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物理(安徽)9第九讲物态变化课件
展开考点 1 温度和温度计考点 2 物质的三种状态考点 3 熔化和凝固考点 4 汽化和液化考点 5 升华和凝华
命题角度 1 物态变化辨识及吸、放热判断命题角度 2 晶体熔化特点和液体沸腾特点
实验 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 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的 的物理量. (2)摄氏温标ⅰ.单位为 ,用符号 表示; ⅱ.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0 ℃, 的温度为100 ℃,其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ⅲ.摄氏温标下,温度常用符号 表示. (3)温度的估计:人的正常体温在 ℃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中考考场的温度约为25 ℃.
2.液体温度计(1)用途:测量温度.(2)工作原理:液体的 .常用的测温液体有酒精、煤油、水银等. (3)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ⅰ.测量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并观察温度计的 和分度值,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ⅱ.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应 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 . ⅲ.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ⅳ.记录的测量结果要包括数值和单位.
(4)体温计(如图)ⅰ.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ⅱ.构造: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细弯管;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分度值为0.1 ℃.ⅲ.特殊使用方法:使用前需将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管内液体甩到35 ℃以下;测量体温后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图a中,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直接测量火焰的温度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 ;图b中,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这样的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
被测温度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
2.图c、d、e、f中,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是 ;图g中,甲的读数方法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
3.读温度计的示数时,一定要看清液柱的液面在0 ℃的上方还是下方.图h中寒暑表的示数是 ℃;图i中寒暑表的示数是 ℃,读作___________或 .
4.用液体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可能观察到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的 先受热发生了膨胀. 5.一支体温计的读数为38.2 ℃,若用其直接测量正常人的体温,体温计的读数为 ℃;若用其直接测量实际体温是38.5 ℃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读数是 ℃.
1.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1) 态:不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 态:不易被压缩,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 态:容易被压缩,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 2.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1.熔化(1)定义: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雪消融、蜡烛“流泪”等. (2)吸、放热情况:熔化 热.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1)定义: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河水结冰、铁水浇铸工件等. (2)吸、放热情况:凝固 热. (3)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同一种物质的熔点 凝固点.
4.应用(1)熔化吸热的应用:饮料中加冰.(2)凝固放热的应用: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1.汽化(1)定义: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水被烧开、酒精挥发等.汽化有 和 两种方式. (2)吸、放热情况:汽化 热.
(3)蒸发ⅰ.发生位置:只在液体 进行. ⅱ.发生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需要吸热.ⅲ.剧烈程度:通常比较缓慢,无明显现象.ⅳ.温度变化特点:吸热,温度 .
ⅴ.影响因素a.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 ,蒸发越快. b.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 ,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 ,蒸发越快. ⅵ.应用:蒸发致冷(如图).
(4)沸腾ⅰ.发生位置:在液体的 同时进行. ⅱ.发生条件:温度达到 ,且 . ⅲ.剧烈程度:剧烈.液体中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 ,到水面破裂. ⅳ.温度变化特点: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 . ⅴ.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气压的增大而 . ⅵ.应用:水浴加热、分馏.
2.液化(1)定义: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液化,如“白气”、雾、露的形成等. (2)吸、放热情况:液化 热. (3)液化方法ⅰ.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ⅱ.压缩体积: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使气体液化.
(4)常见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1.升华(1)定义: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升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 热. (3)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4)应用:利用干冰降温、人工降雨等.
2.凝华(1)定义: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凝华. (2)吸、放热情况:凝华 热. (3)举例:霜、冰花、雾凇的形成等.3.碘的升华、凝华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在试管中装少量的碘,塞紧试管塞,将试管放入热水中,固态的碘 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冷水中,碘蒸气 成固态的碘附着在试管内壁.
1.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
2.运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熔化和汽化现象是中考的一个小热点,简述如下.(1)晶体的熔化:晶体被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当温度达到熔点时,一部分分子的动能足以使其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因而可以在其他分子间移动,晶体的排列结构就会被打破,这时晶体就开始熔化;如果要使熔化过程继续,则需对晶体继续加热,以使更多的分子具有足够摆脱束缚的动能;分子在摆脱束缚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做功,分子动能转化成分子势能,因而在熔化过程中,外界传递给晶体的能量都用于增大分子势能,而没有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因此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2)液体的蒸发: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表面层”,无论温度高低,由于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而表面层中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就可能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而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蒸发;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液体的蒸发就越快.
(3)液体的沸腾:液体沸腾过程中,大量分子克服周围分子的引力做功,同时由于汽化时体积膨胀,因此分子还要克服外界气压做功,因而要使沸腾继续,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外界输入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引力和外界气压做功后,没有多余的能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水不断变成水蒸气,水和水蒸气的总内能是增大的;但如果只考虑仍保持液态的水的内能,则由于液态水的质量减小、温度不变,液态水的内能是减小的.
判断以下命题的正误.1.物态变化过程中,物体的分子势能保持不变. ( )2.将水放在0 ℃的环境中,水会变成固液共存态. ( )3.冰熔化时,冰的温度不变,冰和冰熔化成的水的总内能增大. ( )4.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 )5.雪花是由云中的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 )6.生活中常见的“白气”都是热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小水珠. ( )7.窗玻璃上的水雾、冰花总形成在环境温度较高的一侧. ( )
物态变化辨识及吸、放热判断
例1 [2020江西]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 热量.
例2 [2020河北]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汽化 升华B.液化 凝华C.凝固 凝华D.升华 熔化
例3 [2019合肥38中三模]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水分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而挣脱周围水分子的引力,从而脱离水面飞向空中.关于上述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说明该过程不需要吸收热量B.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过程与上述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C.上述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间作用力随之增大D.用酒精擦拭皮肤为高烧病人降温就是上述物态变化的一个应用
物态变化常考规律总结1.判断物态变化的关键是认清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判断即可.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规律总结如下:
2.常见的水的物态变化现象(1)“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2)云: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形成的;云中还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常常还有小冰晶.(3)雨:一般是云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凝集成较大的水滴,从空中落下来形成的;云中的小冰晶下降时熔化,也会形成雨.(4)雪: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凝华成的小冰晶聚集而成.
(5)雾:由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6)露:由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于地表的物体上形成.(7)霜: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于地表的物体上形成.(8)人工降雨:将干冰等物质播撒到云中,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云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或凝华,形成降雨.(9)人造雪:急速的冷空气将水打散并喷出,小水滴在冷空气中凝固成小冰粒.
晶体熔化特点和液体沸腾特点
例4 [2019四川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例5 [2020江苏宿迁]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在8 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6 将液态氮(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碗中液态氮沸腾,碗的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碗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C.碗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 ℃D.碗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例7 下表为小华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根据数据在图甲中画出该物质的熔化图像.(3)1 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 (4)根据数据可知,物质在0~2 min升温快,在5~7 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 不同(填序号).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体积
(5)小华认为实验设计的表格不能完整记录该实验中的信息,应在表格下增加一行,记录物质在不同时刻的 . (6)实验中,小华将该固态物质放在试管里,利用环境温度对其加热,而没有使用酒精灯,这样做的好处是 . (7)实验中,小华发现试管外壁上出现了水珠,水珠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受热过快和受热不均匀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8)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 ,因此属于 . (9)如果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2.1×103 J/(kg·℃),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可以算出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是 J/(kg·℃).
(10)小华接下来探究了石蜡的熔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是小华的实验装置.①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②将试管放在大烧杯中水浴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好处是 .
③为了使温度计能准确测出石蜡的温度,小华组装实验器材时,先将石蜡加热至熔化,然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伸入液态的石蜡中,此时对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试管中的位置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石蜡重新凝固后,继续进行组装操作.
玻璃泡浸没在石蜡液体中,不能碰到试管壁或试管底
(11)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温度计示数为 ℃.
(12)小华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绘制了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图丁中正确的是图 (填序号).
实验器材和装置1.测量仪器:秒表(测时间)、温度计(测温度).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详见考点).3.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受热均匀.5.搅拌器的作用: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6.实验物质:晶体常选用冰(熔点0 ℃)、海波(熔点48 ℃)、萘(熔点80.5 ℃);非晶体常选用蜡.7.对实验物质的预处理(1)目的: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能够与固体物质充分接触,准确测温.(2)做法:选用小颗粒的固体;或将固体制成粉末;或先使固体熔化,将玻璃泡浸没在其中,冷却凝固后再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要点8.水浴法加热的优点:实验物质受热均匀.9.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试管中的物质全部低于烧杯中的水面;试管不能接触烧杯的底部和侧壁.实验分析10.实验现象:(1)晶体熔化时,固体逐渐变少、液体逐渐变多,温度不变.(2)非晶体熔化时,逐渐变软、变稀,温度不断升高.
11.实验表格:包括时间、温度、状态等项目.12.温度—时间图像的绘制.13.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是否保持不变),确定晶体熔点(熔化时的温度),判断晶体的状态(固→固液共存→液),判断熔化时间,判断吸、放热特点(吸热),判断内能变化(增大).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例8 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____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减少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或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该操作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小段时间,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在烧杯上加盖纸板的目的是 ;纸板上的小孔的作用是 .
移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使水面上方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
(6)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时内部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气泡的变化如图丙中的 ;水沸腾时,在气泡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进入气泡,同时气泡受到的压强随深度减小而 ,气泡的变化如图丙中的 .
(7)水沸腾时,烧杯口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8)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温度计表面变得模糊不清,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
(9)若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加热2倍质量、初温相同的水,请在图乙中画出大致的温度—时间图像.
实验器材和装置1.测量仪器:秒表、温度计(不能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详见考点).3.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受热均匀.5.加盖带孔的纸板的作用:加盖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纸板上的小孔使水面上方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
实验操作要点6.缩短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的方法:(1)减少需要的热量[Q=c水m(t-t0)]:①提高水的初温;②减少水的质量.(2)增加热量输入:加大酒精灯火焰.(3)减少散热:给烧杯加盖.
实验现象7.水沸腾时的现象:水温保持不变;水中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8.水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气泡的成分:水蒸气)(1)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时内部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泡变小;(2)水沸腾时,在气泡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汽化形成水蒸气进入气泡,同时气泡受到的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减小,气泡变大.
9.水沸腾时,烧杯口“白气”的状态及成因:“白气”为液态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0.验证水沸腾需要吸热的方法: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停止沸腾.水未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从石棉网中继续吸热.
实验分析11.温度—时间图像的绘制和分析.12.水的沸点的判断:水温不再升高、水发生沸腾时水的温度就是沸点.(参看7)13.水的沸点不是100 ℃的原因:(1)当地大气压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会导致水的沸点高于或低于100 ℃.(2)杯盖密封较严,导致烧杯内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会导致水的沸点高于100 ℃.(3)水中有杂质,导致水的沸点不是100 ℃.14.水沸腾时内能的变化:水和水蒸气的总内能增大,液态水的内能减小.实验结论: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关现象,护环境的意识,的方法,图象你相信吗,好为什么,填写物态变化,名师点拨,答案A,答案热胀冷缩,答案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关现象,护环境的意识,的方法,图象你相信吗,好为什么,填写物态变化,名师点拨,答案A,答案热胀冷缩,答案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冷热程度,热胀冷缩,容器底和容器壁,~42℃,甩几下,-23,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液体温度,固液共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