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课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7课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第9课 新石器时代的宝贝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第10课 西泠印社话百年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第11课 经济繁荣萌芽初显江南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第8课 回到七千年前的日子 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目标:
1.了解河姆渡遗址的地点、年代、主要的文物资料。
2.知道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3.通过馆校结合,理解河姆渡遗址一些重要的考古资料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相关问题设计及其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推测能力,促进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疑问等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能有效地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社会信息。
情感目标:
1.关注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热心有关文物保护的公益活动,树立文物保护的意识。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珍惜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书本知识和博物馆藏品的有机结合。
2. 将博物馆藏品介绍给学生时,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地开展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博物馆。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将静态的历史知识与音乐、影像材料等动态的历史素材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一段“饿了吗?”的广告片。
请学生讨论广告创意。
老师提问: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是如何战胜险恶的外界环境,从而生存、进化的?引出课题《画说河姆渡》。
河姆渡遗址 7000年前的木水井
2.河姆渡遗址简介(基础性知识)
地点:长江流域,今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
发展阶段:母系氏族公社
环境简介:山水环绕的滨海平原,南面与四明山紧紧相连
气候类型:热带或亚热带气候
3.河姆渡人的衣食住行(拓展性知识)
食:采集、渔猎、人工栽培水稻
提出问题:河姆渡人是如何发明人工栽培水稻的方法?它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教师展示稻谷图片,简述发掘过程。
要求学生将河姆渡人发明水稻的过程进行合理的情景化,并用简单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
展示河姆渡人人工栽培水稻时所用的部分工具,结合学生的思考,猜出其用途,感受到原始人的智慧火花,从而使学生能够比较自然地接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这一观点。
住:展示半坡氏族圆形尖顶小屋(图一)和河姆渡氏族干栏式木结构长屋(图二)
问题一:你认为哪一种房屋最适合河姆渡人居住?并说出理由。
建议学生从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分析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房屋建筑特色?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主要从我国气候特征考虑:西北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冬天受寒冷的北风侵袭。地穴或半地穴的建筑冬暖夏凉,圆形尖顶小屋且门朝南开以及墙壁的设计,好处是冬天免受寒冷的北风侵袭,屋内更多地得到阳光的照射,保证室内温度,等等。
江南地区多雨水,特别潮湿,人住在下层对身体不利;还可以从防止洪水、防止野兽的袭击等方面考虑,木结构房屋还应考虑通风的因素,等等。
总之这些房屋建筑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认识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的结晶,实践出真知。
问题二:河姆渡人是如何加强房屋的牢固性?请画出干栏式木结构长屋的外部简要示意图。
介绍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建筑一直沿用的榫卯结构。让学生举出现在常用的榫卯结构的例子,老师实物展示榫卯结构的基本构件。
衣:设计问题:你认为河姆渡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它是如何制成的?
让学生讨论,或画、或说,然后老师展示陶纺轮、踞织机等有关河姆渡人使用的纺织工具图片,让学生验证讨论结果的合理性。【21·世纪·教育·网】
行:河姆渡人用什么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独木舟)
根据已学知识让学生探讨,充分发挥想象力,并画出使用的交通工具示意图。
老师展示现代人模拟的陶舟、木桨图片。
4. 展示河姆渡遗址的其它展品并让学生思考其用途
如展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制炊具(灶、釜、甑),它的基本原理与现在的电饭锅原理大致相同,说明原始人类的聪明智慧。
展品还包括:绳索残段、苇席残片、骨针、骨耜、骨镰、石凿、石斧、石锛、鹤嘴锄、木杵、葫芦、南酸枣、菱角、橡子、鲫鱼鳃骨、中华鳖壳等等。
5. 教学小结
让学生讨论:从河姆渡文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老师板书河姆渡文化的内涵:创新精神、坚忍不拔精神。
6.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历史知识不仅来源于教材,也可参观调查(如参观博物馆、
人物专访等),或实地考察(文物古迹的考察等),亦可查阅文献(上图书馆查阅等),有条件的更可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来获得。
提供相关网站:等
(2)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处理历史资料、社会信息。
三、从河姆渡文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教学反馈
从学生课前参与收集资料、课堂参与教学过程、课后主动参与实践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高度激发,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很乐意动手“图说历史”,在他们自觉与不自觉的教学体验中,教师也完成了在学生动态的思维过程中,有机的穿插静态历史知识描述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能有条理的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知识的想法和观点。
课后,有条件的同学也上网浏览相关内容,有的参观了浙江博物馆,也有同学表达了假期将亲赴河姆渡遗址参观的愿望。
第24课 家乡的河流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第24课 家乡的河流 教学设计,共2页。
第19课 风云浙商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第19课 风云浙商 教学设计,共1页。
第14课 杭州“小热昏”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第14课 杭州“小热昏” 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与交流,体验与感悟,实践活动,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