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物理试题(B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
A. 厘米 B. 小时 C. 牛顿 D. 千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厘米是长度的单位,是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故A错误;
B.小时是时间的单位,是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故B错误;
C.牛顿是力的单位,是导出单位,故C错误;
D.千克是质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故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各组物理量均属于矢量的一组是( )
A. 力、路程 B. 位移、速率
C. 时间、瞬时速度 D.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力、位移、瞬时速度、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求合时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是矢量,路程、速率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 在2021年8月6日东京奥运会男子接力决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中国飞人团”以37秒79的好成绩获得第四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7秒79指的是时刻
B. 接力赛中的都是指位移的大小
C. 在研究运动员接棒动作时,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 第一棒运动员汤星强起跑很快,这是指他的初速度很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37秒79是跑完接力赛的成绩,指的是时间。故A错误;
B.接力赛中的都是指运动员的路程。故B错误;
C.在研究运动员接棒动作时,需要研究不同部位的动作,所以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第一棒运动员汤星强起跑很快,这是指他的加速度很大。故D错误。
故选C。
4. 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在甲同学放开手指让直尺下落时,乙同学立刻去捏直尺,在刻度尺上合理标注时间刻度,就能制作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以下标注正确的是( )
A. 标注 B. 标注
C. 标注 D. 标注
【答案】B
【解析】
【详解】直尺下落,根据公式有
解得
下落高度分别为10cm、20cm、30cm、40cm时对应的下落时间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 甲、乙、丙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加速度最大 B. 甲和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 丙在内的位移大小为 D. 末甲和乙相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乙的加速度最小,所以A错误;
B.甲和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B错误;
C.根据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则丙在内的位移大小为,所以C正确;
D.末甲和乙速度相等,两者相距最远,所以D错误;
故选C。
6. 弹力绳可以帮助健身运动员进行肌肉锻炼,图甲是健身运动员把弹力绳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用拉弹力绳的另一端使其伸长;图乙是健身运动员双手握住弹力绳两端,用拉弹力绳使其伸长。已知两种锻炼方式所用的弹力绳为同一根,且其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则关于拉力和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两种锻炼方式所用的弹力绳为同一根,且其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两种锻炼方式弹簧的伸长量相等,则两种锻炼方式弹簧的弹力相等,设均为,有图甲可知
由图乙可知
则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 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距离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传播速度为的红外线和传播速度为的超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桌面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某次测量时,传感器记录的时间为,由此可知发射脉冲信号时A与B的距离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发射脉冲信号时A与B的距离为x,由公式可得
解得
依题意,,即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将杯子竖直握在手里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手的压力,手对杯子的摩擦力增大
B. 手对杯子的弹力是由于杯子的形变引起的
C. 手对杯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 手对杯子的摩擦力大小与杯子的重力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杯子受力平衡,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杯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增大手的压力,摩擦力不会改变,A错误;
B.手对杯子的弹力是由于手发生的形变引起的,B错误;
C.手对杯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错误;
D.杯子受力平衡,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杯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D正确。
故选D。
9. 某种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如图所示,设飞船的质量为为,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空间站的质量,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飞船和空间站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为了间接测量空间站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需测出F与a的值 B. 只需测出与a的值
C. 只需测出与F的值 D. 必须测出、F与a的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把空间站和飞船看成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则为了间接测量空间站的质量,需要测量、F与a的值,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时,将两个相同的钩码A、B挂在弹簧下端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在某一瞬间B钩码突然脱落,此时关于钩码A、B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加速度的方向均竖直向下 B. A和B加速度的方向均竖直向上
C. A加速度的大小为g,B加速度的大小为g D. A加速度的大小为0,B加速度的大小为g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钩码B受力分析,脱落前受钩码A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脱落瞬间,钩码A的拉力消失,只受自身重力作用,有
解得
即钩码B的加速度大小为g,分析竖直向下。
对钩码A受力分析,脱落前受弹簧拉力T,钩码B的拉力和自身重力,处于平衡状态,三力平衡,有
脱落瞬间,钩码B的拉力消失,其他两个力保持不变,有
解得
即钩码A的加速度大小为g,分析竖直向上。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 如图所示,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足球的质量为m,绳与墙壁的夹角为,墙壁对球的支持力为,绳的拉力为,不计网兜的重力。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对足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有
则
AB错误;
CD.绳的拉力与足球的重力满足
故有
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 某大型超市内一层和二层之间有坡面平整的自动人行道,如图甲所示。自动人行道能方便快捷地运送顾客和货物上下楼,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现一质量为m的顾客站立在自动人行道上随之向上匀速运动,该顾客的鞋底与自动人行道坡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顾客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坡面向下
B. 自动人行道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 自动人行道对顾客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大小相等
D. 自动人行道对顾客的摩擦力大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顾客站立在自动人行道上随之向上匀速运动,对人受力分析,受本身重力、自动人行道的支持力和自动人行道的摩擦力
A D.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人受向上的静摩擦力,且大小为
故AD错误;
BC.根据平衡条件可知,自动人行道对顾客的支持力和自动人行道对顾客的摩擦力的合力与顾客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自动人行道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自动人行道对顾客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0分)
13. 如图所示,一只金丝猴在树林中玩耍时,单手握住树枝悬挂在空中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猴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猴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猴对树枝的拉力与猴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猴对树枝的拉力与树枝对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猴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AC
【解析】
【详解】AD.金丝猴单手握住树枝悬挂在空中静止,其受重力和树枝的拉力,合力为零,则猴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猴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A正确;
B.猴对树枝的拉力与猴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猴对树枝的拉力与树枝对猴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是相互作用力,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正确。
故选AC。
14. 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某同学乘坐小区电梯时打开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把手机平放在手掌上并与电梯保持相对静止,获得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为了方便研究问题,可以将图像简化为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内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B. 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C. 时间内电梯一定正在上行 D. 时间内电梯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AB
【解析】
【详解】A.依题意,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
BC.依题意,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此时电梯可能加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下降。故B正确;C错误;
D.依题意,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为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AB。
15. 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载着若干相同的圆柱形光滑空油桶,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上一层只有一只桶C摆放在桶A、B之间。此时汽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桶和汽车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桶A和桶C受到合力相同
B. 桶A和桶C受到的合力不相同
C. 桶A对桶C的支持力等于桶B对桶C的支持力
D. 桶A对桶C的支持力小于桶B对桶C的支持力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汽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桶和汽车保持相对静止,设加速度为a,则桶A、桶C受到合力均为
二者受到的合力相同,A正确,B错误;
CD.设桶A对桶C的作用力为FA,桶B对桶C的作用力为FB,则竖直方向上满足
水平方向上有
联立有
,
故有
C错误,D正确。
故选AD。
非选择题部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6.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一定的角度拉橡皮筋,下面四个选项展现了四位同学实验操作,其中规范的是_________;
A.B.C.D.
(2)某次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其指针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3)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误差的是_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没有与木板平行
B.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没有调零
C.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与木板接触
D.记录拉力方向时,所描的两个点太近
【答案】 ①. A ②. 2.55 ③. ABCD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一定的角度拉橡皮筋,下面四个选项展现了四位同学实验操作,B图弹簧没有沿细绳方向拉,误差较大,所以B错误;C图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夹角过小,所以C错误;D图细绳套太短拉力的方向测量不准,所以D错误;则A正确;
故选A。
(2)[2]某次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其指针如图所示,由于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所以其示数为2.55N,需要估读到下一位。
(3)[3]A.弹簧测力计没有与木板平行,会引起误差的,所以A正确;
B.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没有调零,会引起误差的,所以B正确;
C.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与木板接触,会引起误差的,所以C正确;
D.记录拉力方向时,所描的两个点太近,方向测量误差较大,所以D正确;
故选ABCD。
17.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已提供了小车、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电火花计时器、纸带、槽码、钩码。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
(2)图(a)为实验中正常操作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电源频率为,则在打出图中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某次实验释放小车前,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请至少指出图中两个不妥之处_______;
【答案】 ①. AB ②. 0.29 ③. 未平衡摩擦力,释放小车的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解析】
【详解】(1)[1]A.本实验需要用天平测量小车和钩码的质量,故A正确;
B.本实验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来求加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
CD.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计时的仪器,工作电压为交流,则不需要秒表和学生电源,故CD错误。
故选AB。
(2)[2]由图(a)刻度尺读数可知,计数点AC间的距离
根据公式
(3)[3] 由如图(b)可知,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及释放小车的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1分.要求画出必要的图形,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某人骑着自行车以的速度在温州锦绣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将要抵达目的地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后自行车的速度大小减为,求:
(1)自行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自行车开始刹车后的速度大小;
(3)自行车开始刹车后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自行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
自行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自行车开始刹车后的速度大小为
(3)自行车开始刹车时间
自行车开始刹车后内,自行车已停止,则其位移大小为
19. 李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着一个质量的木箱,沿倾角的斜面匀速上滑。已知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斜面对木箱支持力的大小;
(2)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的大小;
(3)拉力F的大小。
【答案】(1)320N;(2)96N;(3)336N
【解析】
【详解】(1)木箱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以及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设斜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FN,则有
故斜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为320N。
(2)设斜面对木箱摩擦力为f,则有
故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96N。
(3)木箱匀速上滑,说明木箱受力平衡,则有
故拉力F的大小为336N。
20. 在森林大火的抢险救灾中,往往会运用直升机来取水灭火.如图所示为一灭火现场示意图,当直升机在水源取水后,沿水平方向飞往火场,飞机下方悬挂的水箱(装满水)从A点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至火场右上方的B点,用时.已知A、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距,此过程中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已知水与水箱总质量,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忽略悬索的质量,重力加速度,求:
(1)水箱的加速度大小以及在B点的速度大小;
(2)从A到B的过程中,悬索对水箱的拉力大小;
(3)从A到B的过程中,水箱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依题意,水箱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解得
又
(2)设悬索对水箱的拉力为F,对水箱受力分析如图
竖直方向,有
解得
(3)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21. 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潜艇会如同汽车掉下悬崖,称之为“掉深”,曾有一些潜艇因此而沉没。某潜艇的总质量为,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水面以下深处沿水平方向缓慢潜航。如图所示,当该潜艇驶入海水低密度区域时,浮力突然降为,后潜艇官兵迅速对潜艇减重(排水),此后潜艇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下沉,速度减为零后开始上浮,取重力加速度,不计潜艇减重过程的时间和水的粘滞阻力,求:
(1)潜艇“掉深”过程中竖直方向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潜艇“掉深”下沉达到的最大深度(自海平面算起);
(3)潜艇减重后的质量。
【答案】(1)20m/s;(2)600m;(3)
【解析】
【详解】(1)设潜艇刚“掉深”时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掉深时,潜艇下落的高度为
此时潜艇速度最大为
(2)潜艇减重后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沉,直到速度为0,潜艇下落的高度为
所以潜艇“掉深”达到的最大深度
(3)潜艇减重后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沉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潜艇减重后的质量为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B)(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B)(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B原卷版docx、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B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A卷)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A卷)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A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A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喜迎亚运会,健康环湖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