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8章第39讲 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 (含解析)
展开第39讲 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
复习目标 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知道指示剂选择的方法。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法。3.掌握滴定法在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考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
1.概念
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根据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2.原理
c(待测)=。
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
(2)选取适当指示剂。
(3)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4.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利用酸碱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指示滴定终点。因而指示剂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一般用酚酞作指示剂。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一般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5.实验用品
(1)仪器(见下图)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6.实验操作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
(2)滴定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计算。
7.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c(待测)=
若V(标准)偏大⇒c(待测)偏大;若V(标准)偏小⇒c(待测)偏小。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步骤
操作
V(标准)
c(待测)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小
偏低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不变
无影响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变小
偏低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变大
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变小
偏低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变大
偏高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变大
偏高
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变小
偏低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
变大
偏高
(1)KMnO4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错因:高锰酸钾溶液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
(2)将液面在0 mL处的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为25 mL(×)
错因:滴定管25_mL以下没有刻度,液体的体积大于25_mL。
(3)达到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一定为中性(×)
错因: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主要看反应产物的成分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4)中和滴定实验时,滴定管、锥形瓶均用待盛液润洗(×)
错因:锥形瓶不能用待盛液润洗。
(5)酸碱指示剂越多变色越明显,指示剂至少加入2~3 mL(×)
错因:酸碱指示剂本身就是弱酸或弱碱,一般加2~3滴。
题组一 中和滴定的操作与指示剂的选择
1.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
B.称取4.0 g NaOH放到1 0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成1.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
C.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
D.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滴定管内NaOH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
答案 C
2.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答案 D
解析 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H3COONa,CH3COO-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比较接近。
题组二 滴定法在其他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3.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
提示: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
选项
滴定管中的溶液
锥形瓶中的溶液
指示剂
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A
NaOH溶液
CH3COOH溶液
酚酞
无色→浅红色
B
HCl溶液
氨水
酚酞
浅红色→无色
C
酸性KMnO4溶液
K2SO3溶液
无
无色→浅紫红色
D
碘水
Na2S溶液
淀粉
无色→蓝色
答案 B
解析 A项,锥形瓶中为酸,加入酚酞无色,达到滴定终点,溶液显碱性,溶液变为浅红色,故现象为无色→浅红色,正确;B项,锥形瓶中为碱,达到滴定终点,溶液显酸性,应选择指示剂甲基橙,现象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错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 g·L-1。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_(填序号);简述排气泡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描述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4.2,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描述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________(填序号)。
①=10 mL ②=40 mL ③<10 mL ④>40 mL
(5)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列式计算该葡萄酒中SO2含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O2+H2O2===H2SO4
(2)③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的中上部,使液体从尖嘴流出
(3)①酚酞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②甲基橙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4)④
(5)n(NaOH)=0.090 0 mol·L-1×0.025 L=0.002 25 mol。根据反应关系SO2~H2SO4~2NaOH,m(SO2)==0.072 g,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0.24 g·L-1
(6)盐酸具有挥发性,反应过程中挥发出的盐酸滴定时消耗了NaOH标准液。改进措施:用非挥发性的强酸硫酸代替盐酸
题组三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5.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
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答案 C
解析 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会使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B错误;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可能会导致滴定终点的误判,使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C正确;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会使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错误。
6.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mL,所用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2)D (3)0.00 26.10 26.10
(4)==26.10 mL,c(NaOH)==0.104 4 mol·L-1。
滴定管读数要领
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如图)
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
答题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
(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1)用a mol·L-1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黄色
(2)用标准碘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应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淀粉溶液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溶有SO2的水溶液,以测定水中SO2的含量,是否需要选用指示剂________(填“是”或“否”),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否 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用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滴定Ti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Ti3++Fe3+===Ti4++Fe2+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变成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用标准KI溶液滴定含有Fe3+的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KSCN溶液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KI溶液后,溶液的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考点二 滴定曲线(pH曲线)分析与应用
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pH曲线
(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
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
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
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的滴定曲线
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
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
特别提醒 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
1.(2019·山西大同模拟)常温下,用0.1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1 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2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a与b的关系是a<b
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CH3COO-)>c(Na+)>c(H+)>c(OH-)
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答案 C
解析 如果酸为强酸,则0.10 mol·L-1酸的pH为1,根据酸的初始pH知,图1为盐酸的滴定曲线,故A错误;根据图1知,a点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0.00 mL,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醋酸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a>b,故B错误;E点溶液的成分为醋酸钠和醋酸,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盐类水解程度较小,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CH3COO-)>c(Na+)>c(H+)>c(OH-),故C正确;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反应呈中性,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酞;氢氧化钠和醋酸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溶液呈碱性,只能选择酚酞,故D错误。
2.用0.100 0 mol·L-1的标准盐酸分别滴定20.00 mL的0.100 0 mol·L-1氨水和20.00 mL的0.100 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滴定百分数(),纵坐标为滴定过程中溶液pH,甲基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为4.4~6.2,下列有关滴定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氨水,当滴定分数为50%时,各离子浓度间存在关系:c(NH)+c(H+)=c(OH-)
B.滴定分数为100%时,即为滴定过程中反应恰好完全的时刻
C.从滴定曲线可以判断,使用甲基橙作为滴定过程中的指示剂准确性更佳
D.滴定氨水,当滴定分数为150%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大小关系:c(Cl-)>c(H+)>
c(NH)>c(OH-)
答案 B
解析 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应为c(NH)+c(H+)=c(OH-)+c(Cl-),故A错误;滴定分数为100%时,酸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即为滴定过程中反应恰好完全的时刻,故B正确;从滴定曲线看甲基红变色范围更接近于滴定终点,使用甲基橙显示偏晚,故C错误;滴定分数为150%时,即加入盐酸30.00 mL,此时溶质是NH4Cl和HCl,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c(NH)>c(H+),故D错误。
3.(2019·山东淄博模拟)已知25 ℃时,向10 mL 0.01 mol·L-1 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的盐酸,滴定曲线如图1所示,CN-、HCN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b点时:c(Cl-)>c(HCN)
B.d点时:c(Na+)+c(H+)=c(HCN)+c(OH-)+2c(CN-)
C.图2中的e点对应图1中的c点
D.选用酚酞试剂比选用甲基橙试剂作指示剂误差更小
答案 B
解析 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NaCl、NaCN和HCN,此时溶液呈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故c(HCN)>c(Cl-)>c(CN-),A项错误;d点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l-)+c(OH-)+c(CN-),根据物料守恒:c(Cl-)=c(CN-)+c(HCN),两式相加可得:c(Na+)+c(H+)=c(HCN)+c(OH-)+2c(CN-),B项正确;图1中c点c(HCN)>c(CN-),C项错误。
4.298 K时,向20.0 mL 0.10 mol·L-1 H2A溶液中滴加0.10 mol·L-1 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石蕊溶液作指示剂
B.W点到X点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A+2OH-===A2-+2H2O
C.Y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H+)=c(OH-)+2c(A2-)
D.反应H2A+A2-2HA-的平衡常数K=1.0×107.4
答案 D
解析 石蕊不能用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根据图示滴定终点的pH,可知第二反应终点应用酚酞作指示剂,A项错误;X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主要是NaHA,W点到X点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A+OH-===HA-+H2O,B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A-)+2c(A2-),因为Y点对应的溶液中c(HA-)=c(A2-),所以c(Na+)+c(H+)=c(OH-)+3c(A2-),C项错误;H2AHA-+H+,Ka1=,由于W点c(HA-)=c(H2A),故Ka1=c(H+)=1.0×10-2.3;HA-A2-+H+,Ka2=,由于Y点对应的溶液中c(HA-)=c(A2-),故Ka2=c(H+)=1.0×10-9.7;H2AHA-+H+与HA-A2-+H+相减即得H2A+A2-2HA-,此时的平衡常数K===1.0×107.4,D项正确。
图像题的分析步骤
首先看横纵坐标,搞清楚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
其次看起点,起点可以看出酸性或碱性的强弱,这在判断滴定终点时至关重要;
再次找滴定终点和pH=7的中性点,判断滴定终点的酸碱性,然后确定中性点(pH=7)的位置;
最后分析其他的特殊点(如滴定一半点,过量一半点等),分析酸、碱过量情况。
1.正误判断
(1)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2018·全国卷Ⅲ,10B)
(2)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2016·海南,8C)
(3)用稀NaOH滴定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2015·广东理综,12C)
(4)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2015·江苏,7B)
2.(2020·浙江7月选考,23)常温下,用0.1 mol·L-1氨水滴定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氨水滴定前,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中c(Cl-)>c(CH3COO-)
B.当滴入氨水10 mL时,c(NH)+c(NH3·H2O)=c(CH3COO-)+c(CH3COOH)
C.当滴入氨水20 mL时,c(CH3COOH)+c(H+)=c(NH3·H2O)+c(OH-)
D.当溶液呈中性时,氨水滴入量大于20 mL,c(NH)<c(Cl-)
答案 D
解析 HCl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浓度均为0.1 mol·L-1时,c(Cl-)>c(CH3COO-),A正确;滴入10 mL氨水时,NH3·H2O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等,据物料守恒可得c(NH)+c(NH3·H2O)=c(CH3COO-)+c(CH3COOH),B正确;滴入20 mL氨水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等浓度的NH4Cl和CH3COONH4的混合溶液,据电荷守恒可知c(NH)+c(H+)=c(Cl-)+c(CH3COO-)+c(OH-),据物料守恒可得c(NH)+c(NH3·H2O)=c(CH3COOH)+c(CH3COO-)+c(Cl-),联立两式可得c(CH3COOH)+c(H+)=c(NH3·H2O)+c(OH-),C正确;滴入20 mL氨水时,所得混合液呈酸性,若溶液呈中性,氨水滴入量要大于20 mL,结合电荷守恒关系c(NH)+c(H+)=c(Cl-)+c(CH3COO-)+c(OH-),溶液呈中性时,c(H+)=c(OH-),得c(NH)=c(Cl-)+c(CH3COO-),则有c(NH)>c(Cl-),D错误。
3.(2016·全国卷Ⅰ,12)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答案 D
解析 A项,盐酸滴定氨水时,滴定终点为NH4Cl溶液,呈酸性,故指示剂应选用甲基橙,错误;B项,一水合氨属于弱碱,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NH4Cl时溶液呈酸性,故二者等浓度反应时,若溶液的pH=7,盐酸的体积应小于氨水的体积,即小于20.0 mL,错误;C项,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NH)+c(H+)=c(Cl-)+c(OH-),M点溶液的pH=7,即c(H+)=c(OH-),则c(NH)=c(Cl-),由于水的电离是微弱的,故c(NH)=c(Cl-)>c(H+)=c(OH-),错误;D项,由图可知,N点即为0.10 mol·L-1氨水,由其电离度为1.32%,可知0.10 mol·L-1氨水中c(OH-)=0.001 32 mol·L-1,故该氨水中11
请回答:
①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
检漏→蒸馏水洗涤→( )→( )→( )→( )→( )→开始滴定。
A.烘干
B.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用洗耳球吹出润洗液
E.排除气泡
F.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
G.记录起始读数
②装标准碘溶液的碘量瓶(带瓶塞的锥形瓶)在滴定前应盖上瓶塞,目的是___________。
③滴定法测得产品中Na2S2O3·5H2O含量为100.5%,则Na2S2O3·5H2O产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 ①F B E C G ②防止碘挥发
③Na2SO3或失去部分结晶水的Na2S2O3·5H2O
解析 ①滴定管使用前的正确操作顺序为检漏→蒸馏水洗涤→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排除气泡→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记录起始读数→开始滴定。②为了防止标准液中的碘挥发,造成标准液的浓度偏低,滴定前的碘量瓶应盖上瓶塞。③根据题给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滴定反应的关系式为2Na2S2O3·5H2O~I2,Na2SO3与I2反应的对应关系为Na2SO3~I2,M(Na2SO3)=126 g·mol-1,M(Na2S2O3·5H2O)=248 g·mol-1,M(Na2SO3)<M(Na2S2O3·5H2O);若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超过100%,说明产品中可能存在Na2SO3或失去部分结晶水的Na2S2O3·5H2O。
5.[2018·全国卷Ⅱ,28(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100%
解析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有粉红色出现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加入锌粉后将Fe3+还原为Fe2+,再用KMnO4溶液滴定,将Fe2+氧化为Fe3+,MnO转化为Mn2+:
Fe2+→Fe3+~e-
MnO→Mn2+~5e-
可得关系式:5Fe2+~MnO
已知n(MnO)=cV×10-3 mol
则n(Fe2+)=5cV×10-3 mol
则m(Fe2+)=5cV×10-3×56 g
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w(Fe)=×100%=×100%。
1.用0.010 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KMnO4溶液,该滴定实验不需要指示剂
B.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C.滴定管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
D.若滴定终止时,俯视读数,所测H2C2O4浓度偏低
答案 B
解析 因为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所以应使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KMnO4溶液;KMnO4溶液呈紫色,所以该滴定实验不需要指示剂,A正确;该实验不需要碱式滴定管,B错误;为防止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在滴定管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C正确;若滴定终止时,俯视读数,则读取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所测H2C2O4浓度偏低,D正确。
2.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图b的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 mL的酸性KMnO4溶液
B.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C.滴定管装入液体前不需用待装液润洗
D.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会使测定结果偏大
答案 D
解析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应该选用酸式滴定管(a)量取,b为碱式滴定管,故A错误;滴定过程中,为了及时判断滴定终点,眼睛要时刻注视锥形瓶中液体颜色的变化,不需要注视滴定管中液面,故B错误;为了避免待装液被稀释,滴定管装入液体前必须用待装液润洗,故C错误;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读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大,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D正确。
3.(2020·济南七校联考)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所选用的滴定管如图甲、乙所示,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指示剂
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乙
D
酸
碱
酚酞
乙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①明确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②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指示剂应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酚酞或甲基橙,不能选用石蕊。
4.常温下,用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的H2SO4溶液,所得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完全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分别是( )
A.1.0 mol·L-1,20 mL B.0.5 mol·L-1,40 mL
C.0.5 mol·L-1,80 mL D.1.0 mol·L-1,80 mL
答案 C
解析 滴定前H2SO4溶液的pH=0,则c(H2SO4)=0.5 mol·L-1,当pH=7时V(NaOH)=40 mL,通过计算可知原H2SO4溶液的体积为40 mL,故答案为C。
5.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答案 B
解析 A项,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待装液润洗才能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项,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锥形瓶内溶液中c(H+)越来越小,故pH由小变大;C项,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应停止滴定;D项,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所加标准NaOH溶液量偏多,使测定结果偏大。
6.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B.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杂质KOH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答案 A
解析 滴定终点俯视读数,标准液的体积偏小,则测定值偏低,故A符合题意;所用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所以配得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偏小,导致V(碱)偏大,即c(酸)偏高,测定值偏高,故B不符合题意;锥形瓶润洗,所用标准液的体积比正常值大,则测定值偏高,故C不符合题意。
7.(2020·广东珠海模拟)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答案 B
解析 依据曲线的起点可判断盐酸和NaOH的浓度均为0.1 mol·L-1,曲线a为NaOH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曲线b为盐酸滴定NaOH的滴定曲线,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既可用甲基橙也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8.(2020·浙江1月选考,23)室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中滴加0.100 0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lg 5=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B.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
D.V(NaOH)=30.00 mL时,pH=12.3
答案 C
解析 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呈中性,室温下pH=7,故A正确;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外,误差更大,故C错误;V(NaOH)=30.00 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且c(NaOH)==0.02 mol·L-1,即溶液中c(OH-)=0.02 mol·L-1,则c(H+)=5×10-13 mol·L-1,pH=-lg c(H+)=12.3,故D正确。
9.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甲不变,将乙蒸发掉一半水(溶质不析出),丙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然后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相同浓度的盐酸滴定,分别达到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是( )
A.V甲=V乙>V丙 B.V丙>V乙>V甲
C.V乙>V丙>V甲 D.V甲=V乙=V丙
答案 D
解析 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均为NaCl,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n(NaOH)相同,由原子守恒可知:n(NaOH)~n(H+)~n(NaCl),所以三者消耗HCl的物质的量相同,由于盐酸的浓度相同,根据V=可知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即V甲=V乙=V丙。
10.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又称莫尔盐,是常用的分析试剂。实验室用FeSO4和(NH4)2SO4两种溶液混合很容易得到莫尔盐晶体。为了确定产品中Fe2+的含量,研究小组用KMnO4(酸化)溶液来滴定莫尔盐溶液中的Fe2+。滴定时必须选用的仪器有( )
A.①④⑤⑥ B.②③⑦⑧
C.②④⑤⑥ D.④⑤⑥⑧
答案 A
解析 一般滴定实验均需要的仪器是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本实验中的KMnO4(酸化)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必须用酸式滴定管。
11.生产和实验中广泛采用甲醛法测定饱和食盐水样品中的NH含量。利用的反应原理为:4NH+6HCHO===(CH2)6N4H+(一元酸)+3H++6H2O。实验步骤如下:
①甲醛中常含有微量甲酸,应先除去。取甲醛a mL于锥形瓶,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b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管的初始读数为V1 mL,当锥形瓶内溶液呈微红色时,滴定管的读数为V2 mL。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试样c mL,静置1分钟。
③用上述滴定管中剩余的NaOH溶液继续滴定锥形瓶内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时,滴定管的读数为V3 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的指示剂可以选用酚酞溶液
B.步骤②中静置的目的是使NH和HCHO完全反应
C.步骤②若不静置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饱和食盐水中的c(NH)= mol·L-1
答案 C
解析 步骤①中用NaOH溶液滴定甲酸,滴定终点时生成甲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0~10.0,所以指示剂可选用酚酞溶液,故A正确;步骤②中静置1分钟的目的是使NH和HCHO完全反应,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步骤②若不静置,NH没有完全反应,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反应4NH+6HCHO===(CH2)6N4H+(一元酸)+3H++6H2O中产生的H+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3-V2)mL,则饱和食盐水中的c(NH)== mol·L-1,故D正确。
12.已知某NaOH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量1.00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
②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
③用0.100 0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并重复三次,每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0.50
20.60
2
25.00
6.00
26.00
3
25.00
1.10
21.00
请回答:
(1)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2)判断滴定终点到达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
c.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盐酸滴在锥形瓶外
d.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4)通过计算可知该烧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答案 (1)酸式滴定管的活塞 (2)滴入最后一滴盐酸后,锥形瓶中溶液由浅红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3)cd (4)80%
解析 (1)滴定时左手应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以便控制液体的流速,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该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2)由于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所以判断滴定终点到达时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盐酸后,锥形瓶中溶液由浅红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3)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变,测定值不变,a错误;在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会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测定值偏低,b错误;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盐酸滴在锥形瓶外,会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值偏高,c正确;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可知c(待测)偏高,d正确。(4)用0.100 0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三次,消耗盐酸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根据HCl~NaOH可知n(NaOH)=0.002 mol,则烧碱样品的纯度为×100%=80%。
13.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CO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制0.100 0 mol·L-1和0.010 00 mol·L-1的标准盐酸。
②将2~3滴酚酞加入未知浓度的10.00 mL Ba(OH)2溶液中,并用0.100 0 mol·L-1的标准盐酸进行滴定,结果用去盐酸19.60 mL。
③用测定的Ba(OH)2溶液吸收定量空气中的CO2。取Ba(OH)2溶液10.00 mL,放入100 mL容量瓶里加水至刻度线,取出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密闭容器内,并通入10 L标准状况下的空气,振荡,这时生成沉淀。
④过滤上述所得浊液。
⑤取滤液20.00 mL,用0.010 00 mol·L-1的盐酸滴定,用去盐酸34.80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标准盐酸时,需用下列哪些仪器?________(填字母)。
A.托盘天平 B.容量瓶
C.酸式滴定管 D.量筒
E.烧杯 F.胶头滴管
G.玻璃棒
(2)②操作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4)此空气样品中含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5)本实验中,若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注入第二种标准盐酸,并进行第二次滴定,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在第一次滴定的时候未润洗滴定管,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BDEFG (2)滴入最后一滴盐酸后,溶液由浅红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3)0.098 mol·L-1 (4)0.025% (5)偏大 (6)偏大
解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用的仪器有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及玻璃棒,即BDEFG。(2)将2~3滴酚酞加入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中,溶液呈红色,用0.100 0 mol·L-1的标准盐酸进行滴定,溶液由浅红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达到滴定终点。(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2HCl===BaCl2+2H2O,c[Ba(OH)2]×10.00 mL=×0.100 0 mol·L-1
×19.60 mL,解得c[Ba(OH)2]=0.098 mol·L-1。(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CO2===BaCO3↓+H2O,20 mL滤液中Ba(OH)2的物质的量为(34.80×10-3×0.01×)mol=1.74×10-4 mol,100 mL滤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1.74×10-4 mol×=8.70×10-4mol,原有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0.098 mol·L-1×10×10-3L=9.8×10-4mol,空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9.8×10-4mol-8.70×10-4mol=1.1×10-4mol,n(CO2)=n[Ba(OH)2]=1.1×10-4mol,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00%≈0.025%。(5)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注入第二种标准盐酸,导致第二次滴定盐酸浓度偏大,消耗的标准液盐酸体积偏小,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氢氧化钡物质的量偏大,计算结果偏大。(6)由于酸式滴定管没有润洗,导致第一次滴定盐酸浓度偏小,消耗的标准液盐酸体积偏大,计算出的氢氧化钡浓度偏大,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氢氧化钡物质的量偏大,计算结果偏大。
14.(2019·福建高三模拟)工业用亚硝酸钠通常含有Na2CO3,某工业杂志报道,对NaNO2含量的测定可以先测量出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再计算出NaNO2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称取5.300 g工业用亚硝酸钠样品,配制成100.00 mL 溶液。
第二步,用碱式滴定管取上述待测试样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试剂2~3滴,用
0.050 00 mol·L-1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不变化,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重复滴定两次。
(1)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待测试样后,要先排放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____(填字母)。
(2)滴定到终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滴定前后,HCl标准溶液的液面如下图,则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V=________;据此,杂质Na2CO3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3)已知:pH≤1时,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上述滴定过程中,NaNO2的存在并不影响测量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20.00 mL 8.00%
(3)滴定终点为NaHCO3,pH>7,NaNO2不会参与反应
解析 (1)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待测试样后,要先排放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B。(2)根据滴定前后的液面变化,可确定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 mL;杂质Na2CO3的质量百分数为×100%=8.00%。
第34讲 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 这是一份第34讲 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文件包含第34讲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讲义-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第34讲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分层练习-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第34讲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讲义-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第34讲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分层练习-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9滴定曲线和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9滴定曲线和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9滴定曲线和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含答案docx、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9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8章 第48讲 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8章 第48讲 酸碱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面,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