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7634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7634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7634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师备课专用教学设计(教案)
-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优创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活动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学写读后感》优创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小石潭记》优创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专题的阅读。
2.共读《傅雷家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分组探究。
【教学重点】
1.学习并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专题的阅读。
2.共读《傅雷家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分组探究。
【教学难点】
共读《傅雷家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分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傅雷家书》所选内容是傅雷夫妇与儿子的家书,涵盖了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等多方面的指导和建议,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至今仍对我们起着重要的影响。上节课,我们留了一项学习任务,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作业。
明确:
我推荐《傅雷家书》。因为这本书中,傅雷以书信的形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了引导和培养,像良师益友般给儿子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在其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回顾《傅雷家书》主要内容及影响,激发学生新课的学习。
二、阅读探究
过渡:为了提高阅读效率,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选择性阅读,这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阅读疑惑、阅读目的等,选择自己需要的、实用的、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来重点阅读。
现在我们就一起聚焦选择性阅读,学习选择性阅读常见类型。
(一)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你能根据自己阅读体会,说说常见的选择性阅读的类型吗?
2.探究方法:
(1)借助教材学习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及类型。
(2)各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3.成果展示:
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
(1)兴趣选择。
读整本书,特别是读大部分作品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你的兴趣,但一定有特别吸引你的地方,这就存在一个取舍的问题。例如,对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有一定修养或比较熟悉的人,会对《傅雷家书》中有关艺术的论述产生兴趣,会认真去读;相反,如果是对这些艺术很陌生的人,就可能对“谈艺”的部分略而不读。
(2)问题(专题)选择。
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读一部书,经常会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苏轼就常常反复读同一部史书,每次只关注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对其他方面视而不见。他在这种选择性阅读中获益匪浅,写出了不少史论。想一想,《傅雷家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是不是对你很有启发呢?在阅读时,大家可以分门别类,以问题(专题)的形式进行梳理。
(3)目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多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4)方法选择。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人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的选择性,系统了解和学习选择性阅读的方法。
过渡:同学们,选择性阅读的对象大都是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是根据阅读的主题和疑问对内容进行精选阅读,可以说,选择性阅读让读书的指向性更明确。当然,以上四类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划分与使用,在阅读中,一是要考虑整本书的主要价值,可探讨点和可研究点;二是方法与方法之间还可以打通隔膜,综合使用,提高阅读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二)合作探究二
1.探究任务:
你准备怎样阅读《傅雷家书》呢?请大家分小组从兴趣选择、问题(专题)选择、目的选择、方法选择四个方面进行思考,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选择性阅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整理:
(1)摘抄、批注卡。(2)读后感。(3)书信。(4)思维导图。(5)小剧本。(6)小论文。
2探究方法:
(1)全班按照各自选择的兴趣,问题(专题)、目的、方法的类别进行分组,分为四组。
(2)每组内部进行成果展示,并进行互评。对每个人的作品都进行编号,并附上一张记录表,由专人进行优点与不足的记录。
(3)各组评选出本组最优秀的成果,将具体篇目和名单上报,全班进行展示、汇报。
3.成果展示:
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提示:可以参照老师提供的《傅雷家书》读书卡分享评价,进行评价。
《傅雷家书》读书卡分享评价表 制作人: 共得( )颗星 | ||
制作精美,有创意 | 可得 ☆☆☆☆☆ | 其他意见: |
书写工整、优美 | 可得 ☆☆☆☆☆ | |
内容具体、精彩 | 可得 ☆☆☆☆☆ | |
朗读流畅、感人 | 可得 ☆☆☆☆☆ |
过渡: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我们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探讨傅雷的教子之道,完成一篇读书报告。接下来,我们有请兴趣选择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带来读书报告《博雷的教子之道》。
(1)兴趣选择小组。
傅雷的教子之道
书名:《傅雷家书》作者:傅雷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页数:243页
内容摘要:
傅雷教育傅聪时注重以下几点。
一、生活细节
傅雷十分注重对孩子生活细节方面的教育。比如西洋礼仪中,围巾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等;生活有条理,收支相抵而略有剩余;学会理财。
二、人际交往
对于人际交往,傅雷给孩子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比如要用行动表现对朋友的感激关心;懂得感恩;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事前来经考虑,千万不要轻率允诺任何事。
三、读书求学
傅雷告诉傅聪要多阅读多思考,在读书求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要阅读《世说新语》《人间词话》《古诗源选读》《唐五代宋词》《元明散曲选》等书籍;要有冷静、客观、谦虚的态度;可多看看“毛选”中的《实践论》及《矛盾论》;阅读有关修养的书籍,如《人生五大问题》《两个新嫁娘的回忆》《奥诺丽纳》《艺术哲学》。
四、感情处理
对待感情,傅雷对孩子谆谆教诲。要有原则要理智,要冷静处理自己的感情,坚持“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的原则;无论如何,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对终身伴侣的要求不能太苛刻,要相互尊重,谅解,宽容;要有对两人前途的坚定信念。
五、个人修养
傅雷在个人修养方面给孩子指明了方向。比如要接受别人的建议: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谨慎决定;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宽广,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不固执己见;艺术家最需要的除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有一颗赤子之心;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和普遍的人性;艺术家应真诚。
读后心得:
傅雷先生对于傅聪的要求是极严格的。在教育孩子时,他从各方面向傅聪提出自己的建议,事无巨细,只为了让傅聪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让傅聪以后的人生道路更平坦。对于孩子的思想,傅雷先生极其注重。他曾多次在信中叮嘱傅聪:“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齐扔掉了,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和平恬静,才能真正心胸开朗地继续前进。”足以见得,他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能发现孩子所处的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无论孩子的人生在哪个阶段,傅雷先生都会对他进行殷殷教诲,只想让他少走些弯路,这一生平安喜乐。正如傅雷先生所说的那样:“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苦闷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傅雷先生是在用自己一生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倾己所能地去教育孩子,这是父母最伟大的地方,也是儿女最幸运的地方。
傅雷先生的教子之道,是从傅聪的生活里,从自己的生活里,或是从他人的评价里,给予傅聪平实的、细微的却极重要的建议。天下父母心,都是为了孩子,而傅雷先生的这份,厚重,且珍贵。
《傅雷家书》呈现的是一个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读《傅雷家书》是在读一个人,一个严肃的父亲,人格上的父亲,他就站在你的面前,苦心孤诣,时时提醒你,让你在做人和生活方面,不敢有半分懈怠。
过渡:这本书涉及道德、文化、艺术、历史等多个方面,我们有同学专门关注了傅雷教育的“家国情怀”这个专题,于是他紧扣主题,筛选、勾画,摘录、整合、思考,写成了小论文《述父子情深,传家国情怀》,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2)问题(专题)小组。
述父子情深,传家国情怀
——谈谈《傅雷家书》的家国情怀
《傅雷家书》中的父爱,是中国式教育的生动体现。为了让傅聪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傅雷在家书中时刻不忘给远在海外的儿子传递爱国情怀,通过正直、磊落的爱国之情,为父子保留安全的沟通环境。《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殷切之爱,其中也蕴含着家国大爱。重读《傅雷家书》,我看到满满的父爱和爱国之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家国情怀,接下来分别从述父子情深和传家国情怀两方面来谈谈。
一、述父子情深
《傅雷家书》中每一封家书都表达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当中渗透着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当傅聪为了学习音乐留学波兰时,这对父子从此天涯远隔。由于儿子远走异乡,父子之间只能靠书信交流。傅雷从生活意义、勤奋学习,谦和做人、伴侣相处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用心良苦的引导。
傅雷性格刚烈,因此在对儿子傅聪的教育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严厉,这些严厉的教育方法在傅雷的回忆性文字中都有体现。傅雷对傅聪教育十分严厉,在《傅雷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傅聪在远赴波兰之后,傅雷给傅聪的家书中充满了愧疚和悔意。
傅雷在一封封家书来往中和儿子建立了平等的沟通关系,父子两人开始坦诚相待,家书里体现的也是满满的父与子的深情。
二、传家国情怀
读《傅雷家书》,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傅雷的拳拳爱子之心,更是其赤诚的爱国情怀。
1954年1月,傅聪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从此,父子二人开始了长达13年的书信交流。在书信中,傅雷百般鼓励儿子,要“对得起祖国”,要“替新中国争取荣誉”,“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
1955年,傅聪在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玛祖卡奖。傅雷夫妇收到来信,热情地鼓励和赞扬儿子:“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
1957年至1958年,“反右运动”中,傅雷先生受到了长达一年的错误批判,傅雷夫妇非但没有在书信中袒露自己的不幸遭遇,还提醒儿子“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为了身体、为了艺术,要减少演出,“自爱即报答父母,报答国家”。
1964年5月,傅聪为了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生计,无奈入了英国籍,傅雷知道后,整天闷闷不乐,在信中这样说:“几次三番动笔写你的信都没有写成,而几个月的保持沉默也使我魂不守舍,坐立不安。……可是再彻底的谅解也减除不了我们沉重的心情。民族自尊心受了伤害,非短时期内所能平复;因为这不是一个‘小我’的、个人的荣辱得失问题。”正是有傅雷这样的谆谆教诲,傅聪在外演出期间,凡是有与祖国有敌对关系国家的邀请,他一概不去演出,也从来没有过任何不利祖国的言行。
傅雷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他看来,只有从文化上、艺术上认识而热爱一个国家,才是真正地认识和热爱一个国家,因此,他以自己学贯中西的艺术修养,在书信中从艺术、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给予傅聪很多中国传统艺术修养的渗透,让傅聪成为一名具有浪漫气质的艺术家,这种将父子之情融入爱国之情的爱就是人间大爱,很好地展示了博雷对孩子家国情怀的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思考。
(3)目的选择小组。
过渡:这本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有同学想写一篇关于“父子情深”的读后感,去探寻那些苦心说教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于是他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结合书里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具体语段,细心揣摩傅雷的心情,最终完成了《两地书,父子情》,有请学生分享。
两地书,父子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处何方,儿女都牵系着父母的心。书的作者傅雷用笔将这“父母心”写在纸上,让爱化为一封封家书,寄向远方的儿子傅聪。
每一封信都饱含着深深的父子之情。傅雷曾在家书中写道:“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的确,傅雷除关心儿子的学业外,还十分重视教导儿子做人,他多次在信中提到要多给旧时的朋友写信,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薄情。字里行间都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面对父母对自己的爱,傅聪也给予爱的回赠。繁忙工作中的他,依旧详细地给父母介绍自己的近况,把父母当作最为信赖的人。因为父母的殷殷教导,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并没有使傅聪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和赞美,都没有减少他对艺术的谦卑,而这便是他对父母的最好回报。
后来,即使傅雷被错划为“右派”,他也依然与海外的儿子保持通讯关系。悠悠岁月,茫茫大海,家书将遥隔万里、身处两地的父子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书信在父子的手中来回穿梭着,这一边父亲简述着家庭琐事,那一边儿子叙述着自身经历。书信长了,是父亲对儿子不忘的叮咛与对自己一些遭遇的叙述;书信短了,是父亲对儿子迟迟不来信的期盼和对儿子的担忧。
一份家书,承载着浓浓的父子情。
(4)方法选择小组。
过渡: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多,同学们有的用了读书卡进行整理,有的用了思维导图进行整理,有的运用“热读”的方法对文中谈论艺术的部分进行了整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用思维导图整理的《傅雷家书》之阅读方法攻略。
学生分享。
4.活动小结:
同学们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对这本书的喜爱和对这本书研读的深人,四个小组的分享让我们意犹未尽,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编号,放在课桌上面,然后走下座位去“逛逛”,看一看有哪些是你喜欢的作品,我们用投票的方式选择12份作品进行奖励。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组记录表 | ||
作品编号 | 优点 | 不足 |
|
|
|
|
|
|
|
|
|
《傅雷家书》读书报告评价表 题目: 制作人: 共得( )颗星 | ||
作品编号 | 优点 | 其他意见 |
主题鲜明 | 可得 ☆☆☆☆☆ |
|
内容充实、具体 | 可得 ☆☆☆☆☆ | |
富有文采 | 可得 ☆☆☆☆☆ | |
语言流畅 | 可得 ☆☆☆☆☆ | |
《傅雷家书》小论文评价表 题目: 制作人: 共得( )颗星 | ||
作品编号 | 优点 | 其他意见 |
内容充实 | 可得 ☆☆☆☆☆ |
|
结构清晰、合理 | 可得 ☆☆☆☆☆ | |
观点独到、新颖 | 可得 ☆☆☆☆☆ | |
有结合生活实际的体悟 | 可得 ☆☆☆☆☆ |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分享,强化学生对兴趣选择、问题(专题)选择、目的选择、方法选择的认识,通过分享评价,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读《傅雷家书》,通过聚焦选择性阅读的方法,了解了常见的选择性阅读,并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理性而有目的的探讨了《傅雷家书》的选择性阅读方法。明白了,选择性阅读在信息爆炸、知识增长大大超过个人接受速度的时代,就读书而言更加重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加深对本次课选择性阅读方法的回顾,强调选择性阅读的实用性及时代需求。
四、拓展延伸
1.《苏菲的世界》——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勃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2.《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者是现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朱光潜。
这本小书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话题不同,讨论的重点不同,但隐隐有一个基本理念贯串其中,那就是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书信体营造出对坐晤谈的氛围,读来如听长者交心,语重心长,情辞恳切,其中流淌着朱先生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和赤诚关怀。每一封书信都旁征博引,阐发深刻,闪现着理性的光芒。相信读完此书,你在人生路途上会“有些力量”。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其他名家作品,感受理性与情感,探讨读书与社会生活,做好生命旅途中的人生抉择。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2月28日,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消息,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肺炎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傅聪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从此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被称为“钢琴诗人”
——节选自2020年12月29日《上观新闻》
材料二:
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所发的感想都是真情实感。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也是我们所喜欢,一切皆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
——节选自《傅雷家书》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材料二:
……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前面都有序文,写得不坏;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重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裁的学识,和外国朋友谈天,也多些材料。
——节选自《傅雷家书》一九五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傅雷为什么被称为“钢琴诗人”?联系文段内容谈谈在这方面,父母带给了他哪些影响?
明确:
傅聪在弹奏钢琴曲时,常常融入古诗词的意境和感受,也把对故土的思念倾注于他演绎的曲中。他有独特的气质、极深厚的学问、让人心醉神迷的演奏。傅聪曾说:“中国的文化就像高山大海这么深厚,给了我很多的养料,而且无形中一直在给我一种想象力,或者是思想、感触,或者是一种境界。”他希望通过演奏“能使别国人更崇敬我的祖国的文化”。我觉得正因为傅聪的琴声中,有着中国传统古诗词之美的意蕴,所以才被称为“钢琴诗人”。
傅聪被称为“钢琴诗人”,与他父母对他的熏陶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文段二中母亲鼓励多读古诗词,文段三父亲傅雷不光家书不断,经常跟傅聪谈传统文化之美,中国诗词之诗意隽永,还经常给他寄中国古诗同之类的书籍,这些都对傅聪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2.课后作业:
《傅雷家书》涉及道德、文化、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假设你可以与傅雷就《傅雷家书》中你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你会与他探讨什么呢?试着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观点的理解或你对这一话题的看法。
预设:
尊敬的傅雷先生:
您还好吗,我知道您在另一个地方倾听着这个世界。
即便像傅聪这样的天才,也少不了父母的陪伴与教导。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哪怕您的孩子常年在海外,但这一封封家信,寄托着您与儿子之间的亲情与思念,是家人之间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会发表创作。
家书不但是对儿子的思念,更是对你们夫妇最后生命历程的贯穿,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庭背景。
傅雷先生,您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同样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您以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生活原则,时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家书中少了文化艺术的长篇大论,却多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显得严肃而不失亲切。
我翻阅着您普通而饱含真情的一封封家信,见证着父亲与儿子的沟通,翻译家与音乐家的沟通,以及大陆与海外的沟通。
傅雷先生,您知道吗,您走后,您的思念与亲情,影响了多少代人,又是谁,在您身边常常亲切地喊道,“赤子孤独了,会创造另一个世界”。
想必,对您来说,家书的出版,是一桩令人欣慰的好事吧,即便,您去了另一个世界,但家书带着您的精神,您的思想留在这个世界。他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或陷入绝境,但真实的光芒不会被湮灭。
读着这部承载着历史与现实的家书,尘封但却永恒。
一笔一画,其中的每一个字,兼载着真诚与质朴,您的精神永恒地照彻人间。
再看看您当时写这些书信的背景,是处于什么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更让我不能去想那次痛心的政治运动,给数以万计的祖国儿女带来灾难,您也是如此。但我却读出了你,由此受到了特殊的锻炼,像钢铁一样的意志,在灾难中毁灭,又在灾难中获得新生。
无论是亲情,国事,我们回想过去,也正是要为今天和未来的前进,增添一份力量。
但我始终相信:时光会抹去记忆,但永远不会尘封灵魂。
X年X月X日
来自未来的赤子
设计意图:通过写一封信,让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话题谈看法,掌握选择性阅读的方法。
【板书设计】
傅雷家书
傅雷
选择性阅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知家书,感受真情,读前引领,且明方法,书信选萃,且思且练,联系背景,再明真情,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