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3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展开这是一份第3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语,课文解析,拓展提升,“语文园地”相关重难点,考点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复习
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字
(一)易读错的音
风靡(mí mǐ√) 凛然(lǐn√ bǐng) 疙瘩(dā√ dá)
裁剪(cái√ chái) 笼屉(tì√ ti) 跺脚(duǒ duò√)
趴下(pā√ bā) 和尚(sàng shàng√) 倾注(qīn qīng√)
烦躁(zào√ zhào) 粟米(sù√ lì) 轨道(guǐ√ kuǐ)
磁铁(cí√ chí) 摄取(sè shè√ ) 矗立(chù√ yì)
额枋(fāng√ fáng) 蟠龙(pān√ fán) 气氛(fēn√ fèn)
(二)易写错的字
裁:下边是“衣”,“裁”的最后一点不要忘。
盗:下边是“皿”,“皿”的最后一横要长。
疙:里边是“乞”不是“气”。
斑:“文”的末笔捺变点。
御:右边是“卩”不是“阝”。
磁:“兹”下边是两个“幺”,不是“丝”。
(三)多音字辨音
哄 hōng(哄动) 系 jì(系绳子) 角 jiǎo(角落)
hòng(起哄) xì(关系) jué(角色)
缝 féng(缝合) 供 gōng(供应) 禁 jìn(禁止)
fèng(裂缝) gòng(供认) jīn(情不自禁)
字音辨析:“缝”在表示“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的东西连上”时,读“ féng”,如缝纫;表示“接合的地方”“缝隙”时,读“fèng”,如见缝插针。
实战演练:①féng ②fèng 1. 缝补( ) 门缝( ) 缝隙( )
①jiǎo ②jué 2.主角( ) 号角( ) 牛角( )
答案点睛:①②② ②①①
二、词语
(一)写词语
橡皮
雕刻
抽屉
沙漠
趴下
疙瘩
疲倦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冰棍
跺脚
沮丧
发达
谜底
磁场
尚未
呆头呆脑
技高一筹
理论
海盗
类似
猜测
起源
因素
适当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提供
能源
倾角
昼夜
揭开
神秘
观测
大步流星
暴露无遗
拍摄
氧气
斑点
枯萎
干燥
抵御
考察
培养
念念有词
(二)词语解释
化为乌有 :乌有:没有。什么都没有了。
威风凛凛:凛凛:指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威武雄壮,很有气势,声势逼人。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赫赫伟绩: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功绩盛大的样子。
别出心裁:别:另外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筹,筹码,量词。技术高人一等。
弄巧成拙:巧:聪明;拙:笨。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鏖战犹酣:犹,仍然;酣,尽兴,畅快。仍然在激烈地战斗中,而且非常不容易。
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失去。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暴露无遗:遗,留。全部暴露出来。
悻悻然:失意的样子。
颓然:败兴的样子。
俨然:很像的样子。
沧海一粟:粟,谷粒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十分渺小。
(三)词语积累
1.描写条理清楚的词语:井然有序 井井有条 有条不紊 层次分明
2.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全神贯注 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3.xx不x的词语:迥然不同 恋恋不舍 依依不舍 出其不意 局促不安 从容不迫
4.x然xx的成语:庞然大物 安然无恙 井然有序 怡然自得 迥然不同 肃然起敬
5.ABAC式词语:惟妙惟肖 无边无际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活灵活现 古色古香
6.并列式成语:亭台楼阁 池馆水榭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柴米油盐
7.形容故宫博物院的词语:富丽堂皇 雄伟壮观 色彩鲜明 布局统一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8.AABC式词语:念念有词 津津有味 洋洋自得 头头是道 面面相觑 窃窃私语 欣欣向荣
9.ABCC式词语:威风凛凛 虎视眈眈 怒气冲冲 生机勃勃 得意扬扬 凉风习习 大名鼎鼎
10.AABB词语:许许多多 来来往往 平平安安 兢兢业业 纷纷扬扬
11.表示渺小的词语:沧海一粟 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不足挂齿
(四)近义词
沮丧→懊丧
风靡→盛行
疲倦→疲劳
破绽→漏洞
类似→相似
猜测→猜想
起源→发源
别出心裁→别具匠心
矗立→挺立
衬映→衬托
轮廓→外形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环绕→围绕
肃穆→静穆
适当→恰当
呆头呆脑→笨头笨脑
仍然→仍旧
发达→兴盛
庄严→庄重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
抵御→抵抗
枯萎→干枯
绚丽→瑰丽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
往常→以往
明显→分明
精美→精良
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常考词义辨析:词组“猜测” 和“推测”、“宏大”和“庞大”。
“猜测”是没有根据,全凭想象去判断一件事情;“推测”是根据已知情况,按一定道理推论未知。
1.大家不要随意( )(猜测✔ 推测)了,结果明天就会出来。
2.根据这些化石,科学家们( )(猜测 推测✔)一种带羽毛的恐龙最终变成了鸟类。
“宏大”侧重指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群、队伍、场面、理想。“庞大”常形容“形体、数量、体系、机构”等方面。
3.鲸鱼算得上是哺乳动物家族中最( )(宏大 庞大✔)的一员了。
4.国庆大阅兵规模( )(宏大✔ 庞大),气势雄壮。
(五)反义词
沮丧→振作
发达→衰落
干燥→湿润
呆头呆脑→聪明伶俐
稀薄→浓厚
枯萎→茂盛
抵御→进攻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明显→隐晦
完整→残缺
足够→欠缺
迥然不同→毫无二致
精美→粗劣
别出心裁→循规蹈矩
三、课文解析
《竹节人》
1.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2.竹节人制作指南:
材料:毛笔杆、小锯(小刀)、钉子、纳鞋底的线。
步骤:①将毛笔杆锯成一截寸把长的,八截同样短的;
②在长的毛笔杆的上方两侧用钉子各钻一个小眼,供装手臂用;
③八截短的毛笔杆分别做四肢,将其分别与长的毛笔杆用纳鞋底的线穿在一起。
3.竹节人的玩法:把穿着九个竹节的纳鞋底的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桌洞里一紧一松,就可以玩竹节人了。将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就可以搏斗了。
4.课文为什么要写老师玩竹节人?
答: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了老师玩竹节人的痴迷,表现了斗竹节人这个游戏充满乐趣,表达了我们对竹节人的喜爱和痴迷之情。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作者写后面同学的表现为的是: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了①我们玩竹节人的精彩投入;②也写出了同学们对竹节人的喜爱和痴迷。
6.“我和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是因为:①我们发现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知道老师有一颗童心。②我们的竹节人给老师带来了快乐,心里很满足。
7.老师收走了小作者心爱的竹节人,自己玩了起来,你觉得老师这样做对吗?
①对。②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写老师对竹节人的痴迷,写出了竹节人的魅力大,乐趣无穷。也写出了我们对竹节人的痴迷。
8.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起因: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 。
经过: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却被我们看到他在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 。
结果:我和同桌相视一笑。
《宇宙生命之谜》
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探究和探索。
2.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过程之后,认为天体上有生命,至少应该具备下面四个条件:
①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②必要的水分
③适当成分的大气
④足够的光和热
3.科学家认为:
水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是因为:水星表面温度太高;
金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是因为:金星表面温度极高;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是,是因为:它们的表面温度太低。
科学家判断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依据是:它们都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4.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
①自转时间相似
②昼夜长短相近,都有四季
③火星表面有纵横的黑色线条,可能是运河
④火星表面可能有植物
5.“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这句话中的“至今”能不能去掉?
答:“至今”不能去掉。说明人类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搜索范围的有限,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另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但不代表以后发现不了,也不代表宇宙范围内没有存在生命的星球。用上“至今”体现了作者用词的严谨准确,更具科学性。
《故宫博物院》
1.本文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由四篇材料组成,有对故宫博物院进行全景介绍的说明性文字,有关于太和门被烧的故事,以及来自官方网站的游览须知和平面示意图。材料一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沿着故宫的中轴线,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材料二讲述了关于太和门的故事。材料三是一张图片,截取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部分内容。材料四是一张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示意图上用阴影标示出了目前故宫还未开放的区域。
2.故宫博物院前朝包括:武英殿、文华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帝处理朝廷事务的地方。后廷包括:慈宁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东六宫、西六宫,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
3.站在京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这句话运用了叠词和多个词语,生动的再现了故宫雄伟壮观的景象。
四、拓展提升:说明方法归类:(用了……说明方法+好处)
①举例子:好处:直观形象,生动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为、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
分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直观生动地说明了太和殿的作用,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更具说服力。
②列数字:好处:准确科学真实可信,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例: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分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水星表面温度高,不可能存在生命,准确科学真实可信。
③打比方:好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例:走进午门,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分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水河横贯东西的样子。
④作比较:好处:把什么和什么对比,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例: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分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地球和太阳系作比较,把太阳系和银河系作比较,把银河系和宇宙作比较,写出了宇宙浩渺无边的特点。
⑤下定义:好处:从抽象到具体,让读者对什么事物有了全面清晰的了解。
五、“语文园地”相关重难点
1.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
浏览课文,提高阅读速度。
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提取关键信息。
查找相关资料。
选取重点段落阅读等等。
2.掌握刻画人物入迷的形象的写作方法,可抓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作具体描写。
3.学会用“一、二、三、四”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理由,表达观点,使人一目了然地读出所需条件,结构清晰。
4.古诗积累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描写春天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写夏天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描写秋天的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描写冬天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六、考点提示
1.《竹节人》常考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2.《宇宙生命之谜》常考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3.《故宫博物院》常考查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设计故宫参观路线图;整合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并搜集相关资料,游览时进行讲解。
4.语文园地常考查写一写人物入迷的状态;用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观点;背诵《春日》,理解诗意。
基础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鳌(áo)头 蟠(pān)龙 金銮(luán)殿
B.击磬(qìng) 依(yǐ)着 攒(cuán)在一起
C.轮廓(kuò) 气氛(fēn) 御膳(sàn)房
D.废墟(xū) 爆炸(bào) 迥(jiǒng)然不同
2.下面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凛然 塥瘩 棍棒 裁剪 䓓备
B.雕刻 跺脚 颓然 咀丧 趴下
C.抽屉 谜语 揭开 班点 干燥
D.沙漠 磁场 海盗 培养 倾听
3.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B.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人迷时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C.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数量很少。)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4.下列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项( )
A.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作诠释)
B.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打比方、列数据)
C.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一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作比较)
D.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迁”(引用)
5.阅读课文时关注下面的选段,可以完成哪个阅读任务?( )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A.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B.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C.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6.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道路:①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②两地之间的通道。③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1.道路两旁是林立的大厦。( )
2.突击连靠着微弱的灯光,为后续部队打开一条道路。( )
3.在人生道路上,布满着痛苦的荆棘,我们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
渲染: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②比喻夸大地形容。
4.这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大家用不着这么渲染。( )
5.画家将这幅画渲染得十分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7.按要求写句子。
(1)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补写句子)
我们的操场很小,像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不小心,球就飞出了界。
(2)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补写句子)
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睡觉方法。
【答案】
1.D
【详解】A.蟠(pān)龙——蟠龙pán lóngB.依(yǐ)着——依着yīC.御膳(sàn)房——御膳房shàn
2.D
【详解】A.“塥瘩”改为“疙瘩”;“䓓备”改为“筹备”。B.“咀丧”改为“沮丧”。
C.“班点”改为“斑点”。D.书写正确。
3.C
【详解】
A.叱咤风云:意思是大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B.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D.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C.“为数不少”的意思是从数量多少上看不少,形容数量多。结合语境可知是C项错误,故选C。
4.D
【详解】
A.正确,这句话解释了东暖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B.正确,本句把“金水河”比作“玉带”,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从“五座”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正确,本句把“这里”与“前几部分”相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选项有误,这句话向作者解释了什么叫前朝,什么叫内廷,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5.C
【详解】结合文段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我们制作竹节人的方法以及具体描写了玩游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所以阅读这部分的文段,可以得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6.① ② ③ ② ①
7.一只巴掌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狗睡觉的时候,总是把一只耳朵紧贴在地面上,几十米远的脚步声也能使它惊醒。马总是站着睡觉,你别担心它绝不会跌倒。猫头鹰睡觉的时候,两只眼睛一直睁着,一直闭着,保持高度的警惕。
二、课内阅读
(一)(2022·海南·海口市小学长流学区六年级期末)课内阅读。
《竹节人》选段
①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②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③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④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féng fèng】,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⑤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⑥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⑦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gā gē】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⑧将鞋线一紧一松,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1.划去【 】中不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 )
(2)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
3.阅读时要根据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1)想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应浏览选文后仔细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
(2)想知道怎么玩竹节人,应浏览选文后,重点阅读第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
4.从第⑧自然段“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等词,你体会到作者________的心情。
5.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竹节人游戏指南”。
竹节人游戏指南
材料
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制作方法
第二步:
第三步:
操作方法
第一步:把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使竹节人立起来。
第二步:
第三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搏斗
【答案】
1.féng gā
2.前功尽弃 威风凛凛
3.2 7 8
4.玩竹节人时快乐
5.锯8截短的做四肢 用线穿在一起 将鞋线一紧一松
(二)(2022·四川广安·六年级期末)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7.下列关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依据,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上水汽含量极少。 B.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
C.火星上表面温度很低。 D.火星上有磁场,但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
8.美国“海盗号”探测器对火星进行分析和测试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9.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10.你如果想探究“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这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得到答案呢?
【答案】
6.列数字 作比较 火星十分干燥
7.D
8.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9.不能删去。加点的部分表示对范围的限定,火星表面“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没有生命存在,但其他地区是否有生命存在还有待研究,加点的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0.①询问老师和相关科研人员;②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
(三)(2020·上海普陀·六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甲】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托 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乙】龙身周围还(衬托 衬映)着流云火焰。
③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钟楼,全长约八公里。
④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1.选词填空
【甲】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托 衬映)______________。
【乙】龙身周围还(衬托 衬映)着流云火焰____________。
12.选文①②④段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13.这是一段关于“太和殿”屋檐装饰的介绍,放在哪一段中合适?( )
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
A.第①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④段
14.可否将第①段画线句改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为什么?请结合画线句中加点词加以分析。
15.作者在介绍太和殿的内容中插入第③段的原因:从内容看 ;从结构看
【答案】
11.衬映 衬托
12.外观 内景 用途
13.A
14.不可,原句以具体数字“二十八米”“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说明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宫殿,突出太和殿的雄伟壮观。
15.强调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点明紫禁城作为权力中心的政治地位
为后文介绍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做铺垫
三、拓展提升
(一)(2022·全国·六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药品说明书,完成练习。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药品名称】 诺氟沙星胶囊
【成 分】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诺氟沙星。
【适 应 症】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和伤寒沙门菌感染。
【规 格】 0.1克
【用法用量】 口服。肠道感染,一次3~4粒,一日2次,疗程5~7日;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12粒,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儿童用药】 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本品不适用于18岁以下婴幼儿及青少年。
【贮 藏】 遮光密封保存
【有 效 期】 24个月
【生产编号】 014200525591
【生产地址】 XXXX制药有限公司
16.妈妈肠道不好,常常会肠道感染(敏感菌所致),家里的药箱里常备诺氟沙星胶囊,这种药对妈妈的这种情况有治疗效果吗?请从说明书中找出依据。
17.由于妈妈的肠道感染是由敏感菌引起的,妈妈应该如何服药?
18.这则说明书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19.你的同班同学着凉后腹泻了,根据说明书上的信息,她可以吃这个药吗?为什么?
【答案】
16.有效果。诺氟沙星胶囊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和伤寒沙门菌感染。
17.一次3~4粒,一日2次,疗程5~7日。
18.分类别 列数字
19.不可以。因为说明书中指出: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本品不适用于18岁以下婴幼儿及青少年。
(二)(2022·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理解。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③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④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⑤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⑥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⑦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20.选文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1.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海啸”?
22.选文第⑤段“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句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23.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有什么作用?
2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
【答案】
20.开篇由新闻事件自然引出说明的话题——地震与海啸的关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1.海啸是一种主要由海底地震引发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强大的波浪,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22.不能删去。因为“大约”表示约数,说明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引起海啸有100次左右。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确定发生了100次,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3.举例子、列数字。运用实例和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强烈的海底地震不一定导致海啸。
24.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有: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海底地震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
相关试卷
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语,课文重点,填空,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6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语,课文内容理解,语文园地六,常用的关联词,考点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5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语,课文内容理解,考点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