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寒假培优】8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原题.docx
    •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答案.docx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原题第1页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原题第2页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原题第3页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答案第1页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答案第2页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寒假培优】8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

    展开

    这是一份【寒假培优】8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文件包含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答案docx、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酸碱盐的性质与探究
    一、离子/物质的共存
    1.[邵阳中考]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O B.H+、Cu2+、NO
    C.NH、Fe3+、SO D.K+、Ba2+、Cl-
    【答案】D
    2.(2018·台州)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
    A.Na+、CO32-、SO42-         B.Cu2+、CO32-、SO42-
    C.Cl-、CO32-、SO42-         D.Na+、Ba2+、Cl-
    【答案】A
    3.(2019·宁波模拟)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Na+、Ba2+、Cl-、CO32-、SO42-中的若干种。现取100 毫升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加足量BaCl2溶液后,过滤,得干燥沉淀6.27克;②在沉淀中加足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33克;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CO32-、SO42-、Na+和Cl-,一定不含Ba2+
    B.一定含CO32-、SO42-和Na+,一定不含Ba2+,可能含Cl-
    C.一定含CO32-和SO42-,一定不含Ba2+,可能含Na+和Cl-
    D.一定含SO42-,一定不含Ba2+和CO32-,可能含Cl-和Na+
    【答案】B
    4.(2017·绍兴模拟)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种离子,分别为H+、Ag+、K+、Ba2+、OH-、Cl-、NO3-、和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________。
    【答案】H+、Ag+、Ba2+、NO3-
    5.某溶液中只含有K+、Cu2+、NO3-、SO42-四种离子,其溶液中离子的个数比为K+:Cu2+:NO3-=4:5:8 若设K+为4a个,则SO42-的个数为_________。
    【答案】3a
    6.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就收集了甲、乙、丙三家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取得的三家化工厂的污水均为无色、透明、均一的状态.
    (1)已知甲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a.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b.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
    (2)乙、丙两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共含有H+、Ag+、K+、Ba2+、OH﹣、Cl﹣、NO3﹣、CO32﹣8种离子,两种废水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乙工厂废水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丙工厂废水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________.
    【答案】(1)Ba2+、OH﹣;Fe3+、CO32﹣、SO42﹣ (2)H+、Ag+、Ba2+、NO3﹣

    二、离子/物质的鉴别
    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        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
    【答案】D
    2.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中,正确的是(  )
    A.Na2CO3、NaCl、KOH三种溶液,只用酸碱指示剂即可鉴别
    B.MgCl2、NaOH、HCl、Na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H4)2CO3、Ca(OH)2、BaCl2、HCl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Fe2O3、CuO、C、Fe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答案】C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①NaCl、BaCl2、CuSO4、NaOH、NH4NO3 ②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NaOH、FeCl3、MgSO4、BaCl2、KCl ④AgNO3、HCl、K2CO3、NaCl、BaCl2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答案】C
    4.(2017九上·湖州月考)现有①  NaOH溶液、②  KCl溶液、③ MgCl2溶液、④  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答案】D

    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
    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乙:只用水,就有办法鉴别NH4NO3、 NaOH、 CaCO3和NaCl四种溶液;
    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只有甲的可行   B.只有乙和丁的可行   C.只有乙的不可行   D.都可行
    【答案】D


    三、物质的推断
    1.(2020·杭州模拟)小金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滤液变为红色。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一定过量
    B.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滤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钠一定过量
    C.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滤渣一定全部溶解
    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一定会产生大量气泡
    【答案】C
    2.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Mg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沉淀物6.27g,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Cl-        B.100mL溶液中K+的质量小于2.34g
    C.一定存在K+        D.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Mg2+
    【答案】C
    3.(2019·杭州模拟)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②取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③取实验①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人CO2,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白色粉末。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       B.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
    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     D.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 NaOH
    【答案】D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人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
    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
    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
    【答案】C
    5.固体混合物A是由Mg、CuO、Na2SO4、Na2CO3、BaCl2、Ba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推断:
    (1)气体B是________ .
    (2)固体A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 .
    (3)滤液D中一定有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
    (4)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 种.
    【答案】氢气;碳酸钠;硫酸镁、硫酸铜;6
    【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氧化铜、镁、硫酸钡;氧化铜、镁、氯化钡;氧化铜、镁、硫酸钡、硫酸钠;
    氧化铜、镁、氯化钡、硫酸钠;氧化铜、镁、硫酸钡、氯化钡;氧化铜、镁、硫酸钡、氯化钡、硫酸钠】

    6.(2020·富阳模拟)某溶液可能含CuSO4、HCl、MgCl2、Na2CO3中的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反应中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________。
    (3)a中溶液含有________种溶质。
    (4)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1)Mg(OH)2
    (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图象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
    (3)2
    (4)HCl、MgCl2

    7.(2020·湖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人1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________。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2HCl+Na2CO3=2NaCl+CO2↑+H2O
    (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解:设固体粉末中含碳酸钠x克,与碳酸钠反应消耗HCl y克, 同时生成NaCl z克:
    2HCl+
    Na2CO3=
    2NaCl+
    CO2↑+H2O
    36.5×2
    106
    58.5×2
    44
    y
    x
    z
    100+9.3-107.1
    解得:x=5.3(克)
    y=3.65(克)
    z=5.85(克)
    设固体粉末中含氢氧化钠a克,与盐酸反应后生成NaCl b克
    HCl+
    NaOH=
    NaCl +H2O
    36.5
    40
    58.5
    100×7.3%-3.65
    a
    b
    解得:a=4(克)
    b=5.85(克)
    因为固体总质量为9.3克,等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质量和,所以固体中无氯化钠。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85+5.85107.1 ×100%=10.9%
    8.(2018九下·金华月考)现有 HCl 与 CaCl2 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 HCl 和 CaCl2 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 1 所示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
    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 溶液质量增加 4.4g;
    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10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混合溶液中 CaCl2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若在 100g 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 10.6%的 Na2CO3 的溶液,请在图 2 中画出加入 Na2CO3
    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

    【答案】(1)4.4g
    (2)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111
    106
    100
    x
    y×10%
    10g
    p%=11.1/100=11.1%
    y=100g
    (3)如图所示:
    Na2CO3+2HCl= NaCl+H2O+
    CO2↑
    106
    44
    Z×10.6%
    4.4g
    z=100g


    四、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分析,天平平衡等
    1.(2020·宁波)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至A点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40g
    B.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
    C.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280.4g
    D.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23.4g
    【答案】D
    2.(2016·温州)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10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要想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①56 g Zn和Fe2O3的混合物  ②100 g MgCO3和Al的混合物
    ③84g Mg和Fe的混合物  ④100 g BaCO3和Cu的混合物
    A.①③      B.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3.(2016·绍兴)现有10克CuO和ZnO的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不能确定CuO质量分数的是(  )
    A.将混合物与足量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质量的增加值
    C.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D.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答案】C
    4.(2020·江北模拟)现有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pH=7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小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答案】C
    5.(2020·衢州)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₂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答案】产生气泡;氯化钠和氯化钙

    五、酸碱盐的性质探究
    1.(2020·富阳模拟)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图:

    分析该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加适量HCl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操作Y________。
    (4)选择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Na2CO3
    (2)除去多余的CO32-和OH-
    (3)蒸发结晶
    (4)会引进新的杂质KCl或K+
    2.(2017·湖州)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少的方向进行.
    ②了解到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 1 )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请说明理由.________
    ( 2 )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AgC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得出结论】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使银离子全部沉淀;KI+AgCl=AgI↓+KCl;小于 

    3.(2020·越城模拟)如图,关闭阀门K2,缓缓打开阀门K1,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轻轻震荡,发现溶液仍显红色;然后,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液体沿导管慢慢流入烧瓶,开始时瓶中无明显变化,后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当氢氧化钠液进人烧瓶时,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
    因为生成的Na2CO3显碱性且NaOH反应有剩余,所以溶液仍显红色:
    该反应导致烧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稀盐酸被压入烧瓶,
    并先与NaOH反应:HCl+NaOH=NaCl+H2O,反应无明显现象,
    后与Na2CO3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所以有气泡生成,
    反应后烧瓶中不再含有碱性物质,所以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4.(2020·杭州)一种制备氢氧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MgCl2和NaOH按恰好完全反应的比例加料

    (1)写出步骤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x=________
    (3)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也能制得氢氧化镁的是________
    ①盐酸  ②氯化钙    ③氨水   ④硫酸镁
    【答案】(1)MgCl2+2NaOH=Mg(OH)2↓+2NaCl (2)280 (3)氯化钠(或NaCl) (4)③
    5.(2019·杭州)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A滴有酚酞的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_______b%(选填“>” “=” “<”)
    【答案】(1)Na2CO3
    (2)B中CO2气体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装置内气压下降,小于外部气压,气流从风哨进入
    (3)>

    6.(2020·温州模拟)同学们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饮用加热后产生水垢较多的水容易患结石病。查阅资料发现:产生水垢的天然泉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较多,水中阴离子有以下三种,它们形成的盐的溶解性如下表:
    阳离子/阴离子
    OH-
    CO32-
    HCO3-
    Ca2+
    微溶
    不溶

    Mg2+
    不溶
    微溶

    水垢是天然泉水在煮沸过程中形成的固体难溶物,小明对水垢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如下:
    ①取水垢样品2克研磨成粉末状放入烧杯,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
    ②分别取上层清液各2毫升加入两只试管,向两只试管中各自滴加酚酞试剂和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
    ③取6克粉末样品放入图甲的B装置,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逐滴滴入稀盐酸并持续缓慢继续通入空气。实验中用台秤测量装置D的质量变化,示数如图乙。

    (1)上述探究过程中的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水垢样品的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________。
    (2)步骤③中前后两次分别通入空气的目的分别是什么?________。
    (3)若水垢中只含有氢氧化镁和碳酸钙两种固体,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说法验证:探访社区医生等专家后,同学们了解到结石的成分和成因很多。且煮沸过程中,钙、镁离子经过化学变化转化成了不溶的固体沉淀,大大减小饮用水中的离子浓度。说明这种说法不科学。
    【答案】(1)清液中加盐酸无明显现象,D质量增加
    (2)反应前是为了去除B容器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反应后是为了将B容器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
    (3)解:设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x=44(130.4−128.2)
    x=5克,
    则氢氧化镁质量分数为:(6-5)/6×100%=16.7%

    7.(2020·宁波模拟)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锌跟稀硫酸的反应,小明对实验后试管中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他先用pH试纸测得反应后剩余溶液的pH=1,然后往该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发现当他滴下第一滴溶液后,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沉淀质量随滴加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BC段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当老师将稀硫酸加入有锌粒的试管后,随着反应的进行,锌粒有上浮到液面的现象,请解释此现象。
    【答案】(1)BaSO4,Zn(OH)
    (2)当硫酸滴入有锌粒的试管后,Zn+H2SO4=ZnSO4+H2,反应生成硫酸锌的溶液密度大于了原溶液密度,同时生成了氢气,在锌粒表面形成了气泡,根据F=ρgV,ρ变大,V也变大。使浮力增大到大于重力,所以就出现上浮现象

    8.(2020·鄞州模拟)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因敞口放置可能已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产生了兴趣,想通过实验测定其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一)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同学称取15.5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请回答: 小组同学判断石灰水是否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2)根据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二)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往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会依次发生以下两个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实验方案:该小组同学称取15.5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并称得锥形瓶及样品的总质量50.50g,再将175.00g7%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加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用电子秤称得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
    75.5
    100.50
    125.50
    150.50
    173.30
    196.10
    221.10
    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碳酸钠(或碳酸钾)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
    2NaOH
    106
    100
    x
    10.00g
    106x=10010.00g 解得:x=10.60g
    Na2CO3%= 10.60g15.50g ×100%≈68.4%
    (3)175.00g7.3%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每份稀盐酸溶液质量为25.00g,第五次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第七次加入的盐酸溶液未参与反应。
    MCO2=50.50g+175.00g-221.10g=4.40g
    设反应生成4.40gCO2需要消耗盐酸溶液质量为y
    Na2CO3+
    2HCl=2NaCl+H2O+
    CO2↑

    73
    44

    7.3%y
    4.40g
    737.3%y=444.40g 解得:y=100.00g
    因此前四次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稀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75.00g-100.00g-25.00g=50.00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NaOH+
    HCl=NaCl+H2O
    40
    36.5
    z
    50.00g×7.3%
    40z=36.550.00g×7.3% z=4.0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4.0g15.5g×100%=25.8%

    9.(2019·台州模拟)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牙膏摩擦剂一般由①CaHPO4  ②CaCO3  ③Al(OH)3    ④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牙膏中的摩擦剂应具备的性质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易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坚硬   ④柔软    ⑤颗粒较大    ⑥颗粒较小
    (2)人的口腔中唾液的pH为6.6~7.1,若酸性增强会影响龋齿。如图是木糖醇与蔗糖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pH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有利于牙齿健康,原因是________。

    (3)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将适量的该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则证明该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的混合物。
    (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该品牌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省去装置甲和丁②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③在乙和丙之间再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④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⑤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5)取20g该牙膏样品充分溶解、静置、过滤,用10%的稀盐酸测定得到的固体成分。测定过程中,剩余固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分别如图所示,试计算该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②③⑥
    (2)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木糖醇分解产物的pH比蔗糖分解产物的pH更大,故木糖醇在口腔中作用时产生的物质酸性弱,利于牙齿健康
    (3)部分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4)③⑤
    (5)剩余的固体是二氧化硅,其质量为4.6g 设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x   
    36.5g×10%
    100x=7336.5×10% x=5g
    该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 5g+4.6g20g ×100%=48%

    10.(2020·南浔模拟)螺壳中含有碳酸钙,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1)往左边容器中放入碎螺壳并注入稀盐酸,如果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右边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以证明螺壳中含有碳酸钙。小科的检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小科收集螺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并用如图乙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反应,在广口瓶中先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适量稀盐酸,预期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用气球的形状变化来表示,这种方法在科学上称为转换法,下列与这种研究方法不相同的是           。

    A.甲: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B.乙: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C.丙:研究宇宙膨胀和星系运动的特点
    D.丁: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
    【答案】(1)不正确,只能证明含有碳酸盐,不能证明有碳酸钙
    (2)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3)C

    六、数轴型计算
    1.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c点溶液的pH>7
    C.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D.x值为106.0
    【答案】C
    2.(2019·杭州模拟)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被,所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C.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  D.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答案】D
    3.(2019·宁波模拟)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氯化铜、盐酸、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取固体粉末18g,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往其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初期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在反应      B.固体中含有氯化铜13.5g
    C.固体粉末中含有氯化铜、盐酸        D.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内有氯化铜、硝酸钠、氯化钠
    【答案】C,D
    4.(2020·嘉兴)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酸剂药物,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等症状。复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他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先将复方碳酸氢钠片制成粉末,取10克分多次放入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________,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
    (2)计算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3)计算10克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有气泡产生
    (2) m CO2=100g+10g-105.6g=4.4g 设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x。
    NaHCO3+HCl=NaCl+H2O+
    CO2↑
    84
    44
    x
    4.4g
    84x = 444.4g x =8.4g     NaHCO3%= 8.4g10g ×100%=84%
    (3)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 y
    NaHCO3+HCl=
    NaCl+H2O+
    CO2↑
     
    58.5
    44
     
    y
    4.4g
    58.5y = 444.4g y=5.85g NaCl%= 5.85g105.6g ×100%=5.5%

    5.(2019·绍兴)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天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X的pH__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大于 (2)Mg(OH)2+H2SO4=MgSO4+2H20 (3)Ba(OH)2和NaOH
    (4)设加入20克硫酸镁溶液时,生成Mg(OH)2沉淀的质量为x。
    Ba(OH)2+
    MgSO4=BaSO4↓+
    Mg(OH)2↓

    120
    58

    20克×6%
    x
    120:58=1.2克:x   解得x=0.58克 M2=4.66克+0.58克=5.24克

    6.(2020·平湖模拟)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________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___。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答案】(1)4.4 (2)NaCl和HCl
    (3)设原混合物中有碳酸钠为x克,反应生成氯化钠为y克。
    Na2CO3+
    2HCl=
    2NaCl+H2O+CO2↑
    106
    73
    117
    x
    73×10%
    y
    106/73=x/73×10%        x=10.6克
    73/117=73×10%/y         y=11.7克
    总的溶质(氯化钠)的质量=(22.3-10.6)克+11.7克=23.4克
    答: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3.4克

    7.(2020·路桥模拟)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BaCO3,K2SO4、CuSO4、K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K2CO3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取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1)【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2)【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80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300g溶液, 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计算刚好停止产生沉淀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
    ②通过计算确定80g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出物质组成及其质量)
    【答案】(1)K2CO3;BaCO3
    (2)设恰好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消耗的NaOH的质量为x,
    2NaOH+CuSO4=Na2SO4+
    Cu(OH)2↓
    80
    98
    x
    39.2g
    80x=9839.2 X=32g m= 32g8% =400g
    答:恰好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
    |解:设混合物中CuSO的质量为y
    2NaOH+
    CuSO4=Na2SO4+
    Cu(OH)2↓

    160
    98

    y
    39.2g
    160y=9839.2g y=64g mK2SO4=80g-64g=16g
    答:80g固体粉末中含有64gCuSO4和16gk2SO4。

    8.(2019·天台模拟)实验室有一瓶做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现取Wg样品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向烧杯中逐滴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回答: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与P点对应的溶液溶质是______。
    (2)W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在往烧杯内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各个量随盐酸质量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有     (可多选)。
    A. B. 
    C. D.
    【答案】(1)22;NaCl、NaOH、Na2CO3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a,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
    Na2CO3+
    2HCl=2NaCl+H2O+
    CO2↑
    106
    73
    44
    a
    X
    2.2g
    a=5.3g      X=3.65g HCl2%=3.65/50=7.3%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b
    NaOH+
    HCl=NaCl+H2O
    40
    36.5
    b
    10.95g
    b=12g 故W=12g+5.3g=173g, NaOH%=69.4%
    (3)C,D





    六、表格型计算
    1. 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氯化钙质量/g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碳酸钙的质量/g
    1
    5.55
    200
    5
    2
    11.1
    200
    10
    3
    22.2
    200
    20
    4
    33.3
    250
    25
    5
    55.5
    400
    X
    (1)哪几次实验中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________。
    (2)表中X的值是________。
    (3)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1、2(2)40(3)10.6%

    2.[2019·金华]为探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中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 g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少的质量情况如下表。
    放置时
    间/h
    烧杯中物质减少的质量/g

    饱和氯化
    钠溶液
    饱和硝酸
    钾溶液
    7.3%的稀
    盐酸
    24
    1.85
    0.61
    0.72
    1.35
    48
    3.70

    1.44
    2.80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________。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 h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少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48 h的稀盐酸5.00 g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 g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 h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
    【答案】(1)1.22  (2)不变
    (3)设敞口放置48 h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OH + HCl===NaCl+H2O
    40 36.5
    5.5 g×8% 5 g×x

    x=8.03%>7.3%(其他解法也可)
    答:敞口放置48 h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3.(2020·绍兴)将12.9克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
    (1)表格中m的数值是________。
    (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应是在第________次实验。
    (3)固体混合物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请画出上述过程中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
    【答案】(1)6 (2)4
    (3)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为x
    Na2CO3+CaCl2=2NaCl+
    CaCO3↓
    106
    100
    x
    10克
    106x=10010克求得x=10.6克 Na2CO3%=(10.6克/12.9克)×100%=82.2%
    (4)

    4.(2017·宁波)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4)求表中m的值。
    【答案】(1)一和二
    (2)第一组中产生CO2质量m=103.0g-101.9g=1.1g
    设3.0g混合物中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
    CO2↑+H2O
    100
    44
    x
    1.1g
    10044=x1.1g x=2.5g
    3.0g混合物中氯化钙质量为3.0g-2.5g=0.5g
    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2.5g:0.5g=5:1
    (3)105.5
    (4)解法1:第三组实验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未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总质量:
    100.0g+9.0g-105.0g=4.0g
    9.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2.5g×3=7.5g
    CaCO3+2HCl=CaCl2+
    CO2↑+H2O
    100
    44
    7.5g-m
    4.0g-m
    10044=7.5g−m4.0g−m 解得:m=1.25g 答:m的值是1.25g。
    解法2:据前三次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可知:质量为m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使溶液质量增加:103.8g+(103.8g-101.9g)-105.0g=0.7g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0.7g
    CaCO3+2HCl=CaCl2+
    CO2↑+H2O
    100
    44
    m
    m-0.7g
    10044=mm−0.7g 解得:m=1.25g 答:m的值是1.25g。


    相关试卷

    【寒假培优】9 金属与物质转换(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

    这是一份【寒假培优】9 金属与物质转换(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文件包含金属与物质转换答案docx、金属与物质转换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培优】6 欧姆定律与计算(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

    这是一份【寒假培优】6 欧姆定律与计算(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文件包含欧姆定律与计算答案docx、欧姆定律与计算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培优】5 功和功率(机械能守恒)(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

    这是一份【寒假培优】5 功和功率(机械能守恒)(原卷+答案版)—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专题集训,文件包含功和功率机械能守恒原题docx、功和功率机械能守恒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