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德州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3德州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德州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S 32 Ca 40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是A. 火箭燃料偏二甲肼、氢气等属于可再生能源B. 离子交换膜有多种类型,氯碱工业中使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C. “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大桥钢架结构表面喷涂油漆目的是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2.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 B. 已知 , 则C. 已知 ,则的摩尔燃烧焓为D.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纯铁在潮湿空气中不易被腐蚀B. 一次性保暖贴是利用电化学腐蚀提供热量C. 地下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采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 铺设在隧道中的钢轨每隔一根轨枕系一块锌片,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4. 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升高体系温度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B. 增加的量,平衡不移动C. 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D.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改变时,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5. 铝合金(含Cu、Mg和Si等)用途广泛,利用电解原理处理铝合金废料可以实现铝的再生,从而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阳极发生的反应为Al3++3e- =Al B. 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Cu、Si的阳极泥C. 电解质溶液可以是Al2(SO4)3溶液 D. 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6.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B. 充入一定量的,反应速率加快C. 、的浓度之和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 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达新平衡后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7. 下列电化学装置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甲装置中两电极为石墨,则U型管右侧溶液变红B. 乙装置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 丙为锂―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图,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D. 丁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8.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忽略和的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B. 4min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 6min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1.32%D. 0―5min内的反应速率9. 下列叙述与图中甲、乙、丙、丁相符合的是甲:FeCl3+3KSCN⇌Fe(SCN)3+3KCl乙:CO2(g)+3H2(g)⇌CH3OH(g)+H2O(g)
丙:H2(g)+I2(g)⇌2HI(g)丁:2SO2(g)+O2 (g) ⇌2SO3 (g) A. 图甲是向平衡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晶体,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 图乙刚性密闭容器中,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C. 图丙中a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D. 图丁中K为化学平衡常数, P点处化学反应速率10. T℃时,体积均为0.5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保持温度不变,实验测得起始和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①310放热②0.90.31.4 ③0.90.30.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实验①小于实验③中的百分含量B. 实验①和实验②平衡时的浓度相等C. 实验②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D. 其它条件不变,若实验①保持恒容绝热,则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 加氢制甲醇作为一种新兴绿色化工技术,其中的一步反应为,该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能量及所含共价键的键能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及共价键键能/(kJ/mol)799436463x已知: A. 图中所示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为2034B. x为1067C. D. 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12. 氟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其放电时变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装置必须采用非水相电解质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时总反应:D. 充电时当阴极减少38g时,电路中有2电子转移13. 科学研究人员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催化剂表面上与的反应历程,前三步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表示过渡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历程中每一步均存在氢氢键的断裂B. 上述反应历程中的速率由第1步反应决定C. ·HOCO转化为·CO和·OH需要吸热D. 催化剂通过参与化学反应,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14. 某实验室模拟反应2C(s)+2NO2(g)N2(g)+2CO2(g) ∆H=-64.2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碳和一定量的NO2气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相同时间内NO2的转化率随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e两点NO2的平衡转化率相同 B. 1100时,NO2的体积分数为50%C. 平衡常数 Kb=Kd D. 反应速率15. 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A和B,发生反应: ,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平衡时物质的量/①3000.400.100.090②5000.400.100.080③5000.200.05a A. 该反应 B. 平衡时物质B的体积分数:②①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a值小于0.040 D. 500℃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0.32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 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研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意义重大。(1)和可发生反应,部分反应进程如图所示。已知总反应分3步进行:①______________。②第1步基元反应为____________;第2步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2)华为全球首款旗舰5G芯片—麒麟990,其主要制作原料为高纯硅。工业上使用C还原制备高纯硅时,部分反应如下:反应1: 反应2: 反应3: 反应的____________(用a、b、c表示,下同)。已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当有18碳发生反应时,吸收热量____________。(3)用500.55盐酸与500.50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用品溶液温度生成1放出的热量a500.50溶液500.55溶液20℃23.3℃____________b500.50溶液500.55溶液20℃23.5℃c500.50溶液500.55溶液20℃24.5℃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各溶液的密度均为1。①完成上表(保留1位小数) ____________。②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C.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溶液的温度D.用量筒量取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17. 电化学在物质制备、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应用优势。(1)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强碱性条件下稳定存在。电解法制备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是电源的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阳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装置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燃煤烟气中的可用如下装置进行处理。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N极附近溶液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通过0.2电子时,质子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___________g。18. 甲醇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通常采用 来合成甲醇。已知:在T℃时,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的和,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的关系如图所示。(1)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B、C两点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或=”)(2)当时,经过2min达到平衡,此时体系压强为p,的转化率为60%,若,则0~2min内用压强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此时向容器中通入和各0.4,平衡向_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3)当时,的平衡体积分数可能是图像中的__________(填“D”、“E”或“F”)点。(4)理论上合成甲醇的适宜条件___________。A. 低温 高压 B. 高温低压C. 起始投料比: D. 起始投料比:19.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倍受关注。(1)方法1: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 2NH3(g)+CO2(g)CO(NH2)2(s)+H2O(g) ∆H=-87 kJ∙mol-1。研究发现,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完成。第1步:2NH3(g)+CO2(g)NH2COONH4(s) ∆H1=-159.47kJ∙mol-1第2步:……①第2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5mol NH3和1mol CO2,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NH3):n(CO2)=____________,已知第2步反应的Kp=mkPa,测得平衡时容器内总压为3 mkPa,则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③若要提高NH3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2)方法2:电化学法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在强酸性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可制得乙烯,其原理如图所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该装置中使用的是___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20.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已知:i.具有强氧化性,能完全电离,易被还原为;ii.淀粉检测的灵敏度很高,遇低浓度的即可快速变蓝;iii.溶液中存在:。(1)研究与的平均反应速率,小组同学分别向两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并记录变色时间,如表。编号0.2溶液/0.01溶液/蒸馏水/0.4%的淀粉溶液/0.2溶液/变色时间/s1—1202.70.10.2立即1—220.80.10.1230查阅文献知,实验1—2中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I:……;反应II:。①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入溶液后溶液变色的时间明显增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3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2)研究反应速率与和的关系,k为常数。实验数据如表:(所用试剂除标注外均为0.2)实验编号溶液/溶液/0.05溶液/溶液/溶液/0.2%淀粉溶液/2—1101030012—2105312—3102531 ①加入、溶液的目的是控制实验条件,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测得数据,则____________。③此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
高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S 32 Ca 40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A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A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题答案】【答案】B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AD【15题答案】【答案】C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③. 8.3 (2) ①. ②. (3) ①. 56.8 ②. D【17题答案】【答案】(1) ①. 负 ②. ③. (2) ①. ②. 增大 ③. 增大 ④. 6.2【18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 (2) ①. 0.33p ②. 正反应 ③. 向容器中通入和各0.4时,此时浓度熵,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F (4)AC【19题答案】【答案】(1) ①. NH2COONH4(s)CO(NH2)2(s)+H2O(g) ∆H=+72.47 kJ∙mol-1 ②. 1∶1 ③. ④. 降低氨碳比、增大压强等 (2) ①. 2CO2+12H++12e-=C2H4+4H2O ②. 阳【20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因为为快速反应,生成的迅速消耗掉,耗尽后生成的碘才与淀粉显色 ③. (2) ①. 5 ②. 0 ③. 1 ④.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碘离子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一并交回,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表述及解释均正确的是,下列装置,在碘蒸气存在时发生热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