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民幸福,大国崛起,全球共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吃饱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以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传入中国时,福建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甘薯与玉米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 …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根据材料和课本回答,甘薯与玉米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并分析在中国推广的原因,以及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二)吃好 材料一 :拌椒末,大椒皮丝拌萝丝,加麻油、酱 油、渐醋;大椒酱,将大椒研烂,入甜酱、多加油炒 ; 辣椒肉,每肉一斤,醋一杯,盐四钱,蒸,临起加辣椒油少许。 ——(清)《调鼎集》 材料二: “番椒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 ------《本草纲目拾遗》 根据课本和材料回答: 辣椒原产地在哪里?什么时间怎样传入中国?
(三) 吃健康
画面上的人就是腓特烈大帝,18 世纪普鲁士的传奇君主。正是他, 将普鲁士由一个弱小方国打造成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进而成就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
材料一 当时欧洲的气候比现在寒冷,农业水平又低下,小麦本身产量低的原因。因此在当时,小麦的产量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下。 ——《论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材料二 马铃薯的生长,不受地域和自然条件限制,对人类和牲畜都有益无害。请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充分理解马铃薯的优点,并把它作为今春主要食品。 ——“腓特烈大帝的命令”材料三 因为“马铃薯”有“三坏”。简单来讲,就是吃了马铃薯之后,身体和心理可能都会生病。三坏:不光明正大、染毒阴影、《圣经》没有说。 ——《腓特烈大帝与马铃薯》
腓特烈大帝与推广马铃薯的原因是什么?他遇到了什么阻力?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物质基础,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重要支撑。端稳中国饭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物质基础。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结合材料和教材回答: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给世界和各地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没有玉米,就必须休耕:休耕,众人就饥饿不足。任何乡间居民若有此作物可以仰赖,可以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的牲口肥壮,就等于拥有一大宝物。 ——《哥伦布大交换》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可以推测辣椒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末清初,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 ——摘编自戴雄泽《漫话辣椒的起源和传播》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在北美地区,水稻仅有3%供本地消费,其余全都用于出口。玉米、番薯的上市贸易,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起到了平抑粮价的作用。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 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 ——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何炳棣、陈树平
4、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扩大了耕地面积,但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明清时期平均每年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18次,农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却增加了近3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交融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C.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D.政府推行以土地为主的赋税政策
2.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D.使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3.旧大陆禽畜的传入和繁衍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但也有人认为旧大陆禽畜的传入破坏了美洲的植被,损害了生态环境。这些看法反映了A.物种交流的影响的复杂性B.不同阶级的看法不同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艰难性D.人们看待问题的片面性
4.新旧两个世界的相遇,不妨看作是两个巨大而相对封闭系统的交汇——就像一条运河凿通两个湖泊之后,必然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鱼群相互游动。开放和交换可以带来积极的后果,但如果两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之灾。以下不符合这段话主旨的是A.美国白蛾入侵中国后,到处繁殖蔓延,破坏生态环境B.中国的大闸蟹随着船只“偷渡”到英国后,称霸河道C.病菌或入侵生物在新环境中出现爆发式增长D.物种交流推动全球粮食产量提高,使世界人口激增
5、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这说明A.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C.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6.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园子供养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平变化,工资较高的工人,特别是家里每个人都能挣点钱的那些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A.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B.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饮食结构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7、水稻在16世纪晚期被引入巴拿马,17世纪晚期被引入南卡罗莱纳。从而使得这两个地区分别成为西班牙和英国的古仓。在加勒比海沿岸大部分地区,水稻成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国人引进的印度劳工的居住地或西非奴隶集中居住的地方。由此可知A、西班牙和英国在美洲竞争激烈。B、拉美人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 C、殖民活动影响作物分布 D、拉美成为西班牙和英国的原材料提供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示范课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授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标要求,马铃薯,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我是谁,物种交流的特点,镜头穿帮,情境分析,学习聚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背景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美洲物种的外传,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外来物种的侵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