王妃劝阻”、“割肉”、“举身坐称”、“天人赞叹”、和“称鸽”等主要情节。图中以割肉场面居中,尸毗王神情庄严,呈游戏坐姿。画面上方为老鹰逐鸽,右为眷属惊惧哀劝,左为臣民敬仰赞叹,左下一人持称、着胡服。
    敦煌莫高窟 254窟 主室 北壁
    按照故事情节可分3段,前段描写送子之神及其所乘瑞兽与天王及侍从天女等。天王神态威严,双手按膝,好似完成某一重大决断而呈现出较为轻松的沉思情形。 中间一段则作如来护法神大自在天端坐石上情形。大自在天作四臂披发形象,踞坐石上,背后烈焰腾腾,火焰中现出虎、象、狮、龙、鸟头,形貌诡怪,左右作有捧花瓶、香炉法器的天女和执帚天神。 画幅后一段绘净饭王抱持婴儿正稳步前行中,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拱手相随,后面一侍者肩扇在后。
    (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牟尼降生图》
    佛教东传的影响 科技
    中国佛教信众本来就有通过抄写经文以积累功德的习惯,并且抄写愈多,功德愈厚,而与手抄相比,雕版印经,可谓多快好省;同时基层庶民的信仰观念,本来就没有什么宗派的界域。所以,当汉文陀罗尼经咒印行一段时间后,普通佛教信众自然都会乐于采用这种便捷的方法来体现其尊崇佛祖的心智。于是,雕版印刷的应用范围就从密教领域扩展到佛教信徒之间。这种社会大众的佛教信仰行为,随之很快向基层社会生活其他方面辐射。 ——辛德勇《中国印刷史研究》
    佛教东传的影响 中外文化交流
    法显,东晋时著名高僧。法西行前后经过了十五年,游历三十国。法显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是中国和印度间陆、海交通的最早记述,是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鉴真,唐朝著名高僧。前后六次试图东渡日本传法,第六次成功东渡日本。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这座以唐代结构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是世界的一颗明珠,保存至今。鉴真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为“国宝”。
    面对佛道的挑战,儒家学者援引儒家经典,自觉维护儒家的权威与纲常伦理,企图复兴儒学,为宋代新儒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极大地丰富了文学艺术的思想内涵; 对科技的传播起到很大作用; 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和融化。同时,中国与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有了发展,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丰富并发展了具有中华民族自己风格和气派的文化艺术。 ——摘编自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
    隋唐文化一方面继承了魏晋南北朝,具有浓厚的本民族色彩,但同时也多方面的吸收、加工,消化外来文化的丰富营养,从而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化。而另一方面又对世界文化的发展给予深远的影响。世界古代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东方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西方文化圈。三个文化圈都深受唐文化的影响,并从唐文化中吸收了新鲜的养料。 ——摘编自王小甫《隋唐五代史》
    公元793年,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巴格达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工场,聘请中国工匠造纸。公元795年又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开办了一家造纸工场。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汉武帝时确立正统地位,东汉末兴起,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道教最受尊崇,一概况,多元共生有新现象,佛教的盛行,1原因,2影响,反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配套ppt课件

    高中历史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图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文化,交融之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