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时训练,文件包含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梳理及练习2022-2023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解析版docx、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梳理及练习2022-2023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梳理及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梳理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等糖类。二、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五、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六、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七、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八、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某同学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树木,对其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A.傍晚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剪除树冠顶部枝叶——促进植物运输水分C.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D.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2.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3.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样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A.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B.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C.促进了植物的呼吸作用D.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4.将天竺葵放在暗处48 h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照下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干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放在暗处48h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5.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暗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淀粉的含量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C.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D.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产生6.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采取的生产措施与原理对应不一致的是( )A.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B.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C.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D.作物种植要“正其行,通其风” ——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7.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据图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1+2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在图中的b中利用B.3+4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图中的a中产生C.a是一种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D.图中3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A.观察草履虫时从培养液底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底层草履虫多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植株内的淀粉贮存在叶肉中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三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过程。将装置放在光照条件下,由漏斗向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图三中a点),图三曲线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上升的原因是:种子吸收水分后,呼吸作用增强B.cd上升的原因是: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二,植物光合作用增强C.此实验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db不变化原因是: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10.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的目的是(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 B.为叶片消毒 C.溶解叶绿素 D.使得叶片中的物质挥发二、填空题11.碘液是生物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被碘液染成______才便于观察;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滴加碘液后,被检验叶片的______(填“暴露”或“遮光”)部分变蓝色;往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的区域是种子的________。12.下图是关于“绿色植物叶片”的概念图,请补充完善: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13.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相关问题:(1)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_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此生理过程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还可拉动_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还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其他生物提供______。14.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15.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捕获太阳光,利用___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_____转变为_____能,储存在_____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16.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_______,就都能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17.结论: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18.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有大量的根毛,使得根吸水的______大大增加,根吸收水的能力也大大增加。19.绿色植物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 和________ ,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供植物体本身需要,也是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20.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目的是_____;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_____溶解在酒精中。三、综合题21.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监控系统对大棚内的水分、二氧化碳、温度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甲图是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乙图表示大棚内某蔬菜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丙表是该蔬菜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的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1.752.503.153.853.503.00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0.751.101.602.253.003.50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__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图乙的理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BC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D.AB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3)分析丙表可得出,温度控制在 ____℃时,该蔬菜积累的有机物最多。(4)请你运用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帮助农民提出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即可)。22.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1)图①所示,把天竺葵放到_____________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天竺葵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2)图③所示,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3)图④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___。(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 ]中填写序号或字母)(1)将天竺葵(图一)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实验。(3)图三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脱色处理时,酒精须隔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一叶片中_______(选填“未遮光”或“遮光”)部分。(5)图二中[__]中含有许多叶绿体,是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24.小薇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而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请你据图分析回答:(1)______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制作徒手切片时常用毛笔蘸取最______的一片在显微镜下观察。(2)徒手制作叶临时切片时,下面多余的一步是______。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取材料 C.盖盖玻片 D.染色(3)图一中,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属于保护组织的是______(填数字),叶片光合作用需要的水以及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都是通过图一的[ ]______进行运输。(4)将套袋的绿色植物置于阳光下,发现塑料袋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一中叶片的[ ]______散发出来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______,它的张开和闭合受图二中[ ]______控制。25.某生物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如图是探究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实验中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_______。(3)脱色漂洗后叶片变为黄白色,滴加碘液后______部分变蓝。(4)该探究说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