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内江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检测题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伟大的化学家。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匹配的是
A. 侯德榜——工业制备烧碱 B. 勒夏特列——化学平衡的移动
C. 哈伯——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D. 盖斯——反应热的计算
【答案】A
【解析】
【详解】A.侯德榜先生的贡献是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而不是烧碱,A符合题意;
B.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又称勒夏特列原理,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勒夏特列提出,B不符合题意;
C.哈伯利用N2与H2反应合成氨,哈伯因为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C不符合题意;
D.盖斯先生的贡献是提出了盖斯定律用于计算反应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2. 钛有“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全能金属”、“现代金属”的美称。镁与熔融的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B. 结构示意图:
C. 的电子式:
D. 熔点是,沸点是,可溶于苯和,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钛是22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则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A错误;
B.Cl-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MgCl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正确;
D.TiCl4熔、沸点低,可溶于苯和CCl4,由此可判断TiCl4是由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
B. (R原子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
C. 分子中含极性键数目一定是
D. (金刚砂)中含有个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C2H6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1mol乙烷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1mol×7=7mol,故A正确;
B.1个R2+含有电子数为:A-N-2,则a mol的R2+(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a(A-N-2)NA,故B正确;
C.物质的量为,C2H6O存在同分异构,可能为CH3CH2OH,也可能为CH3OCH3,CH3CH2OH分子中含有极性键数目为7,CH3OCH3极性键数目为8,故C错误;
D.1mol金刚砂中含4molSi-C键,即含4NA个,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状态肯定不同
B. 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的元素的族序数一定为
C. 镁原子由时,原子释放能量,光谱仪摄取到吸收光谱
D. 硅原子有1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肯定不同;但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有可能相同,如2p能级只容纳2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A错误;
B.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的元素若为ⅢB-VIIB,其族序数为外围电子中d、s能级含有电子数目之和,族序数一定为x+y,若为IB族、IIB族元素,族序数等于外围电子排布中s能级中的电子数为y,B错误;
C.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Mg原子3s2能级上的2个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3p2能级上,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光谱仪摄取到吸收光谱,C错误;
D.硅是1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同,因此有1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D正确;
故选D。
5. 、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化学方程式中涉及的第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 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6
C. 分子中含有键,其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杂化
D. 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其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组成氨基酸锌的C、N、O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N>C,则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A正确;
B.中心离子具有空轨道,配体具有孤电子对,中心离子为Fe2+,价电子排布式为3d5,由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价电子排布图为:,配位体是CN-、配位数为6,B正确;
C.HCN分子结构式为H-C≡N,单键为σ键,三键含有1个σ键,分子中含有2个σ键,1molHCN分子中含有2mol σ键,碳原子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2,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C正确;
D.K2CO3的阴离子中C原子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3+0=3,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错误;
故选:D。
6.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递增,其中Y与Z同主族。X与Y、Z与W均可形成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且Z与W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Z>Y>X
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W
C. 元素Z和W均存在两种以上的含氧酸
D. 电负性:Z>W;第一电离能:Z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递增,Z与W形成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推断Z是S元素,W是Cl元素,形成S2Cl2;Y与Z同主族,Y是O元素,形成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是H2O2,X是H元素。故推断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S元素、W是Cl元素,据此答题。
【详解】A.原子电子层数多半径较大,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多的半径较小,H、O、S、Cl半径:S >Cl> O > H,A错误;
B.Y、Z、W气态氢化物H2O、H2S、HCl的热稳定性H2O>HCl> H2S,B错误;
C.元素Z的含氧酸有HClO4、HClO3 HClO2 HClO等和W的含氧酸有H2SO4、H2SO3、 H2S2O3等,C正确;
D.电负性:Cl> S;第一电离能:S < Cl,D错误;
故答案选C。
7. 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含、、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的化学式为
B. 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
C. 配位键存于、原子之间
D. 硼砂晶体中的化学键只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1,3,5,6代表氧原子,2,4代表B原子,2号B形成3个键,则B原子为sp2杂化,4号B形成4个键,则B原子为sp3杂化;3号氧原子形成2个单键,钠离子与Xm-形成离子键,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观察模型,1,3,5,6代表氧原子,2,4代表B原子,可知Xm-是(H4B4O9)m-,依据化合价H为+1,B为+3,O为-2,可得m=2,则Xm-的化学式为:(H4B4O9)2-,故A错误;
B.根据图知,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的采用sp2杂化、是4的采用sp3杂化,故B正确;
C.含有空轨道的原子和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易形成配位键,B原子含有空轨道、O原子含有孤电子对,4,5(或5,4)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故C错误;
D.硼砂晶体中有离子键、配位键和共价键三种化学键,故D错误;
故选B。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轨道的形状为哑铃形,、、的伸展方向不同,能量也不相等
B.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也越大
C. 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的元素位于第4周期ⅤA族,是p区元素
D. 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故含有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
【答案】C
【解析】
【详解】A.p轨道均为纺锤形,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空间延伸方向不同,所以、、的能量相等,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左向右有增大趋势,但第ⅢA族第一电离能小于第ⅡA族,第Ⅴ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ⅥA族,所以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与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B错误;
C.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最后填充P原子,是p区元素,故C正确;
D.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但每个共价键被两个C原子共用,故含有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D错误。
故本题选C。
9. 下列是典型晶体的结构示意图,从①到④对应正确的是:
A. 金刚石 Cu B. 金刚石 Cu
C. NaCl 金刚石 D. Cu 金刚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中只有一种原子,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Cu,②中顶点为AB2型分子,如CO2,③中只有一种原子,且一个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正四面体构型,如金刚石,晶体硅,④中有两种微粒,个数比为1:2,为AB2型分子,综上分析,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凡是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未必就是化学反应
D. C(石墨,s)=C(金刚石,s),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任何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发生,反应类型与反应条件无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够发生,A错误;
B.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例外,如C与CO2在高温下生成CO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吸热反应;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产生H2O和O2,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但是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
C.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化学键发生断裂,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断裂化学键需吸收能量,生成物化学键形成会释放能量,因此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未必就是化学反应,如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量,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物质溶解过程是物理变化,也伴有能量变化,C正确;
D.C(石墨,s)=C(金刚石,s),说明金刚石含有的能量比石墨高,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金刚石不如石墨更稳定,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1.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反应原理为:2SO2+O22SO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选择适宜的条件,SO2和O2就能全部转化为SO3
B. 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 由反应可知,2mol SO2的能量大于2mol SO3的能量
D. 工业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为可逆反应,所以尽管选择适宜的条件,SO2和O2也不能全部转化为SO3,故A错误;
B.达到平衡后,反应没有停止了,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并不为零,故B错误;
C.因为为放热反应,由反应可知,2mol SO2和1mol O2的总能量大于2mol SO3的总能量,故C错误;
D.工业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为了提高产率和效率,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故D正确;
故答案:D。
1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已知在、下,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B. 、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 甲烷的燃烧热为,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D.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则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1g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kJ热量,则1molH2燃烧放热242KJ,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 ∆H=-242 kJ/mol,故A错误;
B.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0.5molN2和1.5mol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量小于1mol,则N2和H2生成2molNH3(g)时放热大于38.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H<-38.6 kJ•mol-1,故B错误;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生成的水应为液态,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故C正确;
D.中和热是25℃、101kPa时,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的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D错误;
故选:A。
13. 已知反应: 2NO(g)+Br2(g)2NOBr(g) ΔH=-a kJ·mol-1(a>0),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NO(g)+Br2(g)NOBr2(g)快
②NO(g)+NOBr2(g)2NOBr(g)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 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1
D 增大 Br2(g)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故A错误;
B. NOBr2是中间产物,而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
C. 正反应放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1,故C正确;
D. 增大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4. 一定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A(g)+3B(g) ⇌ 4C(g),下列叙述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②v(A)∶v(B)∶v(C)=1∶3∶4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C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⑤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4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A. ②③④⑤⑥⑦ B. ③④⑦
C. ③④⑥⑦ D. ①③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气体物质的量不变,质量守恒,所以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①错误;
②在任何情况下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②错误;
③当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浓度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正确;
④C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④正确;
⑤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决定于开始加入物质的多少和反应程度,与平衡状态无关,⑤错误;
⑥混合气体质量守恒,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错误;
⑦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⑦正确;
可见能够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叙述是③④⑦,故合理选项是B。
15.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反应达平衡后,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B.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C. 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 红棕色的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反应容器体积,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平衡不移动,由于体积减小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符合题意;
B.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不符合题意;
C.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高压(20-50 Mpa)条件,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
D.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是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导致,后变浅是加压平衡2NO2N2O4正向移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6.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B. 反应: ,增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 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 平衡常数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K不变,如果是改变浓度、压强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虽然增大,但K不变,如果是改变温度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所以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B.反应的平衡常数K只和温度有关,增加,平衡左移,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但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积之比,平衡常数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17. 下列有关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的说法合理的是
A. 用图甲装置可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B. 向图乙盛有水的试管A中加入某固体,若注射器的活塞右移,说明A中发生了放热反应
C. 用图丙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用图丁装置蒸发饱和食盐水获得氯化钠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和热测定的实验需要在中间放置环形玻璃搅拌棒,方便搅拌以加快反应,A错误;
B.某些固体溶于水也会释放出能量,如NaOH溶于水放热,因此不一定会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
C.用图丙探究温度对于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的影响,冷水中,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热水中红棕色加深,c(NO2)增大。C正确;
D.蒸发饱和食盐水获得氯化钠晶体应该在蒸发皿中进行而不是在坩埚,D错误。
故本题选C。
18.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4NH3(g)+5O2(g)4NO(g)+6H2O(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含量降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含量降低;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
【详解】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含量降低,图像与实际符合,故A正确;
B.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含量降低,图像与实际符合,故B正确;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缩短,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含量降低,图像与实际不符合,故C错误;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图像与实际符合,故D正确;
答案选C。
19.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 ,M的物质的量分数(M%)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等压下温度升高,M的物质的量的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已知p1>p2,由图示可知,等温下压强越大,M的物质的量的分数越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即a+b<c+d,故,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
20.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1:3,以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0.2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方程式中,x=3
B. 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1mol/(L·min)
C. 达平衡时,A转化率为75%
D. 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为3:4(不考虑温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有 ,解c=4a,2a=0.5mol/L ,则a=0.25mol/L,c=1mol/L, ,则x=4。
A.经计算,x=4,A错误;
B.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05mol/(L·min),B错误;
C.达平衡时,A转化率为 ,C正确;
D.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D错误;
故选C。
21. 在10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X、Y、Z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Z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0~4 min时,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 mol·L−1·min−1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 由T1向T2变化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0~4 min时,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故A错误;
B.X和Y是反应物,Z为生成物,它们改变量分别为0.8mol、0.4mol、0.4mol,因此该反应方程式为2X(g)+Y(g)Z(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故B正确;
C.由T1向T2变化时,是正向建立平衡的阶段,还未达到平衡,因此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从T3向T4变化时,温度升高,Z%在逐渐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二、填空题(包括四个大题,共58分)
22. I.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中有很多用处。一些硼的卤化物的沸点如图所示:
卤化物
沸点/℃
12.5
90
完成下列填空:
(1)硼原子的核外共有___________种形状不同的电子云;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上表中三种卤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由此推断的键角为_____。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解释表中三种卤化硼沸点存在差异的原因:________。
II.硼酸是一种具有防腐作用的弱酸,其电离过程的微观图示如下:
(4)含氧酸的通式一般可以表示为,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有关,越大,酸性越强。据此判断,与酸性接近的含氧酸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b. c. d.
(5)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硼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在氧化剂存在下,硼和强碱共熔发生如下反应:
配平上述反应_____。该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体系中属于弱电解质的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 ②. 4s24p5
(2) ①. 120° ②. 非极性分子
(3)分子量存在差异 (4)ab
(5)
(6) ① 223=23 ②. N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B为5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共有2种形状不同的电子云;Br原子为第四周期第ⅦA族原子,价电子有7个电子,价电子排布为4s24p5;
【小问2详解】
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
【小问3详解】
、和都是分子晶体,组成结构相似,分子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沸点依次增高;
【小问4详解】
可以表示为,a.可以表示为;b.可以表示为;c.可以表示为;d.可以表示为;故和与的非羟基氧个数相同,酸性接近,故答案为:ab;
【小问5详解】
硼酸为一元弱酸,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硼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B从0价升高到+3价,失去3mol电子,中+5价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到+3价,得到电子2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3mol2=2mol3,223=2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故N元素被还原;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该反应体系中属于弱电解质的物质是H2O,电子式为: ;
2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之间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溶液(含硫酸)
溶液
A
293
2
4
0
B
2
3
8
C
313
2
0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________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填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较慢,溶液变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B组实验,测定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溶液的温度,结果如表:
时间/s
0
2
4
6
8
10
温度/
20
21
21
22
22
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答案】(1) ①. 反应物浓度 ②. 1 ③. 293 ④. B、C
(2) ①.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②. 8.33×10-4mol•L-1•s-1
(3)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4) ①. 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 ②. 催化剂 ③. 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实验A、B中H2C2O4溶液的体积不同,故是要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控制唯一变量要求可知,其中V1=1mL,T1=293K,实验B、C的反应物的浓度相同,温度不同,故通过实验B、C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反应物浓度;1;293;B、C;
【小问2详解】
实验A、B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且A中H2C2O4的浓度大于B中,实验B、C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且C所处温度高于B,故若t1<8,时间越短表示反应速率越快,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KMnO4)= mol•L-1•s-1=8.33×10-4mol•L-1•s-1,故答案为: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8.33×10-4mol•L-1•s-1;
【小问3详解】
H2C2O4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故答案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小问4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知,8s时温度不最高,但8s前突然褪色,说明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KMnO4与H2C2O4反应生成硫酸锰,锰离子有催化作用,所以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作用,要想验证锰离子的催化作用,在做对比实验时同时加入硫酸锰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即可,故选D,故答案为: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催化剂;D。
24. 氟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的熔点为,熔化呈液态时能导电。的熔点为,能升华,熔化呈液态时不导电;
①中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_区,已知、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前者高于后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熔点比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氟锑酸,是一种超强酸),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_________(分子、离子各写一种)。
(3)工业上电解制取单质铝,常利用冰晶石降低的熔点。通常将和一同溶于氢氟酸来制取冰晶石,反应时放出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硒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乙图为甲图的俯视图,若A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则D点坐标为_________。
(5)的晶胞如图所示,密度为,相邻的两个的最近核间距为,则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列出代数式,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1) ①. 3d10 ②. ds ③. Z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Cu失去一个电子内层达到饱和,再失去一个电子比较困难,Zn失去一个电子价层变为3d104s1,再失去一个电子比Cu+容易,所以Cu的第二电离能大于Zn的第二电离能 ④. CuF为离子晶体,CuCl为分子晶体,一般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比分子晶体高
(2) ①. V形 ②. H2O
(3)2Al(OH)3+3Na2CO3+12HF═2Na3AlF6+3CO2↑+9H2
(4)
(5)ρa3NA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Cu元素为29号元素,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Cu+,所以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铜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B族,所以属于ds区;Cu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1,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Cu+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3d轨道为全充满状态,而Zn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2,4s2结构较稳定,失去一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1,4s1结构不稳定,所以再失去一个电子时,Zn+更容易,即铜的第二电离能高于锌的第二电离能;
②CuCl的熔点为426℃,熔化时几乎不导电,应为分子晶体,而CuF为离子晶体,一般而言,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比分子晶体高,所以CuF比CuCl熔点高;
【小问2详解】
[H2F]+的中心原子F原子孤电子对数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4,离子空间构型为V形;用O原子替换F原子与1个单位正电荷可得与[H2F]+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H2O;
【小问3详解】
将Al(OH)3和Na2CO3一同溶于氢氟酸来制取冰晶石,反应时放出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3Na2CO3+12HF═2Na3AlF6+3CO2↑+9H2;
【小问4详解】
A点坐标为(0,0,0),B点坐标为,则A原子位于坐标原点,B原子在坐标轴正方向空间内,由图乙可知D原子也在坐标轴正方向空间内,且到x轴、y轴、z轴的距离分别为、、,则D点坐标为:;
【小问5详解】
根据晶胞图,1个晶胞中有Ca2+数为8×+6×=4、F-数是8,设CaF2的摩尔质量数值为M,则晶胞质量为4×g,相邻的两个Ca2+的最近核间距为acm,则晶胞棱长为a cm,CaF2的密度为ρg•cm-3,则4×g=(a cm)3×ρg•cm-3,解得:M=ρa3NA。
25. 2021年10月27日,以“探索与展望第五次工业革命中时尚产业的方向和绿色共识”为主题的2021气候创新·时尚峰会在柯桥举行。大会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共同构建新型世界纺织产业命运共同体。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ⅰ.
ⅱ.
已知在某种催化剂的作用下,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则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
(2)将的混合气体充入反应器中,气体总压强为,平衡时、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时,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某种催化剂催化加氢合成乙烯的反应时,所得产物含、、等副产物。若在催化剂中添加、、助剂后(助剂也起催化作用)可改变反应的选择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添加不同助剂,经过相同时间后测得转化率和各产物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
助剂
转化率/%
各产物在所有产物中的占比/%
其他
欲提高单位时间内乙烯的产量,在催化剂中添加________助剂效果最好;加入助剂能提高单位时间内乙烯产量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时,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量的发生反应: 。起始时体系总压为。平衡时体系总压与起始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时反应到达c点,则_________。
②b点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
③c点时,再加入和各,则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1)105 (2)∆ H1<0,∆ H2>0,温度升高时,反应Ⅰ向左移动使CO2增加的量比反应Ⅱ向右移动使CO2减少的量多
(3) ①. K ②. 助剂K降低了生成乙烯的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加快乙烯生成速率,而对其他副反应几乎无影响
(4) ①. 0.12 ②. 2.8 ③. 增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盖斯定律,反应ii-i得到,,由,解得=105;
【小问2详解】
200~550℃时,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是由于∆ H1<0,∆ H2>0,温度升高时,反应Ⅰ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使CO2增加的量比反应Ⅱ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使CO2减少的量多,因此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小问3详解】
由图表数据可知,加钠时CO2转化率最大,但乙烯在产物中百分比太低,副产物过多;加铜时乙烯在产物中的百分比最大,但CO2转化率却太低,综合考虑加K时CO2转化率较高,乙烯在产物中的百分比较高,其他副产物在产物中的百分比低,即对其他副反应几乎无影响,故答案为:K;助剂K降低了生成乙烯的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加快乙烯生成速率,而对其他副反应几乎无影响。
【小问4详解】
①c点=2,初始时充入1mol CO2,n(H2)=2n(CO2)=2mol,反应初始n(总)=1mol+2mol=3mol,设消耗了xmol CO2,列三段式:,在等温等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起始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1.2akPa,平衡压强=0.96a kPa,则,解得x=0.6,则;
②b、c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则b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③c点时,再加入和各,,平衡向正向移动,则的转化率增大。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r,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下图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专辑参考答案pdf、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五章综合质量评测卷二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