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04句子训练(试卷+答案)
展开 专题02 词语综合(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福建三明·三年级期末)“船队 靠岸,海滩上 喧闹起来。”句子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是( )
A.无论……都…… B.一……就……
C.因为……所以…… D.不是……而是……
【答案】B
【解析】考查关联词使用。
“船队靠岸”与“海滩上喧闹起来”是承接关系,使用“一……就……”
2.(·广西钦州·三年级期末)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问我:“今晚的作业做完了吗?” B.我兴奋地对妈妈说:“生日快乐”!
C.“哎呀”小红叫道,“我把语文书忘在家了!” D.“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正确。
B.有误。这是人物语言,感叹号应在后引号里面。
C.有误。说话人在中间,“哎呀”后面用逗号。
D.有误。说话人在后面,第二个“救命啊”后面也要用感叹号。
故选A。
3.(·广西钦州·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
B.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C.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D.美丽的小彩灯一闪一闪的,像天上的星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识记与理解的能力。比喻是利用与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者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且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以及具体。
A.把“运动员”比作“离弦的箭”,运用了比喻修辞。
B.把“法国梧桐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D.把“美丽的小彩灯”比作“天上的星星”,运用了比喻修辞。
4.(·福建泉州·三年级期末)下列这此有新鲜感的句子中,哪一句的写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 )
A.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
B.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C.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D.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写法的辨析。
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灰雀歌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B.“东风吹着口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本句把“落叶”比作“小巴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5.(·河南南阳·三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默读的时候,我们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内容。
B.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的速度。
C.默读的时候,一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时,立刻停下来查找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弄明白了再继续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A 、B说法正确。
C.有误,默读的时候,一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时,把它圈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6.(·广西·德保县教研室三年级期末)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B.一个儿子登到大缸上,把脚伸到水中。
C.一个小孩子爬到大缸里,被水淹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该句出自《宋史·司马光传》,句意: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故A项正确。
7.(·广西·德保县教研室三年级期末)下列对“预测”认识错误的是( )
A.我们从文章的标题或书名可以预测到文章或书的大致内容。
B.读书时要注意更多的细节,能更准确地预测后面的内容。
C.预测全凭自己的想象,不必顺着原文故事情节去猜想,想象越新奇越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阅读方法与策略。
预测不能全凭自己的想象,要顺着原文故事发展情节去合理猜想,要与原文的逻辑关系相契合,而不是随意地凭空猜想。
二、填空题
8.(·辽宁朝阳·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写句子。
(1)王老师高兴得直拍手。”(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______________
(3)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扩句)
____________苹果树上挂满了___________苹果。
【答案】 妹妹急 直跺脚
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土豆、黄瓜和西红柿。
高高的 红红的
【解析】(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句的方法如下:1.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做到语意连贯;2.仿照例句所用到的修辞;3.仿语境:仿照例句中所包含的道理或感情色彩。例句运用“得”字描写了王老师高兴时的动作,仿写时运用上“得”字描写人物的表现。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指对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 搭配不当;C.用词不当;D.语序不当;E.结构混乱;F.重复啰嗦;G.表意不明;H.不合逻辑等。这个病句属于不合逻辑,“西瓜”不属于蔬菜,故应删去“、西瓜”。
(3)本题考查扩句。
扩写句子,即在原句中两处或以上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充实丰满。从句子中选择两处或以上添加修饰语,如怎样的“苹果树”,怎样的“苹果”,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联系生活实际可知,“高高的”可用来形容“苹果树”,“红红的”可用来形容“苹果”。
三、语言表达
9.(·河北张家口·三年级期末)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服样子,完成句子。
例: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列病句。
①蜘蛛在墙角织了一张又大又飘亮的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周一升旗仪式,我们都要穿校服,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造句。
静悄悄 兴冲冲 空荡荡 懒洋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明痛 直打滚
蜘蛛在墙角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
每周一升旗仪式,我们都要穿校服,戴红领巾。
校园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1) 此题要求仿写句子,类似的句子有很多,如:王奶奶累得直喘粗气。妈妈热得直冒汗。张老师急得团团转等等。
(2)此题要求修改病句。
①病因是错别字。把“飘亮”改成“漂亮”。
②病因是成分残缺,在红领巾前加一个动词“戴”。
(3)此题要求造句。
静悄悄造句: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时钟发出“嘀嗒嘀嗒”单调的响声。
兴冲冲造句:妈妈回来了,我兴冲冲的向妈妈展示我的期末考试成绩。
空荡荡造句:放学后同学们回家了,整个教室空荡荡的。
懒洋洋造句:邻居家的那只大白猫懒洋洋地趴在院子里晒太阳。
10.(·广东梅州·三年级期末)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我怀着愉快而高兴的心情,接受了这项任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公园真漂亮,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3)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接受了这项任务。
##我怀着高兴的心情,接受了这项任务。
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美丽无比
森林被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严严实实的。
【解析】考查了修改病句、补充句子,改写句子。
(1)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此句“愉快而高兴”重复。去掉其中的一个。
(2)本题主要考查扩句。
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扩写时要注意语法正确,不能够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注意在修饰词后面加上正确的“的”、“地”、“得”。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3)本题主要考查了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
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本句“密密层层的枝叶”和“森林”交换位置,把、被两字互换,应改为:森林被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严严实实的。
11.(·山西·定襄县南关学校三年级期末)句子训练营。
(1)长白山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彬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雨了,我只好在家看电视。(用上“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冬天的长白山是个美丽的地方。
海滩上有贝壳。
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只好在家看电视。
【解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词序不当,应把“冬天”提到“长白山”之前,“的”再放到“冬天”之后。
(2)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海滩上”,谓语是“有”,宾语是“贝壳”。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今天下雨了”和“我只好在家看电视”之间表示因果关系,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12.(·内蒙古乌海·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猫请求道:“等等,老屋!再过一个晚上,行吗?”(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室被我们打扫得整整齐齐。
“等等,老屋!”小猫请求道,“再过一个晚上,行吗?”
她走 像乌龟一样慢。
【解析】(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把”字句改“被 ”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再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据此,将“我们”和“教室”调换位置,将“把”改为“被”即可得到答案:教室被我们打扫得整整齐齐。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改为提示语在中间,要注意将“说”或“道”等词的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
故将提示语“小猫请求道”放到句子中间,“道”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将前后句子的双引号补充完整即可得到答案:“等等,老屋!”小猫请求道,“再过一个晚上,行吗?”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根据例句“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句式可知,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在仿写的时候根据“什么得像什么”的格式写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即可,如:她跳得像蝴蝶一样美。
13.(·广西钦州·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写句子。
(1)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和妈妈去医院看望。(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教室安静 呼吸声都能听到。
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秋天的大门被秋天的雨打开了。
我和妈妈去医院看望奶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仿写时注意“得”的用法。
示例: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2)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故答案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3)这道题考查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
事物1:秋天的雨,事物2:秋天的大门,怎么样:打开了。
故答案为:秋天的大门被秋天的雨打开了。
(4)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缺少宾语,在后面加上宾语即可。示例:我和妈妈去医院看望爷爷。
14.(·河北·大名县北峰乡卓越学校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仿写句子)
潺潺的泉水_________________,在小溪中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改写句子,将提示语放在引语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走过山谷 欢快地歌唱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照样要受处罚。”蚂蚁队长说。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1)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是拟人句,据此仿写。注意语言符合题干的要求,写出泉水是如何像人一样的特点。例如:潺潺的泉水笑嘻嘻的在小溪中慢悠悠的流淌着。
(2)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3)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句子的提示语,结合题干的内容可以把提示语放在后面即可。例如:“照样要受处罚。”蚂蚁队长说。
(4)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结合句子的语境写出关键词语的意思,翻译出整句话的含义即可。本句话中“登”意思是站上去。可以翻译为: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5)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本句话中问题在于:用词不当,本句话中可以把“光”去掉即可。
15.(·辽宁沈阳·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照样子用引号写一句话。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补充句子。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 。
(3)修改句中的一处错误。
妈妈买了很多水果,有葡萄、西瓜、西红柿和苹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妈妈说:“中午早点回家。” 他乐
像石榴一样合不拢嘴 妈妈买了很多水果,有葡萄、西瓜和苹果。
【解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修改病句、补充句子。
(1)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中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仿写时注意。如:老屋说:“我到了倒下的时候!”
(2)本题主要考查补充句子。
例句中用了“得”,仿写时注意。如:他走得 像蜗牛一样慢。
(3)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归属错误,“西红柿”不属于水果,应去掉“、西红柿”。
16.(·全国·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
1.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摇晃。(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的声音很美妙。(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的数学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换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向人们招手。
大自然的声音真美妙!
他们的数学作业基本上完成了。
##他们的数学作业全部完成了。
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型变化,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拟人句,拟人即把物当成人来写的句子。本题中可以把菊花当成人来写,所以本句话可以改写为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向人们招手。
2.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将陈述句改写感叹句的方法: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啦”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大自然的声音真美妙!
3.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本句话中问题在于语义矛盾,“基本上”和“全部完成”矛盾,去掉一个即可。可以改为他们的数学作业基本上完成了。
4.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17.(·全国·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照样子写句子)
乐乐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得______________ 。
2.我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弟的脸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蜘蛛爬进屋子。(蜘蛛怎样爬进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菜园种了很多蔬菜,有菠菜、黄瓜、西瓜和西红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手舞足蹈 他的速度快
像一支离弦的箭
蒲公英的绒毛被我吹到弟弟的脸上。
蜘蛛悄悄地爬进屋子。
菜园种了很多蔬菜,有菠菜、黄瓜和西红柿。
【解析】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如:他高兴得立即从凳子上跳了起来。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3.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如:蜘蛛敏捷地爬进屋子。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菜园种了很多蔬菜,有菠菜、黄瓜、西瓜和西红柿。”归类不当,“西瓜”不属于蔬菜,应该删去。
18.(·西藏·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三年级期末)句子训练营。
(1)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
(2)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
(3)道路两旁的梧桐树,掉下来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____________ (扩句)
(5)____________ (用“陆续”造句)
【答案】街道被人们打扫得十分干净。
它不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
梧桐树掉下来叶子。
金黄的草地上长满了美丽的蒲公英。
在人类的大量破坏大自然的时候,野生动物也陆续减少。
【解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
事物1:人们,事物2:街道,怎么样:打扫得十分干净。
(2)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去掉“难道”、“吗”,问号变句号,肯定词变否定词。改为:它不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
(3)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
缩句步骤: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梧桐树”,谓语是“掉下来”,宾语是“叶子”。
(4)这道题考查学生扩写句子的能力,学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扩写。
扩写时要注意语法正确,不能够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注意在修饰词后面加上正确的“的”“地”“得”。扩句,又称扩写,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学生可按照“修饰词+草地上+修饰词+长满了+修饰词+蒲公英”扩写。
(5)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
学生按照要求运用“陆续”这几个词语造句即可,注意书写正确、规范。
陆续,意思是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示例: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19.(·甘肃· 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
(1)灯光照亮了那条小路。(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形状不同的珊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条小路被灯光照亮了。
弟弟高兴 跳了起来。
西沙群岛真是鸟的天下啊!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形状不同的珊瑚。
【解析】(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改为被字句,“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
改为:那条小路被灯光照亮了。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得,用在说明动作的情况或结果的程度时,说明的词语与被说明的词语之间,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和说明前面的情况。
弟弟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他冷得直哆嗦。
(3)本题考查改为感叹句。
感叹句就是含有喜爱、惊讶、惧怕、仇恨、怜悯等感情的句子。
把“是”改为“真是”,句尾加上感叹词“啊”,句号改为叹号。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把“形状不同”或者“各种各样”去掉,属于用词重复的语病。
20.(·河北保定·三年级期末)请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一段话。(二选一)
(1)马路上的车真多啊!……
(2)我和书是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马路上的车真多啊!精致的小轿车、威风凛凛的越野车、走走停停的公交车,还有满载货物的大卡车;颜色也各不相同,白的、红的、绿的、蓝的……车来车往,川流不息,马路动了起来,成了一条五彩缤纷的河流。
(2)我和书是好朋友。书把我带进绘本之家,让我认识色彩,认识汉字,认识世界;书把我带到童话乐园,让白雪公主、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欢聚一堂;书带着我一起游览世界名川大河,观赏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感受小兴安岭与众不同的四季风光……书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解析】本题考查写话。
(1)“马路上的车真多啊!”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要写的事物是车,而车的特点是多。车是同学们比较常见的,我们可以从车的形状和颜色入手,通过写出各种形状的车和颜色各不相同的车来表现车多。同时可以用上表示多的成语“川流不息”、“不计其数”、“数不胜数”等,如果再加入比喻句、拟人句就更好了。
(2)“我和书是好朋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写的事物是书,同时要写出我与书是好朋友的关系。写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写。我和书是怎么成为朋友的?我和书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书是怎么帮助我的?这些都是朋友之间做的事情。
写话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围绕题干中给出的句子也就是中心句去写,语句要通顺,表达要完整,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完读一读进行检查。
21.(·云南玉溪·三年级期末)根据要求写句子。
(1)王明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仿写句子)
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
(2)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样兀立的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
小兴安玲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等等……是巨大的宝库一座。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走 像乌龟一样慢 我望着父亲。
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以及改写句子。
(1)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句式为“主语+动词+得+怎样”。可仿写为“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2)本题主要考查了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茫然地、凝神静气的像树一样兀立的”。即:我望着父亲。
(3)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有错别字,把“小兴安玲”改为“小兴安岭”;省略号表示列举,去掉“等等”;语序不当,把“一座”放在“巨大的宝库”前面。即: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2.(·河南南阳·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怎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用上带点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画册,里面有无边无际的奥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用几句话写一写你听到过的最美妙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妹妹热得直冒汗。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画册,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奥秘。
雷,是大自然的鼓手。暴雨将至的时候,他爱敲低音鼓。鼓声震耳欲聋,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轰隆……隆隆……
【解析】(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要求不改变句子意思,这是反问句,可把他变成陈述句。
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本句改为: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2)本题考查用“得”写句子。
得,用在说明动作的情况或结果的程度时,说明的词语与被说明的词语之间,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和说明前面的情况。比如。跑得飞快、跳得很高、显得高雅、显得很壮、馋得直流口水、跑得快、飞得高、走得慢、红得很。得通常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动词之间)。结构为动词(或形容词)+得+形容词(动词或副词)。
示例:看到美食,我馋得直流口水。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句用词不当,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不能用来形容“奥秘”,改为“无穷无尽”。
(4)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平常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声音,你觉得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表达出来,还可以发挥想象,说说声音像什么。
23.(·浙江杭州·三年级期末)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快看,多么有趣的一片树叶啊!”小女孩开心地说。(改为提示语在前,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
(2)操场边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新年到,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和新帽子,欢欢喜喜过大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4)王老师急得直跺脚。(像这样写得形象生动,我也会。)
教室里非常安静,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风吹醒了柳树;柳树唤来了燕子;____________(我会接着往下写。)
【答案】小女孩开心地说:“快看,多么有趣的一片树叶啊!”
操场边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旗。##操场边插满了红旗。
新年到,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欢欢喜喜过大年。
连一根针掉下去的声音也能听见。
燕子唤来了春天。
【解析】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句子仿写和修改病句。
(1)考查了改写句子。要求提示语放在前面,即把“小女孩开心地说”放在前面,在“说”后加“冒号”,去掉“逗号”。
(2)考查了修改病句。“五颜六色”和“红”矛盾,删其一。
(3)考查了修改病句。搭配不当,在“和”改为“戴着”。
(4)考查了补写句子。如:连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5)考查了补写句子。如:燕子带来了绿色。
24.(·山东泰安·三年级期末)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公园里有白桦树。(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急得直跺脚。(想象情形,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真是又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
【答案】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他累 直喘气 一朵朵小花像一张张笑脸
这间教室 干净 宽敞
【解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扩写句子的能力。
学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扩写。扩写时要注意语法正确,不能够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注意在修饰词后面加上正确的“的”“地”“得”。扩句,又称扩写,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加合适的修饰语即可。示例:美丽的公园里有棵高高的白桦树。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原句“得”前面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仿写时注意。示例:小明痛得直打滚。
(3)本题考查仿写比喻句。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根据积累,写一句比喻句即可,注意要有“像”。示例: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例句形式为“哪里真是又什么,又什么”,仿写时注意。示例:这一条山路真是又高又陡。
25.(·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年级期末)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改为“把”字句)
(2)父母的养育之恩,难道我们会忘记吗?(改为陈述句)
(3)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修改病句)
(4)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答案】 泥土把种子紧紧地包裹着。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不会忘记。
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令人难忘的。
【解析】(1)本题考查被字句改把字句。
被字句改把字句:将被动者与主动者的位置互换,紧接着把“被”字改为“把”字。“被"字句是由“被”字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组成。它的基本格式:“甲被乙怎么样,”“甲”为被动者,“乙”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把”字句是由“把”字构成的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子构成。他的基本格式:“甲把乙怎么样”。故改为:泥土把种子紧紧地包裹着。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4、问号改为句号。故改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不会忘记。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伟大、伟人赘余重复 ,去掉“伟大的”即可。故改为: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的句式是“……是……也是……”。属于表示并列关系,是指在同一属概念之中存在同层次的种概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 复句,也叫关联句。例如: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也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26.(·湖北襄阳·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
①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______ ,有的______ ,有的______ 。
②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______ ,一边______ ,一边______ 。
(2)根据下面的开头,把情景描述具体。
今天的天气真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树叶纷纷落下 像蝴蝶翩翩起舞
像黄莺展翅飞翔 妈妈 打扫卫生
听音乐
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了一样,天空中漂浮着鹅毛般的大雪;走在回家的路上,仿佛走进了童话中的宫殿一般。
【解析】(1)本题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例句用“有的……,有的……”句式,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珊瑚”比作“花儿”和“鹿角”。
用“有的……有的……”写句比喻句即可。
(2)本题仿写句子。
“一边一边”是并列关系的句式,前后两个动作表示同时进行,仿写时注意即可。
示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在黑板是写字。
(3)本题考查围绕中心句写句子。
围绕“今天的天气真冷”写句子,写出描写能具体体现“冷”的情景,例举几处景物描写或者几组人物的表现来体现“冷”。
27.(·广西·德保县教研室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写句子。
(1)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急得直跺脚。(照样子写句子)
我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发现草地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姑父每次都是把小沙押进理发店。
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为了求知,为了明理、以及学有所用!
【解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
事物1:小沙,事物2:姑父,怎么样:每次都是、押进理发店。故答案为:姑父每次都是把小沙押进理发店。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原句“得”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前面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仿写时注意。
示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3)本题考查关联词造句。
“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连词,据此仿写句子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星期天我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图书馆。
四、修改病句
28.(·福建泉州·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修改。
(1)同学们佩带着口罩来学校上课。
______________
(2)春天来了,校园里鲜花。
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校长参加了联欢会。
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学们佩戴着口罩来学校上课。
春天来了,校园里鲜花盛开。
全校师生参加了联欢会。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1)“同学们佩带着口罩来学校上课。”错别字,“带”应为“戴”。
(2)“春天来了,校园里鲜花。”成分残缺,在结尾处加上“盛开”。
(3)“全校师生和校长参加了联欢会。”重复啰嗦,去掉“和校长”。
29.(·河北保定·三年级期末)修改病句。
(1)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豆角。
______________ (2)虽然外面正在下雨,所以我不能出去玩。
______________ (3)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
【答案】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和豆角。
因为外面正在下大雨,所以我不能出去玩。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搭配不当,“西瓜”不属于蔬菜,故删掉“西瓜”;
(2)关联词使用不当,“外面正在下雨”和“我不能出去玩”是因果关系,应用“因为……所以……”;
(3)逻辑错误,句末加上“之一”。
30.(·贵州六盘水·三年级期末)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公园里种了许多花,有月季、牡丹、玫瑰、菊花、鲜花等。
(2)在家认真地写作业。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1)“鲜花”已经包含了“月季、牡丹、玫瑰、菊花”在里边,因此应把“鲜花”删除。
(2)本句缺少主语。是谁在写没有表明。可在“在家”前加上主语“我”。
31.(·黑龙江·同江市前进学校三年级期末)修改病句。
(1)老师多次反复指导我们写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师多次指导我们写作文。##老师反复指导我们写作文。
上课的时候,大家发言很积极。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指对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搭配不当;C.用词不当;D.语序不当;E.结构混乱;F.重复啰嗦;G.表意不明;H.不合逻辑等。
(1)这个病句属于重复啰嗦,“多次”与“反复”的意思相近,应删去其中一个。
(2)这个病句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以在“发言”前加上“大家”。
五、排序题
32.(·全国·三年级期末)给句子排队。
( )而蝈蝈们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 )蝈蝈们看见了,都笑蚂蚁傻。
(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运粮食,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 )蚂蚁们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
( )他们在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各个自由自在。
【答案】
6 4 2 1 5 3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仔细阅读句子,可知,该语段是围绕蚂蚁和蝈蝈过冬,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首先写“夏天,蚂蚁在热火朝天地搬粮食”,然后写“蝈蝈们嘲笑蚂蚁以及蝈蝈们在夏天的活动”,接着写“冬天来了” ,之后写“蚂蚁们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最后写“蝈蝈们又冷又饿”。
33.(·甘肃· 三年级期末)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 )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名叫仇小光。
( )下课后,我翻了一下《新华字典》。
( )上课时,老师喊qiú小光发言。
( )原来,这是一个多音字。
( )我听了百思不解,chóu小光怎么变成了qiú小光呢?
( )当姓用时就读qiú。
【答案】
1 4 2 5 3 6
【解析】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首先写新来一位同学“我们转来一位新同学,名叫仇小光。”再写上课时的情况“上课时,老师喊小光发言。”再写“我”的反应“我听了百思不解,chóu小光怎么变成了qiú小光?”接着写下课“我”去查字典,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多音字,作为姓氏的时候就读qiú。
六、句型转换
34.(·西藏·林芝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写句子。
(1)草地上开着野花。(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姑娘的脸蛋红通通的。(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蜜蜂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回到原处。(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常常每天到公园散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宽阔的草地上开着美丽的野花。
小姑娘的脸蛋红通通的,好像一个大苹果。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小明都会按时上学。
他常常到公园散步。##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黑熊舔着脚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按要求写句子的能力。
(1)本题考查扩句。
扩句不可以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可以往名词前添加形容词,也可以在动词前添加修饰词们还可以加上数量词。“草地上开着野花。”可以改为“碧绿的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2)本题考查改写比喻句。
首先要分析原句中本体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寻找相似的喻体,最后在句子里加上喻体。即:小姑娘的脸蛋红通通的,像红润的水蜜桃。
(3)本题考查用关联词造句。
“无论……都……”属于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表示有了某种条件,才会出现某种结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出现这种结果。如:无论天多热,他都坚持去跑步。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词语重复啰嗦,“常常”和“每天”重复啰嗦,去掉其中一个。即: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5)本题考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要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要去掉,没有否定词要加上。去掉疑问词,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本句的“有”要改为“没有”,“呢”要去掉,问号要改为句号。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6)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是指去掉原句中的附加成分,保留主干,是句子简洁明了。缩写时要注意保留句子中的着、了、过,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核心意思和语气。缩句可以借助“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来快速找到句子的主干。这道题中,“黑熊”是主语,动词是“舔着”,舔着什么呢?是脚掌。即:黑熊舔着脚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句子训练: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句子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列宁经常带面包渣和谷粒给灰雀吃,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赵一曼看着这碗,对通讯员说,这个碗有着令人感动的故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分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句子 (含答案): 这是一份【期末分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句子 (含答案),共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04句子训练(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04句子训练(试卷+答案),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04句子训练答案docx、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04句子训练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