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与朱元思书》(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与朱元思书》(原卷版+解析版),共18页。
专题08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与朱元思书》(原卷版)
考点:文学常识
⑴吴均(469一520),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文学家。长于史学,也善诗文,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
⑵“与”,给予;“朱元思”是吴均的好友,点明人物;“书”,书信,点明体裁。标题点明本文是吴 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信。
考点:课后注释
⑴[共色]同样的颜色。
⑵[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⑶[从]跟、随。
⑷[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⑸[东西]向东或向西。
⑹[许]表示约数。
⑺[缥(碧〕浅青色。
⑻[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⑼[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⑽[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⑾[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⑿[轩]高。
⒀[邈]远。
⒁[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⒂[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⒃[激]冲击,撞击。
⒄[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⒅[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⒆[嘤嘤]鸟鸣声。
⒇[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21)[千],表示多。
(22)[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3)[鸢飞戾天]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24)[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25)[戾]至、到达。
(26)[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27)[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28)[经纶]筹划、治理。
(29)[反]同“返”,返回。
(30)[横柯]横斜的树枝。
(31)[柯]树木的枝干。
(32)[交映]互相掩映。
考点:重点译句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答案】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
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答案】(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向东向西。
⑶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答案】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⑷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答案】江水都是清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见到水底。
⑸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案】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到底,毫无障碍。
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答案】湍急的江水比箭还要快,那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答案】江两岸的高山,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⑻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答案】(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互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⑼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答案】(它们)争着向高处,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⑽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答案】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冷冷的声响;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和谐动听。
⑾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答案】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长久不断地啼着。
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答案】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⒀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⒁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可以见到阳光。
考点:课后习题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答案】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答案】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响,反衬出景物之恰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三、解释以下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2.横柯上蔽 3.负势竞上 4.以为顺流下矣
【答案】
1.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漂流)。
2.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3.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伸展)。
4.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下(漂流)。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答案】《与施从事书》渲染了雄峻连绵的青山变化多姿的景观,寄寓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与顾章书》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声韵,这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补充:
1.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答案】山水“独绝”在山奇水异。山势连绵陡,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甚箭若奔。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情怀?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和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的感情。
2023: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吴均
【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③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释】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②轻鲦:即白鲦鱼。③黄檗:一种落叶乔木要,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鸢飞戾天者。戾: (2)与山僧饭讫而去。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3、两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甲】文中“ ”字最能概括景物的特点;【乙】文中“ ”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
[注释] ①形容:形体和状态。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冬春:冬春之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互相轩邈(高) 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
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 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 [甲] [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 “书”,一文为“记”。
D. [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3. 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三)【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土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子。隐士所食之物。⑦办:具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鸢飞戾天者 戾: (2)蝉吟鹤唳 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3【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千丈见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D.有时见日 隐天蔽日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鸢飞戾天者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B.一百许里 杂然相许
C.猛浪若奔 孰若孤
D.急湍甚箭 其家甚智其子
专题08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与朱元思书》(解析版)
考点:文学常识
⑴吴均(469一520),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文学家。长于史学,也善诗文,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
⑵“与”,给予;“朱元思”是吴均的好友,点明人物;“书”,书信,点明体裁。标题点明本文是吴 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信。
考点:课后注释
⑴[共色]同样的颜色。
⑵[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⑶[从]跟、随。
⑷[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⑸[东西]向东或向西。
⑹[许]表示约数。
⑺[缥(碧〕浅青色。
⑻[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⑼[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⑽[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⑾[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⑿[轩]高。
⒀[邈]远。
⒁[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⒂[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⒃[激]冲击,撞击。
⒄[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⒅[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⒆[嘤嘤]鸟鸣声。
⒇[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21)[千],表示多。
(22)[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3)[鸢飞戾天]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24)[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25)[戾]至、到达。
(26)[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27)[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28)[经纶]筹划、治理。
(29)[反]同“返”,返回。
(30)[横柯]横斜的树枝。
(31)[柯]树木的枝干。
(32)[交映]互相掩映。
考点:重点译句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答案】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
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答案】(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向东向西。
⑶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答案】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⑷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答案】江水都是清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见到水底。
⑸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案】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到底,毫无障碍。
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答案】湍急的江水比箭还要快,那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答案】江两岸的高山,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⑻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答案】(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互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⑼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答案】(它们)争着向高处,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⑽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答案】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冷冷的声响;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和谐动听。
⑾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答案】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长久不断地啼着。
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答案】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⒀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⒁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可以见到阳光。
考点:课后习题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答案】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答案】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响,反衬出景物之恰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三、解释以下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2.横柯上蔽 3.负势竞上 4.以为顺流下矣
【答案】
1.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漂流)。
2.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3.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伸展)。
4.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下(漂流)。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答案】《与施从事书》渲染了雄峻连绵的青山变化多姿的景观,寄寓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与顾章书》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声韵,这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补充:
1.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答案】山水“独绝”在山奇水异。山势连绵陡,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甚箭若奔。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情怀?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和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的感情。
2023: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吴均
【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③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释】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②轻鲦:即白鲦鱼。③黄檗:一种落叶乔木要,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鸢飞戾天者。戾: (2)与山僧饭讫而去。去:
【答案】(1)戾:至,到达。 (2)去:离开。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解释文言文实词的能力。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特点,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注意课外文段中的词语在课内出现时的解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答案】(1)那些忙于政务的官员,看到(这优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你邀请当作闲事吗?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3、两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甲】文中“ ”字最能概括景物的特点;【乙】文中“ ”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答案】两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甲】文中“ 绝 ”字最能概括景物的特点;【乙】文中“ 趣 ”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解析】阅读两文,疏通文字,读懂内容,
【甲】文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可知“绝”字可以概括全文景物特点;
【乙】文中“然是中有深趣矣!”可知“趣”字可体现作者感受。
【乙】文参考译文: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 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 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 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而这当中有很深 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
[注释] ①形容:形体和状态。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冬春:冬春之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互相轩邈(高) 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
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 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平时要注意积累,善于比较,融会贯通。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极调动课内积累,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本题A中的“邈”在这里是“向远处伸展”的意思。故选A。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 [甲] [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 “书”,一文为“记”。
D. [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写法相关知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辨析正误。[乙]文只是单纯的写景游记类散文,并没有托物言志,故D表述不正确。
4. 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答案】
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②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句子整体句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句子原文的整体意思,并对重点实词、虚词有准确的把握。翻译时,这些重点词义必须体现准确,整体句意可以意译。
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答案】侧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来烘托山之高;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乙]文这样美丽的山水景色,千古以来无人欣赏,今天作者来到这里,喜爱之极,流连忘返。如果山水像人一样有感情有知觉的话,自己的美这样被人喜爱、被人肯定,一定会象遇到知己一样高兴。[乙]直接抒发了作者亲临'此境'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甲]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三)【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土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子。隐士所食之物。⑦办:具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鸢飞戾天者 戾: (2)蝉吟鹤唳 唳:
【答案】(1)戾: 至、到达。 (2)唳:啼叫。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解释文言文实词的能力。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特点,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注意课外文段中的词语在课内出现时的解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答案】(1)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3【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喜爱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解析】阅读两文,疏通文字,读懂内容即可概括【甲】文主旨即可得出答案。
【乙】文参考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千丈见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D.有时见日 隐天蔽日
【答案】D
【解析】A.极/断绝;B.看见/认清;C.向上/在上面;D.太阳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鸢飞戾天者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B.一百许里 杂然相许
C.猛浪若奔 孰若孤
D.急湍甚箭 其家甚智其子
【答案】C
【解析】A.……的人/表判断;B.表示约数/赞同;C.像;D.超过/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大道之行》(原卷版+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礼记》是儒家五部经典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曹刿论战》(原卷版+解析版),共21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 《小石潭记》(原卷版+解析版),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