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城市的辐射功能 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4.1 流域内协调发展 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4.3 产业转移 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4.4 国际合作 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1. 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2. 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3. 理解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期工程正式通水。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历经15天、1432千米的行程,于12月27日抵达中线工程终端北京团城湖,并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首都的千家万户。到2017年国庆节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0亿立方米,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直辖市5 310万人喝上了汉江水。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在我国,类似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资源禀赋经济水平资源需求
行政指令市场机制工程措施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我国主要大煤矿的布. … …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资源的需求与区域所赋存的资源不匹配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1)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2)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3)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4)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促进环境保护。
4.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我国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PM10)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西气东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西气东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①西气东输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②带动工程沿线各省级行政区产业的发展。西气东输工程为沿途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的钢铁、建筑、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调配的结果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例1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我国东北地区—① B. 我国华北地区—②C.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 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 ( )A. 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解析:(1)①能源储量小、需求量也小,不是东北地区;②能源储量大、但需求量小,不是华北地区;③能源储量小、需求量大,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④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大,不是西北地区。故选C。(2)②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小,③能源储量小、需求量大,所以最有可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②→③。故选D。答案:(1)C (2)D
二、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例2 下图中的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完成(1)—(2)题。
(1)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区,乙表示西部地区,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 水源 B. 资金 C. 天然气、电力等能源 D.先进技术(2)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A. 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B. 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C. 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D. 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
解析:(1)结合选项,我国西部地区调往东部地区的主要是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故选C。(2)我国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且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区域的赋存量不匹配,为促进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故选B。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属于西气东输的意义或者有利影响。答案:(1)C (2)B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例3 皖电东送工程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线路全长656 千米。2013 年9 月,正式投入运营。读下面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完成(1)—(2)题。
(1)对安徽省来说,皖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淮南资源浪费状况 B.加快当地重工业发展C. 加强区际联系 D.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2)皖电东送工程有利于淮南 ( )A. 减轻环境污染 B. 经济发展 C. 提高科技水平 D. 彻底解决交通压力
解析:(1)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而上海市对能源需求量大,安徽省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实施皖电东送工程。故选D。(2)皖电东送工程有利于淮南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故选B。答案:(1)D (2)B
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 3 题。
1. 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少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较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下列节流方面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降低能耗 ②进口煤炭 ③开发新能源 ④调整产业结构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3.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下列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 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B. 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C. 将东部地区的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D. 加大东、西部地区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1. D 2. D 3. A解析: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用电量和发电量都较大,说明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用电量大于发电量,说明能源资源缺少;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说明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较小。故选D。2. 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降低高耗能产业比例,调整产业结构,都是节流措施;进口煤炭和开发新能源是开源措施。故选D。3. 针对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的状况,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既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状况,又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既会加重西部地区的生态压力,又不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故选A。
西气东输工程使我国110 多座城市、3 000 多家大中型企业、2 亿多人口受益。它在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读下图,完成4— 7 题。
4.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中,最有可能成为三线工程主气源地的是 ( )A. 中亚 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5. 设计西气东输工程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科技水平 B. 工资水平 C. 消费市场 D. 国家政策
6.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国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是因为 ( )A. 天然气是无污染的能源 B. 天然气可完全替代煤炭C. 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 D.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7.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出口创汇,增加经济收入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 A 5. C 6. D 7. B解析:4.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主气源地是中亚地区。5. 据材料“西气东输工程使我国110 多座城市、3 000 多家大中型企业、2 亿多人口受益”可知,管线走向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6. 与煤炭相比,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西气东输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使用量,从而起到改善我国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作用。7.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并没有出口,不能创汇。
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对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读下面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完成8— 9 题。
8. 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工程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 带动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 明显改善西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D. 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9. 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上海,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 地区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 江苏、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 江苏、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8. A 9.C解析:8.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主要向江苏、上海等能源短缺的地区供气,即这些地区为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这两个工程并不能带动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读表可知,天然气不会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该工程对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故选A。9. 江苏、上海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但本地区能源少,需要大量输入能源。故选C。
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西起江西吉安,东至福建福州,线路全长约817 千米,设计年输气量150 亿立方米。下页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0 — 12 题。
10. 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B. 节省输入地能源消费资金C. 发展输入地天然气工业D. 缓解输入地能源紧缺的状况11. 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应防止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酸雨 D. 水资源短缺
12. 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给福建省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①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②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 ③有利于促进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有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 D 11. A 12. C解析:10.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将中亚天然气和新疆煤制天然气输往沿线中西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有效缓解我国中南和东南沿海各地区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矛盾。故选D。11. 西气东输三线东段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形以丘陵为主,起伏较大,工程建设可能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故选A。12. 相比煤炭,天然气污染小,因此,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与实现农业机械化关系不大;对煤炭工业的发展不利。故选C。
下图示意甘肃省内西气东输工程三条线路。为保证稳定的气源供应,计划在新疆建设“煤制气”(即将煤转化成燃气)工程。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 14 题。
13. 西气东输工程三条线路均选择穿过甲地区,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晴天较多,运输连续性强B. 地势平坦,易于管线铺设C. 地广人稀,建设用地成本低D. 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燃气输送14. 将新疆“煤制气”作为补充气源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疆“煤制气”运输成本低B.“煤制气”生产成本低、储量大C. 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储量有限D. 加快新疆煤炭资源转化速度
13. B 14. D解析:13.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易于管线铺设。故选B。14. 将新疆“煤制气”作为补充气源的主要原因是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加快新疆煤炭资源转化速度。故选D。
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读图,完成15— 16 题。
15. 新疆发展疆电外送的不利条件是 ( )A. 能源不足 B. 国内市场小 C. 交通不便 D. 水资源不足16. 疆电外送 ( )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B. 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C. 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D. 三条线路皆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15. D 16. C解析:15. 据材料可知,新疆有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不存在能源不足的问题。疆电外送工程的目的地是电力紧缺地区,能源需求量大,故国内市场广阔。疆电外送工程采用高压输电网络,与交通条件关系不大。将煤炭转化为电力需大量水源,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不利条件。故选D。16. 疆电外送工程缓解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准东至四川段经过青藏高原,建设难度大。三条线路中准东至四川段和哈密至重庆段均不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故选C。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读图,完成17—18 题。
17. 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18. 图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 )①弥补东部地区电力缺口 ②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③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 A 18. C解析:17. 甲将内蒙古东部的煤电输往东北三省,乙将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煤电输往华北等地,皆以火电为主。故选A。18. 西电东送工程可弥补东部地区电力缺口,减轻东部地区环境污染,火电和水电主要输往东部地区,因此不是为了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故选C。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课件ppt,共60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文ppt课件,共4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教学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