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同步课程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导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37713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展开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1.掌握人类起源于哪一类动物。2.了解从猿到人进化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难点:人类的进化过程。
【知识链接】 进化论:代表人物是 ,提出的观点是 .
人类起源的观点
神创论
学习过程 | 学习内容 | 学法指导 | ||||||||||||
自 主 预 习 | 1.观察第三页的彩图,说一下现代类人猿生活在哪里? 。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3.随着人类数量的急剧增加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 。 4.地质学家发现了 可以证明猿到人的进化。 5.人类的进化: (1)形成:森林大量消失,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 的改变和自身 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着 的方向发展。 (2)特点: 解放出来,能够使用 、 等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和 逐渐变得灵巧。 6.古人类制造工具 ,并且能够使用 ,大脑也 ,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 | 通读本节课的内容完成此项内容
人类进化史
| ||||||||||||
合 作 探 究 | 1.森林古猿原本过着树栖的生活,什么特殊原因导致了它们下地生活呢? 。 2.类人猿和人类的本质区别
参考:类人猿的脑容量很小只有400ml所以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类的脑容量1200ml具有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类人猿生活在森林中只能依靠上肢来运动,叫做臂行,并且它们没有制造工具的能力只能使用现成的工具。 3.根据下表分析问题 (1)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能够说明 。 (2)上述实例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最远的生物是 。 |
阅读课本P4—P5,回答问题
| ||||||||||||
课 堂 检 测 | 1.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的生活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 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根本的区别 D、环境选择了森林古猿 2.研究发现,人和猿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骨骼组成几乎完全相同;胚胎在5个月前特征一样,等等。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C、人比猿高等 D、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3.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4.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 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 5.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是由于( ) A、火的使用 B、语言的使用 C、工具的使用 D、直立行走 6.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7.下列动物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 A、森林古猿 B、黑猩猩 C、长臂猿 D、大猩猩 8.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 ) A、两足直立行走 B、使用火 C、产生语言 D、使用工具 9.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10.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 越来越复杂, 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 。 | 看看哪一组能最快完成此项任务!加油! | ||||||||||||
总结 反思 |
|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青春期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青春期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的生殖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的生殖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