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1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2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

    博罗县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神人兽面纹(下图)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玉器

    上的主体纹饰。良渚的贵族们刻画该纹饰体现了

    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B.贵族完全垄断祭祀权力

    C.国家形态初步显现D.贵族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2.据表中的记载,可以认定的事实是

    A.禅让制得以完善B.中央集权制确立C.启武力夺取王位D.家天下局面开启

    3.商王仲丁去世后,商朝连续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斗争导致王朝衰落。而西周在王位继承方

    面却相对稳定,产生了1112位王。这主要得益于

    A.宗法制B.礼乐制C.察举制D.井田制

    4.东周时期,周桓王与郑国矛盾激化,便率陈、蔡、卫等国军队讨伐郑国。结果王室军队

    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削弱B.血缘纽带得到加强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社会等级秩序森严

    5.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体现了老子

    1.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治的主张

    C.小国寡民的主张D.“民贵君轻”思想

    6. 墨子的“兼爱”即主张人与人之间不分贵贱高低,都要像爱护自己那样相互友爱,天下

    就能从动乱中解脱出来,因此墨子主张

    1. 非攻B.法治C.尚贤D.礼治

    7.商鞅变法中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同时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这些规定旨在

    1. 普及郡县制度B.增加国家赋税C.打击宗族势力D.限制土地私有

    8.江南原本被中原诸国视为蛮荒的“夷人”聚居之地,但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

    使中原诸国,对于中原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多元起源B.江南地区融合中原文化

    C.中原诸国傲慢无礼D.江南地区开始超越北方

    9.《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

    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据此可知

    1. 中央集权建立B.王位永久世袭

    C.官僚政治开始D.皇权至高无上

    10.西汉初年,社会残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有时只能乘坐牛

    车;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这得益于

    1. 推行了郡国并行制B.重用法家思想治国

    C.建立刺史监察制度D.“与民休息”政策

    11.先秦至西汉初,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

    后,这一地区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转移B.实行经济垄断C.丝绸之路的开通D.诸侯势力削弱

    12.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儒家认为在处理法律诉讼时,要考虑父

    子之情、君臣之义。到了西汉,董仲舒“引经决狱”,即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例如在审理儿子为了保护父亲不被他人所伤,而误伤自己父亲的案件时,根据《春秋》之义,判定“儿子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据此可知,汉代

    A.儒家伦理影响法律B.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血缘亲情逐渐淡化D.法律审判有失公正

    13.下表为汉代部分大司马大将军(中朝官员核心)概况,据此可知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宦官专权B.选官用官强调血缘关系C.外戚干政D.中朝的设立威胁皇权

    14.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此书的作者是

    A.战国的孟子B.西汉的司马迁C.东汉的班固D.北宋的司马光

    15.张骞通西域被称为“凿空”,开辟了通西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丝绸不断向西出

    口,胡萝卜、胡椒等也通过这条路传入中国。它的开通

    A.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B.延缓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C.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D.造成了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

    16.汉初,诏举贤良,方正。汉中期,察举制又增加了敦朴、直言、清白等名目,出现了“窃

    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的现象。这反映了

    A.察举制出现弊端B.察举制标准放宽C.察举制注重品德D.察举制传承发展

    17.两汉时期,江南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而南朝时期则有麦、粟、黍等农作物与水稻交错

    播植。江南原有的“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也在南朝得到彻底改变,南方水田耕作,广泛使用铁犁牛耕。上述变化反映出南朝时期

    A.江南经济有了明显发展B.江南经济迅速超过北方

    C.中原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18.晋武帝公布的占田法令中,规定了官吏和士族占田荫客的数量,一个一品官,可以占有

    土地50顷和佃客50户,衣食客3人。国家还给品官和士族以菜田或厨田。这些措施

    A.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B.使世家大族获得了政治特权

    C.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发展D.推动了门阀政治的迅速发展

    19.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央与地方失去联系,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的制度亦无

    从推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曹魏推行

    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20.《隋书》认为,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高丽战争运输兵马物资;后世学者认为,其主

    要是为了满足隋炀帝巡幸江南的娱乐需求;当代史学家认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是根本原因。据此可知,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原因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多面性

    C.说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后世学者研究比古代观点可信

    21.汉代九卿,就名义论,只是办理皇室内廷事的家务官,唐代始正式有六部尚书,显然成

    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不像汉代只是皇帝的侍从。这一变化说明唐代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中央决策机构成熟

    C.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行政机构日益完善

    22.唐朝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正评定,没有出身门第的

    限制,可以自行报名投考,由此可知,科举制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C.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D.淡化了等级观念

    23.唐朝初年,人丁是征税的主要依据,唐朝后期,征税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

    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大量减少B.贫富差距扩大C.人口流动性大D.土地兼并严重

    24.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

    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的向外传播

    A.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B.源于儒学的强大吸引力

    C.源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D.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

    25.宋太祖让宰相赵普拟定某官缺名单,宋太祖讨厌此人,把名单撕了。下次太祖又要赵普

    拟,赵普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递给太祖,赵普说暂无别人合适,太祖无奈只得同意。材料反映了

    A.宋初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B.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C.皇权与相权既斗争又依存D.宋初官员的任免具有随意性

    26.王安石变法围绕“理财”与“整军”两个方面开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

    育等诸多领域。变法主要的目标是

    A.调控经济B.扩大税源C.提高军力D.富国强兵

    27.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

    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B.南宋面临的战争较多C.北宋存在冗官问题D.二府三司制威胁皇权

    28.《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

    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一制度的实行源于

    A.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尖锐B.辽朝的人口结构比较复杂

    C.南北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D.契丹历史传统的持续影响

    29.辽人自称炎黄子孙,称自己为“中国”,同时也称宋朝为“中国”。金人进入中原以后,

    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宋也有承认金人占据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并引申金朝为中国。这

    A.反映宋向少数民族妥协示弱B.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

    C.表明辽与金被中原文化折服D.说明少数民族地位不断提高

    30.汉族大臣许衡给元世祖上书说“考之前代,北方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后卫”,许衡主张

    A.学习汉族典章制度B.学习魏辽金的制度

    C.在地方实行行省制D.治国需要因地制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0分。第3114分,3214分,3312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先秦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儒道墨法”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陆玉林、王兴周等《中国学术通史》

    材料二

    在这幅立轴画中,孔子、老子、红衣罗汉(释迦牟尼)坐于树下共究玄理。

    ——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诸子重建社会秩序的客观原因,并分别指出儒家、

    法家为了重建社会秩序采用的主要途径或手段。(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领域呈现出的特征。(4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西晋末年,政治黑暗,汉族大量流向边远地区,从而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边疆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向中原地区展开更大规模的迁徙。晋室东渡,汉族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统之功为己任,以华夏正统自居;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为后来隋唐更大规模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唐朝对待不同的民族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设立军事行政机构针对的是解决北方突厥、回纥民族问题,以及东北秣褐民族问题册封制度针对的是回纥、韩羁、南诏民族和亲政策针对的是缓和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唐朝统治阶级能够从各个民族问题产生原因出发去解决或缓和矛盾,实行开明的政策,在总体原则上依然牢牢把握着“以和为主”这一政策尺度。

    ——摘编自马晓琳《浅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并分析民族

    交融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6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鉴于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使职官间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等《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军队布置、调动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

    ——摘编自李治安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宋初中央政府对地方采取“制约机制”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作用。(6分)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高二第一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高二第一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docx、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