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1.1地球和地球仪(答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1.1地球和地球仪(答案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的大小,5°S ,北极圈纬度为66,1亿平方千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过程猜测地球形状推测地球行状图示说明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借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 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认识过程猜测地球形状推测地球行状图示说明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观察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字母表示意义大小A 地球平均半径 6371千米B赤道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C地球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点拨:(1)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坐在赤道。(2)地球并非正圆球体,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点拨:①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②地轴、经线、纬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三、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纬线项目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指示方向东西南北长度纬线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个点所有经线都相等。形状圆(南北两极是一个点)半圆相互关系纬线互相平行所有经线相交于两极图示点拨:①最长的纬线是赤道②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因此沿纬线一直向东或者向西走,最终会回到原点。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会集于南北极点,因此地球仪上最北端在北极点,站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地球仪上最南端在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2)经、纬度的划分项目纬度经度代表字母南纬用S 北纬用 N 东经用E 西经用W划分界限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0°——180°变化规律从赤道向南北逐渐增加至90°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加至180° 度数的划分图示 (3)平面图上经线、纬线与经度、纬度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点拨:几条特殊的纬线:①赤道:即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长约4万千米,它是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②回归线:北回归线的纬度为23.5°N, 南回归线的纬度为 23.5°S③ 极圈:南极圈纬度为66.5°S ,北极圈纬度为66.5°N ④极点:南极点为90°S ,北极点为90°N(5)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半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界限赤道20°W与160°E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的界限,从20°W往东到与160°E为东半球,从20°W往西到与160°E为东半球半球划分 判断划分图示点拨:(1)①纬度只有南纬、北纬;经度只有东经、西经。 ②赤道(0°)既划分南、北纬度也划分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0°)仅划分东、西经度。③纬度: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往西增大为西经、往东增大为东经。(一句话概括:北大为北纬,南大为南纬,东大为东经,西大为西经。)④东西半球的判断口诀:“小东大西”(度数比分界线度数小的为东半球,度数比分界线度数大的为西半球。)⑤ 0°无论是经度还是纬度只写成0°;180°不分东、西经,只写成180°。(2)能够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两条线必须是相对的。②两条经线的度数之和是180°。(0°经线与180°经线组合经线圈。)(3)如右图圆点的地理位置用经、纬度表示为(0°,0°) (4)经纬网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写出A的位置( 20°W , 20°N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4.1人口和人种(答案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3.4世界的气候(答案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2.2海陆的变迁(答案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沧海桑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