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13.1物体的内能
一、单选题
1.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容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
C.0℃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
D.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减小
【答案】D
【分析】
温度、热量、比热容和内能的概念理解
【解析】
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所含热量,故A错误;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是吸了热,故B错误;
C.物体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不为0,故C错误;
D.一碗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减小,温度不变,内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抱热水袋取暖 B.冬天双手互搓 C.摩擦燃着火柴 D.铁丝弯折发热
【答案】A
【解析】
A.抱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
B.双手互搓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
C.摩擦燃着火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合题意;
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答案】D
【解析】
A.物体内能减少时,可能放出了热量,也可能对外做了功,故A错误;
B.由于热量是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内能大小与质量、温度、状态和种类等都有关,温度高但质量很小,内能可能就很少,故C错误;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可能不变,如冰熔化,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盛夏时,吃雪糕解暑 B.搓手时,感到手变热
C.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 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
【答案】B
【解析】
A.盛夏时,吃雪糕解暑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搓手时,感到手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
C.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学完热学知识后,晓明提出以下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水太热不能喝”,其中的“热”是指温度
B.“水汽化时要吸热”,其中的“热”是指热量
C.“开水和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其中的“热”是指热量
D.“壶中的水被烧热了”,其中的“热”是指内能
【答案】D
【解析】
A.“水太热不能喝”,其中的“热”是指温度,故A中观点不符合题意;
B.“水汽化时要吸热”,其中的“热”是指热量,故B中观点不符合题意;
C.“开水和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其中的“热”是指热量,故C中观点不符合题意;
D.“壶中的水被烧热了”,其中的“热”是指温度,故D中观点符合题意.
6.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A.物体的温度高低不同
B.物体的内能多少不同
C.物体的热量多少不同
D.物体的质量大小不同
【答案】A
【解析】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只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B.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大
C.质量相等的100℃ 的水比100℃ 的水蒸气的内能小
D.质量相等的0℃ 的水比0℃ 的冰的内能小
【答案】C
【解析】
【解析】
A、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是温度影响内能,所以温度低的物体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此选项错误;
B、内能与质量有关,还与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此选项错误;
C、质量相等温度为100℃的水和水蒸气,分子动能相等,水蒸气的分子势能大,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大一些,此选项正确;
D、质量相等温度为0℃的水和冰,分子动能相等,水的分子势能大,所以水的内能大一些,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答案】C
【解析】
A. B. 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则气体内能增加.故A、B错误.
C. D. 塞子从瓶口冲出时,是瓶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则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故C正确,D错误.
9.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400s时,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40℃,所以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400s内,热水温度由70℃下降到40℃,下降30℃,冷水30℃上升到40℃,上升10℃,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未知,由Q=cmΔt可知热水放出的热量不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题可知,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未知,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 t3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2时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处考察物态变化中凝固图像中的能量变化.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内能不为零,因此答案为 D
二、填空题
11.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时,臀部会感到灼热,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时,______转化为_______,内能______,温度______,所以臀部会感到灼热.
【答案】机械能 内能 增加 升高
【解析】
[1][2]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和滑梯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4]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有灼热的感觉.
12.如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______(填“ 大”或“小”),所以容易被压缩。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
【答案】小
做功 剧烈
【解析】
[1]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
[2]实验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空气内能。
[3]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3.冬天手很冷时,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放在火炉旁烤火使手变热.这两种方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暖和的?
答:冬天手冷时,可以双手互相摩擦取暖或将手放在火炉旁烤火取暖,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手的温度______,内能______,前一种方法是______,后一种方法是______,这两种方法对改变手的内能是______.
【答案】升高 增加 做功 热传递 等效的
【解析】
[1][2]冬天手冷时,可以双手互相摩擦取暖或将手放在火炉旁烤火取暖,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3]搓手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
[4]烤火是热辐射,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
[5]这两种方法对改变手的内能是等效的.
14.夏天,突然打开汽水瓶盖时,随着“膨”一声响,往往可以看到瓶口处出现白雾,这是因为当突然打开瓶盖时,瓶内气体迅速膨胀,对外______,内能______,温度______,瓶口附近的水蒸气______形成大量的小水珠.
【答案】做功 减少 降低 液化
【解析】
[1][2][3][4]汽水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15.如图所示,将一个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面上,筒里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将筒口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筒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将会看到塞子跳离筒口。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还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做功热传递
【解析】
【解析】
拿一根绳子在筒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将会看到塞子跳离筒口。
塞子跳离筒口,获得了机械能,这些机械能来自于乙醚燃烧释放的内能,故说明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内能做功过程中,内能减小,机械能增大,所以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还有热传递。
16.说出下面各句中所说的“热”的含义:
(1)夏天的中午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2)煤气燃烧时,向外放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答案】温度 热量 内能
【解析】
(1)[1]天气很热,是指温度高,故“热”指温度;
(2)[2]“煤燃烧时向外放热”是指传递热量,故“热”指热量;
(3)[3]摩擦生热,是指通过摩擦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热”指内能.
17.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其中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小华小心地在乙杯和丙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他看到________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丙 丙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
[1]由图可知,甲和丙杯中水的温度高于乙杯,且丙杯中水的质量大于甲杯,因为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所以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2][3]由于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则小华小心地在乙杯和丙杯中滴人两滴墨水,他会看到丙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
18.下列实验中哪些物体的内能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请按其改变的方式进行分类:A.围坐在火炉边的人感觉暖和..B.一杯热水放了一段时间后变冷了些.C.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变热.D.拉开的弓将箭射出.E.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烫.F.双手摩擦会取暖.G.用力将石块抛出.H.钻木取火.I.铁锅在炉火上被烧红.J.对着冰冷的双手呵气给手取暖.
(1)以上实验上,物体的内能没有明显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利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实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实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 G C E F H A B I J
【解析】
A.围坐在火炉边人感觉暖和是因为炉火的热量通过热传递到达人的身体,使人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B.一杯热水放一段时间,水中的热量传递到周围,自身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用铁锤锻打工件,对工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D.拉开的弓箭将射出,是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E.锯条锯木头时,摩擦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F.双手摩擦时,通过做功使双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G.用力将石块抛出,石块在惯性和重力作用下会向前飞一段距离后落地;
H.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增加木头内能,升高温度,点燃木头;
I.铁锅在炉火上接受炉火传递的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变红;
J.呵气时气体温度高,热量传递到手上,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1][2]根据以上情况可知内能没有明显变化的是D、G;
(2)[3][4][5][6]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有C、E、F、H;
[7] [8][9][10]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有A、B、I、J
19.图所示是著名物理学家焦耳发现的伟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简易实验装置.装置中两个配重质量不相同,释放后大配重下降,小配重上升,通过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配重,会使动叶轮不停地转动,从而导致热量计中水的温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实现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
【答案】升高 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配重,会使动叶轮不停地转动,由于不断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从而导致热量计中水的温度升高,此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0.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某一物体,当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相应地变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分子只能得改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它影响着物体内部数目的多少)、体积、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阅读了上述材料,想必你对物体内能增减的微观原因了解清楚了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是氧气内能中的哪部分发生了变化?答:_____.
(2)用砂纸打磨铁棒,过一会儿,主要是铁棒内能中哪部分发生了变化?答:_____.
(3)给室温下的水加热时,水的内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微观上看,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
(4)质量相同的48℃的固态海波和48℃的液态海波相比较,哪个内能大?_____;它们内能不同的原因是什么?_____;具体来讲,多出的这部分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_____.
【答案】氧气的内能减小;分子势能减小 分子动能增大 水的内能增大;水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大 48℃的液态海波的内能大 物体的状态不同 分子势能
【解析】
(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对外做功,氧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氧气的内能减小;在此过程中,氧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减小.(2)用砂纸打磨铁棒,铁棒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棒的内能;在此过程中,铁棒的温度升高,铁棒体积不变,所以铁棒中分子的动能增加,分子势能保持不变;(3)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从微观上看,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分子动能的增加;(4)48℃的液态海波内能大,因为48℃的固态海波变为48℃的液态海波,这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所以是48℃的液态海波内能大;它们内能不同的原因是物体的状态不同;48℃的固态海波变为48℃的液态海波,温度不变,所以分子动能是不变的;分子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所以分子势能增大,多出的这部分能量就是以分子势能的形式存在的.
【点睛】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和状态;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大;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距离发生变化,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三、实验题
21.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 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1)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
(2)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
【答案】d 见解析 ab 见解析
【解析】
(1)[1][2]物体的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2)[3][4]内能与质量和温度都有关,b杯水比a杯水的质量大,但是温度比a杯水低,没有控制变量,不便比较,所以ab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
22.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软木塞塞紧。用皮条缠绕在金属管上,迅速来回拉动皮条,过一会儿会看到软木塞被顶开。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来回拉动皮条,使金属管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2)酒精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3)酒精蒸气将木塞顶开的过程,酒精蒸气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转化为木塞的___________能(选填“机械”或“内”)。
(4)酒精蒸气将木塞顶开时,金属管口出现的“白气”是___________现象(选填“汽化”或“液化”)。
【答案】做功 热传递 减少 机械 液化
【解析】
(1)[1]拉动皮条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金属管内能。
(2)[2]酒精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3)[3][4]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是管内酒精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酒精蒸气的内能减少,酒精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4)[5]酒精蒸气将木塞顶开时,酒精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一部分蒸气发生液化,变成液态,所以管口出现的“白气”。
23.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装有一些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
(1)瓶内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2)当瓶塞跳起来的同时,瓶口出现______,这是因为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气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______,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
【答案】使水面上方有水蒸气 白雾 减小 降低 液化
【解析】
(1)[1]瓶内装少量水的目的是使水面上方有水蒸气。
(2)[2][3][4][5]当瓶塞跳起来的同时,可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因为给瓶内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减低的影响,瓶内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雾。
24.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中,老师演示了两个实验。
(1)实验一:如图甲所示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这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达到棉花着火点的缘故。这个过程中是把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相同;
(2)实验二: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内能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温度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气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而成小液滴。
【答案】增加 升高 内 压缩 减少 降低 液化
【解析】
(1)[1][2]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活塞对筒内的气体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时,硝化棉便会燃烧。
[3][4]因为这个过程是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而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这个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2)[5][6][7]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当瓶内气压大到一定程度,瓶内空气对瓶塞做功,瓶内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内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一些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雾”。
25.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
(1)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内能_______(选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答案】内 热传递 降低 减少 内 机械
【解析】
(1)[1]酒精灯燃烧时将酒精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2]用酒精灯加热水的过程中,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水的内能。
(3)[3][4]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5][6]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26.小刘同学发现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快,为了掌握物体保温和快速降温的规律,小刘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小刘选用 3 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 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 放在温度可调控的房间里做了5 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 90°C降至 50°C所用时间,只有第 2 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 出)。实验数据记入下表。
序号 | 杯子材料 | 水的质量 | 有无电风扇吹风 | 起始温 度/°C | 终止温 度/°C | 室内环境 温度/°C | 冷却时间/s |
1 | 玻璃 | 相等 | 无 | 90 | 50 | 30 | 920 |
2 | 玻璃 | 相等 | 有 | 90 | 50 | 30 | 612 |
3 | 玻璃 | 相等 | 无 | 90 | 50 | 15 | 665 |
4 | 塑料 | 相等 | 无 | 90 | 50 | 15 | 780 |
5 | 铝 | 相等 | 无 | 90 | 50 | 15 | 508 |
猜想一: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
猜想二: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
猜想三: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
猜想四: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
(2)如图甲,他在操作过程中有 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
(3)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测得某次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_,根据实验 数据,并作出了如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验证了猜想___________;
(4)若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分析与论证)
(1)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猜想:热水冷却快慢还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比较实验 1 和实验 2 的数据,可知热水表面空气流速越快,冷却时间___________;
(3)用序号为 3、4、5 的三个实验可以验证小刘的第___________(选填序号)个猜想;
(4)在验证热水冷却快慢与温差有关的两次实验中,小刘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对小刘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条合理的评价意见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温度计玻璃泡触底了 92°C 四 散失的热量大于(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质量 越短 二 容器的材料和热水表明的空气流速 在验证某一个猜想时,实验次数太少,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多做几次实验,观察每一次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
【解析】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1]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
(2)[2]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使用温度计时是不能触底、碰壁的。
(3)[3]由图丙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其示数为92°C。
[4]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由此可知验证了猜想四。
(4)[5]实验时水始终不能沸腾,可能是火力不足,即酒精灯火焰太小,可能是环境温度太低,可能是散热面积太大,散失的热量大于(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等。
【分析与论证】
(1)[1]据表格中的内容和生活经验可知,热水冷却快慢还与热水的质量有关。
(2)[2]分析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可以发现,热水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时间越短。
(3)[3]比较3、4、5的三个实验可以看出,裝水容器的材料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达到相同的冷却效果,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所用说明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裝水容器的材料有关的,可以验证小刘的第二个猜想。
(4)[4]验证热水冷却快慢与温差有关时,应该选择温差不相同,但容器的材料和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相同的实验进行。
(5)[5]从实验结论的普遍性角度分析:应在验证某一个猜想时,应尽可能的多做几次实验,观察每一次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
四、综合题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分子力(molecular force),又称分子间作用力、范得瓦耳斯力,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二分子相距较远时,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当二分子非常接近时,则排斥力成为主要的。
实验表明,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把各为50立方厘米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立方厘米;高温下碳原子可渗透到钢制表面。这些都说明分子和原子之间仍保留一定距离,相隔一定距离的固体和液体分子仍能聚集在一起不分散,是因为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
如图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距离,r0表示引 力和斥力相平衡成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分子表示合力曲线。由图可知,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到零后增大再减到零,先斥力后引力。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均与_______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________。
(2)有关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 B.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只是斥力
C.当r>r0时分子力间的作用只是引力 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答案】距离 斥力 减小 D
【解析】
(1)[1][2][3]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的距离有关,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分子的距离很近,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即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2)[4]A.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相等,只是合力为0,并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并不是只有斥力,故B错误;
C.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并不是只有引力,故C错误;
D.当r=10r0时,由于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记,故D正确。
故选D。
28.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 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我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 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 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 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 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 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 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 6℃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风速(km/h) | 0 | 10 | 20 | 30 | 40 |
风寒温度(℃) | 6 | 4 | 2 | 0 | -2 |
(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______)
A.辐射B.传导C.汗液蒸发D.对流
(2)当气温为 6℃,风速为 40km/h 时,地面的水______(会/不会)会结冰,理由是______
(3)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气温为 6℃时,风寒温度——风速图像______。
(4)根据所给数据,用 T 表示风寒温度,t 表示气温,v 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______
【答案】D 不会 没有达到凝固点 见解析 T=-0.2v+t
【解析】
(1)[1]吹风时,人周围的冷热空气产生对流,是通过对流这种散热方式使人感觉更寒冷。
故选D。
(2)[2][3]当气温为6℃,风速为40km/h时,虽然风寒温度为-2℃,但地表温度高,地面不会结冰。
(3)[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下图
(4)[5]由图象可知,当温度一定时,风寒温度与风速是一次函数关系,设关系式为T=kv+b,将v=0,T=6℃代入得:b=6℃,把v=10km/h,T=4℃,代入解得,k=-0.2,则关系式为
T=t-0.2v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31物体的内能备课件pptx、131物体的内能备作业解析版docx、131物体的内能备作业原卷版docx、压缩点火mpg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课件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pptx、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作业解析版docx、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作业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31物体的内能课件pptx、131物体的内能教案doc、131物体与内能导学案doc、131物体的内能练习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