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B卷(含解析)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B卷(含解析)第1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B卷(含解析)第2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B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B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B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 铝、铁及其化合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因此,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须加以控制。铝在下列应用场合使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制银色漆颜料 ⑤用明矾净水 ⑥明矾和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⑦制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 ⑨包装糖果盒小食品
    A.③⑤⑧⑨          B.⑥⑧⑨
    C.③⑤⑨ D.③⑤⑥⑦⑧⑨
    2.某小组用打磨过的铝片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①中铝片发生了钝化
    B.②中产生的气泡可能是氮氧化合物
    C.③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H2O
    D.②中加水稀释过程中,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天然气因含有少量H2S等气体开采应用受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脱硫过程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
    B.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
    C.亚铁是血红蛋白重要组成成分,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D.《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
    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O(aq)HClO(aq)Cl2(g)
    B.Al(s)NaAlO2(aq)Al(OH)3(s)
    C.Fe(s)Fe2O3(s)FeCl3(aq)
    D.N2(g)NO(g)HNO3(aq)
    5.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含有Fe3+
    B.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没有Fe2+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含有Cl-
    D.将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含有Na+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FeCl3溶液中滴加HI溶液:Fe3++2I-=Fe2++I2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
    C.向稀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NH+OH-=NH3·H2O
    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7.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8.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下:FeCl3·6H2OFeOOH纳米四氧化三铁。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相当
    B.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
    C.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
    9.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X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Fe
    FeSO4溶液
    Y
    FeCl3
    CuCl2
    Al
    Fe2(SO4)3
    Z
    Cl2
    Fe
    NaOH溶液
    Cu
    10.下列解释工业生产或应用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2Fe3++Cu=2Fe2++ Cu2+
    B.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 + 3NH
    C.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CO2+H2O+2ClO-=CO+2HClO
    D.Na2CO3溶液处理水垢:CaSO4(s)+CO(aq)CaCO3(s)+SO(aq)
    1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铁粉溶解,有气体生成
    产生的
    气体为H2
    B
    将铜粉加入Fe2(SO4)3溶液中
    铜粉溶解
    金属性:
    Cu>Fe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 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
    未滴落下来
    熔点:
    Al>Al2O3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 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
    Fe3+>I2
    12.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1
    实验2


    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
    红棕色气体产生
    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
    红棕色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一定被还原为NO2
    B.实验1-②中溶液存在:c(Cu2+) + c(H+)=c(NO)+c(OH-)
    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实验1-③、实验2-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8H+=3Cu2++2NO↑+4H2O
    13.在含a mol FeCl3溶液中加入含b mol Fe和b mol 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忽略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3++Fe=3Fe2+
    B.当2b≤a≤4b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为2b mol≤n(e-)≤4b mol
    C.当2a=5b时,发生的总离子反应为10Fe3++4Fe+Cu=14Fe2++Cu2+
    D.当2bHCO,所以不管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的CO2的量多少,反应均生成HC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O2+H2O+ClO-=HCO+HClO,C项错误;硫酸钙是微溶物质,碳酸钙是难溶物质,化学式均不拆写,该反应是一个沉淀转化的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C项。
    11.【答案】D
    【解析】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与硝酸的强氧化性有关,故A错误;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不能比较金属性,故B错误;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熔化后的液态铝未滴落下来,结论不合理,故C错误;由现象可知,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则氧化性:Fe3+>I2,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2.【答案】D
    【解析】实验1: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和水,再加稀硫酸,硝酸铜中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能继续氧化铜单质。试管口NO均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2:稀硫酸不与铜反应,再加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和水。试管口NO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A.稀硝酸与铜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试管口NO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故A错误;B.实验1-②中溶液存在电荷守恒为:2c(Cu2+)+c(H+)=c(NO)+c(OH−),故B错误;C.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D.实验1-③、实验2-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8H+=3Cu2++2NO↑+4H2O,故D正确;答案选D。
    13.【答案】D 
    【解析】金属性:铁>铜,铁离子首先氧化金属铁。当a≤2b时,铁离子不足,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3++Fe=3Fe2+,A正确;当2b≤a≤4b时,铁离子全部参与反应,因此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为a mol,即为2b mol≤n(e-)≤4b mol,B正确;当2a=5b时,铁全部反应,铜部分反应,发生的总离子反应为10Fe3++4Fe+Cu=14Fe2++Cu2+,C正确;当2b

    相关试卷

    (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05单元 铝、铁及其化合物 B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05单元 铝、铁及其化合物 B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新型陶瓷AlN可通过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05单元 铝、铁及其化合物 A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05单元 铝、铁及其化合物 A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新型陶瓷AlN可通过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A卷(A3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A卷(A3版,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新型陶瓷AlN可通过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