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优秀教学课件ppt
展开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教学设计
课题 | 流域内协调发展 | 单元 | 第四章 | 学科 | 地理 | 年级 | 高二 |
学习 目标 | 1.课程标准: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2.核心素养目标: (1)举例说明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必要性。(综合思维) (2)结合材料分析,理解黄河调沙减淤的背景及措施。(区域认知) (3)实例分析,掌握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意义及影响。(人地协调观) | ||||||
重点 | 黄河调沙减淤的背景及措施和意义 | ||||||
难点 | 黄河调沙减淤的措施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图片导入)河长制由来图、太湖蓝藻爆发、太湖水质改善图 地处太湖流域的浙江湖州长兴县,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有547条河流、35座水库、386座山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造就了长兴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文化特质。但在20世纪末,这个山水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承受之重”,污水横流、黑河遍布成为长兴人的“心病”。 2003年,浙江长兴县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卫生责任片区、道路、街道推出了片长、路长、里弄长,责任包干制的管理让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同年10月,县委办下发文件,在全国率先对城区河流试行河长制,由时任水利局、环卫处负责人担任河长,对水系开展清淤、保洁等整治行动。 2007年夏季,由于太湖水质恶化,加上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太湖大面积蓝藻爆发,引发了江苏省无锡市的水危机。痛定思痛,当地政府认识到,水质恶化导致的蓝藻爆发,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是在岸上。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在水上下功夫,更要在岸上下功夫;不仅要本地区治污,更要统筹河流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治;不仅要靠水利、环保、城建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更需要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2007年8月,无锡市在中国率先实行河长制,由各级党政负责人分别担任64条河道的河长,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负责督办河道水质改善工作。河长制实施后效果明显,无锡境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2007年的7.1%提高到2015年的44.4%,太湖水质也显著改善。 (图片导入)河长制相关宣传图 想一想 推行河长制有什么意义? “河长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也是加强中国河湖管理保护、保障中国国家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河长制”,一是落实发展绿色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二是解决中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 | 让学生看图和材料思考河流的治理
| 导出流域内协调发展
|
讲授新课 | (承接)同学们,河流的治理为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保障,今天我们来学习流域内协调发展。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水系的构成 河流的干流、河流各级支流、与河流连通的湖泊、沼泽。 (图片导入)水系和流域图、中国水系图 2.流域 由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图片导入)长江流域图、流域图和分水岭图
从源头到河口、从上游到下游、从左岸到右岸、从支流到干流通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 (图片导入)碧流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和景观图 4. 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 ①农业灌溉 ②淡水养殖 ③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④水能发电 ⑤生态保护 ⑥旅游 ⑦发展航运 5.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①不同利益主体 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不同,利益冲突,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 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 (图片导入)水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冲突示意图 ②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以流域为单位统筹管理。 (图片导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图 6.协作开发措施 流域可能跨越不同的行政区,由不同主体分别行使管理权,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 上游: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 下游:对下游区域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 全流域: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规划、排污。 河长制就是其中一种流域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上游和下游、岸上和岸下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图片导入)河流法制的相关宣传图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黄河含沙量大,径流量少,存在着上下游之间调沙减淤、水量调控等问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协调发展。 (图片导入)黄河流域概况图 思考 1.为什么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 由于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黄河流经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流速减缓,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两岸支流不能汇入,故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 2.为什么黄河没有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 黄河径流量相对较小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常会出现断流,冬季封冻,泥沙含量高,水位较浅,不利于航运发展。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黄河的基本概况 (图片导入)黄河上中下游图 1. 实施背景 (1)河流水文特征 含沙量大是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 (图片导入)黄河景观图 (2)存在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携带泥沙数量之多,居世界大河首位。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 (图片导入)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图 2. 黄河沙患的解决 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淤积。 (图片导入)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和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图 3.中游黄土高原侵蚀区的治理 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水土保持。 (图片导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图 耕作措施包括沿等高线耕作、留荏少耕、免耕等。 (图片导入)等高线耕作、留荏少耕、免耕图 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图片导入)黄土高原治理相关图 通过综合治理,有效地减少了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的泥沙量。 (图片导入)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阶段实测年输沙量的变化图 想一想:分析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阶段实测年输沙量的变化及原因。 变化:头道拐年输沙量先减少后有所增加。龙门、小浪底、利津水文站年输沙量大幅减少。 原因:中上游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使中下游的输沙量减少。 案例:南小河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南小河沟是泾河支流蒲河左岸的一条支沟,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小流城。治理前,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每平方千米每年平均泥沙流失量达4 300吨,最高可达1万吨。20世纪50年代,这里开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根据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了“保源、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图片导入)南小河沟相关图 保源。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累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采用喷灌、滴罐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 (图片导入)喷灌和滴灌图 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图片导入)护坡相关图 固沟。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 (图片导入)固沟相关图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南小河沟现在已经是垛面条田连片,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一般暴雨时水不下琢,泥不出沟,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如今,这里的林草覆盖率已达84%,被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 (图片导入)世外桃源好去处西峰南小河沟和秋染南小河沟 4.对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的治理 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 ——上下游水库联动调度 ——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 ——提高下游行洪输沙 ——冲刷下游河床 ——淤泥入海 (图片导入)黄河小浪底水库放水调沙图 思考: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于黄河入海口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会使入海口地区获得稳定的泥沙来源,三角洲面积逐步扩大,河道稳定,不会出现频繁改道现象,入海口地区的生态保护良性发展。 活动:分析莱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 莱茵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莱茵河不仅是沿岸上千万人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还承担重要的航运任务,也接纳沿岸排放的生活和工农业污水,历史上曾一度变成“欧洲下水道”。但是流域内各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协调治理,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莱茵河的污染防治。 (图片导入)莱茵河流域示意图和水污染防治事件图 想一想: 1.莱茵河流域内哪个国家最急于改善水质、治理污染?为什么? 荷兰最急于改善水质、治理污染,因为荷兰位于莱茵河的下游,受莱茵河污染的危害最严重。 2.莱茵河氯化物污染调查的结果显示,法国、德国是污染排放的主要国家。根据“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收费”的基本原则,荷兰、德国、法国分别应承担什么责任? 法国、德国应主要承担污染的治理责任,而荷兰是受益国家,因此荷兰应承担污染治理的资金提供责任。 3.指出莱茵河水污染防控中应用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 行政手段:流域内国家共同成立了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签署了相关的公约。 经济手段:各国投资修建污水处理厂。 技术手段:发展污染治理技术,开发“莱茵河预警模型”进行实时监测等。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 1.调配背景 (1)黄河径流量少——黄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人、水矛盾突出。 黄河流域面积约是长江流域面积的40%,但年径流量约是长江的1/15。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0%,但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 (图片导入)黄河流域和景观图 2.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 (1)问题 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迅速,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 (图片导入)黄河下游断流图 想一想:为什么黄河下游断流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量小;下游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 流经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2)影响 黄河断流后的影响---对主河道的影响 ①河道萎缩,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 (图片导入)河道萎缩图 ②干涸河道演变为沙带,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 (图片导入)干涸河道图 黄河断流后的影响---河流沿岸的影响 ①影响工业供水与城乡居民生活供水 (图片导入)干旱图 ②影响农田的灌溉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增大 (图片导入)农田受旱图 ③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加剧了黄河水污染 (图片导入)黄河水污染图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 (图片导入)地面塌陷图 黄河断流后的影响---对河口三角洲及海域的影响 ①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 (图片导入)海水倒灌图 ②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图片导入)生物多样性减少图 ③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 (图片导入)黄河三角洲图 3.采取措施 (1)1999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被授权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 (2)200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 (3)黄河流域节水水平大大提高。水资源统一调配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基本保证了在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流。 (4)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图片导入)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图和习近平黄河考察图 活 动: 对比分析黄河不同河段水资源的利用 想一想: 1.图4.13 所示两河段的用水结构与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农业灌溉用水占比最大,高达82%,工业、生态等用水比重少。 工农业用水占比大,80%,农业灌溉用水占比依然最大。 2.从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建议: 农业方面:喷灌、滴灌;推广耐早型农作物 工业方面:提升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后再排放等。 生活方面:提高水价;洗菜水进行浇花、冲厕所等全流域协调用水,分配用水份额等。 | 学生看图并回答水系的构成
让学生看图回答流域
让学生看图回答流域特点
让学生回答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
让学生看图回答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让学生看图回答协作开发措施
看图回答 实施背景
看图回答黄河沙患的解决。
看图回答中游黄土高原侵蚀区的治理
看图回答对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的治理
看材料和图讨论活动
看图回答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
看图回答采取措施
| 让学生学会看图回答问题
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归类问题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前面知识来分析问题。
|
课堂小结 | 第四章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水系的构成 2.流域
4. 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 5.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6.协作开发措施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1. 实施背景 (1)河流水文特征 (2)存在问题 2. 黄河沙患的解决 3.中游黄土高原侵蚀区的治理 4.对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的治理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 1.调配背景 2.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 (1)问题 (2)影响 3.采取措施 |
|
|
板书 |
|
|
|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381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学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怎么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一等奖ppt课件,共60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图片ppt课件,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